慈禧叹道:“说的是啊,前段时间张之洞还给我进言,在京城开设如武昌之类的小学,一个民女都知道,那就准了吧!前段时间京师大学堂还计划着建个什么京师女子学堂,不如也让他们顺便建个小学堂。”
吕碧城说:“太后英明。”
慈禧说:“今后你可以去当个教师,咱们大清的小学应该试着招点女娃。”
慈禧八成是预感到自己的寿辰不多了,赶紧推行一些袁世凯和张之洞的建议,因为只有从她嘴里作出的决定,以后上任的新皇帝才会采纳。
此时经过一年的丁未政潮,北洋系的袁世凯和奕劻已经击败了瞿鸿机为首的清流派。
不过其实北洋系也没有真正赢,因为慈禧顺势把满清亲贵安插进了各大重要部门。
所以北洋派和清流派其实都输了,真正的赢家是慈禧。
这算慈禧生前最后的政治手腕,为年轻的爱新觉罗们打下一些基础。
可惜她还是太高估这些皇亲国戚,这么多年一点政治智慧都没学到,倒是一些王爷,以为出过几次国见了一点点世面就比别人都更懂了。
……
回到家中后,吕碧城长长舒了一口气。
李谕立刻给她端过来一杯热茶,问道:“一切顺利吧?”
吕碧城说:“还好,还好,太后只是问了问漫画的事,奇了怪,她怎么会喜欢这个?”
“可能是年纪大了,对政事越发厌倦,一点新奇的东西都能勾起潜在的兴趣。”李谕说。
他心里当然知道慈禧是没几个月活头了,只想多高兴高兴。
李谕又问道:“太后还说什么了?”
“没啥,就是让我多给她画一些漫画,送进宫里,”吕碧城喝了一口热茶,“对了,她很喜欢那幅关于‘大清药丸’的漫画。”
“啊!”李谕天灵盖仿佛被一击重创,“什么大清要完?”
“就是那幅关于引进西药的,还要在上海建厂不是?”吕碧城说。
“快拿给我看看!”李谕人都麻了。
吕碧城随手翻到:“就是这个。”
李谕看了看,还好真的只是在聊阿司匹林之类的拜耳公司产品,吕碧城自己随便发挥了一下。
李谕同样长长吁了一口气:“可吓死我了!”
吕碧城纳闷道:“谕哥你怎么这么紧张?”
“没什么,还好是1908年了……”李谕说,“太后的身体如何?”
吕碧城说:“看着并不怎么想吃饭,说话也有些中气不足。”
李谕连忙对她说:“这些话出去了可千万不要说!”
吕碧城点点头:“我懂的。”
慈禧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没啥心情处理政务了,事情大都交给军机处的奕劻、袁世凯和张之洞。
恰好这些人都与李谕关系不错,让慈禧对李谕没什么戒心,要不“大清药丸”几个字就够喝一壶。
第四百七十二章 听者有意
京城的新学进展的确慢了上海、天津、广州、武昌等地一大步,目前京城子弟想要学点新学要麻烦不少,只能去一些教会学校,并没有新式小学。
严复作为京师大学堂的高层,接下了在京城办新式小学的任务。
考虑到京城人口很多,东西跨度不小,所以严复迅速选定了两个地点:一个是京师女子学堂所在的石驸马大街(今新文化街),另一个就是离李谕居住的东厂胡同不远的史家胡同。
京师女子学堂的房屋比较多,但招生却不是特别多,正好把一些闲置的房子用来建小学。
史家胡同则有一些教育机构,比如专门负责审核赴美留学的游美学务处。由于游美学务处目前已经得到了清华园这块更大的土地,所以史家胡同的房子也有一些空了出来。
后世北京大名鼎鼎的史家小学,滥觞便与游美学务处有关联。
六岁的凌叔华上了这所小学,并从此与史家胡同结缘。
按照慈禧的要求,吕碧城当了一名女教习。
虽然她已经是天津北洋女子公学总教习,不过京城的风气并不如天津一样开放,即便只是一个影响力不大的小学,还是成了京城人士街头巷尾的谈资。
清茶馆中,几个闲散旗人正在喝茶闲聊。
“真是开了眼!一个娘们儿竟然当了教习!滑天下之大稽!”
“人家是京津才女,你肚子里的墨水说不定还没她多。”
“切!娘们儿就是娘们儿!要让我去听一个娘们儿对我指指点点,还不如杀了我!”
“我听说人家不仅才气大,样貌还不可方物。”
“那学生还有心情听课?有辱斯文!”
瓜皮帽崔老三哼了一声,说:“你们少瞎扯了,碧城姑娘现在是李谕的夫人。李谕知道吗,当朝帝师。”
“帝师又怎样,不过是个汉人。”
崔老三吸了吸鼻子:“人家现在住的是当年荣中堂的府衙,荣中堂可是贵为宰相的人物,再看看你们。”
“宰相府?他敢住那地方?”
“租的呗,”有人说,“他崔老三就是个牙商,专门做租房这档子买卖。”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人琢磨了一下,突然眼光一闪,“我想到一个绝妙的发财门路。”
旁人问道:“什么门路?昌大嘴,你平时放了多少闲屁,没一个应验。”
“这次准了!”昌大嘴得意道,然后问向牙商崔老三,“帝师李谕真的住进宰相府了?”
“那还有假?”崔老三说,“白纸黑字,写了契约的。不过听说到期后,醇亲王府想把房子要回去。”
“咋个儿又要回去?”昌大嘴问道。
“那我就不知道了,人家王爷有钱呗。”崔老三说。
崔老三并不知道,其实是因为醇王府已经有了一些消息:慈禧想要立皇储,虽然人选还没定,但很可能就是醇亲王载沣或者载沣的儿子溥仪。
仔细想想,的确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了。
现在与慈禧关系最近的两位王爷是醇亲王和庆亲王,而庆亲王奕劻血统离着有点远,只能在醇王一脉选。
溥仪的母亲瓜尔佳·幼兰,正是荣禄的女儿。
昌大嘴赶忙问道:“宰相府在哪?”
崔老三说:“当然是东厂胡同。”
昌大嘴说:“你听这名字!”
他抓了一个帽子戴上,就跑了出去。
崔老三剥开一个花生,鄙夷道:“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
昌大嘴来到东厂胡同,拉住一个人问道:“那里是不是荣中堂以前的府,现在住着李谕?”
被拉住的人正是赵谦,他说:“对啊,咋了?”
“没啥。”
昌大嘴走到门口看了几眼,暗暗点了点头,接着走了。
他走了大半天,来到京师警务厅外面,大大咧咧对门口两个穿着黑色新式警察服装的巡警说:“我要报官!击鼓!”
门口的巡警讥笑道:“报官得去衙门,这里是巡警厅。”
“巡警提督不是日本的川岛老爷吗?”昌大嘴问道。
“你想见川岛大人?”巡警问。
“我有要事,快通报!”昌大嘴说。
“就凭你?”巡警打量了打量他。
“少狗眼看人低!”昌大嘴突然有点火大,“老子是正经镶蓝旗的!”
巡警冷笑:“镶蓝旗?回去领钱吧,少在小爷这儿胡搅蛮缠。”
镶蓝旗在八旗里是地位最低的,旗人都不愿意进。
昌大嘴生气道:“你个尼堪!敢这么和老子说话!”
“尼堪”是满语中对汉族的称呼。
巡警打着哈哈:“你要是再不走,我可要按照扰乱公堂的罪名羁押你了。”
昌大嘴不服气,就要往里面闯,巡警一脚把他踢翻在地,昌大嘴立刻起身与他扭打在一起。
不过他哪是巡警的对手,没几下脸上就青一块紫一块。
“吵吵什么哪!”突然有人呵斥道。
巡警听后立刻低眉顺目道:“川岛监督。”
地上的昌大嘴捂着嘴巴说:“川岛大人,我有情报告诉您。”
川岛浪速疑惑道:“情报?”
昌大嘴说:“我那天无意中听到您和手下说话,希望获得李谕相关的把柄,我可以提供。”
“你听得懂日语?”川岛浪速诧异道。
昌大嘴说:“我以前在同文馆上过一年,不过……只上了一年,能听懂一点。”
川岛浪速说:“说吧,什么把柄?”
昌大嘴说:“我去看过了,现在李谕住的府衙是当年荣中堂的,您可能不知道,这宅子让他住,可大大不妥,是可以流放的罪过。”
“流放的罪名?”川岛浪速终于有了点兴趣。
日本的情报部门虽然无法渗透美国和欧洲,不过已经通过公开信息,知道了李谕的各项专利,太吸引人。
他们在日俄战场上又是因为无线电才能大获全胜,肯定希望搞定李谕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