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546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5:34

  而且精盐不是终极目标,最关键的是以盐为材料生产纯碱。

  索尔维和少量欧美企业已经把持这项技术秘密几十年,外界一直不得而知。

  但实际上没什么深奥的,通晓高中化学就能明白。

  其化学式很简单,原材料无非饱和食盐水、石灰石以及氨气。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生产工艺上的细节还有生产设备等。

  李谕和范旭东研究了一周,大体疏通了所有原理上的关窍,然后做工艺试验。

  这个过程会持续一两个月,完全成熟后,有了细致的作业指导书,便可以进行厂房建设进而生产纯碱。

  还有工人的培训也需花费一段时间,好在现在天津的北洋大学等学校可以稳定输出毕业生,招来一批天之骄子,对工厂的技术生产管理有很大作用。

  李谕知道最花钱的就是研发阶段,但这个阶段的钱又绝不能省,他对范旭东说:“招募到工人后就开出高工资,尤其大学生,更不能低。”

  范旭东说:“我还没有想好给出什么价钱。”

  李谕说:“愿意进厂的大学生,每月起步30元。普通工人一个月最少也要10个银圆,同时包吃住。遇到逢年过节发福利物资,愿意加班的,还要有额外津贴。”

  这个收入放在上海有点不够看,但在天津绝对是高水平。

  范旭东说:“那我们必须加快研发进程,不然人力成本太高。”

  李谕说:“该花就花,前期你不用担心,资金方面我会帮你解决。任公对你的事业也很上心,经常组织募捐。”

  范旭东坚定地说:“只要知道了原理和工艺,我范旭东绝不会造不出。”

  李谕当然知道他没问题,回道:“纯碱造出来后,销量不需担心,更不会像精盐一样有旧盐商阻挠,哪怕摆他们面前,他们也不知道纯碱的化学式是什么。”

  范旭东笑道:“别说纯碱,食盐的化学式他们都不知道,更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离子。”

  李谕又说:“稳定生产后,千万不要着急分红,所有的利润都要接着投入到厂房扩大中。”

  范旭东担心道:“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我怕国内消化不了这么多产量。”

  李谕说:“不要有顾虑,不止国内市场,将来我们要卖到海外。”

  范旭东压根没想那么远:“洋人会认我们的货?”

  李谕先给他吃颗定心丸:“即便美国和欧洲不缺,不要忘了还有日本、朝鲜以及整个东南亚市场。毕竟现在全亚洲都没有一家自己的工厂可以生产纯碱。”

  范旭东沉思道:“但这就会和洋商正面竞争。”

  李谕说:“竞争免不了,只要咱们质量过关,就不怕竞争。哪怕将来打价格战,也不怕。”

  范旭东不知道李谕为啥有这么大的底气,现在他还是很怕洋商挤压的。

  目前国内就有英国公司用索尔维的工艺生产纯碱。

  如果将来工厂效益一般,英国佬可能还不会重视;要是真如李谕说的那样大规模生产,英国佬必然会用尽一切商业手段把他的纯碱公司彻底打垮。

  范旭东清楚得很,这些英国佬只允许国人买,不允许国人造,否则他们还怎么赚钱。

  范旭东问道:“难道您认识英商?”

  李谕疑惑道:“我认识他们干什么?”

  范旭东说:“不能商量市场分成,你怎么敢和他们竞争?”

  李谕自信说:“就是干!咱不比他们差!”

  范旭东终于被李谕感染,“好!总不能做一辈子缩头乌龟。”

  实际上李谕这么着急让他扩大生产,自然是瞄准了一战的巨大利好。

  那时候整个欧洲都打烂,啥都缺,绝对可以大赚一笔。

  等赚到钱,手里有银子,再搞商战底气就太足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 烟里乾坤

  李谕的邮轮抵达美国后,冯如立刻开始搬迁工作,有了专门的一艘船,运载能力根本不需担心,他甚至把一架已经生产好的飞机拆除后一并装船。

  同时,美国的几位科学界名人在与李谕通电报时,表示希望搭乘这艘邮轮到中国游览游览。

  李谕当然答应。

  于是贝尔、特斯拉,以及柯达公司创始人乔治·伊士曼一同组成了“中国考察小队”,准备“蹭”着李谕的船来趟中国。

  李谕巴不得他们多蹭,当初买这艘船,一方面为了无线电试验,另一方面也有交通方便的考量。

  现在的李谕不缺钱,而且知道以后的形势,该花钱的地方一点都不吝啬。

  虽然民国的国力很弱,但整个民国时期东方文化的魅力在欧美都很吸引人,有很多洋人想过来看看。

  其他人李谕管不着,但真觉得该让科学界和文化界的人多来转转,将来他们回国后在特殊时期发声会很有帮助。

  贝尔和伊士曼发来电报,希望先到传说中的东方第一城上海看一看。

  李谕没道理拒绝。

  正好最近收到不少大同大学、实业协会以及上海名人的电报,该去处理处理。

  乘坐津浦铁路南下的速度很快,一天时间就到达上海。

  李谕首先前往大同大学,把在北大和清华讲过的无线电课程在这里继续讲了几次。

  闲暇时又来到实业协会,见到了几名准备兴建企业的商人,包括刚刚回国的著名爱国企业家、教育家、厦门大学创始人陈嘉庚。

  陈嘉庚见到李谕后说:“很早就知道院士威名,去年孙先生回国路过新加坡,还以为会见到您,没想到孙先生说您直接搭乘火车回了国。”

  李谕笑道:“我也久仰陈先生大名。”

  陈嘉庚说:“没想到国内形势变化如此快,刚登上船,就收到了袁世凯做大总统的消息。好在抵达后听说宋教仁在国会中又占据了多数票。”

  几个月后袁世凯会刺杀宋教仁,引发二次革命,李谕不想说这些后事,于是转而问道:“陈先生来上海有什么事情要办?看新闻,您正准备在厦门办学。”

  “没错,用不了多久就会先建好集美小学。”陈嘉庚说。

  集美学校有点像天津的南开教育系统,包括了一整套学校,陈嘉庚选择稳扎稳打,从小学办起。

  李谕的做法与他不谋而合。

  陈嘉庚接着说:“此外,我还准备在国内兴建罐头厂。然后别人就说,如果加入上海实业协会,可以获得很多商业上的合作,所以来看看,结果发现会长竟然是年轻的李谕院士。”

  李谕笑道:“张謇部长强塞给我,其实我哪有什么管理能力。”

  “此言差矣!”陈嘉庚说,“不少人都告诉我,院士先生在商业上的眼光极为犀利,一点都不比数理方面差。听从你安排的企业,每家都蒸蒸日上。”

  “运气罢了。”李谕谦虚道。

  陈嘉庚说:“我都想研究研究传闻中院士先生的博弈论了。”

  李谕说:“这本书倒确实值得商界同僚阅读,尤其前半部分,本人写得十分通俗易懂。说不上指导,但或许会有点启发。”

  “我会买上一本,”陈嘉庚说,然后问道,“不知李会长对我要投资的罐头产业有什么看法?”

  李谕问道:“什么罐头?”

  陈嘉庚说:“水果罐头。”

  李谕清楚地知道,罐头在国内基本不会有什么销路,即便一百年后,卖的最好的可能也仅仅是黄桃罐头。

  据统计,在李谕穿越前的时代,美国每年人均消耗90公斤罐头,欧洲人也有50公斤,而中国人仅1公斤!

  但与此同时,中国又是罐头最大的出口国,产量占了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只生产而不消费,也是相当令人震惊的了。

  与罐头形成强烈反差的就是西瓜,作为世界第一大西瓜生产国,中国产的西瓜都被自己人吃掉,几乎没有出口。

  后世不吃罐头,可以理解为饮食习惯。而民国不吃罐头,原因则非常简单粗暴——没钱。

  差不多一直到七八十年代,普通人都舍不得吃罐头。

  李云龙娶媳妇时,主管生活的赵刚拿出来的还是缴获的日军罐头。

  李谕心中叹了口气,然后问道:“陈先生还有其他产业吗?”

  陈嘉庚是个聪明人,立刻听出李谕话中的味道:“罐头不行?”

  李谕说:“如果外销,当然没问题,甚至在今后的几年中销量会很好,不过我仍然不建议过大地投资罐头厂。”

  陈嘉庚凝眉道:“为什么?既然销量好,为何又不过大生产?”

  李谕说:“罐头很难在国内打开市场,而国外市场严重依赖运输,除非洋人太缺,不然不会大老远买中国产的罐头。算上运费,中国产罐头肯定比东南亚的罐头贵。”

  “有道理,”陈嘉庚沉思道,然后说,“我在南洋还有点橡胶园。”

  李谕立刻说:“橡胶值得多费心。”

  陈嘉庚说:“可去年全球股市上,橡胶刚刚惨遭一波大跌价。”

  李谕说:“我在汽车产业链中,请陈先生相信我,汽车绝对是未来大趋势,与之配套的橡胶自然也是大趋势,一时的下跌不会成为阻挡。”

  “这么有把握?”陈嘉庚问。

  李谕说:“陈先生可以看看英美报纸,如今美国迎来了汽车狂潮,福特公司的T型车大卖特卖,美国方面用不了多久就会放宽橡胶禁令。”

  陈嘉庚在商界宦海浮沉多年,马上明白:“说不定此前的跌价,就是欧美操纵,想要低价收割一波橡胶园。”

  李谕说:“好在陈先生当时没有大举进入橡胶产业,但现在汽车产业已正式进入快车道,越早投身橡胶产业越会大赚特赚。”

  陈嘉庚说:“汽车大卖,先生也获利颇丰。”

  李谕笑道:“是的。”

  李谕握有大量先进的汽车专利,各大汽车公司不得不采用。如今整个汽车产业的利润,接近两成进了李谕的LY公司。

  他已经慢慢成长为汽车产业背后的隐藏大佬。

  这种感觉非常奇妙,不需要抛头露面,但各大厂商又离不开你,安全系数也高。

  就像后世所有人都知道大众、丰田、宝马、奔驰;但除非车迷或者业内人士,没几个知道博世、电装、大陆、爱信一样。

  李谕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陈嘉庚明白李谕在汽车产业链方面有很高的话语权,听他的准没错,于是说:“我会把重心放到橡胶园上,但既然院士先生说罐头产业也可以赚几年钱,不赚白不赚,毕竟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教育中。”

  李谕说:“教育利国利民于千百世,只是太花钱。”

  陈嘉庚说:“李大院士投身教育,这一点对我很有触动,而且我早就有做教育的念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4页  当前第5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6/7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