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632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5:34

  他特邀徐世昌、段祺瑞、黎元洪参加了最高等级的会议,决定撤销帝制,取消洪宪年号,让徐世昌出任国务卿,并且重新启用段祺瑞为陆军总长。

  ——这个国务卿称呼挺有代表性,此前说过,民国初年,宋教仁与袁世凯关于总统制与内阁制进行过一次大争论。

  总统制就是美国那种,总统权力很大,是袁世凯希望的。

  内阁制嘛,总统就是个吉祥物,权力在内阁总理手中。

  而总统制下,就有个权力颇大的国务卿职位。

  从这一个小细节看得出,袁世凯想给自己留个后路,希望不当皇帝后,还能当权力颇大的总统。

  实话说,这个想法真的相当不成熟。

  反正袁世凯已经在3月23日下令取消帝制。满打满算的83天皇帝生涯中,他没有举行登基大典,没有戴皇冠,没有穿龙袍,充其量只是一个闭门天子。

  目前的局势嘛,又是南北和谈。

  居仁堂中的袁项城此时很有老态龙钟的样子,神情满是忧郁,行动也变得迟缓,但还在痴心妄想着能够继续做总统……

  他身边基本没什么可以用的人了,老友徐世昌很快就退去了国务卿一职,留给段祺瑞。

  徐世昌跑去了老家种菜、修果树。他在临走时曾对袁世凯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已经实在没有精力再卷入风云变幻,等尘埃落定后,我会归来帮你收拾残局。”

  徐世昌一语成谶,没多长时间,他就从河南返回,替他的这位老友主持了葬礼。

  李谕和梁启超聊了一会儿,唐绍仪也到了。

  他见面先给李谕开了个玩笑:“听说疏才兄弟弄明白了物质组成,现在我只要一见你,就像看镜子,不对,比镜子还要可怕。”

  梁启超问:“此话何解?”

  唐绍仪说:“因为他知道我是由什么组成的。”

  梁启超道:“少川兄这么说,我也有点害怕了。”

  李谕笑道:“把我说成了火眼金睛。”

  唐绍仪坐下后,接着说:“来上海前,我去南京见了见冯国璋。如今南北和谈之际,他公然跳出来说,要让袁世凯继续当过渡总统。”

  梁启超说:“我此前也见过冯国璋,这人目的很正,但手段不够高明,魄力也不够。当初他联合几名大将公开反袁,此时又要保袁世凯。”

  李谕说:“或许是一方面反对帝制,一方面又放不下与袁项城的交情。但他现在这么说,很明显就是不想让黎元洪出任大总统罢了。”

  梁启超说:“如果让袁世凯做过渡总统,此后再召集总统选举,将黎元洪排除在外,冯国璋自然能居于优势地位,这点小心思,我还是能看出的。”

  唐绍仪说:“说得很对,所以我在联合各地人士坚决反对他做‘袁世凯第二’。”

  冯国璋这一步棋走得挺不漂亮,声望随之一落千丈,——他确实不是搞政治的那块料。

  另外,这些北洋高层如今也真的开始四分五裂了。

  真正有实权的是段祺瑞。

  段祺瑞当上所谓的国务卿后,立马和袁世凯开始讨价还价,绝不做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而要做有职有权的实力派人物。

  段祺瑞第一件事就是向袁世凯提出,把这两年的政事堂改成责任内阁,恢复民国三年前的政治体制,也就是法国政体的内阁制。

  袁世凯答应了。他已心灰意冷,能让的都让,只想做个名义上的吉祥物大总统,至少没那么大责任。

  他下令改回了国会和总理名称,并且由总理管理国务。

  第一步成功后,段祺瑞步步紧逼,让袁世凯把军事大权也交到自己手中,要求撤销总统府的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就是以前蔡锷任职的部门),将办事处所管事务,下放到陆军部、海军部以及参谋各部。随后,段祺瑞又提出将拱卫军收归陆军部管辖的意见。

  老袁同志看了后非常难过,甚至有点“睹物思人”。遥想辛亥那年,他就是这么对清廷步步逼宫的。

  历史循环往复,才几年功夫,就轮到自己被别人逼宫了,现世报也没这么快的。

  梁启超说:“现在还没有结束,我会联合南方坚定立场,绝不能让袁世凯继续当大总统,他必须彻底下野!”

  唐绍仪说:“不仅你这么想,各国外交团都做出了如此决策,所以他必然要退位。”

  梁启超冷笑道:“袁项城绝对想不到,最决绝反对帝制的竟然是日本国。”

  李谕拱手道:“我要提前预祝两位了,新内阁成立,两位肯定都会位居要职。”

  唐绍仪说:“差点忘了,我还有事情找你。现在出口极为紧张,船只远远不够,疏才你和美国那边关系好,能不能协调过几艘船来运送货物?”

  “好事啊!”李谕说,“出口额已经这么大?”

  唐绍仪说:“我以前在海关任职多年,粗略估计一下,今年的关税增长了接近一倍,超过五千万两,这是个前所未有的成绩!”

  梁启超说:“我记得江南制造局也能造大船,甚至接到了美国订单,为他们造四艘万吨巨轮。”

  唐绍仪说:“远水不解近渴,它们至少还有一两年才能下水。”

  “我今天就给美方发电报,”李谕说,“如果他们坐地起价,咱们也相应抬高货物价格,反正哪里都缺货,咱们犯不着吃亏。”

  唐绍仪等人在和外国做生意时,还是有点拘谨。而李谕就没有任何思想包袱,该咋样就咋样,别想从我身上占便宜。

  唐绍仪又问道:“疏才在上海受委托管辖的两家德国工厂,现在的现金流在哪?”

  “唐兄放心,”李谕说,“钱都在上海的交通银行,没有流向德国。德国那边发来几次电报,催促我给他们打款,我就说战事胶着,银行无法开展业务。”

  唐绍仪高兴道:“疏才太有眼光了!照我看,新内阁十有八九会对德宣战,那时候还犯得着给他们钱?”

  “被唐兄看穿了,”李谕笑道,“现在德国的货物运不出来,日本的三井财阀也不止一次找我,希望给他们供货阿司匹林等药,我也一直压着。”

  唐绍仪说:“我知道上海一直有抵制日本的活动,但有些事不要太过激。”

  李谕说:“我自有分寸,不会完全切断。毕竟是商业活动,要是他们把价格提高一些,产能也不是没有。”

  梁启超乐道:“疏才对外时,越来越有奸商嘴脸。”

  李谕说:“药厂总归还是需要盈利,国内的售价已经快要压到成本线,我只能想办法从日本人手里挣点钱。”

  唐绍仪并不反对李谕的举动,只是再次叮嘱:“我和日本人打过多年交道,他们平素里鬼精鬼精的,非常会算计,想从他们手里挣钱可不容易。”

  梁启超在日本生活的时间远超两人,说道:“日本人确实奇怪得很,有时候很保守,有时候又非常开放,难以捉摸。”

  李谕随口说:“有些方面的确开放得可怕。”

  唐绍仪又说:“另外,疏才能不能办法在上海或者天津再建个汽车整车工厂,即便每个月只有几百辆产能也好。”

  李谕说:“整车厂确实比较难,如果不求大产能,倒是可以一试。”

  唐绍仪对李谕一直很有信心:“无线电这么难的东西你都带回来了,区区汽车厂何足挂齿。现在国内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我观察了一下,每天要售出几十辆,汽车价格那么高,利润必然可观。”

  他可能并不知道李谕在汽车方面赚钱主要靠的是专利授权费。

  但目前国内确实有对汽车需求量上升的明显迹象。

  以京城为例,辛亥那年,整个北京只有个位数的汽车,而到了今年,已经至少有400辆。

  上海、天津等地则要更多。

  反正现在美国产业受英法公债刺激很旺盛,汽车厂又多,而且因为福特的崛起,不少小汽车厂几乎被挤垮。

  李谕估摸着可以直接买一个汽车厂搬到国内,成本虽然有点大,但用不了几年就能回本。

  而且还能培养一些相关的产业工人,将来必然有用处。

第六百一十四章 奠基

  李谕本来想在上海多逗留一段时间,不过两个美国人的到来,让他不得不与他们一起动身前往京城。

  其中一个是原美国驻汉口总领事顾临,目前出任洛克菲勒基金会驻华医社主任,是洛氏基金会在华最高负责人。

  另一个是协和医学院总建筑设计师哈里·胡赛。

  李谕接上两人,一同北上京城。

  “这么说,你们终于定下了总设计方案?”李谕在路上问道。

  “是的,”胡塞说,“之前柯立芝的方案被否,我重新提交了新方案,预算少去三分之二。”

  李谕问:“原方案预算多少?”

  “柯立芝给基金会提交的文件显示,最少需要300万美元,”胡赛说,“要知道,就连美国的顶级医院都没有几个达到这种造价。”

  李谕说:“远洋要考虑运费,很正常嘛。”

  这个柯立芝不是美国那位总统,重名罢了。

  柯立芝是全美最顶级的建筑师之一,而且有丰富的医学院设计经验,哈佛大学医学院与纽约洛克菲勒医学院研究所大楼都出自他手。

  就是柯立芝太实诚,给的预算有点吓到了基金会高层。

  ——其实最终的建筑总造价早已远超300万美元,达到了750万美元,差不多是这时候全球最贵的医学院投资项目,还仅仅是建筑部分。

  基金会重新选择了胡赛后,他很聪明地提交了“仅”需100万美元的新方案,被基金会选中。

  这位老哥一看就是比较圆滑的:不要上来就把业主吓跑,先吸引住他,然后在施工过程中慢慢追加预算,那时候他已经花了那么多钱,自然就愿意多掏钱了。

  很有后世土木施工中工程签证的味道,(施工企业接活时,按照投标走,百分百亏到死,赚钱就得看签证。签证就是合同外的零星工程,但最后肯定要包含到工程结算中。)

  顾临做过多年外交官,明白其中道理,“工程干起来再说,咱们本来就和纽约沟通麻烦,一来一回时间全浪费了。我给总部写封信,按照正常流程,要等上两个月才能得到回复。”

  “发电报哪?”李谕问。

  顾临说:“工程上事情太多又太细致,就算只说大事,电报那么短,往往也说不清楚。”

  李谕笑道:“那就只提钱。”

  “只能如此,”顾临说,“几年前我们就买下了北京协和医学堂,刚刚又买下了豫王府,两片地差不多150亩,工程必须要动工。”

  豫亲王就是多铎的一支,也是铁帽子王之一,现任豫亲王端镇年纪很小,只有六七岁。

  豫王是皇室成员中最早卖出王府的,将豫王府以12.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洛克菲勒基金会。

  豫王一支的其他后代并不同意这笔交易,但木已成舟,最后一代豫王端镇已经搬到东四胡同,拿着巨额款项开始花天酒地。

  端镇长大后又卖了豫王府存着的一枚金印,银行当场切割了金印,内部全是纯金。

  反正皇室成员大部分都这样,祖上的财富在民国时基本全部挥霍光了。

  李谕说:“豫王府级别不低,利用好原有格局,最好建成中西合璧的风格。”

  胡赛说:“上一任设计师柯立芝就是这么说的,但这样的方案肯定费钱。好在小洛克菲勒先生看了寄回去的照片后,对中式格局极为喜欢,赞成中西合璧方案。”

  顾临说:“李谕先生,洛克菲勒先生还有一件事让我与你商量商量,即新医学院的名字。此前哈佛校长艾略特强烈建议,取名一事必须参考如你这般的中国知识界精英。”

  李谕随口问道:“你们有什么预设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4页  当前第6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2/7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