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698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5:34

  爱因斯坦顿感无助,但嘴上还是坚持道:“我认为这种思想不可容忍!要是这样,我宁愿当皮匠,甚至赌场中的雇员,也不愿做物理学家。”

  “赌场也不见得全靠随机性,爱因斯坦先生,”李谕笑道,“您肯定没有玩过几次牌。”

  玻尔也笑了:“看来我的奶酪与黄油不能收买爱因斯坦教授。”

  爱尔莎正好端着煎好的牛肝和香肠走过来:“下次可以多带一点,爱因斯坦很喜欢,说不定可以让他有所改观。”

  “恐怕不是容易事。”李谕说。

  纵观一生,爱因斯坦始终抵制在量子力学领域概率和不确定性统治着自然。

  虽然此时有很多反相对论者,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曲解为终结了自然中的确定性和绝对性。但事实上,爱因斯坦并非这样想的。

  爱因斯坦认为相对论导出了一种更高级的确定性,即基于四维时空结构对确定性和绝对性更深的描述,他自己称作“不变性”。

  所以爱因斯坦才会那么反对量子理论的不确定性,甚至这种反对已经上升到哲学层面。

  但不管怎么说,爱因斯坦还是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发来的正式信函中,专门写明:“为了表彰爱因斯坦先生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特别是因为他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

  相隔不久,诺奖评委会的信则说得更直白:“该奖的颁发没有考虑您的相对论和引力场论在将来获得证实之后将拥有的价值”。

  因为光电效应获奖对爱因斯坦来说属实是个黑色幽默,这项研究在多年前首先就是基于死对头莱纳德的一些成果。

  而莱纳德得知爱因斯坦获奖后,也异常愤怒,气急败坏地给瑞典皇家科学院写了一封信,声称——“爱因斯坦误解了光的真正本性,而且他还是一个追名逐利的犹太人,其做法与德国物理学的真正精神背道而驰。”

  这是瑞典皇家科学院收到的唯一一封正式抗议信,不过结果已经做出,奖项百分百要颁发的。

  李谕受邀去参加颁奖典礼,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李谕遇到了化学奖得主索迪以及他的导师卢瑟福。

  索迪是卢瑟福“诺奖幼儿园”的成员之一。

  见到李谕后,索迪略显激动地说:“当初就是看到院士先生关于同位素的假说那篇文章,才让我走上了对同位素研究的道路,能够获奖,有您的一份功劳。”

  李谕笑道:“提出假说有什么难的。”

  卢瑟福说:“你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假说,有时候我们私下里讨论,都觉得你是一个科学占星师或者预言家,每句话都说得非常准确。”

  化学奖的颁奖演讲中,索迪果然在致辞中感谢了李谕和卢瑟福:“首先,我非常感谢诺贝尔委员会对我的认可。在今晚的颁奖典礼上,能够与各位共享这一刻,我深表荣幸。因为在台下,就坐着对我的事业至关重要的两位先贤,李谕教授和卢瑟福教授,我想引用李谕先生家乡的一句谚语,没有前人种下的树,就没有后人可以乘凉的树荫!”

  众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卢瑟福对李谕说:“他也看过贵国一位叫做辜鸿铭的学者所写的中国谚语成语大全。”

  李谕笑道:“引用得很好。”

  到了物理学奖颁发时,诺奖委员会主席阿雷尼乌斯首先致辞:“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先生。众所周知,除了刚才提及的李谕先生,也许没有哪一位其他的在世物理学家能够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那样出名,而大家的讨论都集中在他的相对论。”

  阿伦尼乌斯话锋一转,用带着近乎轻蔑的口气说:“它本质上属于认识论,因此一直是哲学圈里争论的热门话题。”

  接着他按照惯例简要介绍了爱因斯坦的工作,然后给出科学院对他获奖原因的解释:“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定律已经被美国的密立根和他的学生以极为严格的方法所检验,并且出色地通过了考验。就像法拉第定律是电化学的基础一样,爱因斯坦的定律已经成为定量光化学的基础。因为,委员会还是决定将奖项授予爱因斯坦先生,以表彰他在光电效应上的卓越成果。”

  光电效应说起来也算量子领域内容,是爱因斯坦后半生一直比较反对的。

  而阿伦尼乌斯提及的密立根,本来是为了找出反对爱因斯坦的证据才做的实验。

  这一连串巧合,也是够逗的。

  但大家其实心知肚明,在相对论面前,光电效应只能说是一项相对普通的工作。爱因斯坦成名就是因为相对论,甚至有了日食观测证据。诺奖评委会必然要给他授奖,至于授奖原因,权当随便找个由头吧。

  爱因斯坦没有因为阿伦尼乌斯的发言有什么不满的情绪,在他的致辞中,几乎全是谈及相对论,而非光电效应。并且在最后强调了他新工作的重要性———即统一场论。

  这倒是让不少听众感觉非常振奋,大家早就想把怪异的量子理论整合到经典物理学中了。

  此时的瑞典克朗还挺值钱,瑞典在一战中没受到什么波及,反而赚得盆满钵满,富得流油。

  爱因斯坦获得的奖金是121572瑞典克朗,约合32000美元,比一般的大学教授年薪高出十倍还多。

  在这个德国马克疯狂贬值的时期,毫无疑问是一笔超级巨款。

  只不过按照与前妻米列娃的离婚协议,爱因斯坦要将一半的钱直接寄给她。

  两人好像还商量了一些理财规划,米列娃用这些钱在苏黎世购买了三套公寓用于出租。

第六百七十五章 又一个姓冯的德国人

  李谕专门带爱因斯坦和玻尔顺便参观了参观他在瑞典的小岛,一直维护得很好

  爱因斯坦惊讶道:“你竟然私藏了这么个好地方,简直如同仙境,不对,是中国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李谕说:“现在还没有派上用场,不过肯定有它的用武之地。”

  玻尔说:“好是好,就是偏了点,作为度假胜地倒是不错。”

  几人随后搭乘轮船回到德国境内。

  李谕收到了一封世界力学大会的邀请函,落款是冯·卡门。

  爱因斯坦笑道:“他们一定是研究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或者什么其他力学领域,不然为什么玻尔先生没有收到邀请函,他研究的可是量子力学,也是力学嘛。”

  李谕看了看信件内容,主题是流体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

  “或许是冯·卡门教授觉得我参与过汽车和飞机制造,出于礼貌发了封邀请函。”

  “他们绝对希望李谕先生过去。”爱因斯坦说。

  “为什么?”李谕问。

  “因为如今各种活动都缺经费,你是科学界里最有钱的人!”爱因斯坦说,“另外,通货膨胀太严重,学生开学交的学费,到学期末支付给讲师时往往所剩无几,讲师们教学兴致不高,还不如搞一些研究活动。所以请你去太好理解了。”

  听起来似乎比国内几所大学的欠薪还要惨。

  反正会场没那么远,李谕决定乘坐火车前往一趟冯·卡门所在的亚琛。

  他在站台上买了一本《物理年鉴》和一本《数学年鉴》,这是德国数理两个领域的顶级权威期刊,价格从此前他来德国时的64马克涨到了400马克,明年年底还会飙升到28000马克。

  亚琛在德国最西边的边境位置,紧挨着比利时。

  火车途经多特蒙德,上来了几个法国人。挺正常的,因为多特蒙德是鲁尔工业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一战后法国一直紧盯着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想要将其占有,以杜绝德国再度崛起的可能。

  有两位法国兄弟坐在李谕对面,两人看了看李谕,窃窃私语了几句后,问道:“您是李谕先生?”

  李谕回道:“没错,你们是?”

  “我叫安德烈·米其林,这位是我的兄弟爱德华·米其林。”

  原来是米其林的创始人。

  “你们好。”李谕说。

  安德烈·米其林说:“我们在一些场合见到过先生,但一直未能正式认识。”

  李谕说:“德国很多汽车用的就是你们的轮胎,可惜我很少出席供货会。”

  爱德华·米其林说:“以您的繁忙程度,确实没必要参加。”

  李谕笑道:“感谢理解。”

  安德烈·米其林突然从包中拿出一个小册子:“我们正在招募或者邀请一些上流人士成为我们《米其林指南》的评审员,我们觉得您非常合适。当然了,不会耽误您多少时间,只需您在用餐后,把一些值得赞扬的菜品以及餐厅写成评价发给我们即可。”

  “啊?”李谕讶道,“《米其林指南》?”

  安德烈·米其林把那本册子放在他眼前:“这是第一版,请您先过目。”

  “可我……并不擅长评价餐饮。”李谕说。

  “不,你非常适合!”安德烈·米其林断然说,“首先您来自神秘的中国,自古中国就有一套非常出色的烹饪技巧,而且您又游历多国,是少有的尝遍各种美食之人,所以您的评价一定非常有参考价值。”

  爱德华·米其林说:“我们知道院士先生还在中国当过帝师,必然能够吃到最上乘的食物;而在欧洲,您又是各种上流人士极力结交之人,吃到宫廷国宴也很轻松。像您这种东西方交融的食客,全世界都没几个!”

  李谕没想到他们会委托自己这么个奇怪的事情,不过貌似说得还挺有道理。

  从很多年前,这兄弟俩就开始搞《米其林指南》,当时汽车刚刚诞生没几年,他们认为只有提高汽车销量,才能提高自家的轮胎销量。

  于是他们制作了一本小册子,编入各种实用信息,比如如何换轮胎、去哪里加油、什么地方可以休息和用餐,甚至在哪里借宿等信息都收录其中。

  一开始小册子免费派发,以鼓励人们出门远行,进而提高汽车需求量,是一种营销手段。

  这一免费就是二十年,但效果不太好。所以1920年时,兄弟俩幡然醒悟:人们只会尊重花真金白银买来的东西。

  于是他们开始以7法郎的价格销售《米其林指南》。

  在地图是个稀缺玩意的时代,米其林指南对司机相当有价值。

  据说二战后期还帮助过盟军登陆诺曼底,当时法国所有的道路标识都被毁坏掉,而米其林指南里面收录了数百张详细、最新的城市街道地图。

  安德烈·米其林说:“不管去什么地方的餐厅,只要您觉得有价值,就可以给我们发来一段评语。”

  “我真的不会写。”李谕说。

  这又不是在团购平台上定个套餐然后写评语那么简单。

  “不难!”安德烈·米其林说,“您只需要从食材品质、味道以及烹饪技巧驾驭能力、料理中袒露的个性、是否物有所值,以及餐饮水准的一致性五方面做出合理的评价即可,哪怕稍微主观一点也没有问题。”

  真的有点难到李谕了。

  虽然穿越后李谕过得相当滋润,但穿越前他压根没去过一家米其林餐厅……

  “我只能尽自己所能试一下。”李谕说。

  “我们相信您!”安德烈·米其林说,“您的味蕾是这个世界上品尝过最多样食材的。”

  他们夸得李谕根本没法拒绝,笑道:“我很希望你们亲自去中国吃上一个月饭,就知道烹饪发展到了一种什么恐怖的地步,能增加很多理解。”

  ——

  抵达亚琛后,米其林兄弟要继续前往法国,于是告了别。

  而冯·卡门已经在车站等着李谕。

  “欢迎李谕院士!”冯·卡门与李谕握了握手,“您比我想象中看着要年轻。”

  不知道是不是穿越的缘故,李谕的年龄增长得似乎要缓慢一些,也可能是因为他体格确实好。

  李谕说:“初次见面,却仿佛已经见过面。”

  “您这么说太荣幸了!”冯·卡门高兴道,“请来我的办公室,希尔伯特教授也从哥廷根赶了过来。”

  冯·卡门目前是亚琛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院长,早年在哥廷根读的博士,与希尔伯特算老相识。

  来到教研室,李谕发现不止有希尔伯特,还有玻尔的弟弟数学家哈那德·玻尔以及英国数学家哈代,不用说,他们两个肯定是随着希尔伯特一起来的。

  李谕笑道:“希尔伯特教授,您应该还在进行物理公理化的研究,否则怎么会参加一个力学家大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4页  当前第69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8/7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