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716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5:34

  但溥仪这时候总算成年了,说了一句估计是他这辈子最精彩的话:“我本来早就想不要那个优待条件,这回把它废止了,正合我的意思,所以,我完全赞成你们的话。当皇帝并不自由,现在我可就得到自由了。”

  这句话说完,鹿钟麟、李石曾和所有的士兵都给他鼓起了掌。

  溥仪当天住进了后海的醇王府,也就是北府。

  虽然他没有来得及带出紫禁城里的宝贝,但此前的半年中,他早就偷偷往外运了七十多箱文物,暂放醇王府,这些东西足够他逍遥快活了。

  其中就有《步辇图》这种国宝级的文物。

  但清朝皇帝里,估计也就乾隆有还算不错的艺术鉴赏力,此后的皇帝压根没时间培养艺术细胞,到了逊帝溥仪更别提。所以溥仪对这些东西真心没什么爱惜的想法,只是当作另一种形式的金钱。

  《步辇图》后来被溥仪在天津卖掉,辗转多年,才又重回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腾出来后,李谕托关系,带着夫人孩子以及几名北大的教授、记者进入故宫看了看。

  此时的紫禁城,人去城空,一些窗户上甚至结了蛛网,砖缝里也钻出了杂草。

  房间全都上着锁,吕碧城透过窗户看了看储秀宫的寝室,说道:“原来慈禧太后的卧室这么小。”

  李谕说:“卧房大都这样,可能老太太也相信卧室和床弄得瘦长一点好,有“长寿”之意。不过她用的东西可都不便宜。”

  吕碧城说:“过生日能花几百万两,当然便宜不了。”

  《晨报副刊》编辑徐志摩最感性,目睹了紫禁城的颓废后,还写了几首诗。

  鲁迅说:“溥仪出宫时说的那句话颇有点意味,在这里面待着不出去,真的没有自由。”

  李谕说:“匈牙利一位诗人有一首很不错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不过这几样,貌似小皇帝还是只有生命一项。”

  鲁迅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写得很不错嘛!哪位匈牙利的诗人?”

  李谕说:“叫做裴多菲。”

  鲁迅说:“写得太入骨了!”

  徐志摩也非常喜欢,“要是这么说,我也没有爱情,但不知道会不会为了自由放弃爱情。”

  李谕笑道:“婚姻是坟墓,不见得有自由。外面的人想进去,进去的人想出来。”

  徐志摩沉思片刻,叹道:“真是太令人难以抉择了。”他接着问道:“院士先生,听说您今年还会远赴欧美参加学术活动,是不是……是不是徽因和梁大公子也会随船前往美国?”

  李谕点了点头:“任公曾向我打听美国哪所大学建筑系好,提及了此事,他们两人会共同赴美学习建筑学。”

  徐志摩更加伤感了:“破败啊,满眼都是破败!”

第六百八十八章 汽修天才王淦昌

  李谕再次前往上海时,胡适同行,他要继续前往杭州养病。

  火车上还有英国公使馆参赞哈丁及日本公使馆参赞佐分利贞男。

  佐分利贞男说:“胡博士,芳泽公使已经看到您那篇关于对日关系的演讲,他非常欣赏。”

  胡适说:“我也是受到日本学术圈“中日互助”的思想所启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更加深入交流的领域。”

  佐分利贞男说:“请胡博士赐教。”

  胡适说:“现在的中国,充斥着对日本的排斥思想。如果日本人想要真正达成“中日互助”,就应力求使中国人懂得日本文化。因为中国留学日本的学生虽然是最多的,却没有几人能像周作人先生那样真正赏识日本的核心文化。这就是中国人排日的一个根本原因。假如留日学生中有一百个周作人,那么中国人便不会再排日,中日也会亲善。”

  “胡博士真知灼见!”佐分利贞男大为赞同,旋即叹道,“可惜日本教育界没有太大话语权,影响不了日本的政策走向。”

  李谕听完胡适的话从鼻子里冷哼了一声,佐分利贞男耳朵和狗一样灵,竟然听到了,于是说:“院士先生有高见?”

  李谕说:“如果在国耻日说出这些话,中国的大众可不会同意。”

  佐分利贞男是个政客,立刻说:“我们要向前看,不要总是着眼于过去。”

  他这话还不如放个屁,向前看?日本侵华?

  胡适也摇头说:“两年前,我曾在清华举行了一次演讲,题为“废止国耻纪念的提议”。那是我第一次在演讲台上聊政治,当时我就说,不要因纪念过去而忘记了现在;而且对外的纪念不如对内的努力。可惜没有多少人理解我的苦心,台下的学生嘘声一片。”

  李谕问道:“胡博士,您就没有仔细想想为什么台下嘘声一片?为什么不能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胡适说:“我当时只是觉得这篇演说似乎不太受欢迎。”

  幸亏不受欢迎,也不可能受欢迎!李谕心想。

  “胡博士,我劝您还是多研究研究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然后再去谈政治,”李谕说,“或者最好少谈政治,任公就是最好的例子。如今任公已经不再趟政治的浑水。”

  胡适最多就是个文化人,压根没搞政治的本事。要是他从政,到不了日本侵华,就会把东北送给日本以求所谓的“中日亲善”。

  三十年代他就是那么给蒋校长建议的,还想做驻日大使……

  当然,蒋校长不可能听他的。

  佐分利贞男却说:“贵国的政坛上军人太多,我们一直认为,多一点胡博士这样有文化的人将更好,我们与贵国的谈判也能顺畅很多。最少他不会像段祺瑞、曹锟这些军人那样滑头。”

  李谕淡淡一笑,打住这个话题:“政治上的事,你们还是自己努力吧。”

  说起来,这个佐分利贞男挺搞笑的。

  之前段祺瑞不是搞了个“西原借款”嘛,数额庞大,1.45亿日元,相当于一半多的马关条约赔款。

  段祺瑞借到钱后,没多久就下台了,后面的各届政府都不认这笔借款。

  日本就让佐分利贞男去讨债,那时他已是驻华公使。

  佐分利贞男先找段祺瑞,段祺瑞两手一摊:我都下台了,说话不算数!

  佐分利贞男又去找担保人张作霖。张作霖一个土匪出身的,怎么可能从他嘴里扣出一个子儿?

  果然,张作霖直接耍“无赖”,说自己压根不知情,担保?你有白纸黑字的协议吗?担保个巴子!

  北伐胜利之后,佐分利贞男又找老蒋讨债,还带了当年段祺瑞签的几份密约。

  老蒋对此大摇其头,说当时孙先生就拒绝承认,而且发过声明,北洋政府所欠外债与南京方面无关。

  老蒋这句话说得没啥毛病,从法理上讲,日本确实不占理。

  但佐分利贞男是个狠人,不还钱是吧?行!老子上吊给你们看!

  额,佐分利公使没说大话,他真的上吊自尽了!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因为讨债而死的高级外交官。

  英国参赞哈丁说:“总谈政治确实没什么意思。之前我与本国几位教授聊起一个问题,没有聊出结果,我想问问两位,就是,中国这一千年来何以退步到这个样子?”

  胡适说:“我不认同哈丁参赞的话,中国的进步其实很多。”

  哈丁说:“难道清朝的文化比盛唐还要强?”

  胡适说:“自然!唐朝的文化被史家过誉了,尤其是外国学者。而正是唐朝以后的文化被过度污蔑,导致大家都以为唐朝以后中国没有进步。总体而言,清代的学术是足以压倒千古的。”

  这些话胡适在很多场合都进行过阐述,包括清华、协和等名校的演讲。

  哈丁说:“胡博士倡导的不是新文化嘛?”

  胡适说:“没错,但这是两码事。我们自然更应该追寻伟岸的西方文化,学为己用。”

  从胡适的话里,就能听出很多矛盾。

  毫无疑问,胡博士是非常崇尚西方文化的,尤其欧美,他对日本可能还不是很看得上。

  而另一方面,胡博士又因为学问的问题,离不开中国的文化圈,这就导致他不可能融入他心中的“世界中心”。

  用傅斯年的话说:胡适在安身立命之处,仍是传统的中国人。

  所以就导致胡适很像一个“外国传教士”。

  记得鲁迅在一本书中评价:“你说中国不好。你是外国人么?为什么你不到外国去?可惜外国人看你不起。”

  这句话非常适合一些中西之间的边缘人。

  他们虽然在中国总是说西方好,俨然西方的代言人;但西方人却并不将其视为同类。因此世界主义者胡适进不了他的“世界”的中心。

  到了50年代胡适有点落魄时,唐德刚先生曾建议哥伦比亚大学的领导聘用胡适教汉学研究。

  哥伦比亚大学是胡适当年读书的地方。可对方却微笑一下反问了一句非常酸的话:“胡适能教些什么呢?”

  那种对胡造敬而远之、其实也不十分看得起的意思在微笑中表露出来,别有一番滋味。

  唐先生喟叹:“胡适之的确把哥大看成北大;但是哥大并没有像北大那样把胡适看成胡适啊!”

  许多与胡适一样提倡世界主义的非欧美人,愿意把西方当做他们的“世界”,可是这个“世界”却没把他们看作“世界公民”。

  非常令人唏嘘,再想想一百年后,还有那么多所谓的“公知”犯同样的错误,更加令人作呕。

  百年前的胡适多少有历史的局限性摆在面前,那时候的中国是真的虎落平阳,几乎寻不到光明,大家心中有许多无奈难以发泄。

  而百年后的所谓“公知”就纯粹是无知一般地跪舔了。

  哈丁说:“我觉得可以借用刚才胡博士的一句话,如果中国有一百个李谕,中日就能够真正友善了。”

  胡适哈哈大笑:“那样中美也可以友善了。”

  李谕乐道:“直接世界大和平得了。”

  几人笑得各不相同。

  ——

  抵达上海站后,胡适并没有选择继续乘坐沪杭铁路前往杭州。

  李谕问:“胡博士不是要去杭州养病吗?”

  胡适说:“不着急,先顺路探望一下康先生。”

  “康南海?”李谕问。

  “是的,”胡适点了点头,“天马会的刘海粟先生一直为此撮合。”

  天马会是个画界的组织,刘海粟是近代很有名的一个画家,不久前刚刚拜康有为为师。

  貌似是康有为主动提出的,觉得自己弟子中没有懂绘画的,就想收刘海粟为弟子。要不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一个画家要拜入康门。

  李谕笑道:“康先生创立孔教,你想打倒孔家店,你们两人真是相当不搭调。”

  胡适也笑道:“到时我肯定不提这茬。”

  他们两个见面,不用想就知道场面有多尴尬,最多就是说几句冠冕堂皇、不痛不痒、互相吹捧的客套话。

  康有为倒是针对“打倒孔家店”这事对胡适说:“你对打倒孔家店很起劲,这家店很难打倒哇!”

  李谕则直接去了趟大同大学,然后去了汽车工厂,正好遇见过来视察的孙先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4页  当前第7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6/7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