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噗!噗!
现在已经丢下武器的建州女真,神盾营的将士跟随铁象山持弓而射。
他们在出征之前就明确地知晓此次并不需要俘虏,面对这些想要投降的建州女真,当即毫不留情地将这些人通通斩杀。
归且复叛,历史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饶过这些人,一旦给这些人机会,到时遭殃的还是大明辽东边民。只有遵照成化帝的指示,绝其种类,这样才能永远解决这个问题。
随着妥义谟身死,妥义谟所率的队伍被全歼,其部众更是被包了饺子,这一场针对葫芦原的行动宣告胜利。
张永看着这一个奇特的草场,看着被自己这边斩杀的建州女真尸体,亦是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没有辜负陛下的厚爱。
妥义谟身死,其部落几近被明军屠戮殆尽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建州。
谁都没有想到,明军会突然出现在他们的地盘上,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妥义谟部全部斩杀。
只是这个事情又怨得了谁,且不说他们当年的忘恩负义之举,而今妥义谟部竟然有人前去骚扰大明辽东边境,无疑给明军出兵又找到了正当理由。
建州左卫,总帐。
虽然建州卫的族人是分散而居,但一直保持着紧密的消息往来,妥义谟部被全歼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这里。
脱罗是一个精壮的小老头,中等身材,眼睛显得炯炯有神,长辫盘在脑后,身穿着传统的女真服饰。
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整个人的大脑是嗡嗡作响。
他是董山长子,虽然自己父亲董山被明军所杀,但十分识时务地继续对明廷叫爹。尽管明廷授予的官职由建州左卫都指挥使降为建州左卫都指挥同知,但终究还是建州左卫的头领。
由于当年一度卖力表现,后来他的官职从建州左卫都指挥同知升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但因他们频频抢掠辽东再度遭到成化帝的征讨。
脱罗的年纪已经不小,所以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加上经历明廷的两次大军过境,却是知道他们的部落压根没有跟明廷对抗的实力。
好在明廷内部的文官集团一直向往共亨太平之福,这些年送了一些银两到辽东打点,辽东巡抚马文升和刘潺对他们建州女真可谓是关照有加,即便他们手底下的人前去辽东抢掠亦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原以为新帝登基后,双方的关系将会恢复如初。
事情的变化却是出乎所料,去年的朝贺和今年的请贡都被打了回来,新帝明显对他们建州女真是厌恶的态度。
现如今,几乎是在没有任何征兆之下,明廷竟然派遣大军突然出塞作战,一举围剿了自己弟弟的部落。
“明廷这是意欲何为?”
“好像是因为我们的人抢掠辽东所致!”
“这都是下面的人去抢,与我们有何干系?”
……
几个部落的首领都聚集在总帐下,对明廷的突然来袭显得十分气愤地道。
虽然有人解释是下面的人干的,但很多人心里都十分清楚,这个事情跟他们是脱不了干系,明廷的出军理由可谓是十分正当。
当然,如果像以前辽东巡抚马文升或刘潺那般将他们叫过来训斥几句了事,那才是他们最乐于看到的结果。
“抢掠辽东的事情其实不在于是谁做的,而是当今天子要敲打我们!”
“咱们现在北边还有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威胁,那该如何是好啊?”
“还能怎么办?明军若敢杀来我们总帐,咱们往东撤退,看他们能否耗得起!”
……
虽然这里同样有主战跟主和两派,但所有人都深知不能跟大明正面碰撞,当即便是准备撤离地道。
结合以前的经验,他们最大的优势便是机动能力强。像成化帝的大军自然是无法匹敌,但他们却是可以撤离,从而尽量让更多的人逃过围剿。
此次的明朝大军明显要比前两次规模要小,只需要暂避锋芒,便可以逃之夭夭。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辽东的战事已经传回京城,京城顿时像炸开了锅般。
“这不是胡闹吗?怎么又打仗了?”
“对呀,好端端怎么又打起来了?”
“打得好,就该给那些强盗一点颜色!”
……
神盾营的突然消失引起有心人的关注,在得知神盾营是被派到辽东打女真人,京城的士子和百姓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地道。
只是这终究是士大夫的天下,而士大夫的理念从来都是共亨太平之福,有着妻妾成君和美酒佳肴便已经足够,所以京城的风向还是反对战事的声音更大。
西苑,养心殿。
十六张交椅已经有顺序地摆放在这里,十六位重臣皆在这里参与着辽东战事的讨论,而主持会议之人自然是朱祐樘。
“建州女真并没有固守一隅,想要绝其种类绝非易事!”
“想要辽东真正太平,有哪一件事情是容易的,但咱们终究要想办法去做!”
“此次出征粮草准备不足,加之辽东的粮草确实有限,剿灭建州左卫还得从长计议!”
……
跟外界的争论不休不同,而今像马文升、徐溥和叶淇等向往共亨太平之福的官员已经被清理出朝堂,现在的重臣都在这里认真地出谋划策。
这场针对建州左卫的战事,且不说并不算是大作战,而今是出于辽东边境安定的考虑,自然不会有谁敢跳出来反对。
“咱们想要永解辽东边患安定问题,那么就要保证辽东拥有随时征讨女真部落的实力。除了厉兵秣马外,当着手解决辽东粮草的储备问题,只有粮草充足才能攻守兼备!”新任的兵部左侍郎白昂显得很是积极,当即抛出自己的看法道。
他是天顺元年的进士,初任礼科给事中,由平定刘通叛乱有功,升南京兵部右侍郎,现在被朱祐樘提拔为兵部左侍郎。
从养老院到朝廷的中枢,这无疑是一次大升迁。
不论是他一直以来的忠君思想,还是感激朱祐樘的提拔之恩,而今都是十分用心地为辽东的战事苦思。
“白侍郎说得对,辽东的粮草确实是目前最大的问题!此次咱们出塞战事,受制于军粮不足,即便咱们兵强马壮亦不好继续深入!”吏部尚书李裕认可白昂的观点,当即便附和地道。
工部尚书贾俊深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亦是感慨地道:“此次咱们的军队受困于军粮,无法对建州左卫进行围绕,当真让人心有不甘啊!”
很多人并不理解,平时的士兵同样需要吃吃喝喝,为何古代打仗需要的军粮骤增,甚至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其实这里涉及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是作战人员和马匹的质量问题。
平时在地方养兵都是自给自足,哪怕士兵饿着一天肚子都无关紧要。只是出征在外需要跋山涉水,甚至还要急行军,若是还空着肚子,那么跟送人头没有什么区别了。
平时马匹吃点干草便可以过一日,但战马需要用草料和粮食混合喂养,这样才能保证作战时的体力。
最为重要的是,军队长程作战,除了几日的奇袭作战外,身上不可能随身携带大量的军粮,而这些粮食是需要后勤人员运送的。
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运粮历来是作战的最大难题,故而有记载: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
正是如此,虽然辽东有着早前已经规定好的运粮路线,但奈何辽东粮食不足。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解决辽盐,充盈广宁仓!今淮盐已经成效非常,若辽盐能效淮盐之法,粮商必定趋之若鹜!”户部尚书李嗣意识到还是户部自身的问题,当即便献策道。
辽东的广宁仓同样是通过开中法解决军粮问题,只是辽东盐的吸引力不如淮盐,在正统年间还是仓厫不足,到了成化后期便开始败坏。
以成化二十二年为例,辽东岁需军粮九十六万石,卫所的屯粮和户部所拨共计五十三万石,尚缺四十余万石。
户部一再招商中纳,结果因无应者,只好向盐商妥协,将盐引卖给他们换银,最后再用银买粮食。
至于这里是否有猫腻,现在已经无从查实,亦不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只是早前开中法遭到官商破坏,致使现在广宁仓的存粮锐减,已经无力支持大军出塞作战。
“此策甚妙,如此便可保辽东军粮充足!”
“若是辽东军粮充足,此后便可时而用兵一劳永逸!”
“咱们大明边境趋于守势便受军粮之困,臣附议此策!”
……
刑部尚书杜铭听到李嗣的提议后,知道保障辽东的粮食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棋,当即纷纷表态地道。
朱祐樘原本是想要交由王越来整顿辽盐,只是现在看来是不好再等了,便是望向这里的重臣道:“既然如此,咱们设辽东总督兼理盐政。若辽东无法解决中盐,可再增发淮盐引,确保广宁盐粮充盈,只是此位关系大明辽东安定,非能臣不可往也!”
这……
在场的官员不由得面面相觑,却是知道皇帝设立辽东总督是希望从他们中选派,而不是由地方官员出任。
“陛下,臣愿为辽东总督替陛下分忧,还请陛下恩准!”正是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当场请愿道。
第一百八十二章 从马厩走出的总督
大明现在最高的决策机构其实就是朱祐樘所主持的阁臣和六部官员的最高会议,不论是国家战略还是重要的人事任命,通常都在这里进行决策。
在不经意间,重要的人事任命悄然转移到这里。
虽然朱祐樘已经渐渐摒弃英宗朝所制定的九卿廷推,但现在最高决策会议终究跟侍奉官制度有所不同,参会的重臣都拥有一定的参与权。
特别从内阁到六部,现在都已经是朱祐樘的人,自然不会有人跳出来唱反调。
正是如此,同样是由皇帝最后裁定的人事任命,但朝堂已经鲜有反对的声音,甚至重臣默默拥护着这种模式。
其实最吃亏的是大理寺卿、太常寺卿和左右通政使等正四品以上的非六部官员,但这些人注定是翻不起浪花。
在朱祐樘执政下的帝国,现在可谓是蒸蒸日上。
辽东战事只是本次会议的议题之一,除了参治岛的朝明互市外,本次会议另一项重要的主题是敲定今年恩科乡试的主考官的人选。
朱祐樘为防止乡试主考官和监临官串连舞弊,决定打破选派乡试主考官的传统模式,却是决定所有乡试主考官均由京官出任。
虽然京官前往偏远的省份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费用,像前往南昌需要将近五十日,但出于对选才公平性的考量,其实这种投入还是值得的。
在场的重臣已经意识到偏远省份科举的弊端,甚至礼部尚书徐琼和工部尚书贾俊特意望了一眼万安,知道这个问题确实应该处理。
现在看到朱祐樘看到乡试的舞弊问题且提出解决的方法,除了佩服这位帝王英明外,自然同意了这一项举足轻重的改革。
吏部尚书等官员其实是乐意如此,毕竟是选派京官赴任,无形中抬升了现在京官的地位,特别六部郎中变得更加值钱了。
随着今天的议题全部结束,十六位重臣纷纷离开这位神圣的养心殿。
自从新的行政中心设立在这里后,君臣间的交流明显变得更加快捷和高效,更是得到了重臣的一致拥护。
“陛下说乡试主考官不限于翰林,这真是难得啊!”
“一些老翰林确实不宜长途奔波,宜以青壮官员为主!”
“既要青壮又要德行优良,这样的官员恐怕不好找啊!”
“别天天想着谈资论辈,要多给后辈机会,他们未必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