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分节阅读_第368节
小说作者:玩蛇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4-09-26 19:10:55

  “那个叫苏颂的新科进士确实是天纵之才,他已经解决了之前蒸汽机遇到的很多问题。”

  张士逊说道:“不过虽然陛下从历史小说里找到了蒸汽机的原理和瓦特蒸汽机的制造方法,但制出来的蒸汽机效率总是不够,或许还有些其它小问题。”

  “嗯,历史上很多发明缺的就是灵光乍现,技术这方面说穿了就不值一提,我能够做的就是弥补这一点,可我也不是全能的,蒸汽机这玩意儿我也只知道原理,就只能靠他们自己去摸索了。”

  赵骏叹了口气,随后一边给贾昌朝签字,一边说道:“今年又要开始筹备出海了,将门那些人该处理的处理,该归心的归心。我们也势必要做出姿态,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还是跟以前一样先跑跑日本和高丽吗?”

  王曾问。

  “日本和高丽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了,他们就算挖到金山银山,市场就这么点大,人口就这么多,而且他们自己都吃不饱饭,只有上层权贵才有购买力,买那么多大宋的工艺品做什么。”

  赵骏摇摇头道:“要想继续开拓日本和高丽的市场,只有帮他们把自己的生产力提升上来才行。可我大宋现在才刚刚有个起色,还帮不到他们,以后再说。”

  “那你是指去海外?”

  “不错,北美现在可是一片蓝海,虽然印第安人生产力也不高,可那边连市场都没有出现,我们可以用粮食、瓷器、茶叶、丝绸去换他们的金银铜。”

  “马上就要入冬了,要是过白令海峡的时候冻住了怎么办?”

  吕夷简挠挠头。

  随着年龄越大,他最近也有点老糊涂了,思维下降得厉害。

  赵骏没有嘲讽他,只是说道:“现在是筹备嘛,又不是马上出发,何况即便是冬季出发,等到了白令海峡的时候也已经春天了。”

  “也是。”

  吕夷简这才醒悟过来。

  “知院,这里还有一份文件要签,是开封府那边最近判的公文,要是没什么问题就依次判决。”

  蒋堂也拿了份公文过来,其实开封府判的案子如今都大部分都属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都转交给大理寺和审刑院,开封府只负责抓人就行。

  不过赵骏也是要求开封府把每年判的一些经典以及特殊案例上交过来,因为从这里面他能够看到一些民生问题。

  比如上个月就发生了一起民间金融借贷案,目前朝廷的交子银行只限于大客户,已经开展了存款、借贷等多项业务,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朝廷并不会给予他们借贷服务。

  这么做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哪怕是后世那个信息发达的年代,银行借贷业务全面铺开的情况下,也依然会出现难以监管,容易暴雷等多方面情况。

  要是在古代大范围这么做,结果就可能是像青苗法那样,由于监管不利等等因素,朝廷去放贷,官商勾结,给朝廷带来损失。

  所以现在暂时不开放这项业务,交子铺也没有在全国各地开设,等到大宋再从贸易当中赚了足够的钱,拥有称霸世界的武力,对内的治理达到了鼎盛时期的时候,再开放以全面促进经济发展。

  但朝廷不开封金融借贷,民间大宋的借贷业务完全没有停止过。去年就有个汴梁商人,就以去日本做生意为由,用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百姓把钱借给他,而且找了人担保。

  结果那人直接卷款跑路,到了日本就不回来了。眼看还款期限到来,百姓们纷纷告到开封府,开封府难以抉择,就只能上报政制院。

  赵骏一看,这不妥妥的非法集资吗?

  随后立即修改法律,把这种问题定性为非法集资,然后把担保人捉拿下狱,全国通缉那个捐款跑路的商人,让日本那边拿人。

  至于百姓那边怎么交代,没办法交代。朝廷有钱可以赔给他们,但朝廷不会赔。

  一来这是民间借贷,不关朝廷的事情。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民间借贷朝廷赔款了,那是否就说明以后再发生这种事情,朝廷继续赔下去?

  到时候不仅会造成非法集资泛滥,反正有朝廷兜底,甚至还有人故意这么搞,故意卷款逃跑骗钱。

  所以朝廷不会管这种事情,只能出台相关法律限制非法集资,并且捉拿逃跑的犯人。

  运气好抓回来,且卷走的款项财产还在,那就好说。

  要是运气不好,百姓只能认栽。

  这个月又上来一批新的特殊案件判决公文,赵骏随意翻了两页,目光注意到里面一件案子,笑道:“没想到大宋遥遥领先啊。”

  “怎么了?”

  蒋堂纳闷道。

  “这典房制度有点意思啊。”

  赵骏指着这桩案子道:“让我想起了后世韩国的全租房。”

  这个案子是一个百姓花了房价的60%租了一套房子,按照契约,三年后房东应该把钱还给他,结果房东做生意失败,没钱还了。

  开封府于是判决,这名百姓再添大概32%的房价,把这套房子从房东那过户给他,算是以92%的房价把房子买下来。

  “全租房是什么?”

  “跟这个典房制度一个意思。”

  “韩国也缴纳大笔款项租房?那他们为啥不干脆买房?”

  “因为买不起嘛,这大笔款项还是找银行贷的。”

  “哦。”

  蒋堂点点头:“那确实跟这典房很像,也是借来的。”

《水浒传》中说武大郎在县城租了一套宅院,他一个卖烧饼的怎么有钱租一套不错的小院子?

  就是靠类似于全租房的形势,以房屋总价百分之五十的价格租来,大概两三年后,房东会把这笔钱还给他,形成了大宋独有的典房制度。

  至于武大郎租房的钱哪里的呢?一是靠借贷,二是靠老婆潘金莲的嫁妆首饰。

  史料记载,这种方式在北宋非常流行。

  因为北宋的形势跟韩国有点像,由于经济发达,百姓都进城务工,除了首都开封以外,其余三京以及很多二三线城市也都聚集了大量务工人员。

  这就造成房价暴涨。

  到宋徽宗年间,汴梁的房价那简直是扶摇直上,普通汴梁打工人按每天100文收入来算,一个月就是3-4贯。

  可当时汴梁外城最普通的一间民宅都价值三四千贯,贵一点的八九千贯。稍微上点档子的宅子都要好几万贯,内城豪宅更是涨破天际,数十万乃至上百万贯的都有。

  苏轼为了买房卖了很多字画,还找弟弟借钱,才勉强凑足了买房款。他弟弟苏辙当了宰相,一直到七十岁都还在租房子住。

  显而易见,即便是最普通最外围的民宅,普通人也要不吃不喝上百年才能买到。

  由此就催生了租房业务的繁荣。

  这典房制度就来源于此,后世韩国的全租房业务似乎是全球首创,实际上在大宋早就出现过。

  赵骏说道:“现在咱们大宋的情况跟韩国有点像,都是汴梁集中了主要工商业,经济繁荣,百姓大量云集,租房困难啊。”

  “这倒是,如今很多官员都在外城,乃至城外租房住,不上朝的还好,要是需要上朝的可就难受咯。”

  李迪说了一句。

  赵骏想了想道:“未来汴梁肯定要重新规划,军队建设好了,要城墙有锤子用,留一部分当旅游景点就行。不过就算推倒重新建设,也还是以后再说,还没学会走就要跑可不行,先搞搞廉租房吧。”

  “何为廉租房?”

  “就是咱们店宅务管理的公宅。”

  “多建公宅吗?可城里哪还有地建公宅啊。”

  “那就在城外建。”

  赵骏说道:“明年开始,把官府建设的工坊全都搬迁到城外去,再通过廉价地租,把城里的私营工坊也吸引到城外去,将城乡结合部搞出来,这样人口就会往城外流动,也能缓解城内的租房压力。”

  这建设一个国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高屋建瓴,有未来的发展可以照抄照学。但毕竟是古代社会,不管从发达程度还是体制程度与后世还是不一样。

  所以每一步的建设都要小心谨慎,按部就班,不能一蹴而就。

  现在的情况就是,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赵骏哪怕领先那么多时代,也无法提前预知问题,在源头上解决。

  或者说他能够预知问题,可问题实在是太多了,他是人不是AI,不可能什么事情他都提前做好。

  因而也只能一步步来。

  蒋堂担忧道:“城外的建设很差,各种设施也跟不上,贸然把工坊都迁过去,会不会造成什么问题?”

  “不会的。”

  赵骏笑道:“工坊最大的需求是什么?是交通,汴渠又不止城里有,西城外,东城外,南城外都有河流用于交通,工坊把商品做出来,通过河流把商品运走,就是他们最大的需求。而其余配套设施则需要的是工坊,工坊到哪,他们自然也会跟着去哪。”

  “原来如此。”

  蒋堂一想也是,工坊制造需要的是原材料以及商品成品售卖,这两样都要交通,只要在运河边上,不就都能解决了吗?

  赵骏又沉吟道:“这典房制度和全租房一样,房价一直在攀升的时候,这个问题不明显,也不会给百姓造成什么麻烦。一旦房价下跌,会出现韩国那样暴雷,以后麻烦就大了。”

  “汉龙的意思是现在整改?”

  晏殊连忙关心询问,他手底下房产可多了,史料记载这厮甚至有很多家店面,而且大多数都以这种形式租赁出去,要是整改的话,那他就损失大了。

  赵骏想了想道:“暂时先不整改吧,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汴梁的房价估计还能涨个百来年,大面积暴雷估计是不会出现。但我们也不能把雷埋给后人,法律上不禁止典房,可必须要从政策上扼制。”

  “如何扼制?”

  众人也都很关心,他们这帮宰相个个非富即贵,除了少数几个如蒋堂这样的以外,哪家没多几套房子?

  “首先是建立各部门家属院吧。”

  赵骏说道:“官员就别在外面租房住了,有能力的自己买房,没能力的就住家属楼。其次是刚才说的把人口往城外迁徙,扼制城中房价。接着就是城市化扩张,把岳台、清城纳入开封府。最后就是继续增大廉租房建设,几轮下来,平抑房价,自然也就能扼制典房制度。”

  人口都流向城外去了,房价就会降低,能租的房子以及廉租房多了,自然能让租金下降,租金和房价降了下来,典房制度就会变得不太划算,那选择这个制度的人就会越来越少,雷当然也不至于埋到以后去。

  “嗯。”

  众人听了也没说什么。

  虽然这样做会一定损失他们自己的利益,但这毕竟是对国家发展有好处的政策,谁敢阻挠啊。

  当下他们就开始商量了一会儿细节。

  而到了上午巳时末,眼看就要吃中饭的时候,外面范仲淹急匆匆进来道:“出大事了。”

第284章 规矩要改一改了

  范仲淹虽然也是宰相,但最近并不常在政制院。

  因为他在负责军队改制的一些问题,所以常要与兵部和枢密院那边沟通,打造整个军队的新体制。

  按照赵骏的策划,首先是把军队的腐败份子和老弱淘汰,把常备禁军人数保持在四十万,地方负责维持对少数民族威慑的厢军保持在二十万足矣。

  这样明面上兵籍一百二十五万九千,实际上只有八十多万的大宋军队人数,就只有六十万,其余人退伍的退伍,再就业的再就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0页  当前第3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8/7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人在大宋,无法无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