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分节阅读_第622节
小说作者:玩蛇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4-09-26 19:10:55

  他们迅速靠近过去,这才知道,这些人居然是出使黑汗的使者。

  出使的一百余人,只剩下礼部郎中孙友同、外交部员外郎刘秉严与十多名随从回来,其余百来人,包括外交部郎中李焘,都死在了西方。

  使节团并非毫无武力,他们带了刀枪,但因为长途跋涉,需要携带的辎重更多,因此枪械只有二十多条,子弹也不是很多。

  询问得知,他们在半路遭遇到了西黑汗王伊卜拉欣的军队袭击,幸好他们有枪械反击。

  不仅成功地击退了敌人的第一波进攻,还从俘虏口中得到了一个关键信息——他们不是伊卜拉欣的士兵,而是东黑汗王苏曼来的人!

  并且他们也知道了为什么黑汗王苏莱曼要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西黑汗王国成为大宋的藩国,得到大宋的庇护,防止大宋阻碍他们完成统一的大业!

  但正因为错误估算了使节团的战斗力,让苏莱曼那边知道了使节团不仅毫发无损,甚至还已经清楚地知道了他们的想法。

  于是苏莱曼不得不选择下下策,疯狂地派人进攻,试图杀人灭口。

  在猛烈攻势下,使节团子弹很快打光,不得不分散逃亡,往南逃入葱岭,最后李焘带人断后,只有他们十多人逃了回来!

  “砰!”

  几日后,高昌国内。

  狄青拍案怒道:“不报此仇,我大宋如何威震八方,传令,西进巴尔思汗,灭了黑汗国!”

  宋军迅速集结,两个月后,大宋军队攻克八刺沙衮,黑汗王国覆灭!

第465章 庆历十二年,又一轮新政

  大宋庆历十二年的新年刚过,到一月份,一轮轮新政如期而至。

  朝廷通过各种方式,把政令下达。

  而报纸则成为大部分普通百姓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

  一月二十六日。

  新年假期加天圣节假期加上元节假期才刚过去没多久,一连串的新政消息传出。

  昨日,也就是二十五号早上朝会结束,政制院就把加盖了皇帝玉玺印,以及政制院签章的诏令,下达各处。

  这样的新政自然不是说把所有内容写在一张纸里,然后发布出去就完事。

  而是把对应的命令,专门下发到对应的部门。

  比如说朝廷要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那么就把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下发到教育部,由教育部进行实际操刀执行。

  政制院则会负责监督管理,催促他们尽快把政策落实下去。

  事实上这样的小改动每年都会进行,比如司法改革。

  刑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时时刻刻都要打补丁,防止犯罪嫌疑人找到漏洞。

  唯有今年是大规模集中变动,可以说是一轮较大的全面革新。

  几乎是二十五号早上朝会结束,政令下达之后,所有的相关部门都接到了改革执行稿和意见稿。

  之所以分执行稿和意见稿,是因为有些已经定下,有些还要经过部门内部讨论研究。

  但消息在中午就传播了出去,到第二天早上,二十六日的时候,大宋日报就整理了各方面相关消息,刊登在了最早的报纸头条上。

  外城西大街,这里是南城最繁华的街市,因为临近南熏门,连接着城外城乡结合部,每天的人流量非常大。

  此时的西大街早就变了模样,虽然整体建筑因还没有拆迁的缘故,保持着之前的样子。

  然而画风却是大变。

  以前西大街就是普通的古代街市,两侧二三层楼房,有酒楼、店铺、居民楼,各类招牌林立,下方外面有摊贩,人潮涌动。

  现在则自行车的铃铛声穿梭,黄包车呼喝着跑动。

  还有一根根电线杆竖起,电线从人们的头顶穿过,路灯立在了十字街口,充满了一种古今交汇的怪异感。

  这种感觉在城外还真体现不出来。

  因为城外已经是高楼大厦林立,自行车穿梭其间,甚至还有火车站、电报站、报刊亭等等。

  街道也非常宽阔,马路整齐,为以后预留出了公交车道、汽车道路,与内城的街市仿佛是两个世界,有点像后世民国的上海。

  而由于城里建筑物太狭窄,道路逼仄,很多设施跟不上,加上建筑物过于古香古色,反而更像是后世千禧年后,某个极为偏远的古镇古村或者横店宋朝影视城。

  西大街最出名的就是茶摊遍地,由西向东横穿了整个汴梁,在南熏门里大街与西大街的十字口处,靠近蔡河龙津桥一带,更是绿茵遮天,参天大树下,遍地都是茶摊。

  “诶,听说了吗?”

  “怎么了?”

  清早几個老茶客就坐在那聊了起来。

  “朝廷昨天又有新政令了?”

  “是吗?”

  “那是,听说变动很大。”

  “都有什么?”

  “官场上,民间里,林林总总,都有。”

  “那总该有个说头吧。”

  “额我也就只知道我从兄那边说是要建新大学,你也知道我兄长在教育部公干。”

  “就这点东西?不是说变动很大吗?”

  “这不才出来嘛,我也只是听我兄弟提了一嘴,反正这次涉及得很广。”

  “你就净骗我玩吧。”

  早上人不少。

  汴梁人喜欢喝早茶,真正意义上的早茶。

  早上来一杯茶,再吃个早餐,然后该上班上班,该出工出工。

  相比于不关心时政的百姓,汴梁人因为报纸的存在,或多或少就必须了解一些。

  所以昨天各类政令下达之后,有消息灵通的人士,就早早地过来当谈资。

  但可惜的是因为这次新政涉及的方面实在是太多,相关部门也只知道自己部门内部改动,根本不知道其它部门情况。

  因而大家也就都是一知半解。

  就在茶摊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的时候,随着“叮铃铃”的声音响起来,很多人的目光都看了过去。

  那并不是自行车铃铛声音,而是报童铃铛声音,他们一边挥舞着手中的报纸,一边摇动手里的小叮当,吸引路人关注。

  等大家都看过来后,他们才喊道:“卖报卖报,大宋日报,特大新闻,政制院昨日一次性下达一百三十九项改动,包含三十多个部门,涉及各个方面!”

  “哟,还真有大变动了。”

  “快买来瞧瞧。”

  “来,给我一份。”

  “我也要一份。”

  当即茶客们纷纷要起了报纸。

  虽说现在汴梁人口剧增,但实际上汴梁日报的销量增长速度却日益艰难。

  原因在于外来人口大量都是务工人员,只有极少数是来汴梁的商人,缺乏大规模扫盲运动的情况下,识字的人就这么些。

  也就是不管你汴梁人口是一百万还是三百万,实际上报纸受众却没有增加多少,市场没有太大变化。

  可十多年下来,汴梁的公营和私营报社却如雨后春笋一样爆发性增长。

  如果不是大宋日报最早为汴梁旬报,十天一期抢先占据了市场,并且迅速向周围县扩张,恐怕早就被卷得销量大跌了。

  毕竟大宋日报官营的色彩导致政治氛围太隆重,话题自然也就是过于庄重,多是官腔报道。

  而私营报纸就不一样了,为了抢占头条,各种花边新闻层出不穷。

  甚至还有小报记者爬那些达官贵人的墙头,前段时间吏部尚书陈执中因为鞭打家中女仆迎儿被报道出来,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

  陈执中勃然大怒想要用权势把事情压下去,并且治那个小报报社的罪。

  可御史台和谏台立即穷追猛打,对他发起调查。    结果御史台确定女仆迎儿的确遭到了陈执中的殴打,弹劾到了政制院,被政制院下令免职。

  这件事情就让那些小报社一举成名。

  特别是在大宋这样民间娱乐风气比较重的时代,达官贵人的花边新闻最受民间欢迎,导致大宋日报的市场份额一再下降。

  现在这次新政,也算是给大宋日报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全汴梁的百姓都想知道朝廷又有什么新变化。

  “改革春风不能停,只有时时刻刻保持变化,大宋才能时时刻刻保持健康活力与发展。”

  “知院这是在定调子呢,看来这次革新的力度确实很大啊。”

  几名率先买了报纸的茶客拿到报纸后,率先看到的头版版面第一页,就是赵骏写的文章。

  在以前赵骏也常常拿大宋日报作为舆论宣传的高地,在范仲淹几次推行新政,甚至在夏竦去江南屠杀地主的时候,都写文章阐述。

  内容就是告诉大家朝廷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对朝廷和黎民百姓又有什么好处等等。

  通过这样简单易懂的道路,明明白白告诉大家,以此换取百姓的支持,换取在舆论场上的胜利,从而为改革者站台和背书。

  “增加官员任期?这些当官的就舒服了,以前只做三年,现在能做五年,甚至还能多做一届呢。”

  “诶,早知道当初读书考进士去了,还经什么商,还是当官的好。”

  “呵呵,别以为我不知道,伯考当年不是拿鞭子抽着你让你读书,结果你就是读不出来。”

  “都是几十年的朋友,别揭短啊。”

  几个五十来岁的老茶客互相打趣,现在汴梁也就只有他们这样有钱又闲的人才明天关心时政。

  “这不是对咱们也有好消息吗?允许地方上政策自主,可以给予一定税务优待,以此吸引外地投资,加强本地经济交融。”

  “哟,好事啊。朝廷开放各地矿产,如果某地发现矿产,当地官府可以举行扑卖,价高者得其中部分作价股。”

  “那岂不是说咱们这些商人,也可以购置矿山,自行开矿了?这可是个好买卖,现在能赚大钱呢。”

  “还有这里,改变征兵方式,由强征制度,改成募兵制度,不再允许罪犯、泼皮、有前科者进入军队,并且拟开设军校,拟增加军衔,推广基层军队识字教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0页  当前第6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2/7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人在大宋,无法无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