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分节阅读_第632节
小说作者:玩蛇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4-09-26 19:10:55

  苏洵苦笑道:“无妨,我兄长昨日也让我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哪怕是去西域为官,我也无怨无悔。”

  “嗯。”

  王安石点点头道:“那兄还请稍等片刻,我先给你报备做一下手续,到时候你等通知就可以,不过以知院的习惯,可能应该会召见你,到时候或许知院应有安排也说不定。”

  “那就多谢介甫兄!”

  苏洵拱拱手。

  不得不说,王安石还是很了解赵骏,知道赵骏重视人才。

  苏洵历史上虽然没有考取功名,但才能还是非常不错,写的文章也都比较深刻,颇具战略眼光。

  所以赵骏还是比较欣赏他。

  上午赵骏让苏涣把苏洵下午叫过去一趟,这事王安石并不知道,但他却能猜到,自然是知道赵骏大概率会那么做,因此也并不担心同年的前途。

  在审官院报备之后,全套的磨勘手续就算完了,接下来就等听调,以前一般这个时间很短,可能几天,最多不超过一个月。

  但现在官员任期增加,官员的流动性没那么大,所以必须要等任期结束或者任上出事,如退休、被抓、病退、守孝等情况才能派新的官员,导致如今等待听调的时间也增加。

  不过若是上面有最高指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很快到了下午酉时初,也就是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到了官员下班时间,苏洵就接到了苏涣让他带着苏轼、苏辙去见赵骏的指示。

  苏洵先回家属大院接了苏轼兄弟,随后又跟着苏洵前往皇宫,一路去了政制院。

  此刻政制院诸多宰相们都已经下班,他们刚刚从后院赵祯那开完会回去,政制院里倒是没有人。

  因此赵骏在政制院右厢房接见了他们。

  相比于苏涣,当初中一甲进士时,曾经去过垂拱殿殿试,苏轼和苏辙兄弟则是第一次进皇宫。

  一路上小心翼翼,低着头,余光却四处乱瞟,好奇地打量。

  很快他们就到了政制院内。

  赵骏坐在书桌案后,手里拿着一篇文章似乎是在细细阅读。

  苏涣带着苏洵他们进屋,向赵骏行礼道:“知院。”

  “下官见过知院。”

  “小子见过知院。”

  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连忙拱手行礼。

  苏轼偷偷打量,就看到那是个大概四十左右的中年男人,面容俊朗,身姿挺拔。

  与普通大宋人不同的是,他居然没有留长发,而是简单的短发,两鬓微微发白,穿着中山装,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儒雅气质。

  “免礼!”

  赵骏摆摆手,示意他们起来。

  “谢知院。”

  众人起身。

  “坐下说话吧。”

  “谢知院。”

  众人又坐下。

  在大家就坐的功夫,赵骏也打量着苏家兄弟。

  他一眼就认出谁是苏轼谁是苏辙。

  虽说主要是苏轼坐的位置就在苏洵旁边,但从外表上看,苏轼比苏辙长两岁,个子高一些,模样老成一点。

  14岁的苏辙像个初中生,苏轼则像个高中生。两兄弟还没长开,但模样却颇为俊秀。

  是两个阳光开朗的好少年啊。

第472章 少年中国说

  正是四月初夏,屋子里不算特别炎热,面对赵骏的注视,苏轼兄弟有些手心流汗。

  倒不是感觉到了压力从而汗流浃背。

  事实上赵骏目光亲和,面容儒雅,微微笑着,让人感觉到一股说不出的亲切感,丝毫没有让人充满压迫。

  但苏轼兄弟还是非常紧张,不是看见大人物的那种紧张,而是看见崇敬对象时的激动。

  就好像后世大把有人如果穿越到了民国,哪怕都要爬到延安去一样。

  若能见到教员和伍豪,估计也跟苏轼一样激动。

  如今赵骏已经是一个传奇。

  在民间的威望非常高,执政十多年来,大宋百姓不能说是家家富裕,但也能说得上是吃喝不愁。

  能让百姓吃饱饭,在古代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特别是灾荒年月,朝廷能够做到赈灾粮及时下到每个灾民手中,不饿死一个人。

  遇到特别大的灾荒,赵骏更是会亲临现场镇守,给予百姓无比强大的安全感。

  古代百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淳朴的。

  他们有自己的小农式狡黠,会撒谎、会耍无赖,也更会封建迷信,人云亦云,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但同样的,他们也有自己的质朴。

  谁让他们吃饱饭,谁让他们穿暖衣,他们就信奉谁,就爱戴谁,愿意为那个让他们吃饱穿暖的人抛头颅洒热血。

  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

  而赵骏就做到了这一点。

  关心民间百姓的生活,积极为百姓谋福利。

  如此他在民间的威望可见一斑。

  现在亲眼见到了这個传奇一样的人物。

  对于苏轼兄弟来说,自然充满了激动和紧张。

  当然。

  如果能见到他心中更崇拜的鲁迅先生,那就更好了。

  “明允,这次你回来的正是时候啊。”

  赵骏笑道:“如今国家兴盛,正是冉冉升起之时,各方面都需要人才,你要是再不回来,就是社稷的损失了。”

  “谢知院挂念。”

  苏洵连忙说道:“下官在家中为父守孝,荒废度日,知院却能记挂着下官,令下官没齿难忘。”

  赵骏摆摆手道:“为父亲守孝是应该做的事情,孝之一道,当是中华传统之美德。”

  “只是.”

  说着他又面色沉重道:“我几次行走天下,深入民间,却发现很多人其实不配为人父母。在江南溺婴之风盛行,甚至还有把子女供奉给邪教者,令人不齿,在这一点上,我希望能听听你的看法。”

  苏洵是个聪明人,稍微思量过后,就知道赵骏应该是有新东西想要推出,便说道:“下官私以为,孝有至孝与愚孝之分。至孝者,父母相爱子女,子女亦敬爱父母,此方为天伦之乐。若父母恶毒,虐待儿女,甚至卖儿卖女,子女又何必为父母尽孝?”

  “不错。”

  赵骏点点头道:“《史记》记载舜的父亲、后母和后母生的异母弟象要害他,他却始终保持对父母的孝顺,对弟弟的悌爱。这大抵是司马迁编造出来的故事,因为汉朝以孝治天下,然也因此催生出了很多愚孝,如“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有问题的,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难道为了父母,就要把儿子杀掉?”

  他摇着头说道:“像这样的宣传,充斥着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真正孝顺在我看来,绝非如此。”

  苏洵接着他的话说道:“民间有句话叫,“生而不养,断指可报;有生有养,断头可报;无生有养,无以为报;不生尔养,百世难报。”此当是孝道至理。”

  “嗯。”

  赵骏满意地看着他道:“明允这些年在家中看来也一直没有丢下学问。”

  苏洵忙道:“都是知院教诲,当年知院说,要抛开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质。下官这些年学习经文,在这句话的引导下,亦是明悟出了很多道理。”

  “很好。”

  赵骏笑着对苏涣说道:“看来明允这些年确实还在饱读诗书经义,没有把功课落下。”

  苏涣陪笑道:“明允素来爱学,为父亲守孝的同时,自当也增长学问。”

  “嗯。”

  赵骏沉吟说道:“这些年其实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全面废除儒家。”

  这话一出来,苏涣苏洵脸色骤变,就连年纪不大的苏轼苏辙都在心里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过他们都没有说什么,就听到赵骏继续说道:“我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儒家主要以思想为主,讲的是行为准则。”

  “孔夫子在他那个时代,提出的作为人应该遵守的一些规矩,如仁义、礼仪,克制自己的欲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合乎礼节的等级制度。”

  “他的思想在于政治制度与道德规范,也正因为强调忠君爱国,遵守秩序,才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并且慢慢进行了推广和强化。”

  “但从春秋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时代在变化。孔夫子的那一套放在他的那个时代,是先进的,可到了如今这个时代,就成为封建礼教,束缚人的思想和行动。”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我看到了许多因为这种所谓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现象,而遭受到压迫的时候,我就觉得很生气,认为它的存在阻碍了社会进步。”

  “于是到了后来,我就想着有一天我得废除掉儒家,让理科取代儒家,让新的思想在大宋生根发芽。”

  “不过如今到了眼下这个年纪,思考问题的时候,也早就已经不像当初那么极端。”

  他环顾四周说道:“我会去想,儒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封建与压迫吗?不是,那只是我看到的坏的一面,它同样有好的一面,而且好的一面远比坏的一面更加重要,这一面,就是塑造中华传统美德,塑造汉人的思想观念,教化人的道德品性,有无才有德不可,有才无德更不可,若理科是才,那么儒家思想便是德,如此结合,方能德才兼备!”

  这是赵骏最近这些年感悟出来的道理。

  受五四运动影响,后世青年一直对儒家思想不是很感冒,甚至觉得应该批判,因为“打倒孔家店”已经深入人心。

  但到了赵骏这个地位和年纪,慢慢也理解过来,五四运动那个年代,属于是矫枉必须过正的年代。

  要想完成革命变革,就必须彻底把封建革命,因此孔家店就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对象。

  可儒家学说真这么不堪吗?

  倒也未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0页  当前第6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2/7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人在大宋,无法无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