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分节阅读_第680节
小说作者:玩蛇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4-09-26 19:10:55

  其实他没有说错话。

  只是赵骏听到瓦舍、青楼和酒楼的时候,想起一桩糟心的事情。

  那就是虽然纺织厂的出现极大改善了女性在旧社会的地位,不少女性能够自力更生,去工厂上班养活自己。

  但这毕竟只是少数。

  绝大多数女性的地位其实依旧变化不大,汴梁五十四家青楼勾栏,依旧照常营业,夜夜笙歌。

  虽然朝廷禁止强迫,奈何很多都是自愿,也有不少重男轻女的父母逼着女儿去,就因为干这一行来钱快,能让家庭迅速富裕起来。

  只能说难怪后世要全面禁止,可在古代如果没有一场大变革的话,这一行业想要禁止阻力可就不是一般的大。

  这可不是杀多少官员、地主、勋贵能做到的事情,只能循序渐进,一步步来。

  “唔”

  赵骏放下礼部和外交部的公文,又看起了其它的文件。

  年前年后堆积的公文如山,很多东西都只能初略扫一眼,先了解一下什么情况再做决定。

  等约过了半个时辰,就到了早上八点多钟,诸多相公才陆陆续续开始上班。

  本来按例朝臣们要先去垂拱殿上早朝,不过这些年下来,早朝渐渐趋于形式,赵祯也就慢慢减少了早朝的次数。

  一般是三到五天才开一次,所以现在也就不需要再经常早上七点钟跑到垂拱殿去坐牢。

  “汉龙,这么早。”

  晏殊跨入政制院,看到赵骏也不意外,打了个招呼。

  “嗯,在家闲得无聊。”

  赵骏已经看了不少文件,还在看着,随口应付了一句。

  “年轻就是好啊。”

  晏殊来到自己的办公桌上坐下。

  赵骏扫视了一下办公室,问道:“希文公还没到吗?”

  此时包括夏竦、郑戬、富弼、文彦博、韩琦、庞籍、曾公亮、宋庠等人基本都到齐了。

  就差年龄最大的杜衍和范仲淹还没到,杜衍不意外,老头今年都七十五岁了,迟到一会儿是常有的事情。

  倒是范仲淹出奇地晚到,也算是一件奇事。

  富弼说道:“可能是有点事耽搁了。”

  说曹操曹操到。

  范仲淹迈步进入屋子,手里还拿着份公文,脸上非常高兴。

  “怎么了希文公,吃蜂蜜屎了,这么开心?”

  赵骏打趣了一句。

  范仲淹白了他一眼道:“好好说话。”

  “开个玩笑嘛。”

  赵骏好奇道:“是什么事发生了吗?”

  范仲淹把手中的公文扔在桌子上道:“你自己看。”

  赵骏把公文拿过来,劄子上面有农业部的印章,他顿时想到了什么。

  打开一看,就看到里面赫然写着,农业部下属的农学院和农业大学研究所经过广泛搜索,最终在一亩试验田中找到了一株雄性不育水稻苗。

  “杂交水稻?”

  赵骏睁大了眼睛。

  范仲淹笑道:“是啊,也是农业部那边刚送过来,被我碰见了。”

  “太好了。”

  赵骏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水稻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雌雄同花,可以自己给自己授粉产稻。

  但长期自花授粉的结果就是降低种植品种的抗病性、耐旱性等优良特性,导致产量大幅度减少。

  这就跟近亲结婚是一个道理,会让后代畸形的概率大大增加。

  如果想要完成杂交,就必须找到一株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的雄性不育水稻,然后与其它水稻授粉,完成杂交。

  杂交出来的水稻遗传大量优点,产量也会更高,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杂交水稻具备优势的缘故。

  大宋农业部也成立了十多年,这些年来一直在组建专家团队,往遗传学上大量研究。

  虽然没什么太大的研究成果,但至少也探究出了许多理论知识,在生物学上与科学院的生物学院一直在努力探究粮食增产的问题。

  只是想要搞杂交水稻非常不容易,要想找到一株雄性不育水稻苗就难上加难,花了那么多年,才终于找到了它。

  赵骏马上做出指示道:“这确实是一个宝贵,但高中生物告诉我,杂交水稻必须要用三系法来维持,还要不断改善口感和质量,希望农学院那边好好利用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抓紧做研究。”

  “嗯,到时候我会批条子下去。”

  范仲淹点点头,接着又从怀里取出一份公文道:“对了,去年年末定的乌溪江引水工程今年就要开工了,财政部那边要拨款,你签一下字。”

  “老范你迟到就算了,还总是在外面拿些公文回来,就不能让他们放在制敕司吗?”

  赵骏调笑了一句。

  “我们可以等,百姓不能等啊。”

  范仲淹苦笑着摇摇头。

  “乌溪江引水工程?”

  赵骏接过公文扫了一眼,忽然一愣道:“是衢州那个?”

  “是啊,衢州那个。”

  范仲淹说道。

  赵骏沉默片刻,拿起笔签字说道:“让他们加快工程进度吧,百姓确实不能等。”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虽然衢州地处金衢盆地西部和钱塘江上游,有衢江穿流而过。

  但这里地形特殊,每到雨季容易发生洪灾,到了夏秋季节又容易发生旱灾。历史上的衢州,曾有“一年一小旱,三年一大旱”的说法。

  这是个历史老大难题,千年以来,多次旱灾让衢州百姓十分痛苦,人吃人的历史不仅在唐代,至民国都有。

  如民国三年,五月至七月大旱,稻苗自燃,民大饥,流离,掘观音土为食。

  一直到新时代挖了乌溪江引水工程才算是解决。

  如今大宋各地虽然生产力丰富,可灾害这种事情依旧频发,只是生产力提高了,朝廷有抗风险的能力,灾害的危害程度就小了许多。

  可这并不意味着大宋一直有这样的能力。

  人越来越多,粮食会越来越不够,现在的生产力轻松养活三四亿人绰绰有余,但如果人口达到七八亿呢?

  所以不管是各种工程还是农业技术水平,永远都要不断提高,让每一个百姓都能握住手中的饭碗。

  赵骏将手中批款项的条子签好之后,轻声说道:“以后,中华汉人,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第506章 女真反叛,辽国内乱。

  庆历十三年新年过去,大宋依旧如火如荼地发展。

  到六月份的时候,上半年数据送到了政制院,各项数据非常喜人。

  包括钢铁产量,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以及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速度都极为夸张。

  特别是进出口贸易。

  原本大宋的外贸就非常大了,但年初那次庆典,一次性就有一亿多贯贸易量。

  再加上一月和二月本来的贸易额,年初就出口了约四亿多贯。

  这相当于庆历十二年半年的出口总额了。

  六月盛夏,前几日汴梁下了一场暴雨,并且不止汴梁,黄河中下游等大雨倾盆。

  虽说暴雨仅仅持续了两三天的时间,不过还是让汴河水量暴涨。

  也就是如今河修得好,各种分流的水渠挖地相当多,不然的话光这一次暴雨,就可能让汴梁来一次水患。

  但即便如此也略微影响了几天运河商业,有船只因为突遭暴雨而倾覆在河中,堵塞了河道。

  不过现在的运河堵塞对于大宋来说已经算是小问题,不说河道本身就有处理人员,单说火车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行,也极大缓解了汴梁货运压力。

  夏日炎炎,烈日照耀着大地,酷暑难耐,政制院终于喜提电灯以外的第二件电器——由科学院下属物理学院再下属的电器设备研制所研发,几架通过电力运转的电风扇!

  别看电风扇的技术含量不高,但事实上由于整个大宋的科技主要发展方向都是以钢铁、服装与运输行业为主,也就是炼钢、纺织、火车行业,其余行业极为落后。

  也就是这些年钢铁纺织与运输行业慢慢走上正轨,大宋才能举国之力开始向其它行业发展,否则光这电风扇,里面的电线、螺丝又哪是这么容易造出来的?

  “呼呼呼呼呼。”

  电风扇开足了马力,屋子里还放着冰块,消暑解热。

  只是每次政制院的大门一打开,外面的热浪就涌入里面,冷热交替下,几个老宰相很快就受不了,去了政制院后阁先休息。

  赵骏身上也是满头大汗,他怀疑今天白天的温度至少在35度以上,不然怎么让人热得发昏。

  “热死个人了。”

  晏殊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喘着粗气道:“最近几年的夏天好像越来越热了。”

  “小冰河时期过去了嘛,随着时间推移,气温会不断升高的,我记得我们那个时候,零几年经常停电,夏天晚上热得在地板上打滚。”

  赵骏笑了笑。

  很多人以为零零后没吃过苦,实际上后世国家也是从零八年以后才起飞,但就算起飞在一零年之前,全国各地也不乏到处停电的事情。

  小时候赵骏记得可能是零八年还是零九年夏天,上小学的时候,某次晚上停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0页  当前第6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0/7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人在大宋,无法无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