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老夫可是皇上的丈人,绝对没有叛乱的理由,快把老夫给放出去。”
李适嘴角一笑,
“怎么没有可能,叛贼喊得口号可是扶保太子登基。您老可是太子的姥爷,关系不是更近,好处不是更多。”
周奎顿时怒不可遏,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李适你这个小王八蛋,敢污蔑老夫,老夫可是皇上的丈人,皇后的亲生父亲,太子的姥爷。等老夫出去要你好看。”
李适淡淡一笑,
“那也得您老能出去啊。”
周奎这才发现问题大条啦,这次的事好像没有这么简单啊,顿时闭上了嘴巴,开始苦思对策。
旁边的太康伯张国纪挤出一丝笑脸,
“少保李大人,我们几个真没有叛乱的理由,都是误会。我们几个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后保证不会调侃李少保大人。”
李适听到“少保李大人”顿时眼睛一亮,转向太康伯张国纪,但还是板着脸说道,
“这个有没有叛乱的理由不是你们说了算,是本官说了算。还有你刚才这样称呼本官,本官很满意。”
张国纪顿时大喜,
“李少保,在您英明神武的领导之下,终于查清了我们几个是被冤枉的,洗刷了我们身上的冤屈。”
“李少保您真是一个好官的,朝堂之上仅有的清正官员。朝廷能有李少保这样的官员真是大明之幸,社稷之福啊。”
李适满意的点点头,
“看来你们几个真是被冤枉的,那就出去吧。”
张国纪等人顿时大喜,连周奎也挤出几丝笑意,终于可以出去了,这锦衣卫可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环境极差,还有无时无刻的拷打还有那伤心欲绝的嘶吼声让人精神崩溃。
当周奎正要跨出牢房的大门却被拦住,周奎顿时大惊,急切的说道,
“李大人,李少保,不是说好了我们几个是被冤枉的吗?”
李适戏谑一笑,
“太康伯几个肯定是冤枉的,您老嘛,看起来就很有问题,还是需要锦衣卫的酷刑好好考验一下你对皇上的忠诚。”
周奎顿时哭丧着脸,双手扶着牢房的栏杆,
“李少保,老夫真的错了,以后再也不敢私下说李少保您的坏话啦,李少保给老夫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李适淡淡一笑,
“现在知道错了,晚啦。”
说着李适转向一旁的锦衣卫佥事余彦超,
“再让嘉定伯在诏狱里面待十天,你们好好招待一下他老人家,让他知道什么叫宾至如归,什么叫无微不至。”
嘉定伯周奎顿时惊叫连天,痛哭流涕,大喊李少保老夫错啦,老夫真的错啦。
还没有走远的太康伯张国纪几人也是浑身一颤,心里想着以后一定不再和李大人作对了。
李适这才瞥向一旁的泰宁侯陈延祚,
“泰宁侯,你在这里干嘛?”
陈延祚顿时点头哈腰的说道,
“李少保,您叫小侯名字陈延祚就行。区区侯爵在李少保这种国家栋梁,朝廷柱石面前不值一提。”
“小侯听说几个老东西,哦不,是几位伯父不幸入狱,这不就来探监。”
李适满意的点点头,这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拍马屁的感觉真好,快乐的快要迷失了自我。
只有周奎这个老家伙敢在本少保面前大呼小叫,这次让他吃点苦头,就知道本少保的威严是不容侵犯的。
“你们那远洋局搞得怎么样啦,计划好久出海抢劫,哦,是做生意。”
陈延祚尴尬一笑,
“少保大人,这海上的事还真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在山东布政司那里搞了十几条船,可都是几百石的小船。”
“这就只有等着造几艘千石的大船才敢出海啊,这估计得等到明年秋天去了。”
李适当即皱眉,这海上贸易的进度可真是太慢了,
“先动起来呗,沿着海岸线,先去朝鲜那边踩点,把航线给摸熟。”
陈延祚只能点点头,也对,先慢慢抢着呗,能回一点本是一点。
宋应升和宋应星两兄弟,本来在地方上任职,接到朝廷的旨意带着疑惑来到了京师。
当时的内阁大臣黄景昉亲切的接待了二人,与之谈论了很多有关农业的知识,的确是有大才,正准备大用二人便遇到了京师的叛乱,便搁浅了下来。
在此之前宋应升已经是广州知府,而宋应星就比较拉垮,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最大的官也就做到知州。
这不李适当了户部尚书后,打听了一些在京选官的官员,当即把宋应升提拔为户部右侍郎,宋应星为户部郎中。
熊汝霖是崇祯四年进士,晃晃悠悠十多年,现在还是一个正七品的户科给事中。
熊汝霖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他不贪污不受贿,又不在想提拔升官。便准备去碰瓷崇祯皇帝,准备挨点板子告老还乡。
可惜最近崇祯皇帝龙体不适根本没有机会,对于碰瓷李大人,熊汝霖表示危险度太高,再说李大人又是同乡,这么搞不好。
最近李适大用浙江人在朝廷上激起了轩然大波,但是在京的浙江人那真是喜出望外。纷纷前往李适的府上投递,熊汝霖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递了一份履历。
没有想到这才一天,便收到朝廷的旨意,自己被提拔为户部左侍郎?正七直升正三,连升七级?
熊汝霖的第一感觉不是兴奋,二是胆战心惊,李大人这也太顶风作案了吧。
熊汝霖知道自己一无政绩,二也不是什么出名的人物,李大人看上自己肯定是因为自己是浙江老乡。
想到自己肯定会能成为众矢之的,熊汝霖就忧心不已,这官升得还不如被崇祯皇帝打一顿回老家。
等到去了户部履职,甚至上朝才发现根本没有人理自己。
刘宗周等人现在都忙着和李适扯皮,哪里有空理他这种小人物。更何况还有一个武将转正三品文官的唐永安挡在前面。
百官听说了户部有个左侍郎从正七品的给事中升上来的,大家表示这小子肯定是浙江人,这都是李大人的正常操作。
我们那是既不敢说又不敢闹,只恨自己不是浙江人,只恨自己没有早点投靠李大人。
你看御史刘宣,才几个月就升到了正三品的通政使,御史粱以章也升到了正三品的顺天府尹。
熊汝霖见没有人理自己,这才放下心来,接受这个连升七级的可怕事实。
开局就出场的李适三个同年高尔俨,马鸣禄,董国祥表示眼睛都要哭瞎了。
李大人一个人叱咤风云,肆意朝堂,可还记得我们三个手都要抄断了的同年。
只得可怜巴巴的来找李大人,李适大手一挥,户部的官职你们随便选,咱不差位置。
第239章 这朝堂真是太难啦
刚从悲伤中还没有走出来的京师百姓,马上就没有时间悲伤了。
朝廷全额补贴受损的京师百姓,又马上恢复京师里面的工地,不仅是街道,官署,李适的一二三期房地产,甚至还有皇宫都乒乒乓乓的开工了。
京师甚至出现了用工荒,只要你还能动的,都能找到活计,百姓惊呼大明崇祯盛世来临。
朝廷里面的衙门申请的拨款,李适眼睛都不眨的就给同意盖印拨款,李适表示这钱太多了,拿给你们快乐快乐。
百官顿时大喜过望,表示大明中兴在即。
不过这才高兴了几天,达官显贵商人们突然发现,好像自己手里的纸币突然不值钱了。
朝廷颁发了新的政策,那就是不准在私下使用银两,改用纸币。刚开始大家被逼无奈,只能接受,但是还是保持着怀疑的态度,不敢把步子给拉得太大了。
用着用着就发现这纸币其实还是很实用的,轻巧便利,还能在大明银行兑换成银两。
当然最为主要的便是京师里面的商税必须要用纸币来交税,大明织造局的布匹也需要纸币来购买。
于是京师里面的商人和达官显贵们便渐渐接受了纸币,想着这么大一个朝廷应该不会儿戏吧。
结果没几天,商人和达官显贵们就发现,这朝廷还有一如既往的不靠谱,亲爱的李少保马上就变回李适奸贼。
商人和达官显贵们四处找朝廷衙门抱怨投诉,并开始大量的挤兑纸币。
当然百姓肯定影响不大,他们主要使用的是铜钱,还好李适没有在铜钱上动手脚,不然李青天估计就要变成奸臣李适啦。
户部左侍郎熊汝霖当即找到自己的恩主兼上司李少保,
“李大人,这两天有大量的商人反应我们大明银行的纸币不值钱了。”
李适顿时大惊,
“什么,本官印的钱还能不值钱?这又是那个坏种在背地里使坏。”
熊汝霖解释道,
“李大人,据说是现在商人手上有大量的纸币,但是却买不到足够的货物。于是纸币就马上变得不值钱了,现在听说已经贬值了五成。”
李适一听这个现象好像很耳熟的样子,当即招来大明银行的局长唐永安,
“最近大明银行流出去了多少纸币。”
唐永安早已熟记在心,
“两千六百万两的纸币。”
李适顿时惊叫出声,
“什么,这么多,这他妈的通货膨胀啦。”
很明显二人根本不懂啥叫通货膨胀,唐永安只得弱弱的说道,
“李大人,你们户部开给其他衙门的条子就有二千一百万两,还有五百万两是其他人兑换的。”
李适再次惊叫道,
“什么,我们户部开出了二千一百万两?这群混蛋,居然敢问我们要了这么多钱。”
熊汝霖不敢说话,只能在心里说道李大人您盖章的时候可是盖得很欢,直接秒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