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李大人你开头搞那么多铺垫干嘛?还演的欲拒还迎?你上来直接宣布结果不就行啦!
非要搞得这么跌宕起伏,让人热血沸腾,真是浪费时间,差评!
第289章 关外轶事
大明的年过得喜气洋洋,但是这建奴的年过得却是十分压抑。
正月初十,豪格带着四千残军回来了,一个个丢盔弃甲,更是饿得瘦骨嶙峋,好不凄惨的样子。
正月十三,阿巴泰回来了,居然还带着一万余人,看那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逃难的灾民。
皇太极顿时大怒,将二人下狱治罪。
多尔衮兄弟更是直接在朝堂上翻脸,要求重处二人,然后将他们手下的牛录分给有能力的人。
这有能力的人肯定就是指他们兄弟为首的一伙人。
皇太极下不了台,只得装病昏厥才躲过一劫。
此时大清面临着内部不稳,外部也摇摇欲坠的情况。
这内部主要以多尔衮兄弟的咄咄逼人,这都是老套路了。自从多尔衮兄弟成人后,拿到了属于自己正白旗镶白旗,又立有战功,声名鹊起,就开始时常找麻烦。
又是质问为什么要让他们的额娘殉葬,又是疑神疑鬼父汗努尔哈赤当时立下的遗嘱是不是让多尔衮继位。
这时候的大清,可不是以后入关的大清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现在的大清更像是一个部落联盟,各旗主都有相当大的话语权。
皇太极贵为大清的开国皇帝,也难免被这些手握兵权的旗主束缚。
这外出没有抢到东西,满洲人可是怨气十足,这生活水平直线下降怎么过?这是不是你皇太极的领导能力不行。
外部情况就是基本统一的蒙古部落又开始朝三暮四,最近更是听说靠近长城的部落和大明搞得火热,贸易频繁。
这豪格回来了说是蒙古人先跑导致了战败,这阿巴泰回来也说蒙古人先跑导致了战败。
看来这些蒙古人是必须要敲打一番了。
最后皇太极和几个心腹商议,一是要安抚满洲人的情绪,二便是继续稳住多尔衮等人。
安抚满洲人的情绪很简单,处置战败的罪魁祸首,然后给予物资保障。
皇太极是不想处置豪格的,毕竟是自己的长子,最近皇太极越发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太行了,这其他的儿子可没有长大成人。要是自己突然去了,可争不赢多尔衮。
为了保住豪格,皇太极只能象征性的处罚了豪格和阿巴泰,把锅推给蒙古人,然后尽最大力在物资上满足满洲人。
这大清的物资可不多,但是有钱啊,这么多年抢了那么多钱,自从晋商倒台后这钱根本就花不出去。
正好蒙古和大明交易频繁,这大清也可以乔装打扮一下前去交易,换点物资回来。
还有便是在小弟身上勒索点油水,这朝鲜和北面的蒙古部落可遭老罪了。我大清直接狮子大张口,这不给也得给。
稳住多尔衮等人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那便是今年秋天答应让多尔衮挂帅入侵劫掠大明。
话说这靠近长城的蒙古部落最近可发了大财,以往虽然和大明通商,但是有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还有固定的交易数额。
但是不知道大明怎么突然变了天,最开始大明的商人大肆收购羊毛,好家伙这羊毛以前可没有人要,这还能卖钱。
蒙古人只能笑话大明人傻钱多,我蒙古啥都缺就不缺羊毛,只要给钱咱就卖。
蒙古主要是购买大明丝绸、布匹、药材、瓷器、茶叶等。
以前啊,那都是小规模的供应,这年后在京师的驻军回归后,市面马上出现了大量的布匹和玻璃镜子。
这大明的布匹那质量那手感直追丝绸制品,关键价格相对还便宜,深受蒙古人的喜爱。棉布就算了,这羊毛布简直闪瞎了蒙古人的狗眼。
原来羊毛还能织布,这柔软度,这温暖感太尼玛幸福了,羊毛布一出直接风靡整个蒙古。
还有那巴掌大的玻璃镜子,更是深受贵族们的喜爱。
原来啊这些都是在京师过年的士兵带回来的,纸币放在身上总感觉不放心,就买成了布匹啊,巴掌大玻璃镜子什么的。
三钱的布匹卖给蒙古人,直接一两银子起步,还供不应求。巴掌大玻璃镜子在京师买的一两银子,卖给蒙古人直接五两起步,那也是快速脱手。
这可把边军给高兴坏了,只恨手里的物资太少。
这些边军的将领看着士兵们小赚一笔那也是眼红不已,这克扣士兵钱粮的机会也没有了,还被兵部的官员给监督着,我做点生意总不犯法吧。
边军将领的加入大开贸易的方便之门,和蒙古的贸易渐渐火热起来。
当然蒙古人除了牛多羊多马多,其他就啥也不多,明显也没有钱。只得想些歪主意,比如什么打劫啊。但是被明军教训了几顿以后,就老实多了。
要知道现在明军的边军可不比以前,现在可是兵精粮足,打建奴估计够呛,但是蒙古人吗,那就是游刃有余。
还好蒙古人也有大量的物资,什么羊毛啊,马牛羊,兽皮,纯碱什么的。
蒙古人还是很有傲气的,战马这种战略物资我们是不可能卖的,不过要是你们大明价格给高点那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结果蒙古马直接受到了冷遇,李太傅表示这都火器时代了,玩的都是火枪火炮战舰,这马真没有那么重要。
结果战马卖不出去,又缺钱,只能把战马的价格打下来,一下就得到了市场得热捧,李太傅表示这蒙古马还是挺香的,即使是火器时代这战马也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这靠近长城的部落购买了大明的物资,然后高价转手卖给内陆的蒙古部落,又低价从他们那里买回来牛羊马等物资,再高价卖给大明,两头赚钱大发横财。
长城附近的蒙古人表示打仗什么的一点意思都没有,你看科尔沁部,察哈尔部非要和建奴去劫掠大明,听说损失了大半的勇士,连个毛都没有抢到。
还是我们这些部落好,不喜欢争斗,当然打劫大明被胖揍了一顿那都是意外,我们那是迷路不小心走到大明的土地上。
虽然我们表面上臣服于建奴,但是我们那也是战略转移。现在看科尔沁部,察哈尔部跟着建奴不仅没有发财,还被勒索了大量的物资,看来还是跟着大明这个老大哥混更有前途。
于是长城附近的这些蒙古部落开始串联起来,准备要向我大明称臣了。
反正也是蒙古部落的老传统了,跟着哪边有好处就往哪边倒呗。
第290章 大明的局势
最近这几天,这大明突然宣布一切贸易采取纸币交易,拒绝银两支付。这其实对蒙古人影响不大,他们主要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
不过有了纸币交易还挺方便的,蒙古人拿着这花花绿绿的纸币,这也能当钱用,明国老大哥玩得真花。
这建奴的商队就老惨了,千里迢迢运来了一百万两,准备大肆购买明国的物资,结果你给我说不收银子?
当然使用纸币肯定不是为了对付建奴,只是单纯的为了扩大纸币的信用度和使用范围。
黑市还是有纸币和银子的兑换通道,二两银子换一两纸币,爱换不换。
没有想到生意好到爆,这蒙古人手上肯定有部分银子,这建奴不是也来了一百万两用不出去的银子。
黑市里面收了银子拿回大明银行等价交换,马上就是一倍的利润。
大明现在主要输出的就是布匹,玻璃制品,其他像丝绸、药材、瓷器、茶叶什么的都是小规模供给,这京师也缺啊。
这也间接的刺激了海上贸易,只要运来那就大发横财。现在搞得不仅南方的商人不想要运河疏通,连这北方的商人也不想运河疏通。
可怜的史可法总督面临着南北势力的夹攻,朝廷的冷眼旁观,当然还有崇祯皇帝的怒斥无能,只能说当选大明历史上最为悲催的漕运总督。
但是史可法总督的为人大家也知道,那就是办事认真负责,还死心眼。朝廷不给钱我就自行筹措款项,没有人我就发动两岸靠漕运生活的百姓自发清淤。
看得朝堂上的李太傅都看不下去了,只能以朝廷的名义连给史可法发了几封嘉奖信,但是钱肯定是分币没有。
当然李适也有自己的考量,现在这运河堵塞,河南基本又被闯贼给占领了,而湖广的北部张献忠也在哪吒闹海。
所以这南北大规模的来往基本断绝,这就给出了一个空窗期,对北方几省进行改革,目前朝廷就控制山东山西北直隶地区。
陕甘地区太过于残破,实在不敢把手伸到那地方去,那地方只有投入基本没有回报,就先让它半条命先吊着。
李适的土地征税政策肯定是要了乡绅的老命,那不得拼命,要是全国范围内施行,那肯定烽烟四起,瞬间分崩离析。
但是现在北方两省一京可都在朝廷军队强有力的控制下,即使有人闹事,不过是为国库增加一点抄家收入罢了。
当然这土地征税政策的施行肯定会让南方的大地主离心离德,包括但不限于什么造反割据一方,重新在南京拥立一个新皇帝隔江而治什么的。
但是只要整肃好北方,保证粮食的供给,商业的发展,压制住建奴,然后派兵南下。就南方士兵的战斗力,还有朝廷大义的存在,不得比满清夺取南方更容易?
更何况这商业的发展,海上贸易的兴起,肯定会让南方兴起一批新兴的士绅阶级。他们可不会反朝廷,反而更希望大明的统一。
这古代的改革基本没有成功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土地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除非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所以想要彻底改革中兴大明必须要经历火与剑。
这崇祯皇帝每日都躺在龙床上养病,按理说以他的性格肯定是受不了的。
确实崇祯皇帝表示自己很慌,感觉大权旁落的感觉。
这每天不看点奏折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全部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才呈现到崇祯皇帝的面前。
全是歌功颂德,一切都在掌控中,大明中兴在即。
崇祯皇帝表示自己都看麻了,这都是在欺骗朕,去年大明还在风雨飘摇,今年就中兴啦。
崇祯只得问自己身边最近亲的人,比如王承恩公公啊,周皇后啊,李太傅啊。
虽然李适每天都在崇祯皇帝面前晃悠,但是一问李适,张口闭口就是局势一片大好,中兴在即。
此时的大明,河南被李自成给占领了,李自成还派兵南下攻取了襄阳,承天府。
这承天府可不得了,这可是大明的四大京之一,嘉靖皇帝的出生地,闯军还掘了嘉靖皇帝的爹献皇帝的陵墓。
张献忠也不得了,在湖广的省会武昌眼皮底下攻城掠地,完全不给官军面子。
这些消息早就传到了京师,只是被兵部给压了下来,就当什么也不知道。
现在朝廷的重要任务是藩王土地征税,这些无关紧要的消息明显不利于大明朝廷的威望,那就当没有这回事。
可怜的崇祯皇帝到现在都还不知道自己的直系祖宗献皇帝被掘了陵墓,可见李适一党的猖獗。
在李适这里问不出个所以然,崇祯皇帝又问向王承恩。最近玻璃制品大卖,作为玻璃原材料的提供商股东,王承恩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这赚到钱肯定心情好,也专说好听的给崇祯皇帝听。
崇祯又问周皇后,这可是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周皇后的玻璃镜子过年这个月大卖,据说还没有到月底,整个工坊已经有了五十万两的利润。
周皇后喜笑颜开,肯定只会给崇祯皇帝说好听的,再说周皇后接触到的除了好的肯定没有负面的。
见身边的人都在说好,崇祯更是心慌了,招来自己的表弟新乐侯刘文炳。
京营总督新乐侯刘文炳表示京营上下对自己礼敬有加,自己的指挥也是如臂使指,下面的将领士兵也对自己的命令言听计从。
反正就是现在京营自己掌控得很好,皇帝表哥你让京营向东那就得向东,你要向西那就得向西。
崇祯又找李适过来吩咐了一些事情,那肯定也是言听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