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_分节阅读_第229节
小说作者:原来缘尽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951 KB   上传时间:2024-10-07 19:11:25

  李大人作为挂名的考官,又是朝堂上的大权臣,当然是新科进士们争相拜会的对象。

  虽然有人口口声声大骂李适是大奸臣,但是得知能拜到李大人的名下,这些新科进士那都是趋之若鹜,生怕跑慢了。

  李适也对前来拜会的新科进士来者不拒,这可都是本官的学生,可好使唤了,可听话了。

  当然拜老师肯定要送礼物的,这也是大明官员合法的收入。虽然我李大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但是也不能违背如此优良的传统。

  伤害学生们的积极向上的心思。

  当然千余学生,李大人也不能全部都牢记在心,但是那些名声响亮的,还有这礼送得厚的李大人肯定铭记在心。

  虽然本官视黄白之物为无物,但是这礼送得重肯定是对本官的信任和支持的表现,以后肯定要重用。

  此时多尔衮率领的大清铁骑,快速逼近土默特部,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第334章 丰州大战

  土默特部的统治中心主要是围绕在归化城附近,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

  多尔衮率领的大清铁骑快速逼近归化,土默特部也不示弱,直接摆出大军和清军针锋相对。

  毕竟土默特部本土作战,再加上北面的喀尔喀援军正星夜兼程而来,还有南面的大明已经接受自己的称臣,现在双方就武器等方面的援助正在激烈商讨。

  越靠近归化地区,多尔衮就越谨慎,虽然对自己手上军队的实力很有自信。但是大清两次被大明打败的惨痛教训,让多尔衮不得不小心翼翼。

  多尔衮派出大量的斥候打探消息,摸清土默特部的部署和计划,还派出使臣前往劝降土默特部。

  得到的消息是北面的喀尔喀部落派出五万大军驰援,土默特部落也已经彻底倒向大明,大明答应了要对土默特部进行援助。

  最后派出劝降的使者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多尔衮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决定趁土默特援军未到,先对土默特部进行猛烈的攻击。

  双方在丰州地区进行大战,五万大清铁骑对战八万土默特蒙古铁骑。

  大战一开始土默特部就被大清军队压着打,毫无还手之力。还好土默特部落也不是那么废物,被大清一战击溃。

  双方陷入僵持,土默特部也不再主动出击,专注于防守,于是双方只是发生小规模的战斗。

  多尔衮把三国演义玩得明明白白,各种计谋大招全部往土默特部身上招呼。

  可惜啊这土默特部现在就是不上当,就等援军,而且明国答应了武器支援,甚至派出军队支援。

  这就把多尔衮给急坏了,这时间拖得越久,就越对自己不利。可是土默特部不管如何袭扰挑衅就是不上当,要是喀尔喀的援军到了,就更难对付。

  多尔衮知道不能就这样墨守成规,决定先派军偷袭喀尔喀的援军,此时喀尔喀的援军距离归化城不足百里。

  大清早就派出斥候撒在这上百里的土地上,以求第一时间得到任何消息。

  当夜多尔衮亲率一万满洲勇士,两万蒙古骑兵,趁着天黑离开大营,绕道往北而去。

  一夜奔袭,终于在黎明之前赶到喀尔喀军队的大营。

  此时大清军队的战斗力在整个东亚那都是扛把子,特别是满洲勇士,不仅骑射功夫了得,马上作战能力也强得可怕。

  休息不到片刻,眼见天空开始泛白,大清军队便开始进攻喀尔喀军队的大营。

  喀尔喀军队的大营根本就没有好生修缮,连基本的防御都没有,猝不及防之下被大清军队成功杀入营内,大肆杀人放火。

  不到片刻,喀尔喀军队全线崩溃,丢盔弃甲逃散得一干二净。

  此战大清军队伤亡不过千余人,斩首喀尔喀军队一万余人,剩余军队全部溃散。

  要不是还要回援营地,喀尔喀军队的伤亡可能更大。

  北面的援军被大清军队击败,第二天土默特部落才知道消息,顿时开始胆寒,这大清军队战力也太强大了。

  此时不可避免的土默特部落的都统们开始动摇,这武力反抗大清是不是太鲁莽了。

  还好大明支援的武器终于到了,也就是一些铁质武器,虽然这都是用牛羊换的。但是更为惊喜的消息是大明汇集了十万大军准备前来驰援。

  土默特部落的都统们顿时松了一口气,战斗到底的决心又重新燃起。

  此时大同右卫的杀虎口,京营总兵刘光齐率领的一万神机营正缓缓通过关口,准备前去驰援土默特部。

  这刘光齐原本是京营的一个小旗官,因为最早投靠李大人,在镇压京营暴动脱颖而出,后续又立有一些战功。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对李大人忠心耿耿,逢年过节拜会礼物不得少,于是一路升迁到总兵官。

  这一万神机营全部都是火器部队,人人手持大明最新的火绳枪。其实和以往的火绳枪也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质量那是出奇的好,不会开几枪就出现炸膛的情况。

  还有六十余门新筑的小炮,也随军出征。

  当然李大人早就安排的明明白白,练兵为主,救援什么的是不存在的。

  于是刘光齐带领京营的大军直接出长城一百余里,驻扎在云川就不走了,此地距离归化也就一百余里,距离战场丰州也就一百五十余里。

  见大明援军的前锋部队已到,土默特部落顿时大喜,这大明天军去年两次大败大清军队,战力肯定比大清军队还要强。

  他们一到胜利的天秤直接倒向我们土默特部落,真是长生天保佑啊。

  对于明军亲自下场救援土默特部,这是多尔衮没有想到的,此时的他正准备一鼓作气将土默特主力给击败,但是现在看来必须要改变战略。

  在接下来的大战中,再次压制住了蠢蠢欲动的土默特部落,多尔衮便亲率两万大军直扑明军所在的云川而来。

  多尔衮一是想要试探明军的战力,二是找到机会将明军所谓的先头部队给吃掉,狠狠的震慑一下明军,顺便杀鸡儆猴。

  到了云川的外围,只见明军正在筑城,原本胸口高的土城墙,现在居然被明军垒成一人高了。

  多尔衮当即派出军队试探明军的虚实,回应他的便是密密麻麻的枪炮声。

  这都是老传统了,明军的老战术了,躲在城墙后面开枪。但是只要大清的军队下死手冲上去肉搏,明军大概率全军溃败。

  又反复查看了周边的情况,的确没有埋伏的军队,大明的长城附近也没有聚集大量的军队。

  于是多尔衮便让人制作了大量的短梯子,准备拿下云川。明军都是步兵,根本跑不掉。

  到时候将明军的人头全部挂在云川的城头,彻底让明军胆寒,让土默特部动摇。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战术,就是派出骑兵骑射骚扰城内的明军,然后让骑兵下马扛着短梯冲到城墙下,搭起短梯杀入城内。

  但是多尔衮还是按照以前的老战术对付明军,却不知道明军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第335章 郑家人进京

  大清的骑兵一靠近城墙,就被大明的火器压制得抬不起头来。

  多尔衮当即调整战术,拉开骑兵和城墙的距离。明军火器的射程不够,但是大清骑射的距离却够。

  大片箭雨射向城墙,明军开始出现伤亡。

  这时明军开始把小炮抬上城墙,对着远处的建奴骑兵就是一顿狂轰滥炸,效果非常好,建奴的骑兵顿时大乱。

  多尔衮只能一边让骑兵加快移动的速度,一边让扛着短梯的下马骑兵快速逼近城墙。

  这种活靶子,大明的火枪手就很喜欢啦,当即不顾建奴的箭雨,站起身来,向建奴射击。

  看着大清的军队不断倒下,多尔衮也不着急,他知道大明的火器精准度极差,也就能发射几枪,然后就如同烧火棍一样。

  只要等到那个空隙,大清军队翻上城墙,就只能任由大清军队杀戮。

  但是很明显以往的经验这次失效了,明军的火器源源不断的发射而来,虽然没有啥准头,但是架不住数量多啊。

  大清的军队一个个倒下,即使有人翻上城墙,很快也被明军以多欺少给干掉。

  多尔衮当即发现了端倪,这明军的火器有古怪,当即鸣金撤军。

  此战虽然打得热火朝天,但是双方伤亡不过千余人,明军甚至伤亡不到两百人。

  多尔衮知道只要舍得下血本,还是大概率能将明军给干掉的。明军不过是依仗城墙之便,火器犀利而已,一旦近战三个明军都不是一个大清士兵的对手。

  但是现在自己最缺的就是人手,于是多尔衮转头便率领大军撤退。

  时间来到了四月,郑家的船队经过近一个月的航行,终于来到了天津。

  那遮天蔽日的船队让整个天津的官兵,百姓,商人叹为观止,幸好船队上面挂着大明北洋水师的旗帜,不然围观的人不得吓得瑟瑟发抖。

  郑家的船队当即在近海抛下船锚固定,然后乘坐小船上岸,在岸上安营扎寨。

  郑成功和郑鸿逵带着郑家几兄弟乘坐小船进京拜见李大人,顺便接受李大人的教诲。

  到了天津城,此时的天津城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卫所,军事堡垒了。

  天津已经被朝廷改设为府了,现在正在大规模的筑建新城。这是京师的门户,是海上贸易入京的起点,肯定要好好的整饬一番。

  而且经过两个月的高强度施工,京津铁路已经基本成型,现在正在试验通车。

  天津巡抚冯元飏热情的接待了郑成功一行人,很是给郑家人的面子,让郑芝虎等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在福建的时候,福建巡抚吴之屏总给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感觉,骨子里可看不上自己等人。

  冯元飏邀请郑家人乘坐马车前往京师,天津到京师约两百五十里,正常骑马也要两天。但是据冯元飏所言,马车只需要一日便可以进京。

  郑家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什么马车一日便能行走两百里?

  当冯元飏带领郑家人来到现场,郑家人再次倒吸一口凉气,这马车居然跑在铁轨上,这也太稀奇古怪了吧。

  郑成功和郑鸿逵感觉很有面子,这可是李大人发明的。他们两个将郑家人给拐骗过来,肯定要显摆一下,展示一下优越感。

  让郑芝虎,郑芝豹等人感觉和他们一起进京是赚大了的。于是二人当即做出决定坐马车进京。

  郑家一行人也就几人乘坐马车,其余的人都是坐船前往通州,这船上可装载了大量的财货。一是孝敬一下李大人,二便是在京师购置产业。

  郑家一行人坐上马车,随着驾车人一鞭子下去,马车迅速跑了起来。

  郑芝虎顿时惊叫出声,

  “这马车也太平稳了吧,这速度也太快了吧,怪说不得一日便可进京。”

  郑芝豹也惊讶的说道,

  “果然还得是大明的京师,如此犀利的发明,福建那地方没前途。”

  郑家人东瞅瞅西看看,很是认同的点点头。

  郑成功和郑鸿逵两人很是得意的笑出声来,这算什么,等到了京师你们说这话也不迟。

  这铁轨上的马车一个时辰可以跑六十里,每一百里处都有一个车站,方便换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9页  当前第2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9/3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