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先忍不住的便是礼部右侍郎魏藻德,凭什么他李适升官这么快,想当年科举我可是状元,你李适只是榜眼而已。
本来你当个兵部右侍郎我还可以忍一下,但是你当了吏部右侍郎那不是爬到我的头上去了。
要知道我现在可是皇帝的宠臣外加周延儒首辅的党羽,凭什么混得比你差。
“臣礼部右侍郎魏藻德弹劾兵部右侍郎李适三大罪状。”
“第一,尸位素餐,就任兵部右侍郎以来还没有到过兵部衙门。”
“第二,庸碌无为,身为大明臣子,本应为国献策,却没有任何有益国家之策。”
“第三,无德无行,到处惹事生非,寻衅滋事,行诡异之事,乃大奸之像。”
本来都准备下朝官员们顿时来了精神,这状元可真不是盖的,说得有理有据。
然后大家都紧盯着李适,这下看你怎么狡辩。
李适瞥了一眼魏藻德,这个王八蛋一天不干正事,原来主要研究我啊。
“臣有罪,臣愿意认罪。”
大臣们陷入集体懵逼的状态,最近叱咤风云的李适这就陨落啦?感觉好不真实啊!
而周延儒第一感觉就是有阴谋。
黄景昉却是心里急得跳,你怎么就这样轻易就认罪啦,你要是倒了,我可怎么办?
崇祯也是一脸不可思议,这个李卿怎么突然就认罪啦。
但是崇祯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些罪状看起来吓唬人,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杀伤力。
难道李卿只是为了向其他大臣展示臣子应尽的态度,认错要端正?不要狡辩?
想到这里,崇祯看李适的眼光更加火热了,一副相见恨晚的感觉。
只见李适继续说道,
“其实魏同年的三条大罪,也是满符合的。”
其他大臣再次懵逼,什么情况,完全看不懂?
而魏藻德见李适不仅没有被自己给吓到,还悠哉游哉的,既然认罪就该有认罪的样子。
顿时被气得七窍生烟,
“李适,这是朝堂,朝堂之上没有同年之情,还有既然认罪就要有认罪的样子。”
“看你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这是臣子该有的礼仪吗?”
李适接话道,
“好的好的,魏同年的教训我都听到了,我改正。”
大臣们顿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还是那个牙尖嘴利的李适吗?
只有周延儒一直坚信这个李适有阴谋,究竟是什么我老周也不知道。当然周延儒是一个惯会使用阴谋整人的人,所以不可避免的见山就是山了。
魏藻德见李适如此恭敬的样子,不由志得意满,但是还是挑剔道,
“不是说朝堂上不要叫同年吗?”
李适赶忙改口说道,“好的,礼部侍郎魏大人。”
魏藻德见李适知错就改,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但是很快魏藻德就发现不对劲,自己弹劾李适是要让他滚出朝堂。
现在居然认错就了事啦?那我还费这么大的劲究竟是干什么?
“李适,你不要避重就轻,你要好好坦白你的罪状,争取皇上减轻对你的处罚。”
李适不由感觉这个魏同年还是惯会捧哏的,自己刚准备往这里说,这不他就引出来了。
“关于我的第一条罪状尸位素餐,就任兵部右侍郎以来还没有到过兵部衙门。”
“我承认这是事实,但是当时朝廷和内阁没有给我具体的差遣。你看我现在都还穿着自己的侍读学士的官服,就是生怕身不配位。”
卧槽!狡辩的好有道理,这是大臣们的第一反应。
第二反应便是他又把自己的罪给圆过去了,还把锅甩给了内阁,还留下一副清高正直,不贪恋权位的样子。
“关于第二条,庸碌无为,没有任何有益国家之策。这一点我也承认,但是现场的诸位大臣哪个又献了有益国家之策,说出来让我也瞻仰一下。”
大臣们顿时面无表情,波澜不惊。但是内心却是,卧槽!你能不能不要拉上我们。虽然我们不要脸,但是说出来还怪尴尬的。
“关于第三条,无德无行,到处惹事生非,寻衅滋事,行诡异之事。”
“这一点我就有点不认可,你们哪一点看到了我的德行,我都还没有展示,就被你们看出来啦。那我能不能说你们也是无德无行,毕竟你们也没有展示出来。”
卧槽!好有道理,居然无言以对。这是大臣们的直观感受。
“而到处惹是生非,寻衅滋事,这更是荒谬啊。不都是别人惹我吗,刚才你们亲眼看到前御史吴正平冲上来要打我。”
大哥,你分明说的你认罪,这究竟是认罪还是狡辩啊。大臣们集体陷入无言以对中。
第38章 协理京营兵务
“而行诡异之事,可能就是我说的崇祯十八年后,天灾人祸会消失吧。”
“这我可立了军令状的,到时候如果不符合所言,可以治我罪。”
“但是现在时间都还没有到,就来拿我说话,是不是太过于苛刻了。”
“而最后总结我是一个奸臣,我也没有干啥事啊。结党营私我没有吧,贪污受贿我更没有吧,走私通敌什么的估计我还没有机会干。”
“就这样就把我打成奸臣,是不是太过于想当然。”
卧槽卧槽!今天学到了啊,居然还可以这样。明着认罪,实际上狡辩,关键还把大家说得无言以对。
这个李适以后不可以语啊。
一些墙头草的大臣准备要想向李适靠拢了,此子绝非凡品,早点投靠,以后好处多多。
此时魏藻德面无表情双眼无神,自己究竟是干什么的,怎么反而成了李适的个人演讲会啊?
周延儒也是佩服万分,这个小贼聪明伶俐,牙尖嘴利,最为关键还会讨皇上的欢心。还好对国家大事一窍不通,不然将来必然取我而代之。
黄景昉也被自己便宜侄子给震惊到了,原来还可以这样,看来我老黄还有很多路要走啊。
崇祯也满意的点点头,要是李适能在国家大事上能帮上忙,大明中兴不远矣。
这时李适再次说道,
“陛下提拔臣为吏部右侍郎,臣怕其他大臣不服。又恐自己才疏学浅,辜负了陛下的一片心意。”
“臣想在兵部再好好历练一下,再来为陛下排忧解难。”
“而有的大臣指责臣尸位素餐,臣认为臣是该做点实事了,好一一将这些谣言给戳破。”
“但是臣刚入朝堂,对兵部的事务也不甚了解。所以臣想先熟悉兵务,才能在兵部的位置上为皇上效力,为大明尽忠。”
“而目前最近的兵务便是京营,请陛下让臣协理京营兵务。”
李适绕了好多个圈子,终于把自己的最终目标给说出来了,而其他人却一无所知。
认为李适不过是想去京营这种闲散衙门混日子,顺便贪污受贿。话说得漂亮,实际上和我们都是一丘之貉。
没错,京营也属于大臣眼里的闲散衙门。事不多,安全,关键贪污受贿的几率还大,关键就看你命大不大。
崇祯点点头,
“好,李卿居然如此勇于担事,那朕就让你以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兵务。”
这个位置,没有其他人站出来反对。只是一个协理京营兵务,这又不是一个好差事。
只要不是吏部右侍郎就行,今天你成了吏部侍郎,明天还不得入阁辅政?
李适顿时大喜,虽然只是协理,当然上面还有还有三个人比自己官大。
一是京营的武官首领,成国公朱纯臣。二是京营的文官首领以兵部尚书提督京营事务的吴甡。
当然第三个便是京营的监军太监,不过王承恩现在可是自己的亲密战友。有他在,下面这些太监也很好搞定。
上面的大臣好搞定,但是下面的士兵就难搞了啊。他们的追求很简单,那就是吃饱饭还能按时发饷。
但是就是这么最基本的要求都满足不了,就可想而知,大明亡的不冤枉。
如果只是想去混日子,那就不需要关心这么多。
李适毕竟是以为崇祯皇帝效忠为中兴大明为己任,现在的大明也只能往后面拖,拖过自然灾害,那么一切都有转机。
但是怎么拖过去,那就得保住京师,保住崇祯皇帝。有这两样在,大明不至于突然崩溃。
而保住京师的关键,就在京营上面了,而京营的士兵就是关键中的关键。
李适知道和这些大头兵,说什么都是白扯的。只要钱到位,那战斗力都是杠杠的,叫他们去盛京打皇太极那也是浑然不惧。
所以李适想要把京营稳稳的握在手里,一是要把三个上司给搞定,第二点便是把钱给搞定。
下了朝以后,李适赶紧缠上户部尚书李侍问,笑嘻嘻的说道,
“李大人,我们户部还有多少存银啊。”
李侍问很是不满李适的自来熟,还说什么我们户部,
“不到十万两。”
李适顿时犹如遭遇雷击,
“什么,不到十万两,那钱跑到哪里去了。”
李侍问瞥了一眼李适,不由说道,
“我们崇祯朝的户部库房连老鼠都不来光临,你不知道吗?”
李适哭丧着脸,
“我知道穷,但是没有想到这么穷。我还说去京营上任,让你给拨点银子呢?”
李侍问顿时就像防贼一样防着李适,
“要钱没有,要命就一条。要知道我们官员的俸禄都拖了三个月没有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