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郑芝豹拜见义父,望义父万安。”
李适笑着点点头,对郑芝豹还是满意,脑子还很好使。
“芝豹,你是为父几个义子中最为聪慧的人,义父有件大事需要你去办。”
郑芝豹立马站直身子,
“义父但有吩咐,儿万死不辞!”
李适再次满意的点点头,
“最近朝鲜国在向我大明求援,对付沿海的海盗。这朝鲜官军战力十分拉跨,举国之兵居然对付不了几百个海盗。”
“朝廷的意思是出兵朝鲜,但是趁机控制朝鲜,你懂这个意思?”
郑芝豹顿时大喜,这可是个大任务啊,
“义父放心儿明白,儿到了朝鲜先带兵占领朝鲜的都城汉城,再控制朝鲜的官员和国王。”
李适点点头,
“海盗什么的都不用管,义父派粱以章和你搭档,以后朝鲜的事你们两个看着办?”
“以后你的水师就驻扎在朝鲜,不过朝鲜毕竟穷乡僻壤,也苦了你,此事一旦成功,朝廷封你为侯爵。”
“要是觉得朝鲜贫苦,你可以随时回京师暂住。”
郑芝豹再次大喜,侯爵到手啦,还有朝鲜到大明不过十几天的海路,自己随时回京便是。
果然义父看重我的能力,他为什么不把这任务交给其他人?这有能力还有靠山走到哪里不出彩。
以前为什么一事无成,那就是福建太小,还有郑芝龙那个混蛋不给机会。
果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请义父放心,儿一定完成好任务。”
几天后,粱以章回到自己的家,一大家的亲戚全部围了上来,脚都没有地方放了。
最后只能几个最亲近的人先聚一聚。
只见梁三迫不及待地说道,
“儿啊,你没有事了吧?那我们回老家吧,这官不做也罢,只要人好好的就行。”
刘汉却是一脸的挣扎,最后还是说道,
“贤婿,亲家公说得对,你这次犯的事情太大,能活着就算老天开恩,我们回老家好好的生活吧。”
粱以章摆摆手,
“你们以为我犯了这么大的事还能回老家?这大明都没有我粱以章的容身之地了。”
梁三刘汉顿时大惊,梁三当即惊叫出声,
“这是什么意思?李相还不放过你?”
粱以章摇摇头,
“李相对我也算是恩情并重,大明是待不下去了,李相安排我去朝鲜当总督。”
这下换成了刘汉惊叫出声,
“什么,去朝鲜当总督,这朝鲜总督是几品官,究竟管什么的。”
粱以章淡淡一笑,自己这岳父当官上瘾了。
“我已经被削籍(从官籍上除名)了,品级什么的不重要。这朝鲜总督嘛就是去管朝鲜这个国家,连朝鲜的国王也能管。”
刘汉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这不就是朝鲜第一人吗?贤婿,岳父要和你去朝鲜,到时候你可要给岳父安排一个大官当当啊。”
梁以章满脸都是笑意,
“岳父放心,去了朝鲜就是我们的天下,朝鲜的官职你随便选。”
刘汉当即激动的快要晕过去了,不过梁三却是说道,
“儿啊,那以后还能回大明吗?”
粱以章顿时神情黯淡,
“儿可能会不来了,不过父亲大人您可以随时回来。”
刘汉当即说道,
“亲家,还回大明干啥,以后叫贤婿给你也安排个官当,你也体验一下当官的感觉,可威风了。”
梁三赶紧摆摆手,
“老夫我不当官,只要儿子好就行。不过老夫还是回老家养老吧,年纪大了不想跑太远。”
粱以章当即想要说点什么,但是又忍住了,最后只说到,
“爹,孩儿先把那边安排好了,你到时候过来游玩一下,见见孙儿他们也好。”
梁三点点头,表示可以。
第二天粱以章带领着一大家人前往天津,一半的人不愿意去朝鲜,毕竟太远了,准备回老家大名府。
一小半人还是留在京师任职,毕竟粱以章也不算是被治罪,关系还在。
只有一少部分随粱以章去闯荡朝鲜。
这日天津港数百艘战船扬帆启航浩浩荡荡往朝鲜而去,郑鸿逵和郑芝虎一脸羡慕嫉妒恨的站在远处的沙滩。
只见郑芝虎一脸不高兴的说道,
“老三武功不及你我好,人也没有你我长得好看,不知道义父怎么会看上他,还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难道是他偷偷去拍义父的马屁,把义父拍高兴了,才能拿到这么重要的任务?听说完成了还封侯爵?”
“如此看来我们也不能落下啊!”
第394章 堵胤锡
粱以章走后顺天府尹的位置空缺,从粱以章的经历看起来,这个位置很考验人的心性。
同时这个位置又很关键,必须要是自己的心腹担任。李适把自己的心腹历数了一遍,唯一符合条件的便是户部右侍郎熊汝霖。
不过熊汝霖的位置也很关键,不能随意移动。于是李适只能在其他朝臣中选择,以李大人目前的权势,想要成为李大人心腹的人犹如过江之鲫。
在京述职的长沙知府堵胤锡(dǔ yìn xī)出现在李适的眼前,为官忠诚,清廉高洁,忧国忧民。
不过这个人可是可是南直隶常州府的宜兴人,政治可信度有待考察。
于是李适将堵胤锡给招来,堵胤锡顿感受宠若惊,自己何德何能能得到李相的召见。
“下官长沙知府堵胤锡见过李相,李相力挽狂澜,中兴大明,下官敬佩之至。”
“下官早在长沙时便听过李相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今日得见李相真是三生有幸。”
李适砸吧砸吧着嘴巴,一种粱以章的既视感扑面而来,
“本官的大名已经传到了长沙?”
堵胤锡顿时尴尬一笑,大名确实传到了长沙,不过却是恶名,什么祸国殃民,无法无天的大奸臣。
“李相三次大败建奴,改革朝廷财政,扭转大明的颓势,大名自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李适满意的点点头,
“你对本官的土地征税三策怎么看?”
堵胤锡虽然是南直隶常州府的宜兴人,但是祖上是武官出身,再加上堵胤锡十一岁父母双亡,投靠岳父家陈氏。
所以堵胤锡并不是一个地道的江南士绅,对朝廷的土地征税三策也没有太多的抵触。
“李相的土地征税三策可谓是彻底挽救了我大明的财政,还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可谓是一大大的改革。”
“江南士绅迂腐陈旧,还妄想偏安一隅反抗朝廷的土地政策,实在是以卵击石。只待朝廷整顿好了北方,派出一偏师南下,江南叛逆束手就擒罢了。”
“去年我大明日薄西山,还好有李相这等天之骄子横空出世,力挽狂澜。要是没有李相,我大明究竟会如何实在难以预料。”
“李相真可谓我大明第一臣。还有李相的诗集下官也有拜读,篇篇皆是足以流传千古的诗词,下官对李相的才情也是敬佩万分。”
李适再次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堵胤锡看起来说得头头是道,阿谀奉承的样子,按照自己的既视感一看就是大忠似伪。
不过嘛还好自己有上帝视角,这个堵胤锡应该是被本官的人品所折服。
“哈哈,不错不错,就不要再拍本官马屁了。现在顺天府尹出缺,就由你补上吧。”
堵胤锡顿时一脸懵逼,我只是实话实说,有在拍马屁吗?
果然当官还是要实诚一点,不要阿谀奉承。你看本官就事论事,诚实可靠就被李相看上眼了,就被提拔重用了。
京察大行动由于粱以章被迅速治罪而畅通无阻,很是将一批不干事的官员给拉下马。
朝廷上的几个喜欢站出来唱反调的郑三俊,刘宗周等早就已经被打发到地方去巡视去了,好久没有被几人弹劾针对,李适还感觉不太习惯。
九月下旬,北方各地就开始准备秋收。虽然八月的旱灾来势凶猛,但是在朝廷众志成城之下,尽量减缓了旱灾的危害。
在山东抗旱的史可法部,此时已经回到了徐州。黄得功手下的两万士兵现在直接不回去了,喊着嚷着要给史督师效命。
史可法顿时一脸的懵逼,本官啥也没有干啊,难道士兵们是被自己的品性所折服?
可是自己怎么和黄得功交代啊,当初自己可是求着人家借兵的。
现在这兵不愿意回去了,史可法感觉很不心安。
于是招来自己的心腹,已经火速升官到总兵的阎应元,实在是史可法手下无可用之人。
“皕亨(阎应元的字),现在这些士兵不愿意回黄总兵那里,这可如何是好?”
“当初我们可是求着黄总兵借兵的,要是不还,有违本官的名声啊。”
总兵阎应元一脸的无语,这种好事你还瞻三顾四。
“督师大人,黄总兵的兵也是朝廷的兵。再说黄总兵现在也是您的手下,这士兵在他手下和在我们手下有什么区别?”
史可法顿时一愣,好有道理,不过史可法还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