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266节
小说作者:安化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 MB   上传时间:2024-10-19 21:11:38

  王普连连摆手:“员外,跟以前不同了,莫要再叫我小王子,让人听了引起误会。河曲路的蕃落全部集中到了城池周围,改部落为村,不再游牧了。”

  任泽早已听说过此事,并不吃惊,问王普道:“现在应该怎么称呼?你们搬到哪里?”

  王普道:“现在称我王员外便是了,别人都是如此称呼。我们已经搬离振武县,到了原来胜州。现在州衙搬到新城来了,那里已经改为了东胜县。员外有空,到我庄上坐客。”

  任泽连连道好,指着金三道:“这是西域的大商人,金员外。二十年前,曾随着于阗国入京城朝贡过,还是副使呢。听说宋军占了河曲路,急急赶来,看有没有什么生意做。”

  王普急忙向金三行礼:“原来是西域来的大客商,幸会。若是有闲暇,到我庄上做客。”

  金三一边回礼,一边焦急地看前面排着的人。这里商铺也不知道是怎么租赁法,好的位置,不要被前面的人抢去才好。做生意的人,最在意店铺的位置。

  见金三只注意店铺,任泽也不打扰,对王普道:“员外今日前来,也要租住店铺?”

  王普道:“正是。几个月前,经略相公带大军攻党项,连番大胜,俘获了许多牛羊。当时的价钱甚是便宜,我跟着去买了许多,今年必然好收成。乡下地方没什么出息,到这里租处店铺,也是为庄里的老幼寻条出路。以前我在唐龙镇时,见那些开店的,好生逍遥,一天便有大把银钱进账。”

  两人分开多年,任泽不好细说。你看着做生意的一天没事做,却不知道他们要操多少心。每天大把银钱进账,连着许多日子没有生意的时候也有,怎么能够逍遥?随口问道:“员外要做什么生意?”

  王普道:“我万事不通,惟有贩卖牛羊牲畜有些心得。这生意本钱小了做不来,不是我干的。当日在唐龙镇时,旁边一间面馆的面极好吃,便想学着开一家。”

  任泽道:“做吃食生意,只要有客人,就能赚钱。这一行说简单也简单,只要真材实料,味道有独到之处,就有客人光顾。但说难也难,真材实料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更不要说味道让人喜欢。”

  王普道:“我们庄里有的是牛羊,当然真材实料。我早就想过了,对面商场有地方卖牲畜,与到我们那里贩卖的人说好,材料必然不缺。”

  见王普正在兴头上,任泽也不多说,只祝他将来生意兴隆。

  不大一会,轮到金三。他急忙抢到案前,问后面的公人:“敢问这里的商铺如何租?”

  公人道:“城中地方不同,价钱不同。我们这里,沿街店铺一间一月二百文,带二楼的,楼上一间一百五十文。你只管写了姓名,交五百文足钱在这里,一会有官人过来抽取,抽到哪里就是哪里。”

  金三道:“是靠运气抽吗?不能自己选?”

  那公人摇头:“人人都要自己选,剩下的店铺租给谁去?除非临街的,每间每月多加五十文,可以任选。员外若是大生意,要选临街的店铺,就不必跟这些人在一起了。”

  金三道:“临街店铺贵一些在情理之中,不过一间五十文,贵得太多了。”

  那公人道:“多吗?不多。沿街可以两面开店,相当于多了一处门面,五十文甚是值得。”

  任泽见这里站了许多人,没耐心跟他们抽签碰运气,道:“好,那便给我一处临街的铺子!”

  听了这话,那公人态度立即变了,道:“员外稍等!”说完,转身高声道:“三郎过来,这里有位员外要租临街的铺子!”

  旁边一个年轻人快步跑过来,对金三行礼:“员外要租临街的铺子?随我来,不必在这里等!”

  金三随着年轻人挤出人群,到了旁边一张小桌前。年轻人指着桌上道:“员外,这里两面临街的铺子都在这里,您是第一位,可以任选。”

  金三听说没有人跟自己抢,放下心来,仔细看桌上图。这图上是附近的平面图,各处街都画得清清楚楚,每个拐角的铺子标出来,都有编号。

  金三看了一会,对年轻人道:“旁边商场的出口在哪里?”

  年轻人指着桌上的图道:“员外且看,这商场南面是连在一起的几座两层大厅,卖贵重货物,对的是南门。西边一门,对的是商场里面卖各种农具种子之类的。东边一门,对的是薪柴煤炭,诸如此类的大宗货物交易之处。北边一门,对的是商场里的牛马市。”

  金三点了点头,指着图上道:“我要正对南门的铺子。——西边好还是东边好?”

  年轻人笑道:“商场是在城西,来的人应该多是从东边来。员外若选,东边的好一些。”

  金三听了点头:“有道理。那便选这处东边的铺子!——要如何才算定下来?”

  年轻人道:“员外只要交一个月的租金算作押金,就定下来了。这铺子上下两层,一排三间。下面一层共是七百五十文足,上层六百文足,一共一千三百五十足文。惠谢!”

  一个月只要一贯多钱,金三哪里在乎?从身上摸出一个银锭,交给年轻人:“这是一两足银,该换铜钱两千文,你找钱与我。”

  年轻人不接银锭,口中道:“员外,我们只收铜钱,不收金银。外面有金银铺,可以把银子解了铜钱来,我在这里等候。”

  金三不耐烦地道:“哪个有闲心做这些事情,我又没有带随从。罢了,你且收了这一两银子,写个收据与我。等到我收店铺的时候,充作租金。”

  年轻人和颜悦色:“员外,官府的规矩,一概不收金银,实在没有办法。金银铺离此不足百步,还是走一趟。若不是我公事在身,实在走不开,就与员外一起去了。”

  正在这时,任泽和王普各自交了五百文钱,递了姓名,等候抽取铺子。见金三在那里,一起走过来道:“员外,决定了租哪处铺子了么?”

  金三道:“我租南门外临街的这一间,只是没有带铜钱。”

  说到这里,见王普穿着普通,面带风霜,不似富贵人家,对他道:“我这里一两一个银锭,奈何他们不收金银。你去外面金银铺解了,我给你一百文赏钱!”

  任泽忙道:“怎么能够如此!数年之前,王员外可是蕃落小王子——”

  不想王普笑道:“什么小王子,不过带着族人不饿死罢了。有一百文赏钱,我如何不赚!”

第70章 商场开业

  杜中宵和包拯落座,一边的张岊道:“节帅和龙图才来!上面的人等的心焦。那老儿已经出来告了几次罪,说两位相公不到,他们如何能够开演?”

  杜中宵道:“我们到了,你们哪个敢随便说话?今日只要开心,晚到比早到好。”

  坐在周围的官员一起笑。张岊也笑,口中道:“听说来的这一伙人,特意为节帅前次胜党项写了一段戏。下面坐着的军中将领士卒,都眼巴巴地等着呢。”

  正说话间,上面出来一个老儿,想来是唱戏的这些人的班主。向四周告罪,又向坐在中间的杜中宵和包拯拱手作个揖,口中道:“小老儿宋七公,京师人氏,一向在瓦子里招人演些歌舞杂剧,赚了钱米养活家小,前些日子,京城中人都在传,一个年少统兵的杜太保,率大军连败契丹、党项诸般番人,夺下了阴山下千里之广数州之地,建了一个河曲路。就在这里建了一座大城,名胜州,为本路首州。这城极是广大,诸般繁华。小老儿一个相熟的到这里做些商贾买卖,邀小老儿一起来,言城里新建了一座商场,设的有勾栏瓦子,可以如以前一样卖艺为生。小老儿是个耳朵软的人,被他说的心动,便买了几张火车票,带着几个艺人上了火车,来了这里……”

  包拯对杜中宵道:“京城里市井传说,可比我们这里的战事热闹多了。”

  杜中宵道:“市井传说,当然是越离奇越好。便如龙图,少言寡语一个人,传起来有什么趣味?”

  包拯听了连连摇头:“经略数万兵马,连败强敌,拓地千里,自然市井流传。我自出仕,虽不能说一事无成,可也没有奇特之处,有什么能够吸引市井百姓的?”

  杜中宵微笑不语。真实的历史是一个样子,书本上的历史又是一个样子,百姓中流传的历史,又是另一个样子。包拯是一个挺无趣的人,可架不住流传得广,后世的人谁不知道“包龙图打座开封府”?这种事情说不清楚,也没有规律可循。便如现在,杜中宵是经略使,包拯是转运使,哪个敢说后世的人会不会口口相传,自己这个经略使还是他这个转运使的手下?

  那小老儿说了好一会,看见台下的观众有些不耐烦,知道火候道了。作个揖,退下台去。

  “来了,来了!”看台下面一片窃窃私语,显然是都在等着台上演前些日子河州战事。那一战杜中宵以三万兵马,对党项十二万大军,全歼六万敌军,打得党项闭右厢军城不出,是河曲路兵马最荣耀的时刻。从河曲路出去的军人,不管是将领还是士卒,一说就是曾以三万败党项十二万大军,枭首六万。全歼的那六万兵马其实没死多少人,不妨碍他们对别人说全部枭首。

  戏台上出来五个人,一个扮作党项人,髠发胡服,样子滑稽。另一个汉将打扮,手中掂一杆枪,与扮作党项人的那一个在台上转着起舞。其余几个也不知道是兵还是观众,跑来跑去,有时候还会翻几个跟头,惹得台下一片叫好。

  正式的杂剧开始之前,会有一小段与内容无关的表演,多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身边事,用来吸引观众注意力,称为“艳段”。今天的这一小段戏,应该就是京城百姓想看的河州战事。至于演的什么,反正当时的主帅杜中宵看不懂,他甚至分不出舞台上的几个人都是扮的什么角色。看不懂没关系,知道他们是在奉承自己,到时会拍手掌就是了。

  台下的大多数观众倒是看得高兴,不断有喝采声和欢呼声。这种舞台表演,最重要的是热闹,一些小细节的与观众心灵相通。既不能反映当时的事实,也没有让人如痴如醉的吸引力,传播开来,只是告诉观众一个故事。

  这一小段演完,台下观众哄然叫好,杜中宵和包拯一起,微笑鼓掌。

  正剧开始,便不再似刚才热闹,演的是京城热门曲目《莺莺六幺》。从唐时出现,后世流传千余年的故事。曲调六幺则是来自于唐时大曲,里面裁截出来,配以唱词,而演绎故事。曲调婉转多变,时而舒缓,时而急促,所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窃窃如私语”。与曲调相配,舞态曼妙,“轻盈绿腰舞”。

  音乐和戏剧大致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二百多年战乱,对外连战连败,此时天下流行的音乐多是这个味道。五代武夫当国,词与音乐趋向于两个方向。一是多写闺房,词风香软,流行甚广。再一个是文人诗词中的惆怅、失落,成为一种风格。

  武夫当国的军阀时代,并不会出现激昂向上的社会精神,大多时候会加速堕落。词风香软,便是一种表现,手握大权的武夫喜欢这个调调。惆怅失落,贴合怀才不遇的一时豪杰,成为两个方向。而市井百姓的娱乐,在失去家国情怀后,多以身边事为主,或者把经典故事放到身边的环境中,透露出诙谐、讽刺和幻灭的风格。这种风格,其实跟河曲路的风格不相符。

  杜中宵现在希望听到的,是千里大漠、金戈铁马、勇武奋发的曲风。可惜台上的演的,河州一战成了闹剧,接下来的就是吚吚呀呀,男女之间的情情爱爱。

  写一首豪放词不难,甚至边塞诗也不难写,难的是没有曲子。纸面上的文字,只能是文人之间的互相欣赏或吹捧,无法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昂扬奋发的社会精神,会催生一批令人奋发的曲子。有这种曲子的陪伴,有实实在在的战绩,金戈铁马的诗词才会流传民间。

  看过第一出杂剧,杜中宵便起身离去。带着几个随从,四处转一转。

  今天是商场开业的日子,管商场的阮主管特意从京城请了瓦子勾栏的名角来,一为庆贺,一为吸引人前来。阮主管是京城里的富户,几代人做生意,算是专业人氏。

  这处商场,南门是正门。中间是两层大厅做商场,西边是钱引务、金银铺、书铺等,东边则是胜州最大的官酒楼。商场后面,包括商场从南到北的中间地带,都是瓦子勾栏,把整个区域分成几块。贺主管在京城里有人脉,请了许多艺人来,将来会非常热闹。

  商场为常平司所有,酒楼属州衙,都是官方产业,不过官方并不经营。胜州是新城,百姓都是新迁来的,当然也没有大户,没法跟其他地方一样,用大户为主管,官方定死每年收的最低利润。阮主管和酒楼的贺主管都是从京城雇来的,除了每年保底的工钱,还有分红。官府派来的人,主要是管钱账,同时监督日常经营,并不参与管理。宋朝的官营产业大多都是如此,除了铁监、军器监这样关系重大的产业,官方一般不直接经营。除了产权,与民间工商业区别不大。就连铁监,除了跟商场的合作,卖向民间的铁器也大多放了出去,由专门的商人包售。

  此时百姓大多聚在戏台前面,有一部分商人在整理商铺,大多大门紧闭。

  钱引务关着门,金银铺的主人正指挥几个小厮忙里忙外地收拾,书铺两个先生坐在里面,三个小厮靠在门口,百无聊赖地看风景。

  到了东边,酒楼尚没有开业,小厮们正一起结彩楼,下面几个女妓在嬉笑。

  杜中宵实在不想回到戏台前去看插科打诨,信步走过了街道。

  临街的一处大铺,也不知做什么生意,几个番人打扮的正在忙忙碌碌。收拾房屋,不知从哪里买来花草四处摆放,还到处张挂绢绸。

  正在杜中宵不知向哪里去的时候,突然听见有人道:“节帅不在那里观戏,怎么到小的店前来?”

  杜中宵转身,见旁边店铺前站着一个人,正向自己行礼,正是以前认识的藏才小首领王普。

  左右无事,杜中宵走到王普店前,道:“那些戏京城里以前看过,再看就没了意思,四处闲逛。”

  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看王普的店铺,对他道:“原来你也在这里买了铺子,要做什么生意?”

  王普道:“小的也不会做生意,想着卖吃食容易,纵然赚不到,也不会亏了本钱。想学以前在唐龙镇见过的卖面店家,开一家面铺。”

  杜中宵点头:“好,这里位置着实不错,只要用心做,必能赚钱。”

  听了这话,王普满脸都是笑:“节帅说的是。租到这处铺子,着实是小的运气!那一日小的到宅店务里交了五百文钱,官人一抽,便就抽到了这里!”

  说到这里,指着旁边的铺子道:“节帅且看,旁边的那一间铺子,是西域来的番商金三的。他不耐烦与人一起等着抽铺,自己选了这一间,每一间比小的一月多五十文租金呢。说来好笑,那一日他嫌路远不到金银铺解银子,让小的跑腿,赚他一百文钱。却不想,一回头我们做了邻居。”

第71章 戏中人

  看王普店里已经收拾整齐,杜中宵道:“你这里准备招待客人了?我吃一碗面如何?”

  王普忙道:“相公如此说,小的如何当得起?快请里面,小的请相公饮一杯酒。”

  杜中宵带着随从进了店里,王普领着,带了二楼一个临窗的阁子,特意把桌椅又擦一遍,道:“此处正对那边商场大门,官人坐在这里稍等,小的一会就来。”

  说完,王普带着小厮,快步跑下楼去。不一会,各种菜上来,摆了整整一桌子。王普又提一壶酒放到一边的冰桶里,对杜中宵道:“今日第一天开张,小的特意买了冰,听说这样饮酒最好。相公喝一杯。”

  一边说着,一边给杜中宵倒了酒。

  杜中宵谢过,对王普道:“不想你这里竟有二楼阁子,不算小店了。”

  王普道:“这里都是二层的店铺,自然要做二楼的生意。那些大酒楼,都有园林曲苑,岂是我这种小地方可以比的?小本生意,只盼多几个客人来。”

  杜中宵点了点头,指着桌上道:“你我二人,怎么吃得了这么多菜?”

  王普哪里敢跟杜中宵同桌饮酒用菜?不住推辞,杜中宵强留,才在对面坐下,千恩万谢。道:“今日小的第一天做生意,相公刚好上门,大好兆头。这些菜,是店里小的觉得有特色的,相公尝一尝。”

  杜中宵看桌上的菜,不是大块的肉,就是大块的连骨带肉,还有一大碗肉汤。惟一的素菜,是一盘卤豆腐。不要说是时令蔬菜,就连汤里都没有葱花。

  看了好一会,杜中宵才对王普道:“员外,你这菜肉是多,足见用心,可为何没有菜蔬?这个季节正是不缺蔬菜的时候,你这里全是肉,这样热的天气,让人如何下箸?”

  王普道:“相公勿慌,我们这里还有好水果,一会上来。”

  杜中宵笑着摇摇头:“员外,生意不是这样做的。我跟你说,肉吃多了油腻,你这里就要有解腻的菜色。如若不然,做的再是用心,别人到你店里吃了满肚的肉,出嘴气味难闻,下次怎么还会来?”

  王普道:“可当年在唐龙镇的时候,我见旁边的面馆就是如此。爽滑的面,下在大碗肉汤里面,上面盖上几大块肉,着实诱人。我这里用料更足,面上的肉更大。”

  杜中宵道:“你看着别人那样做,自己照着做,只得了样子,失了神韵。我跟你说,用来盛面的汤可有学问。一种汤不油腻,清清爽爽,吃的是面条的味道。一种是浓汤,极是浓郁,汤比面重要。前一种汤里面的菜可以少一些,后一种汤非要多加菜不可。”

  王普听了,向前凑了凑,问道:“相公果然是有学问的人,着实有道理。不知汤里面,加什么菜合适?小的只知道用茶解腻,菜却是吃得少。”

  杜中宵道:“你这店是一年四季开的,

  当然是要用一年四季都要有的菜。一是葱花,冬天虽然不能种,却能藏起来过冬。还有就是绿豆芽,冬天不缺。除此之外,里面要加碎香菜,用来提香。夏天可以加韭菜,冬天换成韭黄,都有香气。加了这几样东西,再是浓郁的汤,也不觉得油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0页  当前第2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6/4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风雨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