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骗了康熙_分节阅读_第745节
小说作者:大司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4-10-24 21:45:34

  尽管,巴雅喇是鞑清老奴的异母弟,身份异常显赫。但是,他的九个儿子,因为都攀附于多尔衮的麾下,差点被顺治帝斩尽杀绝了。

  自古以来,都是成王败寇。攀附多尔衮,这就是原罪,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玉柱和赵敏的渊源,还要追溯到十年前了。

  那个时候,参加宫里侍卫选拔的赵敏,被一等侍卫诺罗布,随便找了个借口,划掉了名字。

  赵敏的身份异常敏感,如果不是老皇帝的私下授意,玉柱也不可能暗中替他打招呼了。

  不管怎么说,因为玉柱出了面,把赵敏从穷困潦倒的窘境之中,拯救了出来。

  所以,赵敏对玉柱那是真的感激涕零,一直自视为玉氏门下走狗。

  当然了,有些事儿,彼此心知肚明即可,完全没必要把关系公开化。

  为了掩人耳目,赵敏在公开场合之下,和玉柱没有任何交往和瓜葛。

  实际上,赵敏被提拔为二等御前带刀侍卫,多亏了玉柱的暗中指点。

  没办法,玉柱处心积虑的研究老皇帝的脾气,长达这么多年,岂能没有独门秘笈?

  玉柱踱进清溪书屋的时候,隔着老远,就听见老皇帝的的咆哮声。

  “居然又是朱三太子,哼,自朕临御以来,已经至少杀了八个朱三太子了。”

  玉柱不由微微一笑,这年头的野心家们,只要反清,必定会抬出朱三太子的名号。

  朱三太子,即朱慈炯,前明末帝思宗之第三子,封定王。

  闯军打进京城的时候,定王朱慈炯想逃走,却被大太监曹化淳的手下活捉,并主动将他献给了李自成。

  李自成率军进攻吴三桂的时候,定王朱慈炯也在队伍之中。

  只是,李自成败于一片石之后,这位朱三太子,从此不知所踪了。

  实际上,清军入关的时候,朱三太子已经十二岁了。他若是活到现在,差不多有九十岁了。

  九旬老翁,暗中参与谋逆之事,还东奔西跑的行踪不定,这不是很扯么?

  但是,在极其迷信的这个时代,朱三太子就是一面反清的大旗,谁都可以拿来利用,信众们居然颇多。

  玉柱继续往里走的时候,就听老皇帝大声吼道:“山东的官员们,全是酒囊饭袋,竟然让所谓的朱三太子和白莲教搅和到了一起,误国贼子,个个该杀。”

  朱三太子,其实并不可怕,顶多也就是挂个反清复明的大旗罢了。

  但是,从山东再次兴起的白莲教,一直被老皇帝视为心腹之患。

  自唐宋以降,白莲教反抗朝廷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

  元末红巾起义的韩山童,喊出“弥勒下生,明王出世”的口号,利用的就是白莲教,而不是明教。

  前明太祖朱重八,在登基之前,暗中授意廖永忠,凿穿了船底,把名义上的主公小明王,送入了瓜洲的江底。

  从这个意义上说,朱重八的前半生,也是白莲教徒。

  清军入关后,一直沿袭明制,也跟着禁了白莲教。

  因为监修过一段时间的《明史》,玉柱心里非常有数,朱重八立国号为明,并不是继承的小明王的那个明,而是上承元朝。

  元朝的大元国号来自于《易经乾卦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朱重八的大明国号,出处就是紧随其后的这段话: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既然老皇帝在里边大发雷霆,玉柱又不傻,索性不进去了。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在里边收拾碎瓷片的张鸿绪,出来的时候,看见了玉柱,他赶紧扎千问安,“请柱爷安。”

  这一下子,马上惊动了老皇帝。

  “是玉柱来了么?”老皇帝在里边发问。

  玉柱瞥了眼张鸿绪,心说,迟早剁了这个狗东西的脑袋。

  实话说,随着老皇帝一天天的衰老下去,皇宫里迟早要换新主人。

  大太监们都知道一个硬道理,一朝天子,一朝大太监。

  宫里的大太监们,因为知道的太多了,他们为了保命,各自在暗中都有靠山。

  只是,张鸿绪以前伪装得很好,玉柱一直没有摸清楚他暗中找的靠山,究竟是谁?

  现在,既然张鸿绪主动跳了出来,不动声色的想坑玉柱。

  玉柱瞬间秒懂,张鸿绪这个狗东西,必是老四的人。

  进屋之后,玉柱行礼如仪。

  老皇帝瞥了眼玉柱,余怒未息的说:“你既然早就来了,为何不进来呀?”

  玉柱的心里门儿清,老皇帝的潜台词是:莫不是想偷听军国大事?

  看看,张鸿绪的坏,就坏在了这里。

  宫里的大太监想坑人,最低级的手段,才是直接告黑状。

  张鸿绪和王朝庆等人,他们常用的坑人手法,主要是从侧面入手,以勾起老皇帝的恶感,来达成暗中整人的险恶用心。

  老四暗中出了手,玉柱怎么回答老皇帝的疑问,才算是合情合理呢?

第857章 弹劾玉柱

  “汗阿玛,您老人家在里边大发雷霆,臣儿除非是个蠢蛋,才敢主动进来找骂。”

  玉柱一如既往的实诚,短短的一句话,既道出了自己的小心思,又解释了不进来的原由。

  也许是玉柱解释的很得体,老皇帝也就没有穷追不舍了。

  “马齐,你说说看?”老皇帝本想喊玉柱,话到了嘴边,临时想起,玉柱已经不是内相了。

  京城里,也有白莲教的私下活动,但是,规模很小,并未成其气候,不足为虑。

  如今的玉柱,仅仅是步军统领兼顺天府尹罢了,山东的白莲教和他,哪有半文钱的关系?

  嵩祝被罢相之后,马齐顺势坐回到了首席满洲大学士的宝座。

  玉柱这个内相,和嵩祝一起被罢,马齐心里自然是满意之极。

  南书房里没了玉柱,马齐的心理压力,至少小了一个数量级。

  “回皇上,奴才以为,应派大将领兵去山东,坚决予以镇压。”马齐此言一出口,老皇帝情不自禁的瞄向了玉柱。

  如今的朝廷里,公认的两大名将,一是大将军王的老十四,另一则是百战百胜的玉柱。

  马齐的建议,其实是想把玉柱挤兑出京城,免得碍手碍脚。

  玉柱明知道老皇帝在看他,却故作不知,只是低头不语。

  山东嘛,距离京城又不远。

  而且,一旦老皇帝有事了,玉柱直接提兵先掐断漕运,再提兵北上通州,有啥可怕的?

  “就让隆科多去吧。”老皇帝仔细一想,派玉柱去围剿白莲教,简直是杀鸡用牛刀。

  难道说,除了玉柱之外,大清再没有能打仗的武将了么?

  玉柱回任了步军统领后,隆科多嘴上没说啥,心里肯定是有意见的。

  现在,老皇帝索性把隆科多派去了山东,让他剿灭白莲教。

  “嗻。”马齐再不乐意,也只得接了旨。

  等马齐禀完了公事后,玉柱见老皇帝朝他看了过来,便接着禀道:“禀汗阿玛,京城的粮价一天一个样,涨得颇为离奇。臣儿打算,调动步军,加强通州以东的巡查。”

  老皇帝一听就知道了,玉柱这是打算找人“借粮”了。

  “准了。”既然玉柱勇于承担责任,乐意当恶人,老皇帝怎么可能不答应呢?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玉柱只调动了三千兵马。

  等白塔山发了闭城门的信炮之后,玉柱这才提兵出了城。

  照京城里的规矩,白塔山上驻守的八旗步军,发了信炮之后,城门才许启闭。

  白塔山,位于皇城内的北海琼岛之上。

  内城的大水系,主要分为“外三海”和“内三海”。

  外三海,指的是前海、后海和西海。其中,前海和后海合称什刹海,西海则为积水潭。

  内三海,又称太液池,指的是,中海、南海和北海。

  玉柱带兵出了城后,城门随即上锁。若是无旨,禁止任何人开门。

  大运河的干流,流经天津卫的西营门、中北、杨柳青和辛口四个主要街镇。

  天津的本地人,有句老谚语: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

  在大清朝,商贾云集、货来八方的杨柳青古镇,是整个北方地区,十分重要的漕运码头和经济重镇。

  因为紧靠着大运河,交通异常便利的缘故,京城里的大粮商们,基本上,把囤货的粮仓都建在了杨柳青古镇的郊区。

  清晨,早起的镇民们,异常惊讶的发现,大队官军沿着街道两侧布防,一路延伸出镇,已经控制住了镇里和镇外。

  玉柱提兵出京城,出其不意的控制住了杨柳青。一时间,京里各大粮行的囤粮之地,尽在掌握之中矣。

  俗话说的好,打蛇打七寸。

  囤粮的仓库,都被玉柱掌握了。

  粮行的大东家们,就像是孙猴儿一般,翻得出如来佛的五指山?

  大豪商们也不是傻子,都知道玉柱的厉害。

  还没等玉柱出手“借粮”呢,京城的粮价便从20文钱/斤,大幅回落到了5文钱/斤的正常范围之内。

  不管啥时候,大官僚和大地主的贪欲,都是无法抑制的。

  土地兼并,只是王朝周期兴亡的表相而已。

  掌权派及其帮凶们,肆无忌惮的掠夺民财,却不受任何制约,导致朝廷的财政崩溃,才是亡国的真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8页  当前第7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5/8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骗了康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