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分家产
*
徐永泰和他闺女在厢房里商量事儿。
章存林在堂屋里来回踱着方步。
此时的他,有些心焦。
怕徐永泰狮子大开口,朝着章家狠狠咬上一口。
这人可不同于老三家的那么和善,向来软硬不吃,可不是个好惹的。
好在,老三家的还算明白事理,不会同她爹一样。
她爹发威时,多少也能劝劝吧?
这时,厢房的门“吱扭”一声开了。
见徐永泰一抖长袍,出了屋子。
他赶紧迎了出去,热情地招呼着:“亲家,快进屋,一会儿咱哥俩好好喝两盅……”
徐永泰鼻子里“哼”了一声,就大喇喇地进了堂屋。
刚才受闺女所托,还得把那避险的法子,给章老二也说说。他心里明白,闺女这是为了保住徐家,才冒了那么大的风险,泄露了天机。
可章家,凭啥也能捞到好处?
话说,天机不可泄露。
知道的人多了,还灵验吗?
可已经答应了闺女,又不能不做。
否则还不得落个埋怨?
二人进了堂屋。
徐永泰刚一坐下,就冲着章存林招了招手。
随后,俩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了好一阵子。
听完后,章存林也惊呆了。
这个徐永泰从哪得到的信儿?
说得神乎其神的。
可这人颇有见识,他是知道的。
当年,如果不是因为那一场匪患,恐怕已经去省城发展了。
今儿提到的这件事,不可刨根问底。
只要提前做好准备就成。
可分家,毕竟是件大事。
更何况老二又不在家,这该如何操持?
“章老二,你就甭犹豫了,正好借着这事儿,一并给办了吧?只是话说到前头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翠翠母子俩吃亏……”
“亲家,容我再想想……”
“还想什么?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徐永泰瞪了章存林一眼。
都火烧眉毛了,还在那里磨磨唧唧的,想干啥啊?
章存林也意识到了不对。
对新社会,他多少有些了解。
他家老二就在部队上,也写了信回来,让他追求进步,千万不要拖后腿。
可没想到这事来得这么快?
想着早晚都有这么一遭,那就借着离婚的名义,把这家给分了吧?
一通商议之后,离婚和分家之事就定了下来。
三日内,章家这边找族里通文墨的,拟定一份离婚书。
与章启铭“和离”之后,章存林认翠翠为闺女,以后就以父女相称。翠翠带来的嫁妆归自己所有,冬娃继承三房产业,由母亲照看。章启铭离家后,由章存林代为养育孙子,直到十八岁成年为止。
这份离婚书,一式两份。
由章氏族中长辈、中人、和离双方、男方和女方家长共同签字确认。这是以正式“和离”的方式,而非休书的形式离婚。
这对女方家族来说,也算保全了体面。
按照分家的口径,再拟定一份文书。
冬娃和翠翠可分得三间厢房,宅院共用。虎头镇的铺子作坊占一份,翠翠可以去铺子里帮忙,也可代表冬娃参与议事等等。
事无巨细,一条一条都要列出来。
因为翠翠不要田产,章存林就把后院的菜地给了三房。
他想,反正在自家院子里,名义上给了三房也没啥。
*
家长们在堂屋里,关起门来说事。
灶屋里,凤芝已经备好了下酒菜。
一碟香葱炒鸡蛋,一碟切开的咸鸭蛋,一碟煮好的五香花生米,还有一碗香喷喷的蒸菜。
这碗蒸菜,是用干面拌好的萝卜缨子,上锅蒸的。起锅后,加了蒜末和香油拌了拌,又鲜又嫩,非常可口。
惹得冬娃赖在灶屋里,一连尝了好几口。
烫好了酒,凤芝捧着托盘,连酒带菜端进了堂屋。
徐甜甜带着冬娃,在院子里来回晃悠着。
听到堂屋里传出了一阵笑声,心知事情已经办妥了。
她也终于松了口气。
可面上却不好显露出来,还得皱着眉头装出一副不开心的样子。
*
酒足饭饱,徐永泰乐呵呵地出了堂屋。
一抬脚进了西厢房。
和闺女低语了几句,就叫上车把式,准备赶着驴车返程。
“亲家,路这么远,要不歇一晚再走?”
“不了,家里还有点事,等到后天再过来一趟!”
徐永泰说着,冲着闺女挤了挤眼。
本来,他是想在这边盯着,可翠翠说了,得赶紧回去处理家当才好。
站在院门外,送走了爹。
徐甜甜拉着冬娃,返身回来。见小姑子已经拿出了针线活儿,坐在堂屋的墙根下,晒暖儿。
她心里发虚,自然不敢凑近了。
以往,这是姑嫂俩最亲近的方式,一边做着针线活儿,一边聊天晒暖儿。
可现在,她哪敢在人前做这个?
于是,装着一副头疼的样子,说回屋歇歇。
凤芝本是个伶俐的,自然不会说破。
今儿嫂子的爹来,是为了离婚之事吧?
看情景,像是和爹谈妥了?
可嫂子的神情却很奇怪。
一会儿喜一会儿忧,一会儿又发愣犯起傻来。
这是心里不痛快么?
她知道嫂子生性要强,在人前强撑着也不愿塌了脸儿。
可到底还能撑多久?
眼瞅着村里人都听说了,而三哥却杠在那里死不松口。
那嫂子心里该多有难过啊?
所以,就多体谅她一点吧。
*
徐甜甜搂着冬娃回了屋,掩好了门。
她给冬娃脱了褂子,就一起滚到了床上。
想着翠翠以往哄孩子的招数,什么唱儿歌、讲故事、念顺口溜,还有打花巴掌。
她就和冬娃一起打个花巴掌?
“冬娃,来打花巴掌咯!”她捏了捏冬娃的小鼻子,柔声说道。
“娘——”小包子立马兴奋开了。他一骨碌爬起来,蜷着小腿坐好了,还伸出两只小手,准备和娘一起打花巴掌。
徐甜甜心想,不如借着这个机会,教冬娃数数吧?
于是嘴巴里轻声念道:“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你拍二,我拍二,两只松鼠抱口袋……” (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