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建功立业,尔虞我诈,她上辈子已经经历得够多了,最后还不是被污蔑忌惮至死?
这辈子换个安稳点的活法也不错。
而且说实话,虽说上头喊着妇女能顶半边天,但眼下女人的政治环境比天风朝差远了。
她要想再次站上原来的高度,还不知道要吃多少苦。
想想还是算了吧,拼死拼活努力半辈子,能赚个将军府回来吗?
就算赚得回来,也不过是个空壳而已,里面奇珍异兽,功法药材,都是这个世界不可能触及到的东西。
在以前,她还算低调俭省,出行都要带上四个丫鬟十二小厮一队的护卫,时时跟在她身边,伺候周全。要换成这个时代,估计她得被抓到京城枪/毙。
姜志言看她满眼真诚,似乎真要一辈子赖在土地上,何其怒其不争。
忍了忍,劝她:“不管怎么说,读书多还是有好处的,就算你要种地,也要看了农书,才知道怎么种出更多的粮食来。”
谁知道姜知睿一摆手,故意气他一样,无所谓道:“产量多少没关系,我力气大,多种点,总不会饿死。再说,产量少的粮食味道正,好吃呢。”
姜志言被她气笑了,想要再劝说几句,又想起当下的形势,隐隐觉得侄女的想法才是对的。
种地是没出息,但安稳踏实。不出头,才不会被人算计。
这样想着,他也妥协了,“行吧,你不爱学就不学吧,种地也没什么不好的。就算看书,你们以后也要小心些,那些外文书小说什么的都藏好吧。”
姜知睿听出了不对,连忙问:“小叔,是不是省里出了什么事?”
“没有,就是我感觉有点不对头……学校里好多同学都浮躁了,不看书,也不大听教授的话了。”
“别人是别人,小叔你可要好好学习啊。”
这高考还不知道能不能恢复呢,有读大学的机会可不容易。
“我当然会了,带我的教授对我挺好的,帮了我不少忙。我去他家里吃了几顿饭,他和他妻子都是教授,改天你来我们学校,我介绍他们给你认识。”
“好啊,他叫什么名字?说不定我去你们学校还能遇上他呢。”
“童安晏,童教授。”
“行,我记住了。”
这个春节,姜志军夫妻仍旧在前线过,家里人都习惯了,受到报平安的信和随信送来的礼物,又给他们回了一封信回去,权当是团了年。
他们这里过年是没有年夜饭一说的,一般团圆饭是中午吃,晚上随便用点剩菜应付过去就成。
一大清早,家里的大人就起了床,男人去砍柴跳水,女人起锅烧饭,炸丸子、蒸鱼、拆猪头肉、炖鸡炖鸭……平日里难得吃到的美味全都上了餐桌。
不知事的姜明光只顾着乐,小小的姜明宗感受到大伙的情绪,也开心地拍起手来。
爷爷拿出了宝贝的酒,和二叔小叔一起喝。
所有人团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从今年的收成,说到小叔大学里的见闻,扯到哪算哪。
一家人,也没什么忌讳。
吃完晚饭,小孩子们在外面放爆竹,大人们在屋里守夜。
院子里的大门,一直到初五那天,晚上都是不关的,听说是怕挡住了财神进门。
他们村子里没有偷鸡摸狗的闲汉,不过别的村有,听说他们最喜欢趁着过年作案,被抓到了都是一通好打。不光要赔钱,还要带上一身的伤,被扭送到警/察局里去。
谁让他们大年三十坏人财运,给人找晦气,也是活该。
11. 第十一章 夏收
被放干了水的稻田里,金黄色的稻穗挂在稻杆上,把它们压弯了腰。
秋风吹动稻叶,田野里如同湖面泛起波浪,空气中隐隐传来稻米的芬香。
姜知睿低着头,挥舞着镰刀,利落地切割着稻杆。手臂一拉一收,一把不小的稻谷便被她握在手里,然后放在旁边,等会会有人来捡。
在她身后,已经出现了一条方形的真空地带。
村里人收割的区域是相同的,而她的进度远远高于其他人,比有名的割稻好手都要快上一倍。
就像是一座不会累的收割机器。
帮她收稻杆的是住在姜家隔壁,高家的女孩,叫高晓燕,在家里排行老二,比姜知睿大一岁。
她一边把手里的稻杆收拢捆扎好,一边望着她,羡慕道:“睿睿姐,你好厉害啊,我要是和你一样厉害,天天拿那么多公分,我妈怕不是要把我供起来了。”
村里的满公分是10,一般只有壮年男人才能拿到,但是姜知睿的效率太高,比男人还要强几倍。
村子里经过商量,决定给她个特殊待遇,以满公分为标准,干多少活就给多少公分。
通常姜知睿会控制一点,看心情使劲,拿20~30个公分就走,轻松自在。
但在村人眼里,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她一个人,就能比得上别人四口之家了。
不过她的本事大伙有目共睹,学都学不来,就连村里最小心眼的人家都说不出半句不是来。
谁能想到,原本病得下不来床,只剩下一口气的女孩子,突然就跟被仙人摸了脑壳似的,完全恢复了不说,还陡然多了一把子神力。
高晓燕清晰记得,过年后没多久,村里来了几个二流子,摸到了村头老太太家里,想偷粮食,正好被姜知睿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