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易先前一直在帮着大巫种仙米,又对大巫后院里移栽的各种树苗指点养护,忙碌得很,哪有工夫去逛街买东西呢?
这会儿总算是仙米种得差不多了,只要每几天浇水除野草就好,江易这才能抽空去陪着江二逛一逛。
池树点点头,三两下啃完了烤串,就让出了座位。
旁边一个华城本地居民立马笑嘻嘻地坐下了。
不容易呀!
现在城里最火的铺子,可不就是石林客栈了么?
也不知道人家那调味料是怎么弄的,一样的烤肉,一样的汤,偏偏石林村人做出来的就是那么香!
就那么十几个座位,每回来都是满的,他等了好半天才算能坐下了!
池树离开石林客栈,就沿着街道一路走过去,四处寻找着江家兄妹的踪影。
他还是想劝说江易留在华城。
大巫虽然慧眼识人,给江易开出了不错的条件,这个条件要是换成别的村子别的人,那肯定是两眼放光,巴不得留下。
但江易却跟那些人不一样。
要是江易留下,没准华城能有更惊人的变化呢!
他劝大巫再提高条件,但大巫却是摇头,说这已经是自建城以来最优厚的条件了,再加码,别说城主,就是城中的几位长老那边,都不一定能过去。
他说服不了大巫,可不就想从江家妹子这儿寻求突破?
小姑娘嘛,肯定喜欢新奇好看的东西啊!
他就跟着兄妹俩逛,只要小姑娘看上的,他都出盐买下来,再多说说留下的好处,没准就能成呢?
他东寻西找,都没瞧见他们的影子,不知不觉就到了野集。
才走进入口,他就听到一片哭闹吵嚷声。
“江一江二,我是你们的亲姨母!你们竟然见死不救?”
三个人影从集市的另一头走过来,他定睛一瞧,可不就是江易和江二?
江易和江二身边,还跟着一个披头散发,麻衣褴褛的老妇人。
而追在他们身后十来步远的,却是另一个麻衣褴褛的老妇人。
那些哭闹吵嚷声,就是这个老妇人发出来的。
这老妇人脖子上还栓着绳子,但绳子很长,另一头远远地拉在一个男人手里,那男人的眼睛紧盯着江家兄妹,眼里闪着贪婪的光芒。
虽然一时半会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儿,但池树也瞬间看出来了。
这个男人,就是最近两年时不时出现在华城的贩奴商了。
池树眉头紧皱,三两步走上前去,大声喝道,“这是怎么回事?吵嚷什么?”
他身上系着象征大巫的红色腰带,华城人一看就知,那负责看管集市的华城守卫赶紧上前几步,行了个礼,“大人安好。”
又转过头去,朝着贩奴商破口大骂,“还不快看好你的人!要是冒犯了贵客,可饶不了你!”
大巫和城主都很讨厌这些贩奴商,曾经还开过会议讨论过,要不要禁止贩奴商进华城。
但是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禁止贩奴商进华城,那这些贩奴商会不会就带着人去了别的城池,或者别的大村子?”
那些被贩卖的人,如果被华城人买下,无非是在盐湖边上做工,虽然工作辛苦,但不会无故被打被杀,还能安稳地活下去,但如果被卖到那些野人般的村子里呢?
没准食物不足时,都会被吃掉了!
因此虽然当政者厌恶,也还是没有禁止贩奴商。
但却下了令,要严密看管这些人,免得他们起了坏心思,悄悄地对华城人下手。
贩奴商哪里惹得起野集的守卫?
赶紧低头赔笑,“是是!您说的是!”
就一拉手里的绳子,把那想要扑上去的老妇人给扯了回来。
“老实点!什么姨母不姨母的?人家认你,你当阿妈都行,人家不认你,你就屁也不是!”
老妇人两手扯着脖子上的绳索,气都喘不上来,自然也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唔!唔……”
不,不是!她明明就是江一江二的姨母江蔓,小时候看着他们长大的!
明明江一江二这几年来过得很好,吃得那么胖,长得又那么壮,手里也不缺盐,拿出三斤盐来,眼睛都眨一下,就把跟她同村的江鱼给交换走了。
为什么就不能把她也给救走?
难道她不比江鱼更亲吗?
池树看着江一江二,再看看两个老妇人,不由得挠挠耳朵。
有故事!
这里头有故事啊!
江易江二也没想到,不过是逛个街,赶个集,居然还能遇上故人?
要知道在石器时代,人的寿命本来就短,村落之间的距离又太远,而且所谓的道路,都要经过沼地和丛林,单独一两个人根本不敢穿越而过,因此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自己村子附近那几十里地。
但能在千里外的华城遇上红江村的人,着实让他们都惊了。
贩奴商的手里,就有两个红江村的老妇人。
自从贩奴这一门生意出现以来,最值钱的是少年少女,最不值钱的就是老头子,老妇人属于稍稍值仨瓜俩枣的那种。
毕竟老妇人虽干不了重活儿,还可以归置家务,看护幼儿什么的。
而同样的活儿,老头子就大部分都干不好,实属白干饭的。
两个老妇人也完全没想到会在这种地方,遇到原先的同村人!
江鱼是江一江二的堂姨。
她在自家的处境跟江一江二的阿妈差不多,也就稍强上那么一点而已。
这两个怂女人同病相怜,有时也会相互帮忙。
江鱼有时弄着点吃的,还会偷偷塞给江一江二。
他乡遇故人,江二想起当年堂姨的好来,就一点没犹豫地换走了江鱼。
这江蔓不就嚷嚷了起来了么!
第91章 木神时代(end )
“江一江二, 你们阿妈带着你们离开村子以后,村子里的收获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虽说日子不好过,但也凑和着过了……谁能想得到, 村长江水的大哥江石, 在春花节的时候看上了村子里长得最好看的江蓝呢?”
“江蓝才十五岁,也姓江,这老祖宗传来下的规矩,就是同姓不相好的!可江石就非得纠缠着江蓝,最后居然用强……”
“村长江水倒是还算公正, 说是要当着众的面儿,行鞭刑三十下,再把江石一个月的猎物都赔给江蓝。这个惩罚虽说还是轻了些,但谁让江石是村子里最好的猎手呢?旁人就算有想法也不敢说什么。”
“却没想到,当天的夜里,村长江水就出了意外, 失足掉下了悬崖!江石就说由他来担任村长, 还有好些平时跟他好的村民们都附和……”
“江石当了村长以后,村子里就越来越乱了。好些家的男人都要自己当家,让阿妈和姐妹们听他的,说是他们平时捕猎最辛苦, 收获也多,有些人家的阿妈和姐妹们性子软,就答应了。有些人家的阿妈和姐妹们不乐意, 就要打起来,可是江石就会带着他那伙兄弟打上门, 给男人助阵, 这样渐渐村子里的家户, 就都成了男人当家。”
“你们的大姨江蔓,当时也是迫于无奈,就同意了由你们家里的大舅当家了,可是你大舅二舅说是看不惯你大姨那几个孩子好吃懒作,要他们好好干活,要是敢偷懒,就又打又骂,你大姨心里不甘,就偷了家里的值钱家当,准备也学你们阿妈,带着她的孩子们逃走……”
江鱼说到这儿歇了歇,江易和江二互相看了眼,神色都很复杂。
没想到红江村这么脆弱,竟然就因为食物的短缺彻底地翻了天。
而当初对待自己的亲妹妹不公,逼得她不得不逃离村子的大姨,却是自己也尝到了苦果。
“唉,你们的大姨运气却是不行,还没逃出村就被发现了。你大舅二舅说不想养只吃不干活的闲人,就把她和你几个堂哥堂姐都卖给了来村子里的贩奴商。”
江鱼说到这儿,抹了把泪,哽咽道,“我们家的事,也跟你大姨家里差不多,我家江燕,也被卖给贩奴商,那贩奴商黑心,故意不让阿妈和儿女在一起,就算卖,也要卖到两个地方。”
“江一,江二,没想到你们兄妹两能在华城,还过得这样好,你们阿妈要是知道了,就算是在天上,也会高兴的。”
江易叹了口气,劝慰道,“江鱼姨,你放心,我再去跟那贩奴商说说,让他打听打听江燕姐的消息,想办法把她也给救出来。”
这身为自由人参加春花节加入村子,跟被当作奴隶卖进村子,那地位可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时代的春花节,没啥财产条件,也不讲究彩礼嫁妆家世,只要在节日里互相看中了就能相好,反正相好了也不会住在一起,也就无所谓对方的阿妈脾气怎么样,家里人好不好相处,家里的房子好还是不好,婆婆能不能带娃,一共要生个几胎这些现代难题了。
要是这样单纯的春花节里,都找不着相好的,那定然是长得极丑,脾气极差,又有些没法看的毛病缺点了,江燕被卖给这样的人,还是奴隶的身份,那境遇可想而知了。
江鱼整个人就怔了一瞬,紧接着泪如泉涌,扑倒在江易脚下。
“江一啊,鱼姨谢谢你!只要能找着江燕,啊不,就算找不着江燕,鱼姨发誓这辈子都记着你们的恩情。”
江易赶紧和江二一起把江鱼给扶起来。
“江鱼姨,你放心好了,我们兄妹俩如今手里也有些东西,只要江燕姐人在,定然能找到的。”
他让江二陪着江鱼说话,自己就拉着正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的池树又往野集返。
他请池树帮忙跟那个贩奴商交涉,如果能找着江燕,他愿意花五倍的价钱买回来。
不是他要抬高价格,而是这个时代,在各个村子和城市之间行商,就是提着脑袋在争利。
他要是出的价少了,哪里能打动贩奴商呢?
因为多了这件事,江易原本要跟着村里的商队回石林村的,这会儿就只能再多等上几个月。
石柱想了想,最后留下了二十个人,十个人负责看一年的店,另外十个人等着江易兄妹办完事一道回石林村,他带着余下三十人带着换回的盐先回村。
贩奴商得了许诺的好处,也顾不上再在野集上甩卖不值钱的老妇人,匆匆地带着卖剩下的几个奴隶,赶往他在路上停留的那个小村子。
他当时卖掉那个年轻姑娘,也就得了三十张毛皮,五斤红糖块。
而他要是能再把年轻姑娘买回来,再送到华城,他就能得到十斤盐,还有在华城正金贵,买都买不着的仙米两斤!
一个月后,江易见到了被救回来的江燕。
江鱼跟江花是堂姐妹,江一江二和江燕的血亲关系,其实就远得多了。
但因为江鱼和江花关系好,他们这些小辈之间,倒是相处得不错,但江燕比江易还要大上两岁,因此不管是采集还是玩耍,倒都不是一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