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快穿之回收站_分节阅读_第159节
小说作者:林跃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4 MB   上传时间:2023-11-02 15:47:05

  “那就看江小子乐意借给谁了……”

  “借给谁?”

  一边围观,一边议论得起劲的老汉和大娘们都忍不住看向了正在玉米里傻乐的葛二刚。

  这下眼神就都复杂了。

  村子里跟江易关系最好的,可不就是葛二刚了。

  还有村长对江易也可以, 毕竟是沾点远亲么。

  再怎么都轮不着他们呀!

  而且前一阵子葛家进城在集市上摆摊,听说那卖出去的都是高价, 还总能卖光。

  这不, 再过几天就又到赶集的时候了, 村里不少人都暗自琢磨,收了秋去挣大钱咧!

  但那个时候,肯定比不上葛家娘俩占了个先啊!

  这会儿眼馋的村民们都有些心情复杂。

  “诶,也别在这儿嘀咕了,这收割机可是烧油,一个小时就要烧掉一公斤油咧!一公斤油一块钱,算下来两亩地最少花一块钱,先看看你们舍不舍得这油钱嘛!”

  已经问过儿子江胜军的村长站在地塄边,摸出了一根纸烟,闻了闻,没舍得吸又放回去了。

  这价一开出来,之前已经暗戳戳打主意的村民们,大部分都打了退堂鼓。

  要是用村里那台拖拉机,就是最后拉拉东西,用不了十分钟。

  油钱几家人一凑就出来了,也就几毛钱。

  这小神器倒是节省人力了,可一家人花上两三块钱去收玉米,想想那些玉米才能卖多少啊?

  不划算不划算!

  围观的村民多了,看着地里有活,就有人来帮忙,有人帮着换箱子的,有人帮着收拾桔杆的,还有人终于等到空子能上手去操作一番的。

  人多力量大,原本江易计划要两天的活儿,一天就干完了。

  当然了,他的小收割机也被大伙儿都预定到了月底。

  虽然收割机烧油,村子里大多数人都不舍得,可还是有些舍得的人家,比如葛家。

  他们母子俩都赚到了钱,这会儿拿出两三块钱来,确实就不心疼。

  玉米收割机一共被借出去了十三家,坏了三回,还好这坏的故障都是小毛病,江易自己稍微修一下就好了。

  不过江易也收到了各色各样的农家礼……什么八宝甜饭啦,肉馅大包子啦,葱香油饼啦,各种果子啦。

  但最让江易惊喜的,还是账的绿叶币,因为玉米收割机,又涨了一万多。

  他发现,似乎是每借出去一次,绿叶币就能涨个几百不等。

  这就让他忍不住又要问系统,“是不是我再弄出个机器来,借用的人越多,绿叶币就会不停地涨?”

  那他是不是可以想法子把自行车、农用三轮、家用电器啥的都弄出来,然后出租挣钱挣绿叶币?

  “不是哦!是这个机器在当前的国家还属于独创,借用的人是用于生产,而且这个机器对于使用者的帮助又很大才行!这就属于贡献度折换绿叶币了。”

  “好吧……”

  既然没有这么好的事儿,江易也就不急于求成了。

  他就在自家院子里看着大堆的玉米穗,又开始犯了愁。

  给玉米穗去皮的简易神器倒是好做,一根铁钉加个绳子就搞定了。

  可就算有这个神器,那也得他一穗一穗地剥皮啊!

  江易打开收音机,随便找了个电台,就一边听着里头的播报一边剥玉米。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两个月前,轰动全国的考古发现凤凰骨和龙虫就在我们沁城市的云河县,由此引发了全国多家考古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云河县半堆村展开了进一步的考察研究……经过专家们的辛苦工作啊,半堆村娘娘庙终于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果,这次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潘教授,那么下面就请潘教授来为听众朋友们简单地说一说这些成果吧……”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那么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古生物学方面取得的进展吧……这次在半堆村,除了那两样震惊全世界的古生物,我们还发现了万年前的生物化石,种类相当的丰富,少说也有十几种前人未发现过……”

  江易倾听了一会儿,都是在古生物方面的发现。

  这里头,还真有几种,是他在木神时代见过还捕猎过的,比如说青毛尖嘴的青皮子,大概是因为体型小,数量多,居然还真的被这些专家们给发现了半化石状态的遗骨!

  要知道木神时代的回收站里,虽然有不少青皮子骨头,可他在半堆村的时候,也不敢拿出来呀?一下子发现两样就已经轰动全世界了,要是跟杂货铺似的岂不是有穿帮的风险?

  这下可好,原来半堆村是真有远古生物活动过的,也算是无心插柳了。

  不过一直听到最后,潘教授都没提过凤帝文化和失落的两个朝代,大概是半堆村的发现,都比较远古,跟两个朝代没什么关系吧。

  就是不知道白教授有没有看到他让人送的信,有没有去那片乱石滩上考察?

  作者有话说:

第122章 八零年代(31)

  收完了玉米, 平整了土地,就该种冬小麦了。

  江易穿越来的时候玉米已经种下,都快成熟了。

  满打满算他也就是照管了不到两个月的农田, 而且收玉米的时候, 还弄出了自制收割机,还有好多看热闹的人帮忙,要按着村里人看来,这点活实在是太轻松了。

  可就当了这段时间的农民,江易都觉得自己有些吃不消。

  这跟在木神时代还不太一样。

  木神时代地广人稀, 土地肥沃,气候又湿润,种点啥都能长得好。

  那个时代他带着人种下的是原始种的小米,小米这种作物,抗旱耐虫,好活得很。

  而养殖的那些动物, 比如尖角鼠之类的, 也是皮实能生。

  再加上木神时代的娱乐实在有限,除了种植养殖打猎就是跳舞唱歌睡觉了,有大量的空余时间。所以种种地啥的,就跟休闲差不多。

  如今他好不容易来到了现代世界, 就算这两亩地不多,也能想法子改装各种机器,减轻农活负担, 他还是萌生了不种地的想法。

  他还得多多地挣绿叶币啊,不能总呆在一个地方。

  辰国这时候已经推行了农民自主经营, 正是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勤快的人自然可以多打粮食,可那天生就不擅长干农活的,就得想点别的招儿了。

  比如在大江村里就有把自家的地都包给同村人种,自己一家子进城去打工的。

  不过这种胆大的人毕竟是少数,一个村子里最多有一两户就了不得了。

  江易就去找了村长,跟村长说了想把地租出去的想法。

  “那你不种地,是打算自己做收音机小车这些去卖吗?”

  如果这话是在江易卖西瓜失败的时候说的,村长肯定觉得这年轻人烂泥扶不上墙,连庄稼人最后的泥饭碗都要打烂了。

  不过江易这段时间光收音机就卖出去三四台,小童车卖给他家就有两台,最近又做出了全村人热议的玉米收割机,村长倒觉得他有这念头不奇怪。

  “我想去城里看看有没有什么工作,也可以接一些修理的活儿。”

  村长心想不愧是江胜英的娃啊!

  一心想进城这事儿就没变过……

  不过江易如今有本事了,这会儿的环境也跟江胜英卖菜那会儿也不一样了,没准还真能混得好呢?

  “如今咱村的地本来就紧张,你想租出去倒是容易的很,我听说咱村老马家把地租出去,一亩地就收一百斤粮食,估计你这地也只能租到这个数儿。”

  江易点点头,“一百斤可以。”

  别说还给粮食,就是啥也不给,江易估计也会租的,不然这一年的农活可都得他来干。

  把租地这事儿托给村长,效率很快。

  上午说了,下午村长就带着人上门来问了。、

  租地的是村里一户种地能手。

  刘家夫妻俩勤快,两个儿子也都半大不小了,将来娶媳妇修新房都是压力,但他们除了种地也不会干别的,因此一听说有地可租,就赶紧来问了。

  有村长做见证,打了个租地的条儿,两边都按了手印,一式三份,各自收好。

  刘家两口子憨笑保证,“江易你放心,这地我们一定好好种,好好养。”

  江易也没啥不放心的,要是村子里那种爱占小便宜的,那他肯定不能同意,不然种着种着就不还了,到时候可是麻烦。

  江易自己不用种小麦,屋里又不缺吃的,趁着这几天空闲,就电子垃圾库里寻出了一些值钱又不显眼的小件。

  什么全新的塑料壳电子表啊,火柴盒大小的迷你收音机啊,巴掌大的手持电风扇啊,遥控玩具飞机啊……

  因为五件的限制,江易每样都拿了五个出来。

  这些东西应该都是哪个厂家的库存,原本就是低成本的货品,或是积压或是尾货……越放就越不值钱,像电子表和收音机就是。

  至于电风扇和玩具飞机则可能是有些瑕疵,厂家低价卖出去的花费比直接送到回收站来还要高,所以就送回收站来再利用了。

  江易检查了一番,确保上头没有什么能漏馅的品牌名称和字样,又亲自都试过,电子表放上钮扣电池都能显示,收音机也能收到台,电风扇大概是模具出了问题,把手上多了个划手的锯齿,江易用小刀和砂纸都打磨掉,也就看着正常了。

  至于遥控玩具飞机,江易自己试了下就知道为啥被淘汰。

  他拿着摇控器,左右前后,都没毛病,然而上到一米高的时候,它就不听使唤了,如同脱了线的气球一样,直直地朝天上飞……得亏江易是在屋里,飞到了顶,江易还能拿鸡毛掸子把它给打下来,要是在院子里,那岂不是就要任它自由飞翔一直到没电了自己掉下来?

  江易这就来了兴致,拆开了这玩具飞机,发现是接收器的一个电路接口松了。

  接了试试了接,终于发现是在飞到高处的时候,因为震动,这个小电路就会松,接收器收不到信号,可不就失控飞跑了么?

  江易花了半天的工夫,终于把这个小问题给修好了。

  也就顺手把另外四台都做了改动。

  这个年代的的小朋友,有个上发条的铁皮青娃,会眨眼睛的布娃娃玩具,就已经是家庭条件还可以的了。

  要是谁能有个遥控飞机,估计就跟江小宝的大红跑车一样,绝对能是整条街最拉风的崽!

  所以这个遥控飞机要是卖的话,价格不可能低,最少也得六十多吧。

  沁城这种五线城市里,估计能舍得买的家庭没几个。

  有了这些物资准备,他就打算出趟远门。

  在这个小村子里,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他一有个什么新奇的东西,都得想办法编个来处。

  想挣钱也只能挣那些急等着结婚买四转一响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9页  当前第1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9/3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快穿之回收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