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人出去喝茶,都比别人贵,因为周大人有银子吗。
周府出去买菜,都比别人贵,周夫人有银子吗。
周府的人出去都是花高价的。弄的郡守府的人最近都不怎么出门了,消费不起。
亏得大人同夫人对这事看得淡,人家夫人说了,也没错,我确实有银子,该吃吃,该花花。
不然能怎么办,姜常喜背地里让自家庄子种瓜果蔬菜,养鸡鸭鱼肉,以后我自给自足。
可这段时间还是要花高价的。略上火。都是男人给挣回来的。
让姜常喜比较安慰的是,如今周大人的人缘还不如自己呢。
小言听到夫人的话,就说了一句,其实没什么区别的。
意思就是大人同夫人,人缘差不多。你说这丫头多讨厌呀,这都不给人点幻想空间。
大人忍了,孩子忍不了,都不是好脾气的,圆圆同姜姜都是不吃亏的主,而且府里根本就关不住他们。
第988章 护爹是认真的
在京城的时候,两个孩子就同先生,小舅舅,周大人到处跑的,到了边郡更野了。
正是到处撒欢儿的时候,本来挺好的,可最近不太好,大家对他们的态度变了。
郡守大人的行为,让俩孩子被排斥了,好在圆圆同姜姜能自成一派,只要不吃亏,两人也不太贪伴。
问题是俩孩子不愿意被人欺负,受不了气,于是打架都成家常便饭了,人家圆圆小郎君就不服这个。
上街,上街区别对待他更不行。他们手里的银子来的可不容易了,就不能让人坑了。
别说圆圆,姜姜都不干,她的银子,都是他爹的私房,多不容易攒下的,怎么能这么被人黑了。
所以周府的大人,下人,出来都任人拿捏的,可孩子不成,那是满街招呼,遍地敌人。
这事让姜常喜安慰的就是,自家孩子没打输过。感谢周府,姜家,齐家的底蕴,让孩子文武教育都没有落下。
不然就这个频率,还场场输,家里大人多上火呀。
周府小郎君同女娘的成名战,就是,圆圆同姜姜找了个同他爹品级差不多的人家,追到人家府邸去了,也不同人讲道理,就踹人大门。
你说说就俩个孩子的劲头,什么大门挡得住他们当球踹呀。人家圆圆小郎君站在门口说了,我们每天都练功,我就当是过来练功了。
人家俩孩子就踹门,踹坏了,就走,修好了还来。姜姜站在人家大门口,临走的时候就一句:「诋毁我爹不成,让我知道一个,就这么折腾一个。」
大伙就都明白了,人家不是瞎踹的,人家那是找场子的,替他们爹。
多少人羡慕周大人,人家夫人横,孩子更厉害。
把这位大人给头疼的找家长都没用,周大人好说话,周大人的家眷都不太好说话。
这位官员最后找路子寻到齐大人府里,当着圆圆同姜姜的面赔礼道歉,说了,以后府里但凡有说周大人周夫人半个不字的,一定严惩不贷。
齐舅舅中间当说和人,圆圆同姜姜才勉强点头,不去踹人家门了。
过后圆圆说了,欺负别人那是我们仗势欺人,这个人家好,比我爹差不多少。他们家说的闲话多,我就找他们家。
姜姜边上点头:「看谁还敢,黑我爹银子。」竟然是为了周澜的私房,这样的儿女贴心的让齐舅舅都嫉妒了。
关键是有勇有谋,人家也不是随便什么人家的挑衅都出手的,你看看挑的这个多好。
当然了下手也够黑的。文人都要面子的,这是把对方的面子踩脚底下了。
当然了,圆圆同姜姜不太理智,挑战一群的时候也不少。狼狈在所难免。
可圆圆说了,虽败犹荣,也不能任人欺负。
周大人都说,自家孩子出去,胜负五五分。
先生看着徒孙狼狈的时候,特别生气,说周大人寻来的武艺师傅不行,怎么也得让徒孙有以一敌百的本事。
周大人愣是被先生给嫌弃了。人家看不得徒孙吃亏。
话说这以一敌百的本事,哪那么容易呀。
姜常喜就笑,还调侃周澜,孩子打架,还能给随身带着杀伤性武器,那倒是能以一敌百,比教孩子长本事快多了。
人家周大人当时就觉得自己好像抓到了什么要命的诀窍。
看着孩子们回来的狼狈模样,姜常喜都想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她是不是也该练起来,不然以后出门被人扔臭鸡蛋,她都躲不过去。
按着周大人在边郡发展的趋势,还是应该有些自保的手段才对。因为伤害往往来自于内部。
先生看着两个徒孙都发愁,为
了让他们出去的时候,能稍微别那么狼狈,文化课都落下了。
可你说形式如此严峻,总不能看着徒孙吃亏吧,先生亲自监督徒孙们练武,而且是实用为主的。
姜常喜从来不知道,先生竟然可以做到如此变通。在徒孙身上这都算是没有底线了吧。
先生瞧着女弟子的眼神,说的都是,少年强则国强。铿锵有力。
姜常喜能说,我也是来锻炼的,怕被人扔臭鸡蛋吗?真没有督促你们文化课的意思。
亏得周大人能顶着这么大的压力,稳稳的当他的郡守大人。
等到那些砖,还有黏土同修葺砖墙用的黏米运到关口的时候,官衙的人都没有人去惊动百姓,更没有人去那些军户人家动员捐款。很是让边郡的百姓们出乎意料。
当然了,现在吗,那些想要臭周大人名声的,就是雇人想要往郡守府扔臭鸡蛋,也雇佣不到人了。
人家郡守大人办了这么大的事,愣是没有从百姓手里,拿一分一毫。这是一个饶官不饶民的郡守。
说人家郡守大人贪赃都没人信。官员的钱他抠出来了,多少人盯着他呢。他敢做啥,那些官可不是好惹的。
而且郡守大人没钱,捐款都欠着呢,这事传播的更广,原来郡守大人的笑话,要比郡守大人的功绩,更让人上头。
郡守夫人有钱,财路清晰,明白。误会不来。而且有这么败家的郡守,夫人的银子肯定攥的紧。
就这样一个郡守,毁他名声,把他逼走了,他们图啥,换一个专门收税的,来祸害他们吗?.
别看都是普通人家的百姓,人家心里有一杆称,明白的很。
所以郡守大人的人缘,也不过是在官眷那边不太好。当然了在百姓心中也提不上多好,因为这位大人也没什么建树,让人称道。
郡守府的孩子出门就打架,到是让人没少说嘴,这都要成边郡城一景了。
毕竟郡守大人同夫人给人道歉,同普通人家一样,带着孩子街边同人掰扯道理的真的没见过。
挺接地气的,更佩服那些同郡守夫人据理力争的人家。
尤其是那群武将,心说这群不怕死的,这样的女人也敢招惹。
可大伙瞧了,郡守大人同夫人过后没有报复行为,看到孩子们和好之后,郡守夫人也颇为尴尬的同人打招呼,对孩子们同他们一样没法没法的。
第989章 一万两的标杆
人家姜常喜靠着孩子,打出来一条不一样的路线。有自己的交际圈,孩子家长圈。
每每因为孩子折腾的厉害,姜常喜训人的时候,先生都说,没有他们,你连这点交际都没有。
意思就是你怎么还数落他们呢。
姜常喜就觉得,这位先生带徒孙不靠谱,教训都不让了。谁家弟子这么带出来的。
同先生掰扯道理,人家先生说的是好孩子不用教。这不讲理的口气,姜常喜忧心忡忡,为孩子未来发愁了。
就这,还让先生数落姜常喜,分不清轻重缓急。在边郡,孩子们就得靠本事服人,明显学问的本事不占优势。
姜常喜拉着常乐:「你确定你是亲传弟子吗?」
常乐看着两个孩子:「我是弟子,这个还是确定的,先生坚决叫他们徒孙不收弟子,我也明白为什么了。」
姜常喜一脸的等解释。
常乐:「弟子要教的。」徒孙宠着就够了,是这个意思吧。姜常喜哪哪都不好了。
而且这段时间郡守府里面传出来消息了,话是这么说的:「他们边军出人,守着关口呢,咱们这些守着后方的官员,出钱应该的。」
这话说的,让那些军汉们,都觉得不做点什么都有点说不过去。他们还能比不上一群文官?
较劲儿一样,心里极为不舒服,就为了这个,也不能让那群文官一枝独秀。
齐舅舅冷眼看着外甥女姑爷折腾的这一出出,那真是冷哼着佩服的,不怕丢人竟然还有这等奇效。
至于当初那些被大家族雇来往郡守府扔臭鸡蛋,烂菜帮子的,不是没有,是被齐舅舅的人给半路拦住了。
为了这个外甥女姑爷,齐府当真是没少费心思。
齐舅舅让人拿出来一万两银子扔给管家,齐舅舅这么说的:「捐到郡守府,就说,咱们郡守府的姑太太不差银子,郡守夫人的娘家更不差银子。」
这话说的那个横呀。为了支持自家外甥女姑爷,那也真是下了本钱的。当然了更是为了边军。
齐舅母那边听了这话,笑的都差气了,拿出来五千两的私房:「我这个舅母支持外甥女的,做的好。」
就这么没了一万五千两,可肉疼了。齐舅舅牙都肿了,能娶多少媳妇,养大多少齐家儿郎。
可这代表的是齐府对郡守府的态度,这是边军的态度。人家齐府在边郡就有这样的影响力。
所以说还是人家吏部厉害,能挑出周澜这么一个人,放在这里用。
观望这事的人多了,开始的时候,人家想的是,周大人若是想要在我这里拿到银子,做梦,定然好好的挤兑他。
可人家周大人没来,这群武将又想了,瞧不起他们怎么着?
尤其是这边的将军府,迟迟没等到周大人,嘴巴都长燎泡了,周大人这事做的忒损,这事他们守关口的还能比一个郡守表现的差了,那是可是护着他的兵呢,这要是在没有动静,就等着周大人收买人心了。
可不得上赶着给人郡守府送银子吗,还不能比一个女人送的少。价都给架起来了。
郡守夫人捐一万两,这事,郡守大人这事做的忒损。
说白了,那还不是你们一家子吗,非得弄个女人的名头在上面,羞煞他们一群老爷们吗。
将军都动了,这群武将能不动吗,这银子捐的这个顺畅。周大人笑眯眯的,算计着应该够用了。就说还是这群人有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