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徐记小餐馆[美食]_分节阅读_第155节
小说作者:屋顶上的小笼包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0 KB   上传时间:2023-12-26 21:18:25

  何姐听到这里撇撇嘴。

  “咋的,生了儿子就像是生了个龙子一样啊。”

  程大娘笑笑,就知道她不爱听。

  “过去不能跟现在比,那个时候女人的日子难,小时候葛家老大也可疼你葛大娘了,最孝顺,也不知道咋长大变这么多,人心隔肚皮,难说啊。”她说完还颇有些伤感的又停顿一下,“还说人家呢,我当年第一胎生的是个闺女,你魏大爷她爹娘脸直接从这里拉到地上。”还动手比划了一下。

  程大娘生了一个闺女一个儿子,闺女比儿子还有出息,八十年代考上大学,在胡同里那可是响当当的,还出国留学,现在在帝都的某个航天所工作,对象也是同事,逢年过节会回来看看,平时也就视频打个电话,转点钱啥的,她这就知足,只要儿女能平平安安的,比啥都强。

  何姐笑着看程大娘,“那您当时肯定不能被婆婆给欺负了?”

  程大娘一挑眉一瞪眼。

  “当然了,我没嫁给你魏大爷之前,就是厂里评选的劳动模范,谁能欺负我,我婆婆不愿意伺候我月子,那会坐月子最金贵的就是红糖水里打荷包蛋,她给我用开水泡窝窝头,往里面撒点盐,我生气啊,本来想一把扔了的,但我心疼粮食,也没扔,含着泪一口气给吃完了,然后就托人跟我娘家人说,还找了厂里的主任到家里来,闹了一大场,我爹娘把我接回家做的月子,让我婆婆每天过去送鸡蛋,送了半个月的鸡蛋,让我婆婆再也不敢了。”

  所以她这一辈子谁的欺负都不受。

  何姐这么听着就痛快,“就得这样,不过现在好很多,没见什么恶婆婆,都对儿媳妇好呢。”

  程大娘抬起手指了指何蔷,“你还是年轻,没见过那种嘴甜心苦的,嘴上对你好,说尽甜言蜜语,对你好的事一件不干,我就认识一个,我们村上的小姑娘,结婚之前给的彩礼,等到结婚后没过半年时间,小姑娘怀孕了,婆婆对她特别好,伺候吃穿,然后就在小姑娘面前哭,说家里因为盖房子欠了不少钱,你看咱们都是一家人,你能不能把钱拿出来,就当做我借你得,以后再还你,那小姑娘心软就给了,还瞒着自己娘家妈,结果呢再也不还了,事情暴露之后,一打听才知道,不是盖房子欠的,是结婚欠的,这不傻眼了。”

  徐小溪在一旁听得都有些惊讶,“还能这样啊?”

  程大娘啧了一声,“说你们年轻吧,不过也不是说现在的好婆婆没有,小何你婆婆就好,是好人,年轻的时候就好,现在也是。”

  何姐也是觉得自己长见识了,又想起来当年的胡同。

  “程大娘,你们那会肯定特热闹吧。”

  程大娘点点头,“可不是,咱们这个胡同从东头到西头,见天的都是事,不是这事就是那事,不过其实大家也不是啥坏人,没说要害死谁的,顶多就是拌拌嘴。”

  徐小溪又接着拖地,胡同里那边支了一个折叠桌,说是打扑克,反正虽然温度低,但天气好,穿厚一些,晒着太阳也是可以的。

  程大娘就喜欢打扑克,大家也不赢钱,就纯粹是吃完饭闲的。

  徐小溪在店里打扫完,又拿过来一个大的扫把,把门口的落叶扫一下,早上还是何姐帮忙给扫的,但是秋天一阵风过去,就又是一阵,扫完地,鸡腿也正好送过来,炖汤,腌制鸡腿,下午要去打面,也没时间过来,干脆把准备工作全部做好,一直弄到一点多,店里收拾好,正拿上钥匙出门呢,就听到门口吵吵嚷嚷的,她看外面围着的人手里还有端着中午饭看的,看不到里面的情况,但能听到王主任的声音。

  “大家安静一下啊,咱们法院已经判定了,葛家老大应该按照之前签订的协议,不能分葛家老宅,而且还要赡养母亲,法官说了,这是法律规定的,儿子就应该给父母养老送终,这白纸黑字写着呢,大家伙都是见证,你可别抵赖。”

  葛老大只觉得晦气,本来闹一闹以为还能分到财产,结果还要赡养她,之前协议上是不用的。

  葛大儿媳妇觉得这么多人都是在看自家笑话,有些气急败坏。

  “王主任,这有你啥事,我们家的事不用你管。”

  王主任听到这话看着她,“你就混蛋吧,这不是你们家的事情,是咱们整个社区的事。”她说完又看看葛老大,“儿媳妇跟你亲娘没感情,你就没有吗?你从小到大,你妈哪对不住你,天底下儿媳妇跟婆婆不亲,那都可以,她又没养过儿媳妇,但是你这个亲儿子才让人最寒心。”

  葛老大被指指点点的眼睛扫了一圈不耐烦的拉着媳妇从人群里挤出来回了家里。

  徐小溪在外面也没围上去,这葛家是说不清楚,清官难断家务事。

  王主任又在后面做善后工作,好好地言辞犀利的跟葛大娘说了一通,大家也都散开,让葛大娘回去才算是完事,看到徐小溪正准备走,赶紧又过来。

  “小徐,来,那个事情我写了一份计划书,你看看。”她从包里拿出来两张纸,这么点东西写了两天,问了好些人这方面的事情,觉得要做两件事情,一是修路,二是完善学校的一些问题。

  现在国家的政策好,有九年义务教育,不用交学费,把村里的路给修好,大家走路不那么难了,学校的桌椅板凳也能换一换,多买些书给孩子们看,这些都是能看到的实在的改变的。

  徐小溪接过来打开看了一下,上面写了具体修的那条路,还有大概要买的沙子水泥石子啥的,课外书也查了要买的类型,最后列出来的是价格。

  “王主任,这做的太详细了,肯定费了不少劲吧。”

  王主任听到徐小溪这么说,瞬间就笑了起来,“不费劲,就打了电话,问问情况,价格人工啥的,后面的话才是要施行的,咱们钱不能花的不明不白的。”

  徐小溪其实都放心的,王主任的人品是整个社区都知道的。

  “王主任,好,那就这么办都可以的,我们都没您了解江县。”

  王主任办起来事情风风火火,效率又高又好的。

  两个人说定以后,后面再买什么材料,东西也都会开发票,有据可查的。

  徐小溪骑上电动车也回去了,先简单的吃了顿饭,就拿上两个洗干净的塑料大袋子去了小院子里,刚刚过了中午,秋冬的季节,白天的时间也变短了,大家都不会像夏天一样午睡很久,有些都不会午睡了,外面门口都坐着的有人,不过大家即使坐着,也都不闲,手里要么就是拿着东西在弄,要不就是纳鞋底,给孙子辈的做衣服,小孩的棉袄,连体棉袄,还要画样子,裁剪,这样的衣服其实是根据小孩子的具体的身高来做的,穿上正正好好的,会更舒服,比买的会更合身一些,不过现在也很少有人会穿做的衣服。

  徐小溪走过去还都跟邻居们打了招呼,到一楼借了朱老师家的电动三轮车,那一袋子粮食有一百多斤,她电动车带过去是不太现实,而且打出来的面一般有一袋半。

  朱老师把钥匙给她。

  “你这还挺快的。”

  徐小溪原本想着昨天下午就行的,笑笑,“这两天天气好。”

  朱老师也觉得是的,她还要去六楼老王家套被子呢,剩下的少,家里客厅能铺开,也就没弄到外面来了。

  徐小溪骑上电动车去了小院子,把晾干的小麦都全部装到干净的袋子里,一个袋子装半袋,这样她也能搬上车。

  江县因为打粮食的人少了,打面的店也变的少了,距离这边最近的骑车也要十五分钟,她还是问赵奶奶打听来的地址呢。

  打面坊就在一个胡同口,人来来往往的,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段,她把电动车停在旁边,店里就一台机器,前面还有人在打面,她就在后面等着。

  老板大概年纪六十多岁,穿着是深蓝色的褂子,脚上还是做的布鞋,打面坊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机器也是像经常擦拭的,很干净,是个很理事的大爷。

  前面那个客人像是跟老板是认识的,俩人年纪看起来也差不多大。

  “你这店要开到什么时候啊?”

  “一直活着就一直开,还有好些人是过来打面的。”

  徐小溪站在旁边就听见这两句。

  老板才看到徐小溪,本来以为她是到旁边店里买东西的,谁知道一直盯着这边看。

  “小同志,你是来打面的吗?”

  徐小溪笑着点头。

  老板没见过徐小溪,来他这里打面的都是老主顾,也都年纪大了,很少有年轻人过来。

  “行,这一会就完事。”

  徐小溪看上面显示的价格,打面粉是分重量的,一百斤差不多就是十块钱,然后如果打出来的麸子不要可以卖给店里,这个麸子可以回家加水搅拌喂鸭子,鸡,鹅,猪都行。

  老板先把徐小溪的两半袋面粉给扛下来上称称重,差不多一百一十斤。

  “给十块就成。”

  徐小溪拿出来手机就扫了墙上的付款码。

  前面的打好,还需要稍微晾凉才能装袋。

  老板自己把徐小溪的两半袋粮食先倒进去,然后就等着机器自动来打面。

  上一个客人结完账把麸子也给装走,他家里是养的有鸭子,就不卖了。

  徐小溪等了没一会后面就又来个大娘也是骑的三轮车,上面装了两大袋子的面。

  “老板,我来了,今个打的面多,马上等着过年,我们家人都从外地回来,这包包子,蒸馒头的,都不够吃。”

  老板上前过去帮忙,他跟这个大娘也认识,自然接话。

  “你家闺女儿子都回来,大概啥时候到家啊?”边说话边搬粮食。

  大娘心情可好了,“老大一家估计腊八就能到家,说是那会工地就没活了,差不多就能回来,闺女要上班上到除夕前两天,说是公司规定的,每年都这样,我让她换个地方干,她跟我说到哪里都一样,这也是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唉,谁知道啥是法定不法定的,问的烦了,就说我啥也不懂,我也不敢再问,不过前两天又说有年假,估计能早点回来。”

  说到最后能早点回来她笑的特开心。

  老板也知道她家的情况。

  “这确实是你不懂,你闺女是上到大学的,去到人家公司里上班都是有章程的,法定是国家规定的节假日,跟你儿子在工地上的不一样,工地上干一天是一天工,上班那是假期也有钱拿,知道了吧。”

  大娘似懂非懂,反正她也管不着,只要孩子能早点回来就成。

  “我闺女就最爱吃我做的手擀面,还有炸的糖糕,红薯丸子,我寻思这在面粉厂买的面粉擀出来的不好吃,我就特意这两天就开始淘洗粮食,还是自家打的面吃着香。”

  老板也点头,“可不是,一到年底,我这打面的人就多,幸好你来的早,不然还要排队。”说着话就把两大袋小麦给称好了重,“一共两百多斤,给我二十块钱就成。”

  大娘点头,这会才看到旁边还站着的一个小姑娘。

  “姑娘你也来打面?”

  徐小溪抿嘴点点头,“是呢,大娘。”

  大娘笑呵呵的,“打的面好,就是费事一些。”

  徐小溪倒还好,淘洗粮食的过程是慢悠悠的,也不觉得累,她还能发发呆,安静一会,也不用说话。

  大娘揣着手靠在自家的三轮车上。

  “老梁,你知道前门胡同的炸豆皮炸牛筋面的小江两口子,今个开门了,我明天准备去炸点豆皮回来存着,我们家里人都喜欢吃火锅,也要涮豆皮。”

  江县因为地理位置气候各方面的原因,又生产小麦,所以面食一直都占日常生活的主导地位,当然江县政府在自己的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岗位上面也一直在努力。

  江县东区有两个食品大厂,民以食为天,一个是手工水饺生产厂,另外一个就是辣条厂,在江县下属的乡镇企业中不缺乏方便面厂,挂面,素食包子这样的。

  徐小溪站在一旁有些心动,记得在何姐摊位上卖的辣条。

  “大娘,那个能现炸牛筋面跟豆皮吗?”

  大娘看小姑娘跟她说话也很热心。

  “可不是,小江两口子那个摊子是接的他爸妈的,前几天说是不想单干要进厂,可现在又觉得进厂不自由,这不折腾了一出,又回来了,都是新鲜的,放心。”

  徐小溪又仔细问了地址记了下来,这会面也打好,她把麸子卖给了老板,面粉装到来盛小麦的袋子里,都是干净的,扎好口,老板跟大娘都帮忙给她抬了上去。

  “谢谢。”

  大娘摆摆手,“谢啥,不客气。”

  徐小溪开着三轮车就去了大娘说的地方,看门口像是是个比打面坊还要小的门店,老板是两口子,大概跟何姐差不多大。

  “你好,我来买豆皮跟牛筋面。”

  男的有些胖,个也不多高,戴着眼镜,只看了一眼就又转头忙乎自己的。

  女的扎着长头发,穿戴着围裙,圆圆的脸上,大眼双眼皮,看着就面善。

  “来了,妹子,要多少豆皮跟牛筋面。”她随手就拿起来小本本还有自己围裙前面兜里的笔。

  徐小溪看这个小店里面还有个门口,打开里面就是个大院子,生产出来的都已经挂在院子里面扯好的绳子上。

  “每样两斤吧。”

  老板娘笑着应了一声,“妹子,进来等一下,都是鲜榨出来的,在后面晒着呢,我给你装好你带回家接着晾上就可以。”

  徐小溪点点头,两斤豆皮加两斤牛筋面总共十五块钱,她接过来袋子提着放在车兜里,到楼下的时候邻居们都站着玩呢,这会外面可是舒服,三轮电动车停到朱老师家的小车棚里,住在一楼就是比较方便。

  朱老师她们也都看到了,过去帮忙,总共打了一袋子半的面,挺沉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2页  当前第1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5/2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徐记小餐馆[美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