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穿越者必备技能
不得不说这名字正好戳到了太后的痒处, 哪个帝王不曾自比秦皇汉武,嘴上没说过,心里也暗暗地比较。
她没有帝王的名分,但自认才能不弱, 便是比不上秦皇汉武, 也超出普通君王甚远。
《始皇帝哭求拜我为师》其中的“我”应当是指主人公,那这就有意思了, 什么样的人, 能让一向暴虐的君主哭求?
抱着这样的念头,太后饶有兴味地翻开了这本书。
开篇出现的是一个女子, 她名叫季予,出生在距离秦朝大约三千年后。
三千年后的华夏,是一个大同社会, 在这里,老有所依,幼有所长,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男女平等。
季予在上完学之后, 考入官府工作, 工作内容与城市的规划与建设相关。
在一座城池中,小到一个道路的走向,大到不同区域格局的划分, 都与她的工作相关, 她喜欢这份工作, 并热爱它。
太后看明白了,原来又是一个幻想出来的世界。
三千年后?
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不过大抵与如今一样,王朝兴衰,交替轮换,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再过多少年也逃不过去。
至于大同社会,太后并不赞同,她认为是完全虚构的。
想要管理好一个国家,等级制度的划分不可避免,有等级就存在权力和私欲,根本不可能实现大同社会,仅是作者一个美好的愿景。
这个一开始出现的女子应当是此书的女主人公。
不过,既然她在三千年后,怎么能与始皇帝遇上?莫非——又是穿越?
[……
季予是秦始皇的忠实崇拜者,极其喜爱与仰慕他,对他的经历如数家珍,更将他的各种政治理念烂熟于心。
在她看来,秦始皇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他建立的大秦帝国,成立的政治制度,对后世造成深远的影响。
至于骂他残忍暴虐,毫无人道的,季予充耳不闻,那些都是不喜欢他的人故意编造出来的。
因为当时秦始皇的改革触动了秦朝贵族的利益,造反的人又看不惯他,故意给他身上泼脏水。
而且乱世用重典,他制定严苛的刑法也是为了秩序的建立,算不上大错。
英雄嘛,担些骂声也是在所难免的。
……]
看到前半部分,太后心下赞同,说的有理。始皇帝影响深远,确实有可取之处,大唐的律法也有些沿用秦朝。
看到后半部分,她摇了摇头,这女郎太过天真了。
秦始皇虽然强势英明,但其残忍暴虐也是有目共睹的,历史上他焚书坑儒,雷厉风行地排除异己,容不得任何人违逆。
要是真的穿越过去,她抱着这样的想法恐怕会容易吃亏。
不过,她知道历史的走向,又有许多先进的知识,也不一定。
[……
季予上职的路上,过路时突发意外,被车撞了,倒地的那一刻掉进了一个不知名的漩涡中,昏迷了过去。
时间回溯到三千年以前。
嬴政正在开坛祭天,因秦地遭遇暴雨,许多地方发生洪涝,若是不能治理,秦国将遭遇重创,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上天。
仪式进行到中间,嬴政刚念完唱词,天空中一声巨响,劈下一道惊雷。
众人忙跪伏在地,口中念念有词。
电闪雷鸣过后,从天上掉下来一个衣着奇怪的女子,正好掉在祭坛上。
众人以为她是神女,欣喜于上天垂怜,定是派来拯救他们秦国的。
唯有嬴政保持不同看法,觉得她可能是妖女,所以被雷劈过来的。
若是神女,为何没有神女的姿态?
但他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只令仆人照顾好这个来路不明的女子。
只等这女子醒来之后,询问试探她到底是怎么回事,若是无用,又来路诡异,直接砍杀就是。
……]
太后为季予捏了一把汗。
都说了嬴政残暴,其心思之深沉,常人难以揣度,她还偏不信。
若是一个弄不好,小命就没了。
但扪心自问,若她遇到这种事,也难保不会做出跟嬴政同样的选择。
作为一个君主,将危险和不安定的因子扼杀在萌芽中,是无法抗拒的本能。
[……
季予醒来之后,从旁人的话里很快判断出来了自己所处的朝代和环境,接受了穿越的事实,她还有些小小的兴奋,因为能面对她崇拜的始皇帝。
然而嬴政不耐烦应付她,几次出言试探都无疾而终,他终于不耐烦,干脆想杀了此女。
却有人献策,说他用错了方法,那位神女心软,不如直接说出实情。
嬴政将信将疑,决定最后一试,告诉了季予秦国目前的困境,以及百姓所遭受的苦难。
甚至带她去了灾民的居所。
季予看了之后,眼泪涟涟,同情百姓的遭遇,主动说自己有办法。
……]
太后放下提起来的心。
无怪季娘子没有听懂,她生长环境单纯,有话就说,直来直去。
嬴政是个人精,城府极深,说话拐弯抹角,一句话曲曲折折能藏八九十个心眼。
若是因为这种误会没了性命,还挺可惜。
而赢政也不会知道他失去了一个多么宝贵,可以着眼千年后的机会。
季娘子还是太过单纯,主动送上门说自己有办法,若是稍微有点私心的,能凭借此事获多少利。
[……
嬴政大喜过望,立马按照季予的需求招来了秦国的工匠,让工匠们听她差遣。
在季予的指导下,工匠们规划了秦国城池与农田的排水系统,采用明渠与暗渠相结合的排水方式,将排水干道与蓄水池连接。
并且他们制作出来了一些奇形怪状的工具,也派上了用场。
之后,秦国的洪涝灾害果然大大减轻,百姓的收成也挽救了回来。
虽然有点损耗,但也可以承受,没有到达民不聊生的地步。
嬴政对季予进行了封赏,同时大肆宣扬季予神女的名号,以示秦国乃是正统,得天独厚,有神女襄助。
……]
太后暗暗点头,这个明渠和暗渠相结合的方式,确实可行,还有这几种工具,甚为稀奇古怪,但貌似有很大用处,改天可以问问月明。
[……
在这之后,季予终于从自己见到偶像的美梦中清醒。
她看见了这个时代的真实面貌,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英雄辈出,百家争鸣。
或者说那只是这个时代微小的一部分,尽管这一小部分被后人传颂且熟知,然而大多数的百姓只是苦苦挣扎,求个生存而已。
既然她来到这个时代,带着千百年积累的先辈们的知识成果,更应该发光发热,将自己的所学发挥出来,救助百姓,改善民生。
……]
太后有些困惑。
如果说男子这样做可以加官进爵,手握权力,但季予得到的利益却与她付出的完全不相符。
她也不可能像男子一样为官作宰,所得到的只有个名号和钱财,而她做事时也从没有想过这些。
什么样的社会能培养出这样的人?真的存在毫无私欲,一心为民的圣人吗?
她从前也天真地以为是有的,可后来见得多了,又觉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才是对的。
秦王嬴政也与她有相同的疑惑。
[……
他虽然推波助澜,但还是对所谓的神女存有疑虑,不过送上门来的好处,他没必要拒绝。
这个在他眼中,与其他娇柔的女子无甚差别,只是显得更活泼一些的神女,在专注自己的工作时,显露出了跟以往完全不同的认真神色,全神贯注,像是专精自己领域,有所建树的老学究。
于是乎,整个秦国的工匠都供季予差遣,她不断地提出许多方案,忙得脚不沾地。
她视查全国各处,因地制宜提出适合当地的耕种方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
甚至寻找和改良了一些新粮种,并改良了耕作的农具。
又重新修建一些渠和大坝,方便灌溉以及抵挡洪水。
这也导致了许多农人都认得她。
因为嬴政之前的宣传,他们都对她极为信服,即使不懂,也按照她的方法一一做了。
……]
太后看到这里,眉头一皱,将上面关于农桑的事宜全部记录了下来。
因为这些方法并不只是空谈,连哪个地方发生的,当地的土壤和水源条件都写得一清二楚,方法也极其详尽。
若是只看这一页,甚至看不出来是话本,恐怕会以为是哪本未曾见过的农家巨作。
[……
秦国人都以为神女擅长农桑,却没有想到她对于国家的治理也极有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