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衡仙尊看了他一眼,说:“不,你不想。”
真人灰溜溜地站了回去,看向凌若霜的目光充满羡慕与嫉妒。
玉衡仙尊顺利地收凌若霜为徒,两人离开之后,其余人还在兴致勃勃讨论着今天发生的事。
只有凌欣妍目光阴狠地盯着师徒二人离去的方向。
至此第一册 完。
……]
“女主的心里话太令人心酸了,大起大落也不过如此,好在日后有个厉害的师父护着她。”
“哈哈哈,笑死我了,这个真人也想被仙尊收为弟子却遭到拒绝。”
“不愧是女主,果真厉害。看着这些人羡慕嫉妒,恨不得代替女主的场面,我就高兴。”
“话说如果凌家父母知道女主被仙尊收为徒弟之后,脸上的表情会是何等的精彩,肯定是后悔莫及,甚至惧怕日后女主强大了会报复他们吧。”
“那当然了,如今仙尊可是修真界的第一人,许多人上赶着想巴结他都没有门道,女主这一个照面却被他收为徒弟了。甚至不用等日后,女主如今仗着自己的师父都可以直接报复回去。”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要不是他们将事情做得太绝,也不会闹到现在的地步。”
“仙尊为什么会收女主为亲传弟子呢?我现在看什么都有点阴谋论了,他不会怀着坏心思吧?”
“肯定不会的,他之前不是都为女主做主报仇了吗?应当是见女主没有了金丹,之后生存艰难,修炼也成问题,于是生了怜悯之心。”
“况且那些恶事,还是他们剑宗门下的剑尊做的,他肯定得有所作为,补偿女主。”
“我倒觉得不那么简单,当然我不是说他不怀好意,只是觉得他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看女主的那几眼别有深意。”
“你等等,叫我翻回去——好像看起来确实有点奇怪。”
“不管了,不管了,看完了就好,之后的剧情就等待下一册呗,如果真有猫腻,后面肯定会说的。”
“还有凌欣妍最后的眼神是什么意思?她太自私了,只觉得自己受了苦,却没有看到别人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家族的看重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被背叛和伤害时又是多么痛彻心扉。”
“所有人都关心和在意她,许多珍宝对她来说唾手可得,她自然不会珍惜,只看到那些自己没有的。”
“她一见到更厉害的人物,连自己的师父都忘了。”
“哎!又完了,我还没看尽兴!”
“你们快看,书后面的作者有话说中还付着一篇声明呢。”
众人都翻到最后一页,里面果然附带着一篇声明。
说的是作者月明本人在现实中的身份,除山海书肆之外无人知晓,请大家切勿轻信一切自称是月明本人的人,以免上当受骗。
“上回有个人跟我说他是月明,幸好我没信!”有个人拍着胸口庆幸道。
.
张府尹这几日颇为苦恼,因为太后殿下近几日又犯了糊涂。当然这话他不敢在明面上说,只敢在内心悄悄地腹诽一下。
不是糊涂的是什么?竟然让他们官府去跟一个商户合作,哪有这般道理,她就不怕被人说是官商勾结吗?
万一办得不好,岂不是砸了他的饭碗,下一次考核评比,他还想要升迁啊。
况且张府尹对此事没有信心。
说什么防骗?谁不知道要对骗子提防些,用得着专门来提醒吗?
何况在纸上写一大堆道理,那些连字都认不全的老百姓根本看不懂,就算能看得懂了也不一定会往心里去。
所以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无用功,但他又不能不去做,不然圣人回头问起来不好交代。
听说是裴将军提议的,他干什么多管闲事,给他搞来这么个差事?难道是因为上次那个假拐子的事儿?
他倒好,借此讨小娘子欢心,可苦了他们这些被拉下水的人。
张府尹唉声叹气,连下属拍马屁的公文都看得索然无味,心中直犯愁。
有差役从门口进来,向他问好,“官人,卑职将报纸买来了。”
“呈上来。”张府尹准备把这事随便糊弄过去,有个交代就行,办得不好可跟他无关。
第82章 看谁套路深
张府尹翻开报纸, 先挑自己平常感兴趣的几个板块儿读了一遍。
这报纸做得还挺不错,五花八门,各种信息包罗万象,连街头谁家打架了, 哪个商户做生意不实诚被客人当场揭穿等等琐事都写得很详细。
张府尹不敢告诉别人, 他最喜欢看的是娱乐板块,别看他们这些朝中大员平日里端得一个比一个严肃, 背地里关起门来谁知道是什么样子。
其实个比个的爱看热闹, 平日里在朝堂上没少拱火,看人斗嘴辩论, 甚至大打出手。
张府尹理直气壮地觉得这算什么,谁还没有点见不得人的爱好了。
看完娱乐新闻之后,张府尹好心情地翻开了那个防骗板块, 看在其他板块做得不错的份上,他决定待会看到什么都不生气。
看到第一个故事,他略有诧异,还挺有模样的,此种套路他也见过,可见作者并不是凭空杜撰。
看到第二个, 他连连点头, 这已经是比较老练的骗子了,寻常人察觉不到。
看到第三个,第四个故事时, 他就只剩下惊叹了, 因为他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招数, 但是这些招数可行吗?
细想一下,还真可行。不能说一骗一个准, 但是许多人很容易上当,一旦踏进去,很难重新找回理智。
张府尹心中升起了一点希望,没准这防骗招数真的有用呢。
过了一会儿,外面响起了轰轰闹闹的吵嚷声,打扰到了正在专心看报纸的张府尹。
他不悦地皱起眉头,“怎么回事?”
有差役进来禀报,“官人,外面有一家人押着一个拐子进来了,说他们的孩子差点被拐子给骗走。”
哦?竟如此巧合?他刚说到报纸说不定有点用处,后脚就送来拐子。
这事必须严肃对待。
张府尹立马过去升堂,审问犯人,查清事情的真相。
进入正堂,他看到堂下果然是一家几口,以及一个灰扑扑,鼻青脸肿,貌似是拐子的人。
待他坐定,一拍惊堂木,了解几人姓甚名谁,开始问他们事情的经过。
一听之下发现拐子用的招数,竟跟那报纸上的一模一样。
张府尹惊了,怎么会这么巧?
这拐子是个新手,一到公堂之上,吓得两腿战战,几乎不等张府尹动刑,厉声质问他,他就迫不及待地把事情的真相给说了。
却原来,他刚入拐骗一行不久,因做事不熟练,已经搞黄了好几回差事,还差点害他师父被人抓住。他师父现在已经不乐意带他了,另找了个徒弟。
然而他一门心思沉入其中,不肯放弃,否则对不起他苦学了那么久。
这次准备再施展一下他师父教的骗术,看自己有没有长进。为此,他还专门找了一个落单的小孩,就算真的骗不到手,也不至于被抓。
当时他告诉那小孩儿自己是他父亲的朋友,去带他吃好吃的,他原本没想着能成功,后脚已经开始撤退,随时准备逃跑,撒谎说自己认错了人。
谁知道这小孩儿竟然相信了,他见来了希望,就不停地用所学的话术跟他套着近乎,说了一些似真似假的事。
那小孩儿也不停地点着头,像是完全信任他,跟他聊天时还透露出一些他们家的信息。
没一会儿又故作神秘地说跟他讲一个秘密,让他不要告诉别人。
他起了好奇心,附耳去听,那小孩儿却说他邻居家有个小偷,经常偷别人家的东西,有一次还被他撞见了,看见他拿着小罐,里面放着许多金首饰,偷偷埋在了一个无人居住的院子里。
听到这儿,拐子哪里忍得住,他们干这一行不就是为了钱吗?已经知道的财物岂能放过。
于是他自以为不经意地,怂恿小孩儿去带他挖装着首饰的瓦罐,承诺挖出来之后给他买蛋黄酥吃。小孩儿像是禁不住诱惑,最终为难地答应了他。
然后由小孩儿带路,引他往藏赃物的那处院子里领,没想到这一领就直接领到了他家。
一进门,见到院里坐着的许多人,他瞬间懵住了,紧接着那小孩儿说了一句“这个人是拐子”,瞬间所有人蜂拥而上,连打带骂,将他扭送到了官府。
拐子欲哭无泪,明明他是骗人的那个,却竟然被一个小孩儿反过来骗了,奇耻大辱啊!
张府尹听完之后,艰难地忍住嘴角溢出的笑意,努力平静,装作严肃地说:“还有你那些同伙呢?将他们藏匿的地点以及姓名,人数全部都说清楚,若是你表现得好,本府可以从轻发落。”
拐子闻言,忙不迭将他的同伙全部供了出来。接着张府尹命令差役前去拿人,时间不等人,万一叫他的同伙们知道消息后全都跑了就来不及了。
处理完这事之后,张府尹看着堂下的小郎,他喜不自禁,眼角眉梢都洋溢着得意喜悦之情,显然对自己今天反过来骗了拐子,并将他扭送到官府的事很是自豪。
“这位小郎,你是怎么知道那拐子是骗你的?又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反过来骗他呢?”张府尹问道,其实他心中略有猜测,只是不敢肯定。
小郎笨拙地学着大人叉手行礼,一本正经地回答:“回府尹,是阿娘常给我讲报纸上的故事,说要给我多增长些见识。拐子骗人的方法月明大家在文章里写得很清楚,我一听就知道他在骗人,所以又依据别的故事骗了他。”
果然不出张府尹所料,跟他猜的一模一样,因为他方才就在报纸上见过这两种套路,看来这防骗的方法确实有些用处。
只是这种行为不可鼓励,识破拐子的招数,并避免过去已经很好了,反过来骗拐子却具有很大的风险。
所以尽管欣赏小郎聪慧机敏,他还是严肃地叮嘱道:“这次是你碰巧遇见个笨的,要知道能做拐子的俱是心机深沉,阴险狡诈之辈,你能成功一次,却不能成第二次。况且风险极大,万一被那些骗子识破,他们是大人,而你是小孩,他们要对你做什么,你却反抗不得。此事万不可再做。”
小郎的父母原本也沉浸在自家孩子聪明,竟然抓住了拐子的喜悦中,听到这话一下白了脸色,“多谢府尹叮嘱,鄙人回去定好好教训他。”
小郎听了,瞬间蔫答答地,提不起精神了。
张府尹看到他的表情变化,不由心情更好了,天真单纯的孩童惹人开怀,怪不得他那些个同僚喜欢含饴弄孙。
对于这次太后殿下安排下来的差事,他也不再那么排斥了。此事确实大有可为,送上门来的政绩谁不想要呢。
接下来的事自不必说,只要他安排下去,属下们就会自发地动手替他把事情办好,毕竟他是堂堂京兆尹,不用事必躬亲。
于是关于山海报中防骗板块的消息,紧密锣鼓地宣传开来,传到了各坊各市中,力争每户人家都知道这回事儿。
因为有着官府和圣人的名头,所以没买过的人也对山海报心生好奇,而买过的人则自豪地拍着胸脯保证,绝对物超所值。
山海书店也会来事,对于每份印有防骗板块的报纸,如果携带孩童来买的话可以打八折。
防骗和防拐之声在长安城中愈演愈烈,许多拐子和骗子原本就是打得人一个措手不及,借着没有防心让人吃亏。
这下他们在长安城中愈发寸步难行,甚至走在路上稍有一点不正常的动作或者语言都会被人怀疑,别提多憋闷了。
于是他们起了一些别的心思,像他们这些三教九流,原本就是哪里能活得下去就到哪里,之所以待在长安城,也是因此地富人多。
眼看长安城再待不下去,他们准备另找他地,他们不信这报纸还能卖到全国各地不成。
骗子拐子们收拾行囊离开长安城,然而没想到的是他们一语成谶,果真是走到哪里,报纸跟到哪里,简直不给人活路。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