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现在是没有心思再去高考,而是想拥有自己一份事业。
石立夏当时也就听一耳朵,后来什么情况也就不清楚了。
原文里也有类似的事,不过石盈盈并不是以厨师的身份加盟开店的,而是作为老板和技术顾问,她只是研究方子,然后聘请厨师进行烹饪。
厨师是现在就在石盈盈家里帮忙干活的帮工,深得石盈盈真传。
只是这事是在八十年代中期,龙凤胎上小学的时候了,现在被提前了,开的还只是个小饭馆,而不是大饭店。
“已经定得差不多了,门店啥的都找好了,现在还在装修和置办东西呢。”
石立夏悄声道:“顾厂长没啥意见?”
石盈盈虽然也是老板之一,可这份工还是不体面,堂堂一个厂长夫人去个小店做厨师,传出去肯定会被人笑话。
顾正庚跟原文还是有些不一样的,他就是个普通人,虽然在管理厂子上思想开明,生活里可就不一定了。
他是有点儿大男子主义的,在工作上他倒是能做到一视同仁,可在生活上潜意识会觉得男同志就要多照顾女同志,更需要一个能照顾家庭的女性。
他们家现在有五个孩子,如果夫妻俩都忙于工作,那就没有人管孩子了。
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孩子不是给一口饭就行了的,是需要陪伴和教育的。
最好是父母双方一起陪伴孩子成长,可要是实在没法子,那也至少得保证一方稳住大后方。
石立夏和邢锋两人虽然也都很忙碌,可相对自由,彼此能调配时间,极少出现两人同时不在家的情况。
“那当然有了,要不然也不会拖到现在。”曹荣妹提起这个来劲了,却也不忘控制音量。
“一开始顾厂长是不同意的,觉得盈盈没必要这么辛苦,家里孩子那么多,又有两个小的,自己又忙工作经常没空管家里的事,还经常出差,难得搭把手。他们家啥都不缺,石盈盈还要出去工作,这不是让自己受累吗。
如果石盈盈在家带孩子累了,可以给她安排一个轻松一点的工作,没必要去做厨师。烟熏火燎的,还非常辛苦。”
石立夏点点头,这些言论都在她的意料之内。
很多人知道石盈盈的做法,肯定都是不理解的。
她要是想要找份体面的工作并不难,有丈夫这个大靠山,自己又是高中毕业的,能力也是有的,没必要去搞个体户啊,纯粹找罪受。
“那后来怎么说服的?”
“具体情况我不知道,不过听说石盈盈还哭了,还提了因为有孩子没法高考的遗憾事。顾厂长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只是心疼妻子,不想她太辛苦,最后还是同意了。”
顾正庚还是有些不乐意的,却也没有反对,尊重石盈盈的选择,可也明摆了并不支持。
“为争这口气,石盈盈和你姐打算投资大一点,开个大一点的饭馆。”
“啊?改方案啦?要开多大的饭馆啊?前期投资不少吧?她们钱够吗?”
石立夏一听,顿时有些担忧了。
倒也不是担心她们的能力,而是做生意有时候也看运气。
现在虽然是好时机,很多人受够了国营饭店的傲慢态度,私营馆子只要味道还行,地段不至于绕半天找不着,生意都差不了。
可有时候不是味道好、客流量大就能挣钱的,馆子越大涉及的东西越多,越容易出岔子,石立夏担心她们因为乱七八糟的事被卡。
石迎春虽然这几年攒了不少钱,可开饭馆前期投入大,她还真担心出岔子。
不管什么时候,做生意都是有风险的,不是谁都能挣钱的。
“他们的门店在五一路,以前那有个银楼你还记得吗?之前的主人平反了,现在还给人家了,那户人家就拿出来出租了。
你姐之前就得到消息,一直就很眼馋,那地方位置特别好,房子也保护得还不错,之前是个办事处。就是房子太大,有两层呢,租下来装修、租金都不少,生意也不能往小里做,风险会很大,也就没敢惦记,现在石盈盈加入,他们俩一拍即合,准备拿下哪里改成饭店。”
石立夏被这么一提醒,就记起来了。
“我姐加上石盈盈一起,钱也不够吧?”
那地方做成饭馆,没个几万打底是不行的。
不仅是硬件投入,还需要各方打点。
“她们拉了小恒入伙,关系都是小恒跑的。”
小恒全名肖恒,也就是铁蛋。
原本大家都叫他铁蛋的,可现在长大了,在外头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大家也就改着叫本名了,只有石立夏认识他认识得早,很难改掉习惯。
听到肖恒也入伙,石立夏也就没那么担心了。
肖恒人小能力大,典型的这个时代最敢闯敢拼的一类人,也是有一方势力的地头蛇。
三人之前也合作过,一直合作愉快,也不用担心合作中间出岔子。
顾正庚虽然对妻子的事业并不支持,可他只要不反对,石盈盈靠着机械厂夫人这个名头,很多人也会给她面子。
“我姐也是,这么大的事竟然也没跟我提。”石立夏不满道。
曹荣妹:“还不是看你一天天地忙得不行,学那什么玩意的,头发都一把把掉,也就不想你跟着发愁。他们也找了邢锋合作,利用他的关系在外地调食材呢。”
“哪有这么夸张!”石立夏紧张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发,还好,依旧还有一大把。
“不过你姐也是没到用你的时候,瞧着吧,很快就来找你的。”
果然,石迎春当天晚上就过来找石立夏了。
她拿着一张报纸放在石立夏面前,指着上面一个小方块道:
“立夏,这就是广告吧?你能不能也帮我联系报社,也帮我搞一个?”
第163章
79年初,各地报刊、电视台就已经开始陆续刊登播放广告,文汇报还刊登了《为广告正名》的文章,广告业务逐渐恢复。
不过在南城以及整个省内,还没有哪家本地报刊开展这样的业务,石迎春拿的报纸是她之前去沪市的时候买的。
石立夏跟石迎春说过,现在想要做生意就得时刻关注政策动态等,才能抓住机遇,善于分析预测未来,才能走在人前。
做生意最赚的就是前期,等到大家都做熟了,喝汤的机会都不一定有。
再加上石立夏经常在报纸上刊登文章,因此石迎春一直都有看报纸的习惯,每次去到外地,都会购买当地的报纸。通过报纸,了解当地的大概情况。
之前石迎春能弄到一批淘汰的废布,就是看到报纸说有家纺织厂因为大雨,导致很多布匹被淹,导致一部分布匹被损坏,她就跑过去查看情况,看会不会有一些坏了一半但是又没全坏的布匹,需要处理的布匹。
经过一番折腾,还真被她给弄到了。
现在工厂正经出的布料质量都是有严格要求的,不合格就是不合格,也就囤在那不出货了。
反正是公家的损耗,不是自己的,有些工厂也就不管了,让石迎春这样的人钻了空子。
这一次成功,让石迎春更加相信石立夏的话,每次看报都会非常仔细,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也不会放过。有时候不经意的一条讯息,背后就藏着商机。
石迎春去沪市买报纸的时候,看到刊登广告的小豆腐块,脑子里立马就有了想法。
她去沪市本来就是为了考察去的,他们毕竟都没开过大饭店,得学习别人家的宝贵经验。
虽然说他们将小饭馆一下提高了几个层次规格,带着一些冲动,却也并不是没有准备的,石迎春、石盈盈和肖恒分别去了沪市、京城和羊城,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考察大城市的大饭馆是怎么开的。
石迎春的收获之一就是知道了原来还有广告这玩意,她跟石盈盈聊过,石盈盈也说,现在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而且他们前期投入过大,要是等着名气慢慢打响,怕是前期资金撑不住,除了动用各自人脉宣传,还得想一些别的办法。
于是,石迎春就过来找石立夏了。
南城本地报纸还没有这个业务,可石立夏跟报社的人很熟,哪怕现在很少再刊登文章,可平常没少联系。
石立夏最清楚拥有喉舌人脉的重要性,而且自己以后还是要回到广告业的,少不得还要和这些人打交道,因此这些年一直都在维护着这些关系,每次出差还会主动询问关系好的编辑记者是否需要帮忙带什么东西。
要是本地报刊已经开始这样的业务,石迎春也不用麻烦石立夏,可现在不是没有吗,就希望石立夏能帮着争取一下。
“行,我明天到报社问问。”石立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报刊刊登广告是早晚的事,不管什么报刊都逃不过这个命运,只不过早晚的事,估摸着现在已经提上议案了,就等着什么时候审批呢。
“除了刊登广告,姐,你还有啥宣传想法吗?”
“我还谈好了几个广告牌位置,到时候会在几个繁华地段树立广告牌。”
这也是石迎春从沪市学到的,在沪市的时候,她脑子里都已经想好要去哪几个地方立广告牌了。
“就是你看你有没有空,帮我画几幅广告牌的宣传画,我给报酬的。”
石立夏毫不客气应下来,甚至有些激动,她多久没正经搞过广告设计了,现在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行啊,我给你打个折。”
“哟呵,你还真收钱啊?”石迎春斜眼。
石立夏理直气壮:“那必须的,创意设计很值钱的,做得好了会让产品深入人心,不用长期积累名声就能让人记住并且愿意去尝试消费。我以后会专门搞个广告公司,负责给人设计广告宣传。瞧着吧,现在开放了,要开始自由竞争了,广告宣传会成为商品交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石迎春本就有前期投入广告宣传的打算,一听这话,直接拍板道:
“我这酒楼的广告都交给你负责了,怎么样,接单吗?”
石立夏不管在宣传科还是销售科的表现都是有目共睹的,她都能把货卖给外国人了,这点事肯定没问题,石迎春相信她的能力。
“接!”石立夏毫不犹豫应下,“你们是我第一个客户,我可以给你们算便宜点,前期宣传创意全包给我三百块,怎么样?”
三百块可不低,很多人要不吃不喝赚一年呢。
石迎春倒吸一口凉气:“你这还叫优惠?”
这还只是创意费,刊登广告的广告费、制作费等等都是不算的,全加起来前期投入得多大啊。
“有两个方案,一个就是三百,先给钱后给创意。另一个则是我不收钱,用你们饭店第一天的盈利作为我的报酬。”
亲兄弟明算账,石立夏在公事上分得很开,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她的创意可不便宜,而且要包揽很多事。现在一切都是刚刚开始恢复,很多事情办起来非常不方便,印一个宣传单那都得托各种关系,三百块确实不算高了。
石迎春毫不犹豫选择第一种,她对自己酒楼盈利很有信心,三百都没有那还不如开个小饭馆呢。
石立夏接下活,立刻开始忙了起来,当天晚上就开始设计宣传海报。
她虽然是老手了,可依然要花很多心思,既要符合这个年代的审美,又得有点新东西抓住人的眼球。
既然要做就做最醒目的,让人牢牢记住的,不能因为现在大家对广告的认知还比较浅薄就随便糊弄。
第二天,她就去了报社询问刊登广告的事。
石立夏直接找了南城日报的主编,南城日报更注重民生,而省报则是更加官方。
主编跟石立夏是老相识了,主编一直都很欣赏石立夏,彼此关系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