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川县,有这样的绣工的不多见,这些扇面又是卖出一笔钱。
那个杜家姑娘最是喜欢漂亮,虽然家里是继室二娘执掌中馈,可这个原配生的反而最宠溺。
听说杜金樱早已经定亲,这次回来是专门为从老宅出嫁的,二娘正替她准备嫁妆,这扇面定能入眼。
离开巧针坊,江枝又急忙到霍家商量麦冬种植的事。
穿行在日渐恢复热闹的街道上,她这个朴素的农妇平平无奇,可从身边走过一顶遮盖严实的小轿撩起一条缝,一双惊讶又带着疑惑的目光看着她,直到双方消失在彼此的视线里。
轿帘轻轻落下,里面杜家继室微合上眼,旋即喃喃自语:“那女人好像是江泼妇,难道她们没有逃走?不行,等金樱成亲我就必须离开平川,这里不能待。”
想想自己如今呼奴唤婢,穿金戴银的生活来之不易,不能被人破坏,继室夫人就心里发紧,一个劲的催轿夫快快回去。
身处闹市,江枝并没有觉察到那一双窥视的目光,只急匆匆进了霍家药行,她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
随着油菜和冬小麦的播种,麦冬也种进事先选好的地块,时间很快也进入初冬。
天气渐渐冷了,每个人身上都穿了薄袄。
已经出月子,养胖一圈的桃儿娘还裹着头巾,她抱着小儿子坐在窝棚里喂奶。
田桃抱着几棵嫩嫩的萝卜蹦跳着从田间回来,外面的雾气润湿了她的头发。
“娘,用这些萝卜煮点油稀饭吃吧!小泉小溪都馋肉了!”
田桃儿虽然才十二岁,可田贵要忙里忙外,除偶尔几个婶子嫂子们来家看看,基本上是她独自照顾娘坐月子,俨然成了一个当家人。
桃儿娘看看女儿手中的萝卜,点头道:“家里那片肉切一半,还有两个蛋,你煮了,和小泉小溪分着吃吧!”
她知道自己坐月苦着女儿了,不仅煮饭洗碗,还要洗尿布,就连半夜小孩子哭还要起哄着,怕吵醒累了一天的爹。
田桃儿取出一块巴掌大的腊肉,拿刀在上面上上下下比划了很久,终于还是舍不得,只切下二指宽的一条肥边。
把肥肉洗干净切丁,再放锅里煎出油,最后放些豆瓣酱炒香,再放水放米,放菜,熬粥就是油稀饭。
腊肉的香味飘散,秦氏在隔壁翘着鼻子闻,转头对正蹙眉忍酸水的莲花道:“你想吃就找你男人要,别摆脸子给我看。”
第257章 新农村建设第一步
莲花有喜了,不过她没有说出来。
虽然没有郎中把脉,但被婆婆念了这样久,她又从其他媳妇那里听过怀孕之初的反应,就知道自己推迟半个月没来的月事是有喜,这两天出现的犯酸更是让她笃定。
如此大的惊喜却让她惶恐不安,因为婆婆说过,自己跟徐根庆碰没碰她门清。
这一个多月她跟徐根庆频频在外面“干活”,婆婆根本就不知道的。
要是听到自己有孕,还不知道会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必须马上告诉徐根庆,让他去跟婆婆说。
莲花在家焦急等着徐根庆回来,而此时的徐根庆和田贵都不在家。
仓房的晾棚下,村里男人们或蹲或站,把正说话的江枝围在中间。
也有妇人对这些村里事感兴趣,不远不近的旁听着,每个人都很激动。
江枝手中捏着一本册子,对众人道:“县衙第一批徭役的名单已经下来了,我们村因为年初已经服过,所以不用再管。”
徐根有点头:“嗯,我们砍树,垒了几道堡坎,是把驿站位置清理出来的。”
之前徐家村就服过徭役,在外面官道清理干净树子,整理出一片空地。
本来是要做驿站的,但被张军头占做巡检站了。
江枝继续道:“听张巡检说,这次来服徭役第一批是抽调梨花镇下,人数有百个,要我们自己看好门户,别惹事非,我准备把村里安排一下守村守夜的。”
徐家村人少,突然在附近出现百人的青壮,虽然有张军头他们的巡检在,但难免不会出现调戏女眷,小偷小摸这些事情,还是有些担心。
这一句提议立即引起大家支持,谁也不想自己家存下的粮被偷。
徐根庆道:“江村长,我们几个人组个队,每天守着各个路口。”
其他人也附和着道:“对,梨花镇有镇勇,县城有巡丁,我们这里靠着官道,也该有个村丁。”
流民乱兵多冲击城镇,徐家村这样沿路的村子也跟着受害,好不容易安稳下来,每个人都不想再乱跑了。
江枝等他们说完才点头道:“是要组织村丁,但不是你们去守村。
守护家园人人有责,老弱者没有力气,但有眼有嘴巴,可以在各处路口多走走坐坐,一有风吹草动再通知村里。”
这部分虽然让老人受苦,但也是节约人工的最好办法。
李老实出声道:“要那些腿脚都不利索的用来干啥,还是我让小泉强子石猴子他们来,细娃子眼尖腿快,有事一下就回来了。”
人群里,几个男孩子连连点头,入冬后,地里的活也少了。
可每天除要去地里拔草之外,他们还要放牛和上山捡青杠子、桐子,对李老实说守村,那就更喜欢了。
徐长明也在人群里听,不过他跟其他人不一样,是背向着里面。
听到李老实说老人无用,要让孩子守村,心里老大的不乐意,闷声闷气道:“那些屁股上蛋黄都没干的小娃能干啥,还是上山捡青杠子才要紧,我们这些人爬不上山,难道还走不动路了!”
对村里人来说,上山捡青杠子很重要。
虽然家里已经有粮食,可饿了一回,对这个能救命的东西是不敢舍下,从十月开始,家里一有闲就要捡青杠子存着。
李老实听他插话,立即高声道:“长明老爷子能看住村,你可别说大话闪了舌头。”
徐长明站起来瞪着李老实恨声道:“我是站着撒尿的,说话算数!以后我就守着路边,不许那些外人随便走!你李老实就等着看吧!”
说完就气冲冲的走了。
其实江枝让大家以后留意安全,只是说正事前的一道小菜,她真正的话还没有提,没想到先气跑了一个。
不过,这也没啥,话重新进入正题,那就是修房的事。
江枝才说出:“哪几户人家要修房?”立即就有人答应:“我,我我!”
徐根庆手举得高高的,生怕自己被忽视,还站起来说。
修房就能宽敞些,跟半夜三更老起来撒尿的娘也能分开,他是一天都不能忍了。
江枝略微一数,徐根生和徐根有几家,田贵家,秀才家还有武阳和林家石家,多的要七八间正屋,少的也要修上一两间,基本上家家要修。
大家都知道机会难得。
冬季本来就是巴郡修房的时节,忙碌的一年里,这段时间庄稼暂时不需要多管。
雨水也是最少的季节,蒙蒙细雨打不湿衣服,干起活来不冷不热,每家人早就盘算好自己能修几间。
最主要的还是官府开始修驿站,就意味着砖石木料要送来了。
“好,既然大家都要修房,我有一个建议,那就把各家附近的坡坎垒起来,多堆出平地。
那些城里的房子一排一排的,走路也方便。
我们这种山里,想摆整齐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把各家门前修好,至少走路要方便。”
在巴郡,因为土地的问题,人群是以大散居,小聚居方式生存。
每处聚居地能修房的宅基面积不同,根据地势的高低不平,各家各户的房子也是造型各异。
在稍微宽敞的平地可以修建成“三合头”。
也就是正房两边再延伸出两通拐角的偏房,呈凹字形,中间是一块地坝。
正房中间为堂屋,两边是卧室,而拐角出去的偏房就是厨房,柴房、猪圈和杂物间。
这类“三合头”小院一般不建大门和围墙,而是由一片竹林掩映着,可以满足每户人家的隐私和通风。
若是遇上地基狭窄,就没有正统的建筑概念,不再刻意修建“堂屋”“厢房”,而是随坡就坎,随曲就折,只要功能上满足生活的要求,一切都随心所欲。
两种风格的房屋在巴郡随处并存,怎么修都是根据地势和环境选择,归结起来就是庇护安全的同时,一要通风,二要能避雨遮阳。
现在,徐家村也是同样的情况,江枝几户人家处在平地上,勉强还算摆出小“三合院”。
田贵他们这些外来户就只能选择高坎矮坡的地基。
若是修得宽敞的话,在屋里还需要上台阶。
除非挖出一片平地,这势必会有很大的工程量。
AI制图,山区农家
第258章 当一回战地记者
怎么修房的话题一开,每个人都说得情绪激动。
一番讨论下来,将每户人家的道路修好列为第一条。
要得富先修路,至少每户人家都要能做到鸡公车推进屋。
如果不能,就需要另外选址,现在是唯一机会。
因为修房以后,江枝就要去县衙给大家申请房契,那样才算真正的扎根住下来。
按照官府的说法,两年不回,以前的地契和房契就全部作废。
再不担心原来的村民回来,自己还得被驱赶。
大家又说一阵,各自把怎么修房放在心上,准备回家商量一下。
虽然不能一下就修成青砖大瓦房,只能筑土墙茅顶,也得把地基弄好。
徐根庆跟田贵也在往家走,一边商量着地基的事。
两家是邻居,但一个原住民,一个是外来户,这也是秦氏欺负田家被打的原因。
现在要修房,按徐根庆家的原址应该在平地处,但已经被现在的巡检占去,也必须另外选址。
两人正说着话,就看见莲花一脸焦急的等在半道上。
徐根庆问:“家里啥事?娘又骂你了?”
他担心莲花又被娘欺负了,急忙就要往家里走。
莲花忙拉住他:“我有事跟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