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经过观察,他发现刘家村里面很多人家里的日子过得还不如刘家呢!
刘家的日子再怎么差,在刘家村和这周边村里,生活水平怎么也能够达到一般人家水准了,起码看起来还有一个人样,不算过得太苦。
看了一下刘家村里其他一些过得比较差的人家,家里连田地都没有,只能够租种其他地主在周围的田地来耕种,辛辛苦苦忙一年,扣除税费和给五成的租子给地主以后,自己一家人剩下的那点粮食,连吃个四成饱都做不到,加上过日子需要的其他柴米油盐之类的开销,那日子过得可真是苦啊!
连个像样的屋子都没有,只能够住在棚子里面,这么一对比,陶长安感觉刘家的情况也不是那么无法忍受了!
至少要是让他在那些四处漏风的棚户里面过日子,他估计连一天都忍受不了,看来幸福度还是需要靠对比才能够比较出来的。
但是再感到相对幸福一点,这样每天清汤寡水拌着野菜混肚子的日子,还是让陶长安过得不大适应。
习惯了现代的方便舒适,想吃什么随时可以买到的便利生活,一下子来到这个普通的古代农民家,要不是捡回一条命,能够继续活着,有选择的话他估计是不会愿意在这个时代生活的。
可惜没有给他可以选择的机会,既然因缘际会在寿终正寝之后,来到了这里,陶长安能够选择的就只有让自己好好的、幸福的活下去了。
农民这一段时间陶长安因为一直忙着,对如今的生活也没有时间做一个好点的规划,如今总算忙得告一段落,自己明天也能够到镇上去看看了。
前面十几天日子过得苦,那是因为原主留下来的条件就这样,暂时不好改变,如今总算不用整体待在村里动弹不得了,陶长安就想着到了镇上以后,看看能不能找个机会偷偷多挣点钱?
不说别的,只要学一下其他几房--不要把挣到的所有钱都上交,自己偷偷留点,日子过得总不会比如今还要窘迫了。
每天晚上半夜睡醒,都能够听到自己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响,只能够喝水充饥的滋味,反正陶长安可不想一直这么过下去。
可以说身无分文这点,实在是让陶长安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就怕什么时候遇到点事情,自己要是一文钱都拿不出来,就只能够面对最坏的情况了。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更不用说陶长安这个普通人了。
天天挨饿,朝不保夕的日子,短期还能够忍耐下去,但长期这样下去可不行。
反正自己也有小空间,到时候存钱和买了可以吃的食物放进去,想用的时候随时都可以,除了自己能够动用外,也不用担心会被人偷了发现了什么的,实在是再方便不过了。
洗了脚,睡着之前他还在想着要怎么往自己小空间里面存点用得着的东西呢。
第二天大概凌晨两点钟,外面天还没有亮呢,陶长安就被老大刘长耀在屋外的敲门声叫醒了。
阻止了李氏想要起来帮自己收拾的举动,让她跟三个孩子继续睡,陶长安自己起来穿戴好之后,随便抹了两下脸让自己清醒一点后,这才领着包袱走了出去。
如今这个时候已经是农历七八月份了,初秋的早上还是有一丝丝凉意的,幸好陶长安多穿了一件衣服,要不然万一着凉了就不好了。
三个人并没多说话,各自背着自己的包袱,就着夜色和火把上的微光深一脚浅一脚的开始趁夜赶路。
走了大概差不多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的时间,三兄弟裤脚都被路上的露水打湿了不少,这才赶在天亮之前到达镇子上。
凌晨六点钟的早上,天才微微亮透着几丝光线,模糊能够看得清人影而已,他们兄弟三个来镇上还算早的,小镇也是一副刚刚睡醒,街道上人才开始慢慢增多。
为什么说是三兄弟呢,实在是老四经常不怎么见人影,人都找不到,又怎么能够拉他一起出来打短工挣钱呢?
老大带着陶长安和老三他们两个到早早的就守在粮铺门口,一等人家开门,就赔笑着上前问道:
“张掌柜,今天有啥活需要我们兄弟干吗?”
张掌柜听到人有人出声,转头一看,见到是有点面熟的刘家三兄弟,道:
“噢,是刘老大你们三个啊,今天你们来得巧了,早上正好有一批货到,你们待会就过来帮忙吧!”
看了他们三个,知道他们身上还是有一把子力气的,也不浪费时间说废话,“工钱就按照以往的样子给,刘老大你们觉得可以的话就做,要是觉得不行的话,那我这边就只能够另外找人来干活了。”
能够这么顺利的找到活干,刘老大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嫌弃工钱,要知道周围有的是人想要替代他们来干这份活呢!
“工钱按照以往的给就行了,我们兄弟三个一定会好好干的,多谢张掌柜您了!”
陶长安他们也跟着一副十分感激的模样谢道,等张掌柜去忙他的后,他们兄弟三个人这才在粮铺伙计的带领下,往后院走去。
三个人放好包袱以后,就跟着伙计到了后面仓库里面老实的干起活来。
幸好陶长安的身体已经好了很多,加上感到累的时候,还可以借着喝水的机会掺点小空间的泉水进去解除一下疲劳,这让他干起体力活来,倒是不算辛苦!
不过看到刘老大、刘老三和其他一起干短工的人那汗流浃背的狼狈模样,还是让陶长安看了心生感慨--【要是自己没有小空间的帮助,没有什么特长技能能够挣钱的自己,估计比力气都比不过人家,活得可能更加艰难!】
粮铺这边干了两三天,就没什么活了。
为了能够更有效率的寻找打短工挣钱的机会【当然也为了能够避开其他两兄弟的眼睛,方便自己偷偷攒点私房钱什么的】,刘老大和刘老三两个人不约而同的提出了分头行动,说是三兄弟分开找活的速度比较快。
对于这样意料之中的提议,陶长安自然也是不会反对,一起行动确实不方便。
“那大哥,三弟,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做完活回去,可能碰不到一起,要是谁打完工了就可以先回去家里,不用逗留在镇子上等其他人,你们觉得怎么样?”
刘老大点头同意道:“那成,按照老规矩办,老二老三你们争取多在镇子上做点活,可不能够那么早的就回去,要不然爹娘他们见挣不到钱肯定要不高兴的。”
一年当中好不容易能够有一两次机会出来打点短工,挣点私房钱,刘老三还是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的,拍着胸口保证道:
“大哥你就放心吧,我跟二哥那是再实诚不过的人了,不会怕辛苦就早早回家去--肯定会多干点活挣钱的。”
三人说定了以后,就各自分散开来径自去找自己比较熟悉的人找活干了。
原主其实也有比较熟经常一起干活的人,大家经常一起干活,有一些主雇用他们比较顺手,有活的时候也会主动的找他们来干。
陶长安又在镇子上零零散散的干了几天的体力活,挣到一百三十多个铜钱,睡觉的地方还是跟同村的人在郊外破庙那里挤一下勉强住的不花什么钱,不过人总得吃饭吧。
第8章
扣除一日三餐所花费那点钱,身上总共能够剩下的也就一百多个铜钱,这还是在陶长安省吃俭用的情况下才存到的。
暂时没有什么活干,手上又存了点铜板,加上身边没有其他管着,陶长安自己一个熟悉了一下镇子上的布局以后,就开始考虑以后需要做什么了?
到了想要挣钱的时候,他才非常可惜自己上辈子就只是一个什么都干点,在家里种种田出去厂里打一下杂工,都没有学到什么技术性的东西。
现代生活非常便利,就这么凑活一下,多少也能够挣到点钱,尽管不多,但怎么也够家里的开销了。
七八十年代养小孩的时候,也没听说一定要送小孩去读大学,让孩子们读个小学认识个字就差不多了。
那个时候周围的人差不多是这样,陶长安作为一个普通人也是随波逐流的跟随大众走,日子过得也还行,怎么也饿不着。
等二十年代,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以后,陶长安家里的孩子们也长大能够出去干活挣钱了,那个时候陶长安也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人了,为了给家里改善一下经济条件也跟着打工潮到外面的厂里做杂工。
每个月工资也有几千,尽管这点钱不算多,但也够自己老两口花用,攒下点还能够支援补贴一下儿女。
那个时候人都老了,生活也过得去,所以陶长安也没有想着自己还需要学点什么技能。
整个人生都过了大半辈子了,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谁也没有预料到自己死了之后还会有这样的奇遇!
没有办法,上辈子没有掌握什么能够挣到钱的技能,这辈子想要挣钱,看来也只能够老老实实的慢慢来了。
但以自己目前的条件来看,想要挣钱的话好像也没有好的办法,陶长安能够想到可以利用的条件也只有那个十平方米左右的小空间可以给自己用了。
看着街道上人来人往的行人和沿街小摊贩们高低起伏的叫卖声,等一行商队从自己前面的街道缓缓走过的时候,陶长安突然灵光一现【自己没有什么手艺可以挣钱,完全可以先当一个小货郎兼走商的先积累前期资本啊!】
那些走村窜巷的小货郎们之所以比较累,那是因为需要自己费力的挑着货品到处走,既耗费时间也花力气,性价比不高。
但换成有小空间的自己,在走村窜巷的时候,完全可以在货担上摆上一些样品给人看,其他的就放在自己的小空间里面。
万一遇到客人想要多挑一点其他样品的话,完全可以借着货担下面密封的竹筐--假装从里面把其他商品拿出来【实际上那些商品都是从小空间当中拿出来的】。
小空间可以放十多平方米的东西,不用费力气挑,这在力气上已经节省不少精力了,可以让自己这个货郎当得轻松不少。
这么想着,陶长安觉得这样的挣钱方法完全可以行,利用闲暇的时间做货郎--这样既不惹眼多少也能够挣到点钱。
同时有着小空间可以保质储存的便利,自己完全可以在当货郎的同时,顺便收购一点周边村里的特产进行倒卖。
比如说在东边这个村子收购了一点棉花,完全可以把棉花贩卖到西边的村里或者镇子上,这样一收一卖--能够挣到的钱肯定比当纯的货郎多上不少!
当然挣钱归挣钱,陶长安也没想让自己专门从商,士农工商,要是从农民转成了商籍,对后代也不是一件好事。
他身后还有原主那个小家呢,商户可是不好科举入仕的,总不可能一点都不顾虑一下子孙后代的前程了吧!
即使自己这一代没有什么读书人,但万一到了孙辈重孙那辈出了一个读书人呢?
这些都是陶长安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活过一辈子的人了,眼光总是要看得长远一点的。
即使不需要考虑子孙后代,只图自己这一辈子能够大富大贵的话,家里没有对应的权势能够护住自己的财富--那挣再多的钱,到头来也只不过是为其他人做了嫁衣!
【看看封建时期的那些首富的下场,就知道没有一定的权势,最好不要冒头,要不然挣再多的财富,也只是权贵眼中可以随时割的匪菜而已!】
陶长安从来不敢低估人性的阴暗面,自己这辈子确实能够挣一些钱来改善生活,但只能怪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够太惹人眼才行。
反正自己有小空间,大不了自己到时候把大部分挣到的钱放在里面,只拿出小部分出来改善原主一家人的生活罢了。
虽然说要对原主那个小家负责,但陶长安也知道过日子其实最重要的是要自己爱护自己。
在保住自己,爱护自己,让自己日子过得开心幸福的基础上,有余力了才能够考虑拉一把原主的小家,让他们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
虽然自己能力不算非常大,但只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陶长安还是有信心自己肯定会比原主强,至少能够让原主的小家过得比过去好一些。
在心理完善了一下利用小空间来做货郎的主意后,陶长安就抓紧时间到街上询问起各家货物的买卖情况,货比三家来对比一下,到底进哪家的货比较划算?
原主自己是会一点编框手艺的,但架不住陶长安自己对这方面不大熟悉啊。
与其等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勉强的编制好一副货架出来,还不如直接花钱买一副来得省事划算。
再说陶长安打算趁着今天时间还算充沛,就想直接把货担和想要卖的货品置办好。
这样明天自己就可以直接开始走街窜巷的去卖东西了,卖东西总比再去打短工强点。
同样是干体力活,但这给自己干和给其他人干,意义还是不一样的。
至于自己当货郎的事情万一让家里人给知道了,陶长安这里也有说法。
要是自己主动说自己要出来做货郎,估计家里觉得风险太大【朝不保夕的,万一亏了那不是白费功夫了嘛】,觉得要是做货郎挣钱的话,别人肯定早就干了,又怎么会轮到自己家老二?
为了避免被二房这边拖累,同时也是为了安稳点过日子,肯定会反对陶长安干这个的。
可要是跟家里换一个说法【直接说陶长安是在一个货郎的手下做短工,明天对方支付自己15个铜板的工钱的话】,尽管工钱少,但没有短工做的时候,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估计刘家那边的人也不会反对自己做这个了。
再说了,即使刘家那些人反对或者想取代自己来做货郎,陶长安也是不怕的。
作为一个成年男人,只要自己硬气起来,刘家也不可能给硬是压着不让自己做。
其他人没有小空间这个便利,只看外表--想要依葫芦画瓢,那也要看他们能不能受得住这个苦才行了!
心理有了完整的应对方案以后,陶长安做起事情来就更加有动力了。
“老板,你这副货架卖多少钱啊?”
杂货铺的老板见客人是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的乡下汉子,尽管不觉得对方会在自己买什么东西,但本着来着是客的态度,看了一下对方问的物品,笑着说道:
“噢,客人你问的是一般做小买卖用的货架,你来我这里买就对了,整个镇子上也就我家卖的东西最实诚划算,别处的东西只会比我这里贵,不会比我这里还便宜划算的了。
要是客人你想买的话,也不多要你的,一口价五十个铜板卖你了!”
陶长安自己身上总共也才一百多个铜板,才买个货架,就用了一半!
这让他忍不住有点迟疑起来,自己是不是应该再继续多做几天短工,攒多点本钱之后再开始做货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