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考科举_分节阅读_第109节
小说作者:桃花白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8 MB   上传时间:2024-08-09 09:08:03

  至于甲等堂?

  那是要考进来的,并非谁能来。

  不过作为秀才,确实有进县学的资格,可是现在名额也满了,等着名额空缺了再说。

  一套下来,李耀众只拿了秀才应得的俸粮离开。

  后面的事,就是安小河说的了。

  安小河讲他舅舅确实很气恼。

  说自己从府学回来,竟然如此冷遇,好像还写了几首诗,大有哭诉命运不公的意思。

  但写得一般,也没流传出来。

  现在他舅舅就在他家住,说是帮他,还有安家其他子弟辅导功课。

  这,这不就是蹭住在姐姐夫家?

  也是,安叔公家被称为安大户,自然是日子好过的,至少比自己日子过的舒服。

  更别说青储料更让他家把院子门头重新修缮,看着就气派。

  可再怎么样,去自己姐姐的夫家住,还是离谱了些。

  安小河大概意思是,他舅舅想当安叔公家的私塾先生,算是自家的私学。

  但安叔公根本不理这一茬,先不说他更敬重赵夫子。

  再者,他家还养个先生?他钱多烧的吗。

  他家满打满算,也没几个学生的。

  不过看在小河舅舅秀才的身份,不好赶人走。

  这些八卦纪元看的好笑,也没当回事,只当茶余饭后的调剂。

  他方才又买了些宣纸回来,书画线条的练习,他也不觉得枯燥,反而从中找出乐趣。

  像书画大家所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此会,方知书画本来同。”

  这收拾就是强调笔墨跟线条的艺术,从中更能体会到“写意”之感。

  落笔,用色,结构。

  字与字之间,线条与线条之间,似乎都蕴藏着独特的节奏。

  学了画才知道,怪不得都说书画同源。

  也怪不得房老夫子说,先写字入门,再练习绘画,随后画画的技艺便能帮助写字,形成自己的风格。

  书法入画,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画山石的高低远近,转折走势。

  跟写字运笔的顿挫,有异曲同工之妙。

  纪元的进步,夫子们看的更加清晰。

  从他最近交上来的课业来看,纪元的笔法进步堪称神速。

  他本就勤于练习,底子极好。

  现在多了不一样的技巧,书法之道早就入门。

  十岁的年纪,就有这么一手好字,太难得了。

  房老夫子看着,也觉得脚下生风。

  看看他的学生,多厉害。

  纪元书画同练,不由地想到如今学的《礼记》跟《春秋》。

  书画可以相辅相成。

  那这两本经典的典籍呢?

  如果相互印证,是不是还能得出不同的感悟。

  四月底的月考,纪元把两者印证着写□□,可以说是潜意识所为。

  意识到这一点后,五月份的月考,则是有意结合。

  以礼记的观点来佐证春秋。

  两者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从而得到独特的观点跟文章。

  月考时的文章,写得纪元酣畅淋漓。

  考试结束,立刻去翻去年学的其他三经。

  他的动作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

  纪元早就成为丙等堂的风向标,他做什么,大家都有意模仿。

  原本还有点不好意思,见纪元并不介意,现在已经光明正大把纪元当榜样。

  见他去翻去年学的三经,赶紧问道:“纪元,你翻去年的书做什么?”

  纪元看着他们,眼里带着兴奋:“大家可记得去年《尚书·五子之歌》?”

  众人自然记得。

  尚书的字不多,但晦涩难懂,说起来,还不如《礼记》好学。

  这自然因为尚书的成书之间更早。

  所以更难懂。

  其中五子之歌,是羿让国君的五个弟弟分别作歌批评国君哥哥太康。

  此篇分为六段。

  第一段是告诉大家作歌的原因。

  身为国君的太康,不效仿他爹,也就是夏朝开国国君的传统,当了天子却不理朝政,丧失君德。

  所以羿找到机会,让太康的弟弟们,来批评他的不作为。

  后面五段,则是五个弟弟从不同的方面批评太康。

  讲的便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百姓好了,国家才能安宁。

  一直讲到,要记得历史教训,才能让祖宗基业传下去。

  其中也有在其位谋其政的意思。

  而与今日考的《礼记·哀公问》,则可以相互印证。

  鲁哀公问孔子,一问礼,二问政。

  孔子也答,民之所由生,礼为大。

  就是说,人们生存凭靠的便是礼,礼最重要。

  后面说的,便是只有遵守了礼,才能分辨君臣,上下,长幼,男女,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

  以礼来定其位,也在强调所有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

  今日考的这一题,若把《尚书》的篇章来印证《礼记》的篇章,也是可行的。

  夏国的国君都要在其位谋其政。

  这不就是在佐证“礼”的重要性。

  说起来,这个观点并不新颖,也并非纪元独创。

  可他在书画之间领悟到读书的真谛,领悟到所有的书都是相通的。

  一通百通。

  这样的情形,已经是读书的纪元,在慢慢摸索自己的道。

  这个道或许艰难,或许还不够正确。

  但能形成自己的认知,已经难能可贵。

  二经可以相连。

  五经自然也可以。

  读的四书理论同样可以共融。

  这跟现代的科目并不一样,并不是隔行如隔山,反而把知识真正领悟,摸透,反而是求学的本质。

  打比方说。

  以前读一本书就是一本书。

  十本,那就是单独的十本。

  现在纪元不仅读了,还能用互相的观点在脑海里辩论,探讨。

  书与书之间,知识跟知识之间,在相互交流。

  学了一加一,又学了乘法。

  本来是单独的公式。

  现在可以结合起来,计算更复杂的问题。

  纪元要翻书,就是要把去年学的翻出来,跟今年学的相互比照。

  怪不得他学着礼记,私下教谕他们还愿意给他补习春秋。

  完全是因为这些课都是一样的,岂止是不会互相干扰,明明能相互补充。

  想来,若不是怕他们学的吃力,县学是愿意同时教授两部分知识的。

  纪元仔细解释,大部分学生也如醍醐灌顶。

  是啊。

  以前学了那么多,不应该丢下,答题的时候,也不该只在原书上找答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5页  当前第1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9/7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考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