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之前她找到了外公外婆留下来的九个盒子,藏在盒子底部的,都被陈青妤找齐了,也都收起来了。
除了这个,还有一个盒子是她妈妈的首饰,这是当初陈易军藏在老宅子的,也被陈青妤拿回来了。呵呵,她妈的东西,这个狼心狗肺的软饭男别想据为己有。
这两种之外就是一个木盒子,雍正年间官窑的一个花瓶。
陈青妤哪里舍得用,自然要收起来。
再旁边,就是一袋子钱了。
这些都是值钱的东西,唯一一个特别点的就是从袁小翠那收的人参。
陈青妤把锁头都锁好,不禁又感叹大杂院也有大杂院的好。
大院儿时时刻刻都有人,周围都是认识的熟人,真的很安全了。
陈青妤这一个多月赚了十几万,奔着二十去了。
这还是扣出了本钱,如果算上本钱,她手里其实有二十大几万,这个年头儿简直不敢想象。
陈青妤都觉得自己现在啥也不干,最起码能过十来年好日子了。
呃,这就没出息了。
别看她买这个买那个,但其实啊,花的都是毛毛雨。
其实陈青妤也知道,她手里有钱,但是绝对不是独一份儿,别看万元户少见,但是有钱人也未必张扬。她能赚钱无非是靠着外公外婆留下来的家底儿,再加上吃了时代的红利,但是如果坐吃山空,那以后也不行。
想到外公外婆,陈青妤就想到了坟头儿。
她怀疑外公外婆在树下藏东西了,但是又不着急去挖,挖了没地方放啊,哎!
陈青妤坐在家里发呆,不过很快的,她就打起精神。
过日子,按部就班!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陈青妤赚钱都挺容易的,所以也没那么强烈的一定要立刻发大财的心。她琢磨着,最近还是该去郊外的,抓点蛇问候一下陈易军啊。
陈青妤翻个白眼,琢磨陈易军这个家伙的心里素质。
这老东西倒是挺能绷得住。
说起来,余美娟他们姐弟也走了挺长时间了,也没个信儿,他们也不至于拿了一百块钱就跑了吧?陈青妤碎碎念,不知道是不是人禁不住念叨,陈青妤刚想到余美娟,就听到梅婶子叫她。
陈青妤:“怎么了?”
“小陈,有你的一封信。”
陈青妤:“咦!”
她赶紧的出门,很快的,笑了出来,还真是余美娟。
她跟余美娟说好了,有事儿发电报回来,倒是没想到余美娟会写信。不过想想也是,发电报比较贵,字数也短。一般没那么着急,自然不会这么做。
如果事情比较复杂,那肯定就更得写信了,这样可以说的比较详细。
陈青妤拆开了信封,果然,事情比较复杂。
原来,余美娟和陈二弟回了下乡插队的农村,开始进展并不太好。都说农村人淳朴其实也不尽然。虽说余美娟在城里有企图骗婚的心思,但是在村里可没干啥。
而且,还给村里介绍了收山货的营生呢。可就这样,大家对她还是有有色眼镜。
再加上她弟弟刚下乡那会儿挺嘚瑟,所以两个人不太招人待见的。
他们在乡下也待了好多年,只有几个关系还成的,跟大部分人都关系平平。这次他们两个回去想要收人参灵芝或者一些虎骨鹿茸什么的,大家也都不太相信。
村里倒是也有人跟他们搭话儿了,不过那是把他们当冤大头。
有的是收购站二三百的档次,跟他们要一千;还有的是用熏好的萝卜想骗人,还有猪骨头冒充虎骨的。
但是村里人是同一战线的,大家拧成一股绳,不花大价钱,他们根本别想在村里有收获。
这给余美 娟姐弟两个没气死,直骂穷山恶水出刁民。
两个人进展不太好,不过好在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朋友,还是有几个处的还成的。慢慢打听才晓得,其实绝大多数人家也根本没有这种好东西。别看他们住在山沟里,但是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到好东西的。别看有的人找他们谈价钱,但其实,他们手里根本没有东西,估计就是想坑人。
两姐弟一听,也不敢久留了。
本来两姐弟都要打道回府了,也亏得,临走又跟原本的几个朋友见了个面。他们当时下乡也有几个已经在当地安家落户的知青,有一个女知青就跟余美娟关系不错,她嫁在了本村没错,但是妯娌是隔壁村的。
在她的穿针引线下,余美娟他们这才渐渐有了进展。
她妯娌的娘家就有一颗人参想出手,这人参是二十年的野山参,要价八百,比收购站收购肯定是贵了。一般收购站是给不到这些钱的。但是那边的意思是,如果跟收购站一个价钱,人家就直接卖给收购站了,何必卖给他们。
太低了,就留着以后再说了。
余美娟也拿不准,所以才给陈青妤写信,看她的意思。
余美娟一封信写了八页,絮絮叨叨的,怨气冲天,可见这次下乡真的不太顺利。陈青妤倒是没觉得贵,如果八百能收到,她觉得还是值得的。
陈青妤果断开始回信,不过她也格外叮嘱,这如果是交易,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别去人家家里,去个明面儿上人多的地儿,买完了就赶紧走。
陈青妤本来觉得收这种东西没什么的,但是看着余美娟絮絮叨叨的信,陈青妤才觉得自己可能是把事情想简单了。也亏得余美娟不是一个人,还有个男同志在。不然还真是更让人不放心了。
所以啊,农村和农村也不一样。
蔡明明她娘家也是农村的,听起来就蛮好的,民风也比较淳朴。
石晓伟他们下乡也是在东北,回来也没听他说什么不好,可见还是不错,毕竟,石晓伟这种个性,要是不好早就哭诉抱怨了。他没抱怨啥,就说明没那么难。
也是了,如果难相处,袁小翠早就着急回城了,也不至于还在村知青点窝着不着急走。
可见,村里人比袁家人更让袁小翠信任。
但是同样都是乡下,余美娟他们去的这个地儿就比较一般了。
萝卜装人参?猪骨头装虎骨?
这不是把人当成二傻子?
现在这骗子都这么不走心了吗?还是说,以为他们城里来的人是傻子啊,啥也不懂?
陈青妤无语。
这是拿准了他们真是一不小心上当就必须吃这个亏,可见他们村里还真是拧成一股绳。
陈青妤没忍住又多写了一些叮嘱的话。
她也怕,这次这个“八百”也是坑人,先是正常交易,拿到钱之后回头再给人参抢回去,不管是钱还是东西,都是他们的……这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她也不想把人往坏了想,但是既然那边小山村已经是这么个情况,那提着十二万分的戒备总是好的。
所以啊,她叮嘱他们选择交易的地方最好在车站附近,人也比较多,买完了别在当地久留,赶紧走。如果是觉得哪里不妥当,就干脆算了。
她也不是非要买这个东西,不必冒险的。
陈青妤也没有耽搁,写好了回信就出门。
相比于几十年后极有安全感的社会环境,她果然还是看事情有些大意了。
四九城是首都,治安当然好,但是那山沟沟里,与外面接触都少,还真是未必那么安全。陈青妤碎碎念出门,梅婶子:“你这是干啥?”
陈青妤:“我去寄信。”
“出啥事儿了?我看你表情不太好。”
陈青妤:“有吗?其实也没什么的,就是我有个亲戚下乡收山货,差点遇到骗子,人家用萝卜装人参糊弄她。我这也跟着生气呢,不是都说农村人淳朴吗?咋能这么干,太坏了。”
陈青妤这话可不是假话,从头到尾,没一个假的。
梅婶子噗嗤一声笑出来:“你这姑娘一看就是出门少,淳朴的是人,跟地方可没关系,城里农村都有奸诈的,我家大小子二闺女他们不是摆摊儿吗?这我可太知道了,他们就常跟我抱怨,真是啥样人都有的。他们有些东西都是在周围农村收的,这你知道的吧?就这,都能遇到不少坑人的呢。”
陈青妤:“这都有坑人的?”
梅婶子:“咋没有呢,你这不是也摆摊儿,没遇见过?”
陈青妤:“我这东西固定,也不出去收货,还是不一样。”
“那倒是,咋没有啊。用坏鸡蛋糊弄人,给菜上故意抹点土压秤,还有故意往鱼肚子里灌水的……”
陈青妤睁大眼,瞠目结舌。
“你看,没见过吧?”
陈青妤摇头。
梅婶子笑了:“他们做买卖都这样。”
她说:“行了,你赶紧去寄信吧。”
陈青妤:“好。”
陈青妤没有单独寄钱,反倒是把钱放在了信封里。这蛮大胆的,但是陈青妤觉得其实也挺好。如果是寄钱,取钱的时候反倒是不那么安全。
谁让他们是在外地呢。
越是小地方,关系越是复杂。
陈青妤有点后悔让他们去收购,主要是她真没想到这个情况。
毕竟,她自己去羊城进货都挺顺利的。余美娟他们都在那边下乡,她自然没多想。
谁曾想啊,哎!
陈青妤忙忙碌碌,不过又很快的清闲下来,这一次她没着急立刻去南方,倒不是要等蔡明明,而是要等余美娟,陈青妤不太放心这个事儿。
不过把信寄走了,陈青妤也没事儿干了,难得的清闲了几天。
突然清闲下来,人还挺失落。
有种茫然感,陈青妤无所事事,正好去山上给坟头儿拾掇拾掇,最好抓点蛇回来,这么想着,索性拎着铁锨出门。这几天赵大妈早出晚归的,搞得大家都有点迷糊。
这不,陈青妤拎着铁锨骑车出门,还没出大院儿又被拦住。
陈青妤:“我去山上一趟,上次上坟,看到那边都有点塌,还涨了不少草,正好最近没事儿,我过去收拾收拾。”
这种事儿不好大张旗鼓,她声音小小的。
史珍香严肃点头:“是该收拾收拾的,这个事儿可不是大意的,不管咋样,这个最该留心。”
陈青妤浅笑点头。
史珍香:“你一个人去?你婆婆呢?最近咋没看见她?”
她打听起来。
陈青妤笑眯眯的:“我婆婆之前一直上班,现在这不是退休了吗?前一段儿忙着房子,前几天又忙着帮我给剩下的衣服裤子都出了。根本没工夫干别的。这不总算是忙完了家里的事儿,她就想着出去多转转,这几年都上班,辛苦的不行。难得轻松下来啊。再一个,前一段儿不是劳动节放假,有些外地的都来四九城旅游了。我婆婆还说,人家外地人还来到处走走呢,咱自己人倒是没到处看看,感觉亏了,这不,天天出门转悠。”
史珍香嘴角抽了下:“你婆婆倒是有那个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