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_分节阅读_第279节
小说作者:千山不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53 KB   上传时间:2024-08-30 20:35:55

  一直关注此事的三公主自然知道了,即便提前被李承乾打过预防针,此刻也不免心生凄苦,觉得自己连累了姐妹。

  同样收到消息的二公主冷笑一声:“凭他们也敢对公主挑挑拣拣,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配不配!”

  二驸马:是是是。

  二公主:“要是跟他们有一样的想法,就趁早不要做尚公主的美梦,靠着身份找个家世低微的女子捧他臭脚吧!想要攀高枝还想要妻子贤良淑德,难不成他是潘安在世子建复生吗?”

  二驸马:对对对!

  二公主:“要我说现在的名声没什么不好,我们是天朝帝姬,本来就该肆意洒脱,要那劳什子三从四德做什么?”

  二驸马:公主说得都对!

  二公主轻哼一声,扭头就带着她的理论进宫去了,还力劝公主们坐实“嚣张跋扈”的名声,绝对不能平白被污蔑。

  公主们:“……”

  不得不说听多了有点被洗脑,后来公主们行事果然肆意了很多,什么跑马打马球都是小事,她们在不犯法的前提下极尽嚣张之能事,驸马更是被管教得服服帖帖,丝毫不敢冒犯。以至于后来豢养面首、参与政事,甚至与皇子争夺储位,都是自这时开始。

  此时公主们尚且不能预料到数十年后的事,只觉得二公主胡闹,但三公主的确因此放下了内疚,心情平静许多,也有心思考虑她和王敬直的事情。

第216章 良臣

  与此同时,李承乾开始对世家发难。

  世家为了拉拢新科进士手段频出,都被李承乾派去的人看在眼里,暗中阻止的同时留下不少证据,牵出萝卜带出泥,他实打实抓住了世家不少把柄。

  本来还想给世家留点体面,可惜这次三公主之事中世家也插了一脚,他们对皇室如此厚爱,李承乾也就不客气了。

  某一个早朝,李承乾安排的人站出来,弹劾世家欺男霸女、诱人赌博、破坏市场秩序等诸多罪名,就连证据都齐齐整整,世家辩无可辩,只能俯首认罪。

  之后世家每家抛出几个旁支子弟做替罪羊,又吐出不少利益才了结了此事。虽然说不上伤筋动骨,但也损失不小。更重要的是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很快就代替三公主一事成为长安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世家经营多年的好名声出现一道深深的裂痕,对他们来说,这可能是比损失实打实利益更可怕的事。

  李承乾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世家喜欢用流言攻击别人,那也该尝尝这柄双刃剑的滋味。不枉他特意在早朝上密集爆发,还特意安排人在市井宣扬这个消息。

  经过此事,世家自然不敢再对新科进士做什么,李世民也正式授予他们官职。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李世民对诸位进士的能力和品行有了个初步了解。

  他最喜欢的是两种人,一种是聪明的,可以用巧妙手段婉拒世家的拉拢,还能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伤害。

  一种是态度好的,立场坚决地拒绝世家,受到胁迫也绝不动摇。

  李世民给这两种人的官职最高,其次便是手段没那么高超,态度也没那么坚决的,再次便是在世家和朝廷之间摇摆不定的。

  至于接受了世家拉拢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被李世民封了个小官远远打发走,没有点大能耐是很难有出息了。靠背景或许还有机会,但他们都是寒门出身,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靠山,至于世家……世家若能保住他们,就不会让他们落到这步田地了。

  寒窗十几年,好不容易趁着改革的东风科举中第,家中的喜气尚未散尽就得了这样一个结果,叫人不得不唏嘘。

  不管当事人及家人如何惊疑崩溃,旁观之人却明白,这一场皇室再次赢了世家。

  即将在未来几年内参加科举的寒门学子也心有戚戚,坚定了跟着皇室走的决心。

  相比之下苏琛就不是那么瞩目,虽然他留在东宫,官位是所有新科进士中最高的,但因为在预料之中,引不起大众丝毫兴趣。

  大家都忙着看热闹去了,偶然想起苏琛时,也只能感慨一句好命,在圣上还是王爷的时候就做了太子殿下的伴读,刚授官就是这么高的官职,日后封侯拜相平步青云都是可以预见的。

  *

  此事结束后,李承乾抽时间找了魏征一趟。

  找魏征很容易,因为他非常勤政,不是在办差事就是在骂李世民,只要时间不是很晚,在班房或者李世民那里总能找到他。

  李承乾找到班房,魏征果然在。

  他埋头在繁杂的公文之中,露出的头发已经花白。见到李承乾进来,他放下笔起身行礼,动作却显得有些僵硬,李承乾甚至听到骨头的噼啪声,这是上了年纪又伏案太久的缘故。

  李承乾想起初见魏征的时候,现在的他明显苍老多了,带着厚厚的眼镜,脸上每一道沟壑都藏着疲惫。明明他才五十多岁,看上去却比大他几十岁的孙思邈还要老态。

  李承乾暗叹一声,魏征虽然对阿耶苛刻了点,但的确是难得的贤臣良相。

  正因如此他才不得不走这一趟。

  李世民和魏征这些年相爱相杀,虽然总有争执,但总能求同存异,带领大唐蒸蒸日上,不怪能成为君臣相得的典范。

  可还是那句话,魏征对李世民太苛刻了。

  他几乎是全方位关注着李世民所有情况,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吃喝娱乐,稍有不对便加以进谏,若李世民不理还会多次进谏,有时候还会当众顶撞,常常气得李世民心梗。

  自然,正是因为魏征这个脾气,这场关于纳谏的政治秀才会如此成功。

  但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李世民能容忍魏征五年十年,未必能忍十五二十年,普通人尚且会在忍耐中爆发,更何况是手掌天下权、高高在上的帝王?

  李世民又不是什么很好脾气的人。

  这几年李承乾冷眼旁观,李世民对魏征的耐心越来越差,虽然面上还是一切如常,私底下却常有抱怨之语,难保什么时候就要触底反弹。

  李承乾不希望看到那一天,所以来劝一劝魏征。

  他对魏征笑了笑:“魏卿案牍劳形,也该注意休息,不若与我一同出去走走。”

  魏征点点头,叫来底下人交代几句后随李承乾一同出去。

  班房附近有个小花圃,官员们劳累之时都喜欢来这里转一转,吹吹风赏赏花,还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李承乾和魏征便打算去那里走一走。

  李承乾注意到魏征走路有些慢,双膝也微微屈着,皱眉道:“魏伯父的腿不舒服吗?”

  魏征:“只是近两月略有不爽,多活动活动便好了,不是什么大事。”

  “太医怎么说?”

  魏征摇摇头:“一点小毛病,就不用太医看了。”

  李承乾:“……太医隔几日就要到班房问诊,伯父没有让他们把过脉吗?”

  “太医来的时候我或是在御书房,或是忙着差事不得空,所以不曾看过。”他倒不是很在意,“我这腿也就是有点麻,许是坐得太久的缘故,没什么大碍。”

  李承乾眉毛皱得更紧,不赞同道:“您也太不当心了,您的身体不止是您自己的,也是阿耶和天下百姓的,必得精心才是!等会儿我让人请太医来,您可不要再推辞了。”

  魏征无可奈何,只能应下。

  此时他们已走到了花圃边,附近歇息赏花的官员见到他们二人纷纷行礼后远远避开,给他们留下说话的空间。

  魏征:“殿下特意来班房寻下臣应是有事吧?可是为了三公主的事?”

  最近魏征和李承乾的差事没什么交集,朝堂上的事也就那么几样,想来想去只能因为这个了。

  前些日子三公主婚事那场闹剧,魏征是弹劾的主力军,虽然他自觉自己无错,但李承乾毕竟是三公主的兄弟,且一向待兄弟姐妹亲厚,想要替三公主说几句话也是应该的。

  李承乾本来没打算说这个,但魏征既然提起,他也就问了:“魏伯父真心觉得此事是阿姐和青雀他们的错吗?”

  魏征摇摇头:“几位殿下固然有错,但此事却是由王珪而起,错处最大的自然是王珪。”

  李承乾笑了笑,这回答在他的预料之中,魏征虽然耿直,却不是是非不分的倔驴。

  但他更迷惑了:“既然如此,魏伯父何必对阿耶和阿姐步步紧逼,却对王珪之过不闻不问呢?”

  魏征:“圣上不是罚过王珪了吗?”

  李承乾:“啊?”

  魏征淡淡道:“圣上已经罚过王珪,他的过便已经了了。况且王珪为圣上臣子,功过自有圣上定夺,无需我指手画脚。”

  李承乾:“啊?”

  他脑子转不动了,既然无需指手画脚,又为何要指手画脚?因为李世民处罚王珪而疯狂弹劾的人不是魏征他本人吗?

  魏征见他如此,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继续道:“我弹劾皇上与三公主,乃是因为皇室为天下表率,需得行事有度,不可张扬跋扈。圣上统率万民,更该以身作则,克己复礼。”

  李承乾:明白了!

  魏征的意思是王珪是个小人物,不值得他费心思弹劾,他弹劾李世民和三公主也不是替王珪出头,而是觉得皇室对这件事的处理不是很恰当,为免皇室日后行事无度,他要将刚冒出一点头的“嚣张”打压下去。

  李承乾:“伯父的苦心我明白,只是您是否思虑太甚了?阿耶这些年治国理政兢兢业业,并无错漏。我们兄弟姐妹也一向谦让恭谨,从无跋扈之处。人无完人,即便偶尔略有出格,又何必苛责呢?”

  话说到这个地步,魏征也明白李承乾是借三公主说李世民了。

  他道:“人无完人,却可以尽量接近完人,偶尔出格不算什么,但可以避免自然更好。若无人提醒,今日这里出格,明日那里出格,长此以往,岂非处处都是出格之处?”

  魏征的话自然有理,李承乾也非常认可,但是……

  李承乾叹了一声:“但是你再这样下去,阿耶迟早会听不进去的。”

  魏征默然。

  其实他也不是没察觉,最近这两年与李世民沟通越来越不顺利,从前他的进谏大多被采纳,即便不采纳也总能知道缘由,现在却总是莫名其妙得不到回应。

  魏征深觉挫败,但不知该怎么办,只能不断进谏,试图用这种方式逼李世民重视。可惜效果没看到多少,倒是他与李世民的关系越来越僵硬。

  虽然李世民面上不说,但魏征能感觉到他对他已经不如从前亲近了。

  李承乾又叹了一声,只觉得自己承受了太多。

  他问魏征:“我记得魏伯父曾说过,愿只做良臣,不做忠臣,不知良臣与忠臣有什么差别?”

  魏征一愣,似乎回忆起久远的往事,下意识回答:“稷、契、咎陶是良臣,龙逢、比干是忠臣。良臣,自身得美名,君主受显号,子孙世代相承,福庆传之无穷;忠臣,自身受祸被杀,君主陷于昏暴,国破家亡,仅取空名。这就是两者的区别①。”

  这是他当年与李世民对答时的回答,本以为早就忘了,今日才发现依旧字字清晰。

  李承乾:“良臣能辅佐帝王成就大业,忠臣却空余忠贞气节。正因一流的谏臣能提出好的建议,同时能使谏言被主上接受采纳,二流的谏臣能提出好的建议,却无法使之得到重视。魏伯父曾经立志做一流谏臣、良臣,协助阿耶成为明君贤主,如今你的初心还在吗?”

  魏征神情怅然,长久地沉默不语,陷入了自己的思绪。

  李承乾没有打扰他,让宋福找了个小吏守在一边就先行离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①:摘自白话版《新唐书·魏征传》

第217章 吐蕃2

  李承乾和魏征说话时避开了人,但皇宫没有秘密,尤其对于它的主人而言,于是二人的话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耳朵里。

  听到李承乾对魏征说的话,李世民心中极为爽快。

  就是这样!魏征就是忘了初心!当初说好的要与他做明君贤臣,现在就剩在他身上挑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揪着不放,再继续这样下去,魏征能不能做贤臣不知道,反正他是做不下去这个明君了!

  随后又是感动。承乾肯定是看不过他老是被魏征惹生气才跑去劝解的,宝贝儿子就是孝顺,知道心疼他这个父亲。那话说得也好,不愧是他家承乾,就是聪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3页  当前第2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9/2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