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用古诗剧透历史[历史直播]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邀月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64 KB   上传时间:2024-08-31 19:07:55

  “回禀太宗,祖皇父皇嫌隙已生,无论哪位祖宗在位,儿臣都担心再起兵戈。文帝之哀、开元之痛,历历在目。”

  “若儿臣即位,定会善待祖皇和父皇。两位祖宗于儿臣恩重如山,儿臣尽心竭力、鞠躬尽瘁,绝不敢有一丝懈怠。”

  众人听着,觉得这话倒有几分意思。

  文帝之哀,说得是隋朝文帝杨坚之事:太子杨广趁文帝病危、调戏宫人,文帝欲废太子,杨广却假传圣旨、直接领兵攻入文帝寝宫,待他再出来时,文帝已经暴毙身亡。虽然史书无明确记载杨广弑父,但众人都心照不宣。

  而开元之痛,无疑是说李隆基一日杀三子的旧事。在座的各位都是亲眼所见,如今想来都只觉遍体生寒。

  李隆基和李亨随即对视一眼,这对撕破脸的父子连个假笑都不愿再演,眼里刀光剑影,恨不得用眼神将对方就地处决。

  李世民静静听着,不置可否:“听说寿王琩进退有礼。”

  李豫不慌不忙,将早就准备好的说辞奉上:“儿臣自幼熟读史书,对太史公《卫康叔世家》记忆尤深。卫宣公见太子伋的新婚夫人宣姜貌美,便夺子妻为己妻,最后终致父子离间,五世不宁。我辈定要以此为鉴。”

  “你叔父众多,挑挑拣拣,总该有能用的。”

  “如今石潭边人多口杂,难免有人泄露听闻。若是皇位更易其他叔父,新皇得知肃宗之事,儿臣担心、担心……”说到这里,李豫聪明地垂首不言,给人留出想象余地。

  石潭边的李亨拼命点头。

  皇位给儿子总比给兄弟好,儿子起码留着自己的血,且冬郎孝顺,定不会亏待自己。若让兄弟即位,李亨只觉自己大限将至——刚才水幕里的棺材挺不错的,就是皇陵还没来得及准备。李世民几乎是立刻听懂了李豫的言外之意。他眼神一沉,不由想到了玄武门前的那件事。不得不说,李豫这几句话的确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但尽管如此,李世民面上依旧不动声色,令人猜不透他的想法。

  见太宗好似无动于衷,李豫决定再次加注:

  “儿臣是父皇的长子,长子继承,古之惯例。而且儿臣生母福薄,已于开元过世。”

  长子!生母已逝!

  所有人同时眼睛一亮。

  自唐一朝,至今还未有长子继位之事,这让重礼守序的文臣们无比难受。唐律规定“有子立长,无子立嗣”,李亨如今未有皇后,李豫的长子身份简直是铁上钉钉的皇位继承人。

  再说生母早逝,这也是极大的优势!

  这意味着没有太后干政、外戚专权,简直是完美杜绝了“武后第二”的任何可能。

  李世民不知道李治继位和武后临朝的事情,他只以为大臣们是喜爱李豫长子身份,所以才如此激动。说来也是,他一直精心培养承乾,早早立长子为太子,就是希望李唐后世能够循礼有序、各安其分。

  见众人纷纷颔首、太宗面色缓和,李豫的嘴角不由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

  李世民沉思片刻,最后一问:“论身份、论德行,你倒是配得起这把龙椅。但你要如何向朕证明,你有做皇帝的本事?”

  李豫激动得浑身轻颤,他定了定神,挂上谦卑恭敬的微笑:“儿臣不敢。”

  “儿臣自知才疏学浅,定会向朝中大人多加请教。儿臣愿效仿太宗,选贤举能、虚心纳谏、睦邻安边、勤政爱民。”

  这段话听得石潭边的文臣们通体舒畅,纷纷点头。

  “少来这些虚头巴脑的。”李世民不耐烦地打断了李豫的“官话”,示意他来点实在的。这种套话奉承下大臣自然可以,但对李世民而言,终究还是无趣了些。

  李豫顿了顿,乖顺地一转话锋,平静继续:“正如仙人所言,至德元年,也就是756年,父皇于灵武即位,儿臣随即担任天下兵马元帅,负责调度朝中诸将。当时灵武之地,朝廷草创、军士寥寥,是儿臣推心示信,招怀流散。直到彭原时,儿臣已经募兵数万。”

  石潭边的武将们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李豫不紧不慢,还在继续:“至德二年,儿臣与郭子仪、李嗣业、王思礼等人从凤翔出发,于香积寺与叛军决战,最后斩杀六万叛贼,成功光复西京。此后,儿臣仅在长安镇抚三日,随即率大军东追叛军,一鼓作气,接连克复陕州多地,最终光复东都。”

  众人眼睛一亮,无不狂喜。

  唯有李亨不满地哼哼:“那也是孤给你机会,你才能领兵。”

  听到这种荒唐话,李豫面色不变,两颗漆黑的眼珠转向李亨。

  他直勾勾盯着李亨看了许久,只把李亨看得毛骨悚然。就在一旁的大臣都感觉有些不对时,李豫这才勾唇一笑,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父皇所言甚是。”

  言罢,他的笑容骤然变得阴森诡异,当着众人的面,他伸手捧过一只锦盒。

  这锦盒长宽约莫七八寸,有人小臂那般高,总体来说倒也不大。见众人面露疑惑,李豫笑意越深。他拍着锦盒,神情是难得地兴致勃勃:“其实儿臣最大的功劳,应该是这个。”

  说话间,他慢条斯理地解开扣子、掀开顶盖。众人急不可耐地探头望去,却不由倒抽一口冷气——

  盒子里的东西,竟是一颗人头!



第23章 【纪实诗】杜甫三绝句

  李豫像是看不到众人脸上的惊恐和嫌恶,自顾自地伸出手。

  他先是轻轻拂去那人头上干涸的血垢,然后才慢条斯理地握住头颅顶上那堆黏在一起的头发。李豫试了试力度,似乎觉得可行,这才一用力,将整颗头颅如拔萝卜般提出。

  石潭边有人发出干呕声。

  举着人头的李豫好似充耳不闻。他微笑地提着人头,又小心地调整角度,将手底那张死不瞑目的面孔转向众人。

  李豫像是看不到李亨那惨白的面色,语调温和:“父皇,这是儿臣献给您的礼物。本以为只能放在您陵寝前祭奠,想不到今日竟能让您亲自看到——真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父皇,您喜欢吗?”

  众人不由望向李亨。

  被点到名的李亨一个激灵,差点摔进石潭。他匆匆扭头,毫不掩饰自己脸上的震惊和厌恶。

  “李豫,你疯了?孤根本不知道这是谁!你胆敢拿人头威胁孤,孤要杀了你!”

  李豫笑容不变,将人头往前递了递:“父皇,您再仔细看看。您最恨他了,听说您死的时候还在念他的名字……儿臣昨日刚杀了他,好不容易替您报仇,父皇,您不喜欢吗?”

  李亨强忍恶心打量:这颗人头看上去五十来岁,想必平时养尊处优,就连耳垂都饱满圆润,唯有一双颧骨高高凸起,显得无比刻薄寡恩。再往下看,人头嘴巴大张,里面的舌头早已不翼而飞,唯独血淋淋的一截断根躺在齿列中间,狰狞可怖。

  “你、你们看孤做什么?孤根本不认得那个头!”

  见众人眼神复杂地望着自己,李亨又急又惧,踉跄着远离石潭,不肯再看。而他身后的武将们看惯生死,虽然被突然出现的人头吓了一跳,但他们很快回过神,开始细细观察:

  “面白无须,嘴上没毛,八成是个阉人。太子殿下,您看看这是不是李辅国的头?”

  “对不上年纪。”有人摇摇头,否决了这个说法:“李辅国已在太子身边伺候多年,太子不可能认不出来。”

  听到这个名字,李豫面色一沉:“不是李辅国。”

  他像是恨极,就连一直谦卑的自称都不知不觉地开始改变,陡然从“儿臣”变回了“朕”:“李辅国恣横不逊,自持有定策之功,竟敢要朕称他为尚父。如此老贼,朕五六年前就命人将他乱刀砍死,将其尸首碎尸万段。”

  李亨一怔,居然又凑回到石潭边:“当真?”

  “自然。”李豫冲李亨笑了笑:“对了父皇,那个女人……嗯,算算时日,她现在应该还是您的良娣。她图谋不轨,害父皇受惊仙逝。朕后来将她贬为庶人,幽闭处死。”

  李亨面露快意,满意地点了点头。

  或许是李豫做的这一切让他心情舒畅,李亨竟然开始重新打量人头,好奇道:“那这人是?”

  “鱼朝恩。”李豫这次没有卖关子,冷着脸道:“昨日夜宴之后,朕命人将他缢杀。说来倒巧,朕本想过几日将他的人头奉到父皇陵寝前,可今日仙人相助,令朕重新得见父皇。父皇——李辅国、鱼朝恩、张良娣,朕一个都没有放过!”

  听到这里,李隆基眼神闪烁了一下:“冬郎,你的意思是,你解决了宦官和外戚问题?”

  “是,儿臣正是此意。”李豫将头颅塞回了锦盒。

  李豫将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自诩胜券在握。他勾起得意的微笑,将目光投向了李世民,等待着太宗的最后决断。

  李世民一直没有说话。就连突然见到人头时,他也不过微微挑眉。对他这种征战南北、戎马出身的皇帝来说,区区人头,不值一哂。真正让他感觉玩味的,倒是李豫的手段和心机。

  先是标榜战功一事,李豫只言光复两京,却对安史之乱何时结束、如何结束的事情只字不提。再是拿人头震慑李亨,众人惊惧之下,话题自然而然被李豫牵着走。李豫轻描淡写地点出三人下场,既威胁、讨好了李亨,又水到渠成地暗示众人自己解决了玄肃二宗留下的烂摊子,成功收服人心。

  他这个后世孙,嘴上倒是有点本事,可惜就是谎话连篇。

  李世民没有忘记刚才天幕放映的“文宗甘露之变”,更没有忘记月兮说的那句“代宗时宦官典掌枢密,德宗时宦官掌控禁军,而宪宗、敬宗皆死于宦官之手”。

  一颗人头证明不了什么,不过扬扬止沸而已。

  杀掉边令诚,又有李辅国;杀掉李辅国,又有鱼朝恩;杀掉鱼朝恩,又会出现的新的权阉。宦官之祸,根本没有被解决,甚至极有可能在李豫一朝愈演愈烈。

  见太宗深色莫名,迟迟不语。天宝众人对视一眼,最后还是郭子仪款步上前。

  李亨和李隆基自然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但两人对李豫也颇为中意,便也没有阻拦,任由郭子仪一路走到石潭边。

  “太宗。”郭子仪恭敬行礼。

  李世民瞥了一眼兴奋难抑的李豫,缓缓转向郭子仪,语气喜怒不辨:“你们中意他?”

  郭子仪敏锐地感觉到李世民似乎话中有话,他谨慎地不再开口,只是将头低得更深。

  “再等等吧。你们的冬郎既然能呆一个时辰,不如先陪朕看会儿天幕。仙人已经说到763年了。763……安史之乱已经八年,是时候结束了吧?”

  ……

  【763年,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走到了尾声。762年十月,唐军与史朝义的叛军在洛阳城北决战,唐军大胜,叛军败走范阳老巢,史朝义吊死在河北滦县的树林中,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安史之乱正式宣告结束。】

  【此时的杜甫正流寓梓州,听闻喜讯,他老泪纵横,写下了伟大的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诗中的情绪由一“喜”字贯穿:从“初闻涕泪满衣裳”的不可置信,再到“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欢天喜地,终以“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急切结尾。漂泊多年的杜甫急切地收拾行李,希望叶落归根,回到归宿洛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时的杜甫,恨不得“轻舟速过万重山”,好早日与亲友重逢。】

  【可是,杜甫亦徒亦弟的好友,当时的成都府尹严武写信邀请他回成都。杜甫左右为难,在与妻子商议后,决定还是先回成都赚钱养家、在严武的幕府做校检工部员外郎。而这也是杜甫“杜工部”的称号由来。】

  【可惜好景不长,代宗李豫即位两年间,以程元振取代李辅国,犹如以豺代狼。763年十月,吐蕃来犯,程元振匿而不报。及至兵临长安,代宗仓皇出奔,避走陕州。皇帝一走,官吏藏窜,六军逃散,玄宗时的悲剧再度上演。长安沦陷,府库闾舍,全被焚掠一空。】

  【当时代宗下诏征兵,各道兵马无有至者。只因之前代宗听信程元振谗言,剥夺子仪兵权,所以将士皆惧程元振谗构,迟迟不肯救驾。众怨难平,代宗这才罢免程元振,将他流放溱州。】

  【听闻长安再陷,杜甫在阆州作《伤春五首》追记其事。五首诗各有主旨,颇多隐喻。其一旁敲侧击,言代宗奔陕之狼狈;其二写长安再陷,情势危急;其三写援军不前,众将畏小人谗构,不肯奔命;其四暗喻朝纲不振,宦官排挤郭子仪等老臣;最后一首写代宗逃亡路上,将士冻馁、竞相争逃。诗句的最后,杜甫写下“君臣重修德,犹足见时和”一句,劝谏代宗要赶紧收拾人心,与能臣修德共济,如此才能挽回根本。】

  【《伤春五首》其实和时事存在时差,此诗作于764年春,当时长安早已恢复原状。因此诗圣在题下自注:“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其中的诗句也存在一定落后性,比如其四有“岂无嵇绍血,沾洒属车尘”一句,即借用忠臣嵇绍的典故,鼓励忠臣救驾。】

  【而在现实中,这位救驾的忠臣早已出现——他就是郭子仪。同月,郭子仪雷霆出兵,数日之内就收复长安。两月后,代宗带着众人重新回都。】

  【与当初的狼狈出逃不同,回京的路上,代宗与臣子们趾高气昂、气势跋扈,就仿佛当初被吐蕃大军吓得四处溃散并不是他们。见状,杜甫作《收京》一诗,其中“衣冠却扈从,车驾已还宫”一句就是在讽刺这群胆怯又嚣张的君臣。】

  【在宦官一事上,代宗的行为极其割裂。一方面,他雷厉风行、斩杀奸佞,且极擅帝王之术,手段深沉老辣。对权倾朝野的李辅国,代宗通过一系列明升暗降的举措,利用宦官程元振等人褫夺他的兵权,随后又进封其为博陆王,逼他致仕。待李辅国彻底失权后,代宗对他实施了激烈的复仇。他深夜派人将其刺杀,并割下李辅国的头颅扔到了溷厕之中,还赐下颇具羞辱意味的谥号——“丑”。】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过宦官鱼朝恩。770年,代宗又与元载密谋,于寒食之日在宫中举办酒宴。宴罢,代宗留鱼朝恩在宫中议事,并直言指责鱼朝恩另有图谋。众所周知,臣子于禁中赴宴,往往不能携带利器与护卫。代宗与鱼朝恩撕破脸之后,随即命人绞杀了他。】

  【但另一方面,代宗又优宠宦官,刚才提到的程元振即是一例。程元振害长安沦陷、君臣出逃,可代宗不肯诛杀罪魁祸首,犹因其有拥立之功而将他放归田里。如此轻描淡写的处置,令朝野众人无比心寒。有感于代宗迷途尚不知返,杜甫作《释闷》忧心国事,其中一句“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说得就是此事。】

  【除程元振一事,代宗还放任宦官索贿敛财。凡禁中宦官出使四方,代宗从不约束他们向地方索贿,甚至回来后还会特意过问宦官此次所得多少。如果所得财物数量不够,代宗就会借机发作,认为对方轻慢天子使臣。由此一来,宦官公求赂遗,无所忌惮。】

  ……

  众人的目光又落到了李豫身上,只是这一次,他脸色难看,嘴角再也挂不住笑。

  李豫神经质地抚摸着锦盒里死不瞑目的头颅,指甲在鱼朝恩粗粝的皮肤上来回抠挖。半晌,他如同提线木偶般扬起一个僵硬的笑容,勉强道:

  “真没想到,未来竟有如此祸事。”

  李亨本想出言嘲讽,可他的目光在李豫手下那颗被抠得血迹斑斑的人头上一转,竟又奇异地闭上了嘴,甚至往后退了小半步。

  李亨不敢说,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会轻易放过李豫。李隆基自持祖父身份,对着李豫就开始说教,话里话外都是责备李豫偏信奸佞、弃城而逃,完全无视了那句“悲剧再度上演”里的“再度”二字。

  李豫静静听着,面色愧疚,看上去十足的乖顺模样。李隆基见状说得越发来劲,像是恨不得手把手教李豫治国理政,但一旁闭嘴不言的李亨却没错过李豫垂眸时眼底的那丝不耐和隐忍,以及……他的手指竟然已经将鱼朝恩的眼珠子抠了出来,如今正挂在指尖把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用古诗剧透历史[历史直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