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着姐要是没有这一刻的犹豫,你就不打算发布?不打算给奖励了?
你这么抠门,研发你的主人知道吗?
“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当农场工人?”程少瑾见她这副呆愣的表情,稍一琢磨,转身欲回驻地提交拒绝转业的申请,被回过神的徐茵一把拽住了。
她哭笑不得:“你哪只耳朵听到我不乐意你当农场工人了?”
“你不是……”
徐茵食指一竖,挡在他唇前:“你听我说,你转业也好,不转业也好,我都支持你的工作,我刚刚只是在想,这里被你们接收了,那我们这些垦荒队员是不是都得遣返回原住地,说实话我不太想回去……”
程少瑾听是这么回事,神色一松,眉眼染上笑意:“你傻呀!你是我媳妇儿,哪怕农场不招家属,我也不会让你一个人回去,我能养你。更何况,我们领导知道你的垦荒战绩,还知道你种出来的谷子颗粒饱满,很少有瘪谷,特意让我来问问你,你可愿意留在农场指导种植这一块?”
既能苟住不被炮灰,又能实现丰满祖国粮仓的目标,完成任务还能去修真小世界薅几桶灵泉水,高兴都不来及,怎么可能不愿意?
徐茵开心地跳起来,双手勾住他的脖子,双脚环上他的腰,“吧唧”在他脸颊亲了一口:“愿意!我愿意!”
“……”
结婚那天都没见她这么奔放。
程少瑾瞬间僵直了身子、红了脖子,淡淡的红晕一路从脖子红到耳朵根。
“咳,门没关,这样不好……”
“……”
你想多了!
……
往后余生的职业生涯有了明确方向,徐茵开起荒更有劲了。
这一寸寸、一亩亩土地,将来都是她指点的江山啊!
当然是越大越好,谁会嫌江山小?
她一心只垦眼前荒,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奋斗模样,被驻地领导看在眼里,欣慰地直点头:“小程家那口子,是个好同志。咱这里的家属,要个个都像她这样就好咯!”
驻地有不少家属,最近都在闹,好好的为什么要转业?即使转业也该回到家乡所在的县城,到钢厂、纺织厂等大厂做真正的工人才对。农场工人也就名气好听,其实跟老家的父老乡亲有什么区别?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农活?
导致家属群人心涣散,不少家属撺掇着自己男人要求回老家。
同样是种田,那还不如回老家呢!起码老家那边的气候舒适宜人,不像这里,冬季那么长、夏季那么干。
“行!重新统计,不愿意留下的,三天内递交申请。”
领导们倒也爽快,给了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
带头撺掇的家属们以为自己赢了,欢天喜地地催丈夫赶紧写申请书,免得迟了不放他们回去。
然而等申请递上去以后,记入档案的批复却是:不服从组织安排,无纪律低觉悟,即日起停发津贴补贴。
“!!!”
这消息对拖家带口的家属们而言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这下,她们的男人,真跟老家的父老乡亲一模一样了——别人转业,好歹有笔一次性补贴,她们的男人却两手空空。
这些家属后悔了,哭天抢地地恳请留下,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不回老家,工人也好、农民也好,就在北关干到死,但领导们哪会给他们二次选择机会?
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不在。
这些人中,有几个曾经和程少瑾出生入死过,他们品行兼优、能力出众,唯独家属犯了糊涂,听信了那几个带头女眷的怂恿,天天在他们耳边叨叨老家的孩子和父母,这才无奈被动地提交了申请,然而组织纪律不可违,他求情也没用。
看着他们几宿没睡的眼睛布满猩红的血丝、痛苦懊恼地揪着头发,任由他们的妻子哭着喊着捶打着,程少瑾心里也很不好受,来徐茵这边时,情绪低落到徐茵一眼就看出来了。
“发生什么事了?”
“媳妇儿……”
他紧紧搂住她,脸埋在她肩窝里求安慰。
听他声音沙哑地说完前因后果,徐茵在心里深深叹了口气。
也是,假如没有系统发布的任务,假如她没那么喜欢种田,假如娘家比现实中靠谱,没准她也会像那些家属一样,希望自己丈夫回老家。横竖是务农,那肯定是离家越近越安心。
“事情已经发生了,难过也没有用。”徐茵安抚地顺着他的背,柔声说,“好比十字路口做选择,哪条路通向康庄大道,在没到达之前,谁也不知道。也许他们回去以后发展得会很好。哪怕没有,将来我们行有余力了,也可以帮他们一把。”
“媳妇儿,你真好。”
程少瑾被她一番话安慰下来,已经不像方才那么难受了,但还是赖在她身上不肯起来。
这家伙什么时候这么黏人了?
徐茵好笑地推推他:“不饿吗?今天收工回来,在河里抓到两条鱼,一条送给付队长下酒了,剩下这条咱们自己吃,你想炖汤还是香煎?”
“都行。”
“那你起来呀,我要去做饭了。”
一听做饭,程少瑾立刻站了起来:“我来做,你歇着。”
“你会煎鱼吗?”徐茵顺嘴问了句,跟着站了起来。
他倏然转身,把她压在墙上索了个长长的吻,喘息间,只听他哑声道:“别质疑你男人。”
“……”
又在脑补个啥?
第810章 五零苦情小姨子(44)
除了徐茵,垦荒队其他成员忙完秋收都将回家乡——远山县。
在这里辛勤付出的三年,将成为他们履历里浓重的一笔。回去后,各大厂招工将优先安排他们。
这不,年底就有一批厂子要招人,意味着回去就有工作。
归期就在眼前、就业问题也将解决,好消息一个接一个,让这帮青年愈加有干劲。
不仅远山队干劲十足,其他垦荒队这一年也都破了各自的垦荒记录。
到秋收时,北关五支垦荒队开垦的荒地,总亩数达到了三万亩,金秋十月,上交的粮食总量破了千吨,向祖国递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这三万亩田地,这一望无垠的金色田野,之后将由转业到此地的战士们固守。
腰鼓秧歌的隆重交接仪式之后,垦荒队按来时的顺序,陆续离开北关,回归他们的家乡。
接手的转业战士分批抵达,赶在入冬前盖起今后工作生活所需的房屋。
未来让全国各地的百姓刮目相看的北关国营农场,此刻已然有了雏形。
徐茵于入冬前,搬入了农场统一为职工家属建造的公房。
垦荒队留下的两排房子,改造成了农场的办公室。以后这里就是农场的入口,离河窝子屯最近。外来人员,来农场参观亦或是探亲访友,需要在这里登记、等候。
职工及家属的生活区,设在目前已经开垦出来的田野边界,位于大河的北向延伸段。沿着河岸盖房,既方便取水,也不影响今后垦荒。
平整的职工房,开门出去便是河岸前的荒草滩。
屋后留了一块空地,空地再过去就是以后工作的耕种区。
有的职工家里四五个孩子,一间公房住不下,在屋后的空地上加盖一间,给大孩子住;有的职工打算把后院开辟成菜地,打算来年开春种蔬菜。
徐茵相中了门前近河滩的一长溜地,地表湿润、土壤肥沃,用来种菜肯定不错。至于后院,仍打算像之前那样——围一圈栅栏、搭个鸡舍来养鸡。
这里离山实在太远了,也就偶尔去个一趟。平时想要光明正大地改善点伙食,除了河里的鱼,也就养几只鸡捡几个蛋来吃了。
好在这两年,她陆续往这条大河投放了不少来自桃源星的寒水鱼虾。
这些寒水鱼虾极耐低温,饶是冰天雪地的寒冬,在冰面上凿一个窟窿,钓出来的鱼也仍然活蹦乱跳,能在冰水桶里养好几天。
可惜的是,它们的产量相当低,两年繁殖下来,依旧很少看到它们灵活的身影。除非用大渔网,像地毯式搜索一样地打捞,否则一般人别想捕到它们。
徐茵也是借助了【以小钓大】的技能,以及自制的香喷喷的鱼食,否则也不见得有机会品尝到。
但只要尝过一次,便会被它们的鲜嫩俘虏。
付队长念念不忘它们的滋味,临走前,自制了个渔网下河捕捞了一次,可惜没有任何收获。
最后还是徐茵出手,帮他抓到了一条,让他不至于带着遗憾回远山县。
徐茵自己也抓到了两条,不过这两条她不打算鲜吃,用粗盐浅浅抹了一遍,晒成鱼干,连同一只腊鸡、一包菌菇干笋,一并寄去了程家。
今天过年他们不打算回去了,农场刚建立,要忙的事情很多,公房刚搬进来,也需要暖房暖炕,顺便用砂纸磨磨粗粝的墙面和石头垒砌的炕壁,把房间布置得更温馨些。
毕竟这里以后就是他们的家了。猫冬的时候不搞,开春忙起来就更没时间了。
程家。
程母正在拆程父下班后去邮局取回来的包裹,掂了掂很是沉甸甸,不由嘀咕:
“看地址,应该是儿子寄来的,可十月前不是刚写了一封信回来吗?没说会寄东西啊。这会是什么?缝得可真紧实。”
“拆开看不就知道了。”程父喝了口水,过来帮忙。
两口子合力拆开了硕大的包裹。
“嚯!”
好多年货!
“这是鱼?”
“还有鸡!”
“菌菇笋干又寄来这么多?去年的都还没吃完呢!”
“这有封信?”
结果打开一看,不是信,是一小包野山茶。
“闻着真香!”
“别光顾着闻啊,找找有没有信。”
“有有有,在这儿!”
程父从一堆年货里扒拉出儿子写的信,言简意赅到简直想揍他一顿。
“臭小子,这么大一张信纸,才写寥寥几行,墨水是省了,可信纸空了一半,不也是浪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