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惹他不快,周家前几日才刚分家呢。”
“啊?这……”
同僚们当时那种似笑非笑的眼神让他浑身僵硬,根本就说不出话来。
分家怎么了?
难道不能分家吗?
不是!
不是说十三郎已经被陛下厌弃吗?那红薯苗却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那牛痘疫苗真的有用吗?从牛身上提出来的东西怎可接种到人的身上?
荒谬!荒谬!实在是太荒谬了!
周礼在下朝散值后直接就病倒了,卧床不起,孔氏十分慌张。
“快去上奏陛下,请太医来家中看看!”
然后就听到内室响起了周礼闷闷的呵斥声:“不准去!脸还没丢够吗?!”
孔氏讪讪地闭嘴了。
周家大房的笑话虽然有趣,但也仅限于那些知情的人间。在老百姓之间,红薯苗和牛痘苗才是席卷了整个长安城的话题。
听说有一种一亩可以产几十石的粮食,城外无数的农人都赶到了长安城中想要得到这种粮种。西市有几家专门卖种子的店铺甚至用别的根茎来冒充红薯卖出了高价,最后被长安县衙给严厉查处了。
顶风作案,实在胆大。
最后,朝廷派人在几处城门都张贴了告示,言明的确有红薯这种高产的作物,但现在还在培育阶段,而第一批种子将会被分给去年受旱灾与蝗灾严重的关内五州。
有进城来的农户嘟囔道:“给他们倒是好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轮得到咱们?”
大家都是靠天靠地吃饭的,自然知道遭了灾的苦处。去年若不是朝廷救灾顺利,恐怕长安城外又该流民一片了。
所以对于朝廷的这个分配,大部分的人都没有什么意见。
这时候,城门小吏又拿出一张告示来张贴。
“尔等家中又会种田的又有能识字的,不妨去司农寺报名一试。司农寺正在选拔巡田师傅,若是能够被选上,那可是天大的福气!”
有农户惊讶的问:“种田的也能当官了?”
小吏嗤笑一声:“巡田师傅可算不上是官……”他想了一下,又道,“就是去到处教人种田的。不过,能拿一份朝廷俸禄肯定比你们在地里刨食要强。”
小吏其实也不清楚这巡田师傅到底算什么性质,不过总归是司农寺组织的,肯定是好的。
他说起来都有些嫉妒。
不过是些泥腿子,竟然也能被朝廷看重了!
也有人皱眉道:“这会识字的农夫却是极少的,看上去容易但其实也难……”
“又没说认识多少字!反正现在立刻去找夫子学几个然后便去考了就是!”
心思活络的人立刻想到了。
而家中有符合条件的马上掉头回家,准备将这件事情告诉家人,让他们好好准备。
阶级跃升,在此一举。
城内沸沸扬扬,突厥人集中的里坊内自然也少不得讨论这件事。
不过,不太擅长种地的他们对红薯苗的兴趣不大,他们更关注可以根绝痘疮的牛痘苗!
草原上没有可靠的大夫,遭遇痘疮瘟疫后往往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安然无恙,一种是直接族灭。
很多人都曾经见识过这样的惨状。
触目惊心!
“长生天在上,咱们来投大唐果然是正确的!”阿史那思摩的部下兴奋道,“若是牛痘苗真能让人不再染上痘疮,就算是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求得它!”
而现在,他们已经归顺于了大唐,相比陛下应该会愿意赐予此物?
“殿下!须得尽快去求得此物啊!”
“快去快去!第一批有限,咱们得抢在前头。”
原先在安置上还颇有些怨言的部落瞬间就熄灭了任何心思,只希望自己的部族能够获得这样的神物恩赐。
而阿史那社尔听说李世民竟然愿意充当接种第一人只为了能够更好的向民间推广牛痘苗的时候,心中燃起敬意:
“不愧是天可汗陛下!”
勇敢且仁慈。
只有这样的君主才值得他和他手下的突厥勇士们效忠!
终于,在三省对太医寺交上去的各项文书和试验结果进行重重的审核以及复议之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唐的皇帝陛下李世民终于接种了牛痘疫苗!
第241章
徐清麦用手术刀在李世民的胳膊上划了一个小小的口子,然后用一根特制的管子将小玻璃瓶里的液体状牛痘疫苗蘸了一点涂抹在他的伤口上。
“陛下,会有一些痛。”她温声道。
李世民茫然:“朕并无感觉。”
徐清麦:“……”
这才想起来她的这位皇帝陛下是带头冲锋攻进敌军阵中的猛人,这么一点小伤口对他来说估计就像是被蚊子叮一口罢了。倒是房玄龄等人在一旁老泪纵横。
“陛下辛苦了!早说了不如让臣来!”
“陛下一心为民,日后必然福泽深厚……”
周自衡在底下坐着觉得自己太过平静的面容可能会略有些突兀,只能装作轻咳然后低下了头,掩饰自己的格格不入。不过,他觉得如房玄龄等老臣,在李世民还在少年时期就跟在他的身边,可能对他除了君臣之情之外,的确还有着一种看待子侄一般的感情,也可以理解。
徐清麦这边已经收拾好了:“陛下,已经接种好了。接下来几天,伤口可能会产生化脓反应,也或许会有一场烧热,不过这些都是正常的,毋需担心。”
三省诸公们要求太医寺必须全程在一旁看护,巢明自然应允,安排了徐清麦与自己在宫中轮值。
徐清麦索性去给长乐公主等人做了一次时隔多日的日常体检——在熟悉了情况之后,她的固定出诊病人已经更换成了长孙皇后、长乐公主以及几位有品位的妃子。
经过这几年的成长,长乐公主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幼儿模样,开始有了一些亭亭玉立的小小少女姿态。她与她的母亲有些相似,虽然备受帝后宠爱,但并不骄横跋扈,反而待人谦和。
徐清麦和她相处得极好。
“公主的身体还不错,身高和体重都没有太大问题,牙齿也很好。”徐清麦检查完后笑着对长孙皇后道,“就是得要好好爱护眼睛,虽然喜欢画画但也不能太过于沉迷,尤其是晚上光线不好的时候。”
长孙皇后立刻对李丽质道:“你听到了?晚上就不能再画画了。”
徐清麦:“确实,晚上画画对眼睛损耗太大。虽然现在有近视眼镜了但佩戴起来总归是不方便的。”
李丽质窝在长孙皇后的怀里撒娇道:“知道了,知道了。不过,玻璃窗户真的是好用,白天感觉都比往常要亮堂了许多呢。”
“要不说技术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呢。”徐清麦笑道。
门口有声音传来:“可是,有人说这些东西不过是奇淫技巧,让人沉迷于享乐。”
进来的却是太子李承乾和四皇子李泰。说话的正是李泰。
徐清麦看到他之后忍不住皱起了眉,这孩子现在怎么越来越胖了?她记得自己被绑架之前,他都没有那么胖来着。
她立刻转头对长孙皇后道:“皇后,四皇子的体重不能再这么增长下去了。”
长孙皇后虽然也觉得自己的四儿子似乎是胖了一点,但对于古人来说能吃是福,胖子同样是有福气的一种象征,因此她在此之前并不觉得这算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不过此时听徐清麦这么讲,立刻就重视了起来。
“可是有何不妥?”
李泰也不服气地看着徐清麦。哼,大家都说他这是一种福气!
徐清麦忽略他的眼神,严肃解释了一番:“举个最简单易懂的例子,人的膝盖支撑着整个人的站立和各项运动,四皇子可明白?”
李泰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可膝盖的负重是有限度的,八十斤的负重与一百六十斤的负重对于膝盖来说自然不一样。如果体重太大,对膝盖这些关节的损耗也就会更大。”徐清麦向在场几人解释,“而且身上的脂肪增多,会挤压胸腔空间,肺部呼吸和血液循环都会受阻。到时候……”
她指了指脑子:“脑供血不足,呼吸困难这些都是会影响到生命的病症。”
长孙皇后的脸色立刻变得凝重起来:“青雀,徐太医说得对,你的体重的确不能再增加下去了。你不能只沉迷于看书,还得要和你大哥一样,多多骑射才行。”
她决定等明日就与李泰的老师们商量出一个方案来,让他少吃多运动,争取体重不再增长。
李泰本来只是想来凑个热闹,没想到焦点却变到了自己身上,整张脸都垮了下来,颇为哀怨地看了徐清麦几眼。他知道,现在徐清麦所说的话,他的父皇和母后绝对是会听的。
他打算掰回一局,哼哼了几声:“徐太医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奇淫技巧吗?”徐清麦宽和一笑,“不过是片面之语,并不值得讨论。”
这样的言论在这几年里隔三差五的就会来上这么一轮,她都已经懒得搭理了。不过既然李泰都提出来了,那必然还是要有所回应的。
“四皇子殿下,不知你所说的奇淫技巧是指眼镜还是指玻璃?事实上,玻璃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东西,比如微臣的手术室在用到玻璃之后,就从每日只能开展一台手术进步到了现在每日可以开展三台手术。这都是因为光线的改变。而且,玻璃运用在书房里,同样可以降低大家患眼疾的几率。这些可都是对平民百姓们切切实实的好处。
“至于眼镜,若是现在有人说它是奇淫技巧,恐怕朝廷诸公和各位士子们就不会答应。”
读书人最需要眼镜这玩意儿。现在一开朝会,戴眼镜的能有过半,不是近视就是老花。
李泰:“可玻璃价格极贵,普通老百姓并用不起。”
“这是产能的问题,而不是玻璃本身的问题。”徐清麦回得也极快,“若是玻璃的产能能跟上,那价格就会更便宜。百姓们用上的可能性就会更大。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扩大产能,是鼓励大家去做技术上的创新,而不是因噎废食的认为玻璃只是供人奢华享受之物。”
她语速不停:“何为奇淫技巧?若是有人创造出玻璃,但只是将玻璃用来制造成各种精美和昂贵的装饰品与器皿,镶金嵌银甚至各色宝石,引得所有人竞相炫耀,那便是奢侈品,自然不可取。可若是将玻璃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改善大家的生活品质,甚至推动了一些学科的发展,那便是有用之物。”
李承乾在旁边插了一嘴:“就好比孙仙长所说的显微镜?”
徐清麦所说的这些道理也是周自衡日常给他灌输的,他已经都听习惯了也渐渐理解了,因此并不怎么觉得新鲜。而被他这么一插嘴,李泰本来已经组织好的语言一下子就散了,不由得恼怒地瞪了一眼自家大哥。
不过在徐清麦从箱笼里笑眯眯地拿出来一个显微镜之后,所有的小心思都立刻消散了,激动的与长乐公主一起围了上来:
“这就是那个可以看到另一个世界的显微镜?”
长乐公主眼睛亮亮的,向着徐清麦行了一个礼:“多谢徐太医。”
这正是她之前拜托徐清麦带过来的。
显微镜在孙思邈刚进长安的时候就流行过一阵子,但是很快孙思邈就进入到了研究牛痘的皇庄里,仅有的几台可以看到微生物级别的显微镜被李世民与几个大臣看了个新鲜后也立刻被太医寺给瓜分了。而接下来又是一系列的战事,他们这些小孩儿也就还没轮得上玩呢。
徐清麦笑眯眯的:“公主无需多礼,如今工部已经多做出了几台,正好拿过来给您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