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成为雍正妹妹之后_分节阅读_第426节
小说作者:则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8 MB   上传时间:2024-10-31 19:23:29

  此时在京城正红旗驻地,在一条条胡同中就有噶礼他们的家,此时他额娘坐着一动不动,噶礼的妻子端着碗说:“额娘,吃点吧。”

  老太太的眼睛微微转动看着她,淡淡地说:“放着吧,我再念会经。”

  噶礼的妻子看着婆婆,再看看碗,放下碗说:“行,如今天气冷,您别等太久了,等会我带着丫鬟来收碗。”

  等这些主仆出去后,老夫人抬起发抖的手把碗端了起来。

第404章 心歹毒

  第二日,噶礼的妻子来收碗,看到碗里的饭菜只是略动了动,狐疑地看了一眼婆婆。随后笑着说:“您昨日没吃多少啊?”

  噶礼的母亲面无表情地说:“年纪大了,肠胃不好,吃得不多。”

  噶礼的妻子笑起来:“这也是有的,回头儿媳让人做些软烂的饭菜送来。”随后把碗碟放到了篮子里让丫鬟端走,又和婆婆说笑了几句,这才出了婆母的院子。

  出了院子门,噶礼的妻子跟丫鬟们说:“传出去,说老太太一直都是疯疯癫癫的。”

  丫鬟惊讶地看着她。

  噶礼的妻子说:“要是不疯,谁家额娘会在外面说儿子的坏话?”

  丫鬟为难地说:“可是也不能乱说啊,老太太是皇上的乳母,要是真的疯疯癫癫的,早先如何能选入宫中照顾皇上?”

  噶礼的妻子眯着眼睛一想:“你这话提醒我了,这话不是能乱说的,总不能说皇上吃一个疯婆子的母乳长大的!”她说到这里,看了看旁边一处关着的院子,这里住着一个小姑娘,是噶礼三弟的女儿,噶礼是长子,和噶礼沆瀣一气的色勒奇是老四。

  老三两口子去世了,噶礼的妻子冷笑一声,就说:“三爷两口子没了之后,老太太就疯了。”

  她往前走,对跟着的丫鬟说:“先悄悄地在咱们家里说,别说得那么露骨,要半漏不漏,就说老太太因为思念儿子脑子不正常了,先把她是个疯婆子的事儿做实了,往后出什么事儿别人都不信她了。”

  她回去见噶礼,噶礼问:“吃了吗?”

  噶礼的妻子回答:“吃了一点。”

  噶礼追问:“你看着如何?”

  他妻子说:“下的量少,就是全吃了也不会立即出事儿,何况昨日的饭菜吃得少,这要慢慢地加,每顿饭都吃完半年就见效果,但是老东西胃口不好,估计要一年多。”

  噶礼皱眉:“一年多……”

  他妻子说:“有些事儿就是欲速则不达。”

  “太太说得对!”

  他妻子得意地说:“老太太虽然老了,但是不傻,我担心她看出来了乱嚷嚷,就是没看出来,回头三月份的时候她去宫里给主子爷贺寿只怕又要乱说,我就让人悄悄地说她疯了,到时候大家都觉得这是个疯婆子,她说什么大家自然就不信了。”

  “太太这招高啊!”

  夫妻两个对着哈哈笑起来。

  噶礼瞬间觉得一件大事就此去掉了,满意地站起来哼了几句,背着手要出门。临走的时候跟他妻子说:“家里请太太看着,折子的事儿闹大了,我去外面请人吃顿饭,看看这事儿怎么办。”

  他妻子殷勤地把人送走。

  不出半个月,董鄂家都知道了!

  噶礼家也姓董鄂。当初和何礼就是董鄂部的首领,原本娶了媳妇生有孩子,光是儿子就有三个,然而他跑去投奔努尔哈赤,娶了努尔哈赤的嫡长女东果格格,又生了两个儿子。这五个儿子前三个是原配所出,相比而言就是中层官吏,日子勉强过得去。后面两个儿子是固伦公主所出,娶的都是代善的女儿,可谓是满门朱紫,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这五房人口往日虽然来往不多,但是毕竟是一个祖宗,所以对其他几家的事儿也关心一些,特别是噶礼他们家,噶礼这几年没少闹腾,光是他们家认干闺女嫁给隆科多这事儿让整个家族恶心的差点集体破口大骂。然而二月上旬,这几家都听到一个消息,说是噶礼的额娘早几年都疯了!

  他家老三的死让老太太疯了,日常看着不明显,但是总觉得有人要害她。

  这么一说,其他几房人口恍然大悟!对啊,状告儿子这种事儿正常人干不出来。

  因此这几家亲眷们议论一番,纷纷可惜一阵子,觉得这老人家也挺好的,可惜疯了。还有人说当初这老人家也是个明事理的老人家,在宫里的时候就办事利索,太后还很喜欢她,可惜疯了!

  好可惜啊!甚至还有人跟噶礼的妻子说:“老人家也可怜,吃了半辈子苦了,你们多体谅多孝顺吧。”

  噶礼的妻子只能叹口气,无奈地说一句:“唉,这都是命啊!咱们是自己人,知道这事的都能知道我们两口子不容易,那不了解的背地里还不知道怎么编排呢。”

  然后大家纷纷表示理解,还有人问需不需要给宫里的贵人暗示一下,要不然她这经常进宫的人,万一冲撞了贵人呢!

  噶礼的妻子立即感激地连连道谢。

  只要宫里知道她脑子有病,谁还让她进宫!

  然而这些算计宫里的贵人并不知道,噶礼的母亲除了是康熙的乳母之外,还和太后的关系好,京城进宫陪着太后说话。此时太后没想起召见噶礼的母亲,而是和舒宜尔哈一起看最新明发天下的一道旨意,实际上是舒宜尔哈解释给太后听,别看圣旨是满蒙汉三种文字书写的,太后是每种文字都不认识。

  这道圣旨的内容总结起来就几个字“勿增勿减永为定额”!

  舒宜尔哈念道:“谕大学士九卿等、朕览各省督抚奏编审人丁数目、并未将加增之数、尽行开报。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若按见在人丁、加徵钱粮、实有不可。人丁虽增、地亩并未加广。应令直省督抚、将见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徵收钱粮。编审时、止将增出实数察明、另造清册题报。①”

  太后听得脑袋发晕,问舒宜尔哈:“这是什么意思?”

  “皇上圣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山东一条乡间小路上,传令的人骑着马,一路骑行一路大喊,“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声音远远地传开,山东不愧是孔孟之乡,这里的读书人就是多,没一会大家在读书人的解读下开始高兴起来,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是皇上亲口说的。

  十五阿哥骑着马赶上海棠的马车,隔着车壁板说:“姐姐,听到了吗?外面都说汗阿玛圣明呢!外面都喊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嗯,”海棠回应了一声,并不显得高兴,甚至忧心忡忡!她一手撸着盐宝的大脑袋,一手拿着康熙明发天下的谕令,并没有感到高兴。

  也不知道谁在朝里往皇帝脸上贴金,明明圣旨上说“勿增勿减永为定额”怎么就成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清朝沿用明朝的制度,地税和丁银分别征派,自从社会稳定后,人口连年递增,上次海棠和四阿哥配合清查土地,这是对地税进行的一次登记和追缴,然而这时候还有一种税,就是丁银!

  丁银可以理解成人头税,然而民间生子从不登记,以此逃避丁税,甚至有些没地的百姓四处流浪,也不记录在户籍上,一旦犯事很难查清,对社会稳定而言是一种隐患。为了稳定税收减少社会隐患,加深对民间的掌控,康熙才提出“勿增勿减永为定额”,意思是按照现在的户籍缴纳丁银,日后家里的人比户籍上的少了也是这个数,多了还是这个数,目的是鼓励百姓去衙门登记人口。经过朝廷里面那群马屁精的吹捧就成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善政,然而在这个社会环境下,就是善政也难以惠及到百姓身上。在未来的日子里,丁银少收的银子,这些乡绅贤达们在别的地方用别的苛捐杂税给捞了上来,尤其是江南地区最盛,百姓真的被地税丁银给盘剥的没一点余钱,因此雍正才极力推行“摊丁入亩”,缓和了社会矛盾。

  海棠只能叹口气!

  此时的二月是北方农田需要灌溉的月份,从山东入河南,所有的田地都缺水,这是靠天吃饭的年月,海棠的心情异常沉痛,整个人都开心不起来。

  她此时才明白,再好的机器,如果不能在农业生产上有所帮助,这片大地上的百姓仍然饱经苦难。她思考再三,给康熙和十一阿哥各写了一封信。

  给康熙的信里说了自己沿途的见闻,给十一阿哥的信里就重点描述了抽水机的作用,然后满篇花言巧语请弟弟帮忙做出来。

  十一阿哥接到了信后反复读了几遍,每次都是读完一遍疑惑地再读一遍。

  这是什么物件!?

  他想着自己反正不知道,不如拿去让大匠们想。

  他把这封信里面描述抽水机的部分给抄写下来,拿着去了造办处,一群人围着这份描述都显得无处下手,这什么和什么啊?不理解啊!

  然而十一信誓旦旦地说:“这玩意肯定有!”我姐姐说有就必须有!

  也有人想换个思路:“不如做个水车?不行,旱季的时候水位下降,水车八成提不上来水!”

  十一阿哥就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就说:“你们先想着,缺什么跟爷说,要用什么材料也尽管提,到时候事情办成了爷重中有赏!”

  他出了造办处,想起当初弄出来的蒸汽机铁犁,这玩意都推行两年了,效果怎么样?

  他特意去了一趟户部找四阿哥询问。

  听到他问这件事,四阿哥先叹口气:“这玩意好用,但是百姓用不起。眼下卖得很好,可都是大户人家在买。”这玩意比牛好用,牛有的时候还要吃粮食,这玩意烧柴就行了。

  十一阿哥皱眉。

  四阿哥说:“我有个法子,往各地分一些,让官府像出借耕牛一样出借这玩意,目前先试试看,看看效果如何。”

  十一阿哥听了忍不住摇头:“四哥,就这些当官的是什么德行您还不知道吗?这玩意前几年还愿意借给百姓,一旦您的眼光不盯着了,这玩意就是当地大户人家专属的物件了。让我说您若是想推广也简单!就造出来让人去田间出租,连人带机器一亩地两个铜板,要是这钱太低还可以适当地加点,让百姓自备干柴,定一个八成百姓都能用得起的价格,农忙的时候出去干活,就跟收麦子时候的麦客一样,一手收钱一手干活,一台机器多配几个人,人歇机器不歇,这样才能惠及百姓。前提是这些人能踏实肯干,别跟当地的恶霸勾结,也要防着当地的大户使坏。”

  四阿哥此时看十一简直是刮目相看,心想五阿哥老实敦厚,九阿哥钻钱眼里了,十一不像前面两个哥哥,简直是能臣的苗子啊!这么做费的是钱,但是好处多多啊,最直接的好处是又一次清查了土地!

  他高兴地说:“十一弟这主意好,哥哥知道该怎么办,你这主意出得正是时候啊!”

  他起身走到十一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往哥哥还觉得你资质平平,如今看来,你所见不俗,这真是令哥哥喜出望外。”

  四阿哥对喜欢的人向来很大方,此时他热情地称赞十一阿哥,和往日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截然不同。十一阿哥对这哥哥太了解了,要真是让他觉得是自己人,被他欣赏,自己往后的活儿肯定更多!

  他立即对着四阿哥露出一个隐忍的笑容,随后脸皮抖动了几下,缓慢地捂着心脏,表情显得极其痛苦。

  四阿哥赶紧问:“十一弟,你这是怎么了?”

  十一阿哥的太监们跑进来,一个太监立即把茶杯里的茶水泼了,从葫芦里倒水进去,丢里面一颗丸药,丸药入水就化,太监端着杯子摇晃了两下,赶紧喂给十一阿哥。

  十一阿哥痛苦的哼唧着,艰难地喝了药,半死不活地跟四阿哥告辞。

  四阿哥赶紧让人送他走,还怕十一出事儿了,跟着送到了西花园,看着太医开了方子才敢上前问太医:“方太医,爷的十一弟怎么了?”

  方太医摸着自己的胡子说:“眼下无事了,十一爷这是胎里带来的病根,平日里切忌劳累,十一爷这是累得了,这几日要卧床静养。”

  四阿哥点点头,和太医一起出去了,此时胖乎乎的五阿哥小跑着过来,边跑边擦汗,看到了太医又问了一遍,和四阿哥匆匆打个招呼进去看十一阿哥了。

  四阿哥看着十一阿哥的院子忍不住摇摇头,这么好的一个弟弟,这么好的一个苗子,怎么就一身胎里带的毛病呢!

  唉!

第405章 逢寿喜

  三月十八日是康熙的生日,他今年五十九岁,在任何时代这年纪都是一个老人了。

  三月十八日这一天,海棠和十五阿哥走到了河南府境内的治所开封。这一日和汇聚在这里的河南府官员一起去贡院给龙亭里面的一块万岁牌叩头贺康熙圣寿。

  因为开封靠近黄河,每一次黄河泛滥携带的大量泥沙就会覆盖开封,等后来再次营建,还会被洪水覆盖,就这样周而复始,所以这里呈现出一片城摞城的现象,向下挖能挖到以前的城市。

  河南贡院,这片建筑下面有记载的建筑是唐代时候的永平军节度使衙门,从这个衙门再向上,摞着北宋的皇城和金朝的皇宫,再上面是元朝的衙门,现在的这处地方,在明朝的周王府,满清入关这里就改成了贡院。

  康熙三十一年河南地方官员上书康熙,说是每年圣寿不能亲自赶到京城给皇上贺寿甚是遗憾,就打算在贡院煤山上起一处亭子,请了万岁牌在这里供奉,每年河南大小官员汇聚于此叩拜万岁牌,当是给皇上贺寿了。康熙应允之后这就形成了惯例,每年这时候河南官员来此,甚至连一些外省的官员也跑来一起叩拜。

  海棠看着这些官员心里忍不住冷哼了一声,正经该干的一点不干,溜须拍马倒是这么积极。

  在外面等待吉时的时候十五阿哥跑来跟海棠说话:“九姐姐,您知道这两个小湖的名字吗?这是潘杨二湖,一个是潘家湖一个是杨家湖。”

  海棠看向贡院门口波光粼粼的湖面,随着海棠的视线,盐宝跑到湖边玩耍,随后发现了自己的倒影,忍不住站在湖岸往里面看。

  十五阿哥看它低头,以为它要喝水,大喊:“盐宝,那是潘家湖,不许喝那里的水,喝这边杨家湖的水。”随后跟海棠说:“当地百姓传言,说用潘家湖的水容易生病,重要的是能蒙蔽心智,容易糊涂。”盐宝这么一个轻巧聪明的狗子,要是因为这个糊涂了可太可惜了!

  水是一样的水,但是被人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海棠忍不住说:“哪有你说得这么夸张,无稽之谈!”

  十五笑着说:“知道是知道,但是百姓也有善恶偏好,所以当着这些大臣百姓的面儿还是要注意一些的。这话还是姐姐你早上说的。”

  海棠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没说话。

  这话是早上海棠带着盐宝出门时说的,当时十五阿哥蹲下来逗盐宝,就问海棠怎么不给盐宝打扮得喜庆些。

  海棠就说民间百姓中有穷人衣不蔽体,贵人怎么就敢让布片穿在狗身上,私下里天冷的时候给狗子穿衣服也就穿了,但是天热了,又是公开场合,何必做出如此骄矜的事儿来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6页  当前第4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6/8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成为雍正妹妹之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