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_分节阅读_第102节
小说作者:莫非小妖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1 KB   上传时间:2024-11-11 17:52:53

  万商却说:“因为守孝, 老大夫妻成婚晚。如果江岳进门只有十五六岁,那我们可能还需要教一教她。可她和老大都已经二十多了, 难道家里这些账本还管不好?”

  如果江岳真的只有十五六岁,那估计万商会发挥“恶婆婆”本色,直接把她接到自己院子里来住,先当女儿似的养几年。十五六岁的孩子们都还没有定性,但二十多岁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考虑这时的人比现代人早熟,二十多岁完全能当得起一个家。

  非要说的话,江岳和金宝珠就是同龄人。金宝珠多能干啊!

  金宝珠有些迟疑地说:“话是这样说没错……”

  万商笑道:“反正我以后的主要精力肯定是放在五溪铺那边。某些热衷于在家里跟儿媳妇争权夺利的婆婆,一方面因为自己以前都是被磋磨过来的,自然容不得儿媳妇松快;另一方面是因为她们没事做,只能盯着内宅一亩三分地。但我不一样啊。”

  五溪铺算是万商在这个时代中经营出来的一份正儿八经的事业,她也喜欢干这个。哪怕三五年出一样成果,只要每个成果能让生产力有些微小的进步,就是好的。

  万商也不是真就毫无私心了。要是詹木宝不孝顺,万商一旦放弃内宅的这么点权利,生活品质就会大幅度下降,那什么都不必说,她肯定会死死抓住权利不放。不对,要是詹木宝不孝顺,她肯定早就想办法把这个人压制下去了,不会由着他得意。

  问题是詹木宝比谁都孝顺;江岳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

  万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而且自从江家出了事,考虑到江父已经“病逝”,江家更是都分家了,那么在世俗的观念中,江岳现在算是没有娘家可以依靠的——哪怕其实她外祖一家非常疼爱她。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头难免会有流言蜚语,觉得江岳配不上詹木宝。万商直接把管家权过渡给江岳,其实也是在给江岳撑腰。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这有利于侯府的安定。

  金宝珠听了万商的话,自己又不知道想了些什么,很快就露出一副彻底想明白的表情,点着头说:“太夫人您确实不一样,咱府里这些人都是发自内心地尊重您。即便叫夫人管了家,您凭本事挣来的威望也不会少了一分,我们依然最最尊重您。”

  因为詹木宝是侯爷,所以江岳一过门就是夫人。

  万商只当是金宝珠嘴甜,见漂亮姑娘主动凑到自己面前,忍不住捏了捏她的鼻子。金宝珠哼了一声,因为被捏着鼻子,所以有点像小猪叫。万商坏人似的笑起来。

  金宝珠也跟着乐起来。

  金宝珠觉得那些喜欢磋磨儿媳妇的恶婆婆其实都是没本事的人,因为没本事,才会仗着孝道在家里作威作福。而太夫人自来与别人不同。她有本事,就有底气。有底气,在这个家里就不需要刻意压制谁,反倒是热衷于发现大家的优点并提拔大家。

  总归这府里的事情里里外外都已经被太夫人理顺了,交给年轻人也出不了什么岔子。就是真出岔子了,太夫人还在呢,有太夫人兜底,年轻人慢慢就历练出来了。

  金宝珠便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倒是金宝珠的奶娘,也是她的陪嫁老嬷嬷,听说太夫人想提拔夫人管家后,脸上露出了几分着急。背着无人时,奶娘问:“等夫人正式管了家,咱们可怎么办啊?”

  金宝珠有些莫名其妙,说:“不怎么办啊,夫人又不会为难我们。”

  既然太夫人那么喜欢夫人,那夫人肯定是个好姑娘。

  奶娘道:“哎!我的意思是夫人有夫人的心腹,等夫人正式管了家,自有她的心腹帮她查账,就用不上你了。”金宝珠如今能在府里得意,不就是因为她能查账吗?在奶娘看来,一旦不能参与到查账中,那就相当于失去了权利,岂不是又被人轻看?

  金宝珠一拍额头:“我也是好日子过久了,竟是忽略了这个问题。没事,若夫人用不着我,我依旧跟着太夫人做事。五溪铺那边摊子越来越大,太夫人需要帮手。”

  奶娘欲言又止。

  金宝珠整一个就是万商的脑残粉,笑语盈盈地安慰奶娘:“我知道你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都要多,但咱们府里有太夫人在呀,你之前的那些经验都是用不上的。”非要把那些传统的女眷之间争权夺利的思路往安信侯府里套,那完全就是没事找事。

  金宝珠又给奶娘举例子:“譬如思玉姐姐,待到她敞开心扉了,我们才知道她其实算不得先侯爷的妾,只是担了这样一个名分,找了一个地方求生而已。以前我们不知道这些时,都以为她是先侯爷的妾,奶娘你何曾见过哪家的妾能在家里开私塾?”

  这确实是个稀奇事。奶娘摇着头说:“不仅开私塾,还写文章呢。”

  “对啊,所以说奶娘你的经验用不上嘛。”金宝珠眼睛亮亮的,“等思玉姐姐的文章在那个叫报纸的上面顺利登出来,肯定有更多关系好的人家愿意把姑娘们送咱府里求学了。我忽然想到一个,其实我也能去府里的私塾当先生,就教姑娘们打算盘!”

  打算盘是掌家的必备技能,姑娘们都该学学。金宝珠很有信心地说:“总而言之呢,太夫人既然费心给我们每个人都找好了出路,就不会由着我们在内院受磋磨。”

  奶娘双目微合,忍不住对着漫天神佛拜了拜:“太夫人长命百岁!长命百岁!”

  思玉如今在府里有一间独属于她的大书房。

  府里现有的书籍、外头搜罗来的书籍,按照万商的意思,都需要先满足思玉和詹木舒的阅读所需,然后再分去给别人。所以,一些非常难得一见的珍籍古籍,原版都在思玉这里,詹木宝这个侯爷按说是一家之主吧,反倒是只能先看下人的抄录版。

  万商说,这叫做物尽其用。

  别管府里的下人能不能理解这一份“物尽其用”,要是由着正在参加科举的三爷詹木舒先看,大家其实都能理解,可思玉是什么身份?她一个女人看这么多书干什么?难道她也要去参加科举?难道她日后也能做官?

  但因为这是万商做出的决定,所以下人们并没有质疑,反倒是提高了警惕,把思玉放在了和三爷詹木舒一样的位置上。怎么照顾詹木舒的,就怎么照顾思玉,比如不能随便进思玉的书房、动思玉的桌子,不能发生太大的声音影响思玉写文章等等。

  而思玉本人自然无比珍惜万商的这份优待。

  在印书坊的小吏上门邀稿之前,思玉对于自己的第一份投稿已经有思路了,还查阅了大量地质、人文方面的书籍。闭关了几日后,思玉拿着写好的稿子找上万商。

  思玉想叫万商帮着指点一二。

  万商连连摆手:“我哪能指点你呀?不行不行不行……”

  万商觉得如果府里的众人测一测智商,思玉的智商肯定稳稳超过她。更不要说思玉在当世书籍方面的阅读量、思玉对当世朝廷的理解,这些也都超过万商。所以万商并不觉得自己可以居高临下地指点思玉。万商唯一的优势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思玉却在万商展开了稿纸,认真地说:“太夫人您先看看我写了什么。其实我这篇文章的灵感就是从您那里得来的……还记得我们府里第一次团建的时候……”团建这个词自然又是从万商口中听来的,当时府里的女人们一起躺在院子里用秘方美容。

  其实万商已经不太记得自己那时说了什么了。

  思玉帮着万商回忆起来,当时静华道人提起她小时候街上有个卖梨的老嬷,这位老嬷特别擅长种梨,一样的土质一样的树,老嬷家的梨就是比别人家的好吃。万商听闻此言,直接做了一个假设,如果她是当地的父母官,那么她会去请教这个老嬷,如果老嬷的种梨之法方便推广,那么这赫然就是一条适合当地的发家致富的道路……

  “……我当时就觉得太夫人您若是为官,定是真正能为民做主的好官。”思玉满目憧憬地说,“反倒是朝廷中的一些官员,看似满腹经纶,其实根本不懂得治理地方。”

  有人去了地方上,一心要谋个大政绩,结果完全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反而把百姓折腾得更加凄苦;所以很多时候有官员不去折腾百姓,由着百姓休养生息,就算是好官了。可是,如果不思变、不求变,百姓就会一直苦着,很难富裕幸福起来。

  “我明白了!原来你想搞一个扶贫专题啊!”万商脱口而出。

  “扶贫?”思玉把这两个字在心里细细品味了一番。

  良久,她郑重地点点头:“是的,我想写一写扶贫,还请太夫人不吝指教。”

第134章

  万商觉得思玉找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之前思玉那篇十年磨一剑的策论之所以会被皇上重视, 一个是因为思玉原本就出身于世家,对于世家内部的很多东西都是知道的,另一个是因为她几乎燃烧了自己只为了那一篇策论。日复一日地烧, 年复一年地熬, 使得那篇策论里全部都是精华。

  但现实就是思玉并没有真正当过官,甚至她还一定程度上缺乏社会经验。

  思玉仅有的那点社会经验还是在从家里逃出去后被好心的戏班子班主收养的那几年里获得的。她只读过万卷书, 但是没能走过万里路,也没能见过各种好人坏人。

  当然,即便是这样, 思玉也已经胜过许多人了。

  不少懵懵懂懂就当了官的读书人且不如她呢!

  只不过,想要思玉再写出一篇像之前那篇策论一样叫人惊艳的文章,这很难。

  于是思玉干脆放弃了宏观叙事, 转而从小处着眼。

  在这个读书人考科举走仕途几乎都是为了光宗耀祖、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的时代里, 少有人正儿八经地思考过“如何当好一个县令”这样的问题。偏偏对于习惯逆来顺受的底层百姓来说,县令负不负责、有没有作为, 这直接关系到了他们日常生活。

  意识到这一点时, 思玉常常觉得不可思议。

  这么重要的一个问题, 为何此前从未有人正式思考过呢?

  就算偶尔有靠谱的人发表靠谱的看法,那往往也都是他们自己当了县令,去了地方上, 经过反复尝试, 然后终于带着当地百姓取得一定成果——也就是说,都是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但很难找到一些像样的像指导读书人如何考科举一样当县令的书。

  思玉就觉得自己应该去在意这个问题。

  这不是巧了么?关于“扶贫”, 万商还真能说出点什么来。

  因为在万商生活的时代, 她的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扶贫工作。而正是因为国家的这份重视,哪怕万商本人并不在体制内工作, 她本人也不是生活在贫困地区需要被扶贫的对象,但日积月累地接受相关讯息,万商的脑子里真就装着一些干货。

  当然,她脑海里的“知识点”都是松散的,这里记了一点点,那里记了一点点。

  不过现在和思玉聊天也够用了。反正万商只为启发思玉。

  用万商的眼光来看,这个时代中的人,除了权贵,百分之九十九的百姓都陷在贫困之中。而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想要叫他们实现万商眼中的脱贫,这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只是叫百姓的日子稍微好过一点点,这还是很有希望做到的。

  就像是万商她们开的送鸡铺。只是给百姓送几只鸡,对权贵来说,几只鸡算得了什么?可是百姓得到了这微不足道的好处,他们就发自内心地觉得日子比以前好。

  万商不紧不慢地说:“我觉得扶贫这个事情,首先要弄懂百姓为什么贫困。比如之前世家的族地所在,其实当地百姓的日子非常惨,因为他们的土地被世家掠夺,为了生存被迫从良民转为世家的佃户,从此生死由人。针对这种情况,只要叫世家释放土地,让百姓重获自由,他们日后有田可种、有地可耕,那日子就会比以前好过。”

  思玉点点头:“也有贪官污吏欺压百姓,那么只要把贪官污吏除了,百姓的日子就比以前好了。”这种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好处理的,因为现在王朝新立,皇上谁的面子都不会给,连世家都在皇上手里得不到好,贪官污吏一旦被发现肯定会被处理掉。

  万商说:“但除此之外,还有因病致贫、因缺技术缺劳力致贫、因懒致贫……”

  “因懒致贫?!”思玉好似有些不能理解。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你没有听说过吗?”万商摇了摇头,“我不敢说这话绝对正确,但放在某些地方、放在某几个人身上,并没有冤枉人。我知道南方有个地方,其实当地的气候土壤都很适合种庄稼,同样大小的一块地,粮食产出比别的地方都要高。只要稍微勤快一点,就不会缺一口吃的。但当地始终很穷。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懒?”思玉问。

  “确切地说是因为男人懒。当地的女人被迫家里家外一把抓。她们生了孩子,要把孩子绑在背上下地。地里的活干完了,再赶回家去给男人做饭。哦,当地还有一个叫什么产翁的习俗,就是女人生完孩子,男人在家里做月子,女人继续下地干活。”

  思玉目瞪口呆地看着万商。这……这简直颠覆了她的三观。

  “你想啊,家里只有女人干活,就能保证全家不被饿死了,如果男人勤快些,多开些荒地,他们的日子就比全国绝大多数的百姓好过。但男人就是什么都不干。”万商嗤笑了一声,“如果有县令去了那地,你觉得他应该怎么去带领百姓脱离贫困呢?”

  老天爷喂饭给你,你都懒得吃到嘴里,县令能做什么?挥鞭子强迫他们干活?

  思玉意识到自己之前想得还是太过简单了。

  万商继续说:“至于缺技术……之前我们团建时,我说得那个推广种梨,其实能归到这一类里面。有些地方的百姓坐拥金山银山而不自知,这就需要地方官有眼界,知道怎么带领百姓去开拓金山银山。当然了,开拓的同时不能忘记守成,不能影响百姓原本的耕种。”此时毕竟和后世不一样,搞发展的同时绝对不能叫一个地方缺粮。

  思玉认真点头。

  “再就是……”万商脑海里浮现出了很多耳熟能详的口号,“想要富先修路……加强基础医疗建设,降低孩子夭折率……”

  听到这里,思玉忽然把自己摊开放在万商面前的稿纸收了起来。

  万商好奇地看着她。

  只见思玉三两下把文章撕成碎片,然后丢进了纸篓里。万商阻拦不及。

  思玉却不沮丧,很有信心地说:“我之前写的这些,现在想来还是太虚了……我得重新写。”她知道怎么引经据典,更知道怎么去历史中吸取教训。但这样还不够。幸好有太夫人在,加上太夫人的这份智慧,她肯定会写出真正能帮助更多人的文章。

  就当思玉再一次闭关的时候,万商收到了詹木宝和江岳寄来的信。

  小夫妻俩常常给万商写信。信是通过驿站送来的。此时远不如后世方便,不是每封信写好了都正好停船靠岸遇到驿站,所以经常会几封信攒一块儿给万商寄过来。

  万商就觉得自己收到的不是“信”,而是“包裹”。

  这次的“包裹”尤其大。

  万商用小剪子拆开外头的那层油皮纸,摆在最上面的是几封信,把信拿出来先放到一边,最底下竟然的一本手抄书。万商心里觉得奇怪,心道:“大宝知道我这个人没啥文学功底,江岳也不是一个喜欢钻研四书五经的,他们夫妻竟然给我寄书?”

  这么想着,万商拿起手抄书,打算翻上几页。

  这一翻,万商乐了。

  竟然不是什么高深的著作,而是一个特别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话本,万商读着完全不费力。这个话本算是《詹水香传》的同人本,名字叫做《詹水香传之后续》。

  大致情节是詹木宝这个侯爷侄子帮姑母迁了坟,又叫姑母的事迹在世间传唱,然后身在地府的詹水香跟着受益,许许多多的功德回向她,地府城中之人纷纷高看她一眼。更有地府官员送来官服和官印,说地府里是以功德论本事的。生前恶事做尽,便是倒欠功德,在地府里要下油锅。而像詹水香这样有功德的,便可以在地府当官。

  许多人羡慕詹水香,觉得她生前没有白对詹木宝付出,所以侯爷侄子竟比亲儿子还可靠,叫詹水香成了大功德者。詹水香却一点都不自傲,反倒是请了父母高座,又请了弟弟(先侯爷)上座,然后对着父母和弟弟下拜,说自己能有今日多亏亲人。

  詹水香说,若不是父母生前慈爱,对着她和弟弟一视同仁,家里只要有一口吃的都要均分给她和弟弟,她如何能养出健康体魄,在逃灾时活下来?还反哺了全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页  当前第1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1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太夫人的荣华富贵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