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样一来,印刷坊里的工人却是有些心中不满了。
原本忙起来三班倒,虽然累一些,但是多干活也能多拿钱。
现在这印刷的机器变得更快了,从四个人操作一台印刷机,变成现在两个人就可以,那人又多了出来没活干了,这可如何是好?
虽然说目前“卫辉时报”卖的很多,但是暂时也只在卫辉卖,也没有扩展到其他地区,销量其实已经是饱和了,其他书肆等客商也有给他们更多的订单,因为目前读书识字的人就那么多,所以没有大批量需要印刷的书籍,在这一块就没有更大的增长。
工人们心中害怕,如今机器运行的这么快,会不会以后就不需要他们干活了?至少不会白白养着他们吧?难道印刷坊要裁撤掉一批人?
甚至有一个心怀不轨的工人,趁着大家忙完后,还想偷偷搞坏一台印刷机,还好被人发现抓了出来,没有造成什么实际的损失,但是人心的动荡已经在印刷坊内蔓延。
就连袁师傅都有向季方和谏言,说是如今人手太多,可以让一批人先回去,若是等忙了再召回来,这样一来问稳定人心的同时,还能节省开支。
季方和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和秦修文提了,秦修文听完之后也是愣了一愣。
是了,他光想着革新机器,给低效率的生产注入新的活力,却没有想到此时的人力就是如此不值钱,大家想的事情和他恰恰相反,他们是想要多赚钱,而不是希望这个机器能运行的多快。
不过说来说去,还是因为订单不够饱和,若是订单够多,他们印刷坊内也不过八十多名工人,哪里就人手富余了?
况且这里很大一部分工人都是当时逃荒到新乡县的流民,回去后又能去做什么?连地都没有,种什么?吃什么?他让这些人来印刷坊做工,可不是让机器取代他们后,就让他们回去的。
那怎么能让印刷坊的订单量迅速增多?
秦修文脑子里想了一想,无非就是拉动内需或者就是出口海外。
内需方面,秦修文通过“卫辉时报”已经初步播洒了文化的种子下去了,但是仍旧需要时日来生根发芽,同时如果步子太大,难免引起一些上层的注意和不必要的麻烦,看来是很难实现了。
那就只有出口海外!
可是一想到如今的海贸局势,秦修文又有些头疼。
大明早期实施的也是海禁政策,但是沿海地区的人民是极力反对的,毕竟对那些地区的老百姓讲,靠海吃海,海上捕鱼和海上贸易才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如今朝廷一下子砸了他们的饭碗,这如何能干?
所以从明朝建国之初一直到隆庆元年之前,沿海和内陆的局势一向非常紧张,原本的私人海上贸易被迫成为了海上走私集团,甚至还发展出了武装走私,到嘉靖年间,出现了最大的武装走私头目汪直,有了“拥众数十万,南面称孤”的局面,勾结倭寇和大明朝廷正面冲突对抗,扰乱了嘉靖四十多年的“倭寇之乱”,其本质上还是大明内部,海禁派和开海派的政治斗争。
还好到了隆庆元年,隆庆帝见堵不如疏,便解除了海禁的政策,允许民间贩卖货物出口,但是只开放了福建漳州府的月港,仅此一个小港口,同时贩卖出口的货物检查甚是严格,但是好歹民间出口这项事业也算合法化了。
只是漳州府距离卫辉如此之远,如今又没有非常方便的通讯方式,秦修文的势力也没有伸展到那里,想要做海贸又谈何容易?
要往海外倾销书籍,秦修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圣经》,西方字母排版简单,《圣经》的地位不言而喻。虽然此时西方也有了自己的印刷机,但是在纸张、墨水、人工等成本控制下,他们印刷的《圣经》必然能倾销海外。
而他要的,只是一个将这些关键点链接起来的契机。
秦修文也没想到,这个契机居然还是应验在徐光启身上。
徐光启在知道秦修文想要印刷《圣经》之后,直接从自己的随身行李里掏出来一本《圣经》给了秦修文,然后告诉他这是自己在松江府结识的耶稣传教士赠送给他的,几次劝他信教,但是他没有答应,只是迫于人情,只能无奈接受了下来这本《圣经》,这次也是误打误撞带到了卫辉,倒是没想到派上了用处。
“这位郭居静传教士其实挺博学多才的,会非常多西方天文历法和科学之道。只是此人太过信仰耶稣,多次劝我信教,我属实不能认同他们的神仙,但是又想学习他的本事,只能假意应承下来,和他学了两个多月。只可惜此人后来又不知所踪了,不过他说过若是我想联系他,可以找他在广州府的朋友。”
徐光启说到这些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自己用了点歪门邪道才偷师成功,不过若是能帮到秦大人,自己这点羞愧也只能放到一边了。
秦修文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果然名人的朋友也是名人,难怪徐光启很多想法超前,原来早在这个时候他就接触过西方的思想了。
不过有了徐光启的牵线搭桥,这件事做起来就容易多了!
第59章
徐光启很快去信了一封到了广州府那边,信中简明扼要的介绍了自己写信的原因,同时还附上了一本由“袁氏印刷坊”最新印制出来的《圣经》。
意大利的传教士罗马诺是贵族出身,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还到巴黎大学读过哲学,十分博学,之后他加入了耶稣会,成为了一名神父。
罗马诺受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一世的派遣,从欧洲坐商船出发,来到东方传教,想要将天主教的教义传播至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天下人都能受神的指引,沐浴在神的光辉下。当然,除了传教,他还有另外一重任务,就是敲开神秘东方古国的大门,进入到明朝的土地上,听从那里回来的人说,东方古国遍地都是黄金,是一个十分富饶、广阔之地!
可是距离上一次敲开东方古国的大门,还是在元朝时期,等到朝代更迭之后,新的大明王朝对他们是完全不接待不欢迎的政策,彻底封闭了各个海关港口,不让他们这些传教士进入,并且称他们是异端邪说。
还是等到了隆庆元年,才又开通了漳州府的月港,外来的传教士才有了进入到大明内陆的可能性。
只是进入到这里后,他们的传教之路并不顺畅,大明人非常固执守旧,他们想要接触到大明的贵族和官僚阶级,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人对他们的宗教感兴趣,更多的人内心深处信奉的依旧是他们的儒家思想,他们十分难撼动。
罗马诺在广州府已经盘桓了三年多了,但是传教进度依旧缓慢,正在他都已经心生退意的时候,他收到了徐光启的一封信。
徐光启其实他有听他的好友郭居静提起过,他们一起来到了大明,后来分散开来传播信徒,奈何都没有太大的收获,后来郭居静又辗转去了天竺传教,两人至此分开。
在郭居静离开时,他还特意提起过徐光启此人,称赞这人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于西方科技上有着卓越的天赋和理解力,若是能将此人发展成信徒,一定会对他们的传教事业是一个极大的助力,若是此人来广州府或者写信求助,定然要竭尽全力给予帮助。
罗马诺一开始收到这个包裹,以为是徐光启有事相求,但是当他一打开那个包裹,里面露出来的一本书直接吸引了他的目光。
上面的文字如此熟悉,《Biblia》几个字就足以使罗马诺抚摸良久了,而且他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一本刚刚印刷出来不久的新书,上面甚至还飘散着墨香。
但凡是他们这些传教士带过来的《圣经》,每一本都是摩挲了不知道多少遍,翻阅了不知道多少遍,就算是再怎么珍惜,也早就已经卷边或者有折痕了,但是这一本《圣经》却是全新的!
罗马诺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圣经》,果然里面的文字都是他最为熟悉的文字,这就是他们的“惟一之书”!
而且这本书印刷清晰,没有一个错漏之处,排版也非常优美,封皮还用羊皮制成,实在是一本印刷佳品!
罗马诺心潮有些起伏,他心里隐隐明白了些什么,连忙撕开了那封信,开始读了起来。
罗马诺很有语言天赋,来到大明后这三年多,一直在积极学习大明的汉字和发音,除了一些极为拗口的生僻字,大部分的常用字他都会读写,而徐光启的这封信都是用大白话写的,所以他理解下来完全没有问题。
等到罗马诺读完,他面脸络腮胡的脸上表情有着欣喜,蓝色的眼睛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竟然没想到这位徐光启如此有本事,居然要给他引荐一位大明真正的官员,而且还是一位十分豁达有实力的官员,甚至还想要帮助他们印制更多本的《圣经》,便于他们传播天主教的教义!
罗马诺恨不得即刻启程,不过他还是先找到了同样在广州府做海贸生意的一个葡萄牙商人弗朗西斯,给他看了这本《圣经》后,他非常的感兴趣,愿意与他一起前往卫辉府。
罗马诺不傻,他知道对方给他送这封信虽然说的好听,但是实际上是想要售卖《圣经》给大商人,罗马诺自然也可以在里面觅得好处,但是他更看重的是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若是他能够一举进入大明的上流阶层,融入到官僚阶级,甚至发展出如徐光启还有他信中所提到的秦大人这样杰出的人物为信徒,还会担心他们发展不出来教徒吗?
在每一个国度都是一样的,出类拔萃的人总是能一呼百应,本身就有很多的追随者。所以他们传教的思路一直是从上而下,而类似秦修文和徐光启这样的能人,就是谈的传教的重点对象。
罗马诺打着自己的算盘,觉得自己的传教之路总算有了突破口。
罗马诺带着一片深沉的信仰跟着弗朗西斯的商船一起驶向卫辉府,可是如同徐光启那时候初到卫辉一般,他们两人也被卫辉新码头的雄伟壮观所震惊,等到下了船之后,再看整个卫辉码头处的各种建设,这两人才缓缓有些明白,自己将要面对的那位“秦大人”,到底是怎样一位大人物!
这就是信中提到的雄才大略的秦大人治下?!原本以为是徐光启的夸张和吹捧,没想到信中提到的,不如眼睛真实看到的万一!
“哦,天呐!上帝!这一切实在是太壮观了!我不曾想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如此井然有序、如此繁华迷人!”
在意大利,各处的动乱战争一直弥漫着,土地也一直处在一个四分五裂的状态,就算是地理条件极为优越的威尼斯,就算威尼斯因为有着海贸的繁荣而让整个城市都异常有活力,也根本比不上卫辉府!
这虽然只是一个内陆腹地,但是却有如此壮阔的码头,有如此完善的建设,同时又这般干净整洁,就连在里面生活的平明百姓基本都面色红润、穿着得体,没有衣衫褴褛者的出现。
这简直大大刷新了罗马诺和弗朗西斯对于大明的认知!
在他们眼里,虽然大明在很多手工业方面、精耕细作方面是比他们优越的,但是他们的老百姓大多贫穷,就和他们西方一样,只有贵族才能得到好的生活,没有人关心底层人民如何。而且大明是十分傲慢的,根本不接受他们的外来思想的传播,也不接受新的科技,明明可以和他们互相贸易而取得更多的利润,但是他们却宁愿闭关锁国,不与他们来往。
纵然这片土地如同一个宝藏一般,可是它却紧紧地关闭了它的蚌壳,不让外人窥探里面的珍珠。
而现在,卫辉府的繁华、开明、开放,让他们恍惚看到了世界上另外一个威尼斯,但是是比他们的威尼斯更加好的一个城邦!
甚至在这里,他们还读到了一份“卫辉时报”,用十分低廉的价格,就能看到如此多的文字,包括里面的内容,也着实让他们十分震惊!
他们也有报刊,但是那都是王权意识的体现,根本不会允许像他们看到的这份报纸一样,能对天文地理、水纹农业进行探讨,甚至能评论国家时政,还能批评官员!
这在他们国度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不是说大明不开放么,不说说大明的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话语权么,不是说大明根本不重视自然科学吗?
那他们手里的报纸又代表了什么?
在这里生活的人,美好地仿佛是在一个世外桃源一般。
罗马诺和弗朗西斯被震的惊呆在原地,久久忘记言语。
两个外国人站在一群汉人中间,哪怕如今入乡随俗,穿了和他们差不多的服饰,依旧醒目的很,很快就被徐光启看见,并且上前接待了他们。
徐光启带着两人往“袁氏印刷坊”走去,一路上聊了一下他们对新印刷的《圣经》的看法,知道他们很喜欢的时候,徐光启笑了。
既然质量看的上,那么价格他们也会喜欢的。
季方和正在“袁氏印刷坊”里焦急地等待,见徐光启果然领了两个怪模怪样的外邦人过来了,立马迎了上去,想要打招呼,又顿了顿,生怕他们听不懂。
“季先生,这位是弗朗西斯,这位是罗马诺,罗马诺会讲咱们汉话。”
徐光启为两边人介绍道。
季方和见对方是可以听懂汉话的,连忙客气道:“幸会、幸会!两位先生,请!”
季方和释放出了友好,罗马诺也忙用着蹩脚的汉话道:“幸会!谢谢!”
弗朗西斯只会简单的汉话,所以全程都由罗马诺来翻译。
季方和带领两人参观了他们的印刷工坊,也给他们看了他们排版好的《圣经》活字版面,罗马诺和弗朗西斯再次被大明的工艺所震惊了!
之前当他们初入大明,发现大明的印刷术还是局限在雕版印刷的时候,他们是对自己西方的文明很引以为傲的,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印刷机,大量印刷出了书籍,识字率也大大提升,是大明根本及不上的。
但是现在参观下来,他们才发现自己何其可笑。
罗马诺是神职人员,尚且不知道印刷机的具体信息,但是弗朗西斯走南闯北、致力于倒买倒卖挣钱,哪里有不知道的?就大明的印刷机,比起他在欧洲看到的还速度快上不上!
更何况,大明有全世界的最好的纸张、最好的墨水,如今又有最快的印刷机,难怪能印刷出如此精美的《圣经》!
原本弗朗西斯以为这些大明人是想要卖给他这种很精美的、但是价格比较高昂的《圣经》,让他带回去卖给贵族们。
但是如今一看这架势,他就明白了,对方哪怕是卖给那些普通平民,也是可以和他们欧洲本土印刷的《圣经》相对抗的!
弗朗西斯很想知道大明这边能给到他一个什么价格,于是直接就让罗马诺翻译去问。
哪怕听不懂弗朗西斯的话语,但是这人脸上的急切一目了然,季方和知道对方这是动了心了。
于是他故作有些为难道:“弗朗西斯先生,我是很想和你做生意的,但是我刚刚听罗马诺说,你这边只准备购买一千本《圣经》对吗?”
见弗朗西斯有些迟疑地点了点头,季方和才又道:“那真是很抱歉了,因为文字的不同,如果我们要印刷你们的《圣经》,需要撤下我们所有的汉子活字,然后安装你们的西方活字,这样一来,就要打乱我们的印刷的顺序,如果只是印一千本《圣经》的话,那实在是不值得我们如此大费周章地换来换去,都不够我们干几天活的。”
一千本《圣经》不算少,也没季方和说的那么工序麻烦,可是大人说了,西方人口不少,几乎每个人都信仰这玩意,不卖出个一万本,都对不起徐光启的这一顿忙活。
既然如此,抓到一只肥羊,自然是要往死里宰!
季方和的一席话,被罗马诺翻译过后,弗朗西斯急了,连忙冲着罗马诺叽里呱啦说了一通,罗马诺翻译道:“弗朗西斯先生说,他是想要这种精装版的《圣经》一千本,当然如果你们能做那种普通版本的《圣经》,价格也优惠的话,他还可以订购五千本。”
季方和遗憾地摇了摇头,连价格都没有报:“不好意思,普通版本的少于一万本,我们没有办法开工的。看来我们是没办法合作了,我们印刷坊只和有实力的商人合作,抱歉。”
说完之后长长叹了一口气,仿佛是失望于弗朗西斯的实力,假装起身就要走。
弗朗西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看着季方和要走,连忙惊慌地看向罗马诺,罗马诺翻译过后,弗朗西斯涨红着脸忙将季方和拦了下来,扭头对着罗马诺道:“告诉他,我可以定一万五千本普通版本,三千本精装版本,只要价格合适!我是绝对有实力的!”
弗朗西斯作为葡萄牙商人,又能从葡萄牙抵达东方大陆,实力自然是有的,但是也就是最近十年才发出来的财富,以前他只是一个跟着那些贵族大商人们一起出海的海员,后来他跟着船队一起将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源源不断地贩卖到自己的国家,积累了自己的资本,又有了自己的商船,这才算是有了一定的实力
人发达之后,就很想忘记自己曾经不光辉的历史,也讨厌再次被人鄙视轻视,原本弗朗西斯撑死了也就想买个一万本普通版本的《圣经》,但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他故意喊出了一万五千本的数量,他不想被大明这个年轻人给看不起!
但是同时他也知道如同他们一样,大明人骨子里也是傲慢的,他们很多士大夫根本看不起他们这些外来者,称呼他们是“蛮夷”,和大明的商人打交道还算愉快,但是和官府人员打起交道来,他受到的鄙夷并不少。
一方面弗朗西斯是担忧季方和真的拂袖而去,连个谈的机会都没有;另外一方面,他也是想证明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