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几人进屋后,巷子里有街坊四邻在那探头探脑,竖着个耳朵偷听,那模样,好像恨不得把耳朵直接塞到冯家家门口。
而此时的冯家屋里,气氛相当尴尬。
姜凤莲有心想和闺女缓和一下关系,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冯大哥也是差不多的表情。
聂思慧倒是很自在,打量着这十几年没回来过的家,巷子里变化不大,但屋里变化还是很大的,根本找不到她以前生活的痕迹。
好像是嫌这气氛还不够尴尬似的,外面传来了小孩子的声音,是冯大哥的两个孩子还有冯老爷子回来了。
孩子们在自个儿爸爸的提示下,规规矩矩喊了声姑姑。
聂思慧应了声,然后看向桌子,上面放了她刚拎回来的东西,“里面那点吃食经不住放,让孩子早点吃了吧,别放坏了。”
说着,她拉着穆绵,“妈我就先走了。”
姜凤莲有点急,“吃了午饭再走吧。”
聂思慧:“不了,小绵朋友还在外面等着呢。”
冯老爷子:“在这边待几天?晚上住哪啊?要不让你妈收拾……”
说到一半,没等聂思慧回答,冯老爷子自己就把话止住了,家里压根没有多的地方住。
聂思慧看破没说破,只说有地方住。
姑嫂俩前脚刚出门,后脚才发现各个单元门口多了好些身影,探头探脑的。
果然这人口密集的地方,根本就没有秘密可言。
杨婶儿还在那水池边,“思慧你这就走啦?咋不多待会儿?”
聂思慧:“嗯,还有事儿呢。”
杨婶儿:“下次啥时候回来呀?”
聂思慧:“说不好,平时要上课,家里还有孩子。”
聂思慧就这么一说,杨婶儿也就这么一听,没追问,谁不知道这丫头小时候过的是啥日子呀。
虐待谈不上,亏待肯定是不少的,兄弟姐妹五个,四个姓冯,这日子想想都知道。
家里孩子一旦多了,这碗肯定是端不平的,亲生的都这样何况不是亲生的。
姑嫂俩可没管巷子里街坊四邻们在想什么,反正不出意外的话,聂思慧短时间内不会回来了,她跟家里就只是‘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关系。
姑嫂俩出了巷子就去找石小莲了,上午三人在各个能卖东西的地方都转悠了一番。
吃完饭,下午穆绵自己去找了电影制片厂的汪主任。
对方跟她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她以为汪主任跟毕勤是一个类型的,见了面才发现人不咋严肃,话不多但和气。
穆绵不知道的是,对方也感慨呢,知道‘秋雨绵绵’年轻,见了面才发现比她想象的还年轻。
不管怎么说,这次见面还是很愉快的,穆绵也如愿地看到了《小丫和朋友们》的制作过程,就挺……质朴、繁琐。
礼拜天赶上毕勤放假,穆绵三人被带着结结实实玩了一天,中午也尝到了毕勤她妈的手艺,很地道的本帮菜。
吃喝玩乐过后,后面随着向学文和朋友的到来,穆绵她们一下忙了起来。
向学文这一趟回广城张罗了三个朋友一起,加上他四个人,因为有运输队的关系,还搞了一辆货车来。
说起来,向学文这人发展轨迹已经跟上辈子完全不一样了。
在石小莲的记忆里,这人分明是在省城那边接手了一个小厂子,然后一点点发家。
想也知道他上辈子为什么没去广城,因为弟弟在大队意外去世了嘛,所以他也留在了省城那边。
这辈子不一样,媳妇儿是大学生,孩子有丈母娘带,弟弟考上大学还结了婚,大后方稳定,那想闯闯的心可不就安耐不住么。
他们这一趟过来,拉了不少货,虽然不算大件,但成本也不少,早在之前石小莲就给自个儿姐夫汇过一次款,里面她们三人一人一份,算是前期投资。
现在这个市场,属于有货就能卖出去,唯一的风险就是货可能会被扣被抢。
穆绵她们一忙就是十来天,货没了后,向学文他们又去进了一批,低价进高价出,货品不同,中间差价有大有小,赚是都有得赚的。
八月十五号的时候,累够呛的三位女同志坐上回首都的火车。
本来之前想的是八月初就回的,结果一下又耽搁了半个月。
家里两个小娃子撅着小嘴,委屈得很,心心还在纸上写了数字,妈妈走一天就写一个数,都快写到三十了。
穆绵抱着闺女哄了好久,一直哄到心心睡着。
小娃子们睡后,大人们还悄悄唠了会儿,这次出去累归累,收获还是很大的。
首先就是,她们买到了沪东的房子,毕勤给找的,拢共三套,这房子都是以前的自建房,破破的,但也便宜,才七八百块。
等以后条件允许了,穆绵还想去购置几间铺子,不过这都得以后再说,这次过去的时间太短了。
除了房子外,最大的收获当然是这次卖货的钱了,按分成分过以后,三人都拿到了五位数出头。
短短一个月耶,都到家了聂思慧还恍惚着呢,给出去不到两千,翻了四五倍收回来。
其实在车上的时候她就一晚上没咋睡,怕有人偷钱。
穆绵倒是没恍惚,上辈子看到的那些发家史里,比她们挣得多的可不少呢,别说一个月破万了,破十万的都有。
不过那都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现在的广城、福省等地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再过些年,那才是一片繁荣。
在那之前,时间还要一天天过。
假期结束,学生开学上课,七十年代的最
后半年几乎是眨眼间便过去了。
大伙儿一起迈进了八十年代。
第182章 两年变化。
相对来说,八十年代是穆绵更加熟悉的年代,上辈子看到过的很多怀旧作品基本都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
不过那时候是带着了解过去的心情看这个时代,跟真正身处在其中感受还是很不一样的。
迈入八零年后,社会上的发展说是一天一个样也不为过,可谓是一片欣欣向荣,去南方进货来卖的人更多了,要不说货车司机在这个年代吃香呢,有车会方便很多。
不过能搭上运输队的只是个别人,大部分人还是通过火车一趟趟跑。
火车站天天挤得跟春运似的,人多货品也多。
城里大大小小的市场更是像那雨后的春笋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冒出。
等到了八二年的时候,光安奉胡同附近的大市场就有两个,里面卖啥的都有,还有补鞋、补雨伞之类靠手艺摆摊的人。
街坊四邻要买个啥、修个啥都方便得很。
从八零年到八二年,社会在变化的同时,穆绵那些亲朋好友们变化也不小。
首先就是柳家这边,七九年夏天的时候,柳焱他妹妹小雪花,也就是柳晶高考了,没考来首都,就在省城上。
志愿的问题是家长们一起商量决定的,一来是考虑到柳晶成绩没有她哥柳焱好,二来是柳焱毕业后极有可能会被分配回原籍,一家子都在省城也挺好的。
柳晶要是报考去别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家里人顾不上。
事实也确实如此,柳焱这小伙子在高中的时候成绩名列前茅,上了大学后只能说是中上水平,想靠分配留在首都是有点难度的。
现在毕业在即,分配也已经下来了,柳焱分到了省城的农科院,等他入职后,柳家一大家子就在省城齐聚了。
为什么说一大家子都在呢?
这事儿还得从八零年说起,柳晶读大一后,柳诚夫妻俩没了要照顾儿女的负担,家里又没有小娃子,只有柳德正这个老爷子。
柳德正年纪大了,早在前些年的时候,村支书这职务他便卸了下来。
孩子们一走,家里就只剩下柳诚夫妻俩守着老爷子过,那日子怎么说呢,怪没意思的。
刚好,八零年二月的时候,柳桃从县里的公安局调到了省城总队。
妹妹和闺女都在省城,儿子以后说不定也要来,柳诚夫妻俩带着柳德正一合计,他们也去!
柳焱对这决定举双手双脚支持,他还把这三四年攒的钱汇了一些给自个儿爹妈,柳诚夫妻俩拿着钱带着老爷子买了房做起了小生意。
四十多岁正是能干的年纪嘛,一点也闲不下来。
同年五月的时候,柳冬萍也来省城跟着一起干了,她把采购站的活给了大儿媳,然后带着小儿媳在省城干。
柳双翠知道后给柳冬萍汇了一些钱,做生意嘛,前期是要成本的。
柳冬萍起先没要,都是当奶的人了,姐妹俩还跟以前一样,在电话里你一句我一句地拌着嘴,谁也不让着谁。
柳双翠说这算投资,柳冬萍这才收下,她带着小儿媳和大侄儿夫妻俩把小生意搞得风风火火的。
一年多过去,小摊子变成了大铺子,采购站的活柳冬萍也让大儿媳转让出去了,多一个人后又多挣了点钱,一个个都干劲十足的。
不出意外的话,柳家以后就算是定居在省城了。
这当然是大好事,社会在发展,人也要往高处走嘛,大队和公社怎么着都是比不上省城的。
穆家这边,穆麦和穆苗赶上教育改革,高中读了三年,姐妹俩是八一年七月份高考的,两人很争气,都考来了首都。
穆麦考到了聂思慧就读的理工学校,穆苗去了师范,虽然比姐姐考得差了一点,但也很不错了。
在读书这方面,小苗苗一直都比姐姐差一点,这事儿小时候就能看出来,三四岁的时候就嚷嚷着长大了不要读书,让姐姐把自个儿的书读了,这样她就不用读了。
高三这一年,穆麦确实一直拉扯监督着妹妹,穆苗自己也铆足了劲,没有落下姐姐太多。
在姐妹俩双双成为大学生的同时,穆承他们的养殖场发展也很不错。
两三年过去,养殖场里不止有鹅,鸡鸭也多了一些。
穆绵之前给出去两千,按分成来分的话,可以拿到七八千,不过穆绵暂时没要,那钱让兄弟俩拿着继续去扩养殖场了。
现在养殖场的规模不算特别大,不过也不小就是了,除了兄弟俩和向学武外,穆兴隆穆兴旺也在帮忙管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穆兴隆就是放不下穆承这一大摊子事儿,不然以他的性子,早就跟着穆麦姐妹俩上首都来了。
相比之下,穆兴旺就没这烦恼,家里四个孩子,三个都在省城这边,穆秋户口就在本地,分配时很顺利留在了省城,是个机关单位,大学生毕业,在校期间成绩又好,所以定级不低,以后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说起来,他们兄弟姐妹四个里面,就大哥穆庆还稳扎稳打在厂里上班,穆庆性格很像穆兴旺,都是求稳的类型。
他们夫妻俩双职工,只有两个孩子要养,平时也会整点小东西补贴家用,条件还是可以的。
现在厂子的效益也挺好,夫妻俩还没有停薪留职搞个体经济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