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看大半日,到后面小半日,最后就不在璋哥儿面前出现。
开始的时候的确总追两个奶娘,慢慢习惯着,也就不追了。
有几日璋哥儿不用奶娘照料了,府家大业大不假,但不会养两个闲人,所以许娘子二人是不用再做奶娘了。
今儿结了月钱,陆云蓁还给一人十两银子的赏钱,下午让车夫送二人回家。
许娘子这两日已经把行李都收拾好了,在侯府住了一年半,本以为东西不多,可收拾下来零零散散的也有一马。
吃过中午饭,二人就走了,临走前,许娘子还嘱咐了崔如英几句,“在侯府要好好读书,不要乱跑,多听夫人的话,天也冷了,记得加衣……若是,若觉得委屈了,就回来。”
崔如英不走,继续留在侯府读书。
说实话许娘子还不太乐意女儿留在侯府,想让崔如英跟她一块儿回家。都学了一年半了,也能自己认字,那回家了照样可以自己学。在侯府千万般好,那也是别人家,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
但让崔如英继续住在燕归堂,在侯府读书,是陆云蓁的意思。
陆云蓁觉得崔如英年纪还小,怎么也得再读两年书。
若是回去了,在家里帮忙,学得那些也就忘了。自己看书,那得多能约束自身才做得到。
再说了,倘若谁都能自己学,谁还去书院读书呢。
她也和钱氏说了,不过跟钱氏说的是崔如英能帮衬生意,在侯府住着,有事也好商量,省着日日去她家找人。
钱氏性子柔婉,也没说什么,点了头,崔如英这就留下了。
陆云蓁说的不全是假话,崔如英的确能帮衬她,继酥饴斋和小火炉后,今年上半年她又开了间铺子。
这回卖的不是吃食,而是卖些家具摆设,多是崔大山做的。
铺面不算大,一间屋子装好了,把所有家具摆上,进来看的人转一圈儿,喜欢就能定。
崔如英觉得这和以后的样板间差不多。
不同之处在于这些都是手工打的,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改细微之处,家具卖得贵,不过买的人却不少。
崔大山现在也不在铺子了,铺子里是二丫和赵掌柜管事。
他租了间宅子,跟几个朋友做木工活,每个月赚的银子也不少,在今年的四月份,已经还完了欠崔如英的银子。
不仅如此,家里还攒下来些钱,崔如英没打听过,但看铺子的账本还有家具铺子账册,估计着家里现在存了得有五百两银子。
崔大山是琢磨着买一间铺子,不过,一间城东的铺子怎么也得一千两,这还差一半呢,好不容易还了钱,再让崔大山跟女儿借,他也不乐意。
欠人钱的滋味可不好受,终于能睡几宿踏实觉,可不借钱了。
思来想去,打算在城西再开了间分店。
租铺子什么的都是崔大山办的,这马上要开业了,这几日正忙着准备。赵掌柜去了那边,还新招了伙计,那边厨娘是刘婶儿,等许娘子回来了也去那边帮忙。
而李丰收留在了老铺子,新招一个跑堂,管着传菜收钱。
每日记账就二丫来,虽然一开始记得一塌糊涂,不过慢慢熟悉了也能应付下来。
崔如英不禁想,人果然还是得逼一逼。看现在又当厨娘又当掌柜,也做得来。
这样一来老铺子厨房就少了一个人,崔如英问了问,让刘婶儿闺女芸芸顶上了,俩人年纪相仿关系亲近,芸芸又是刘婶儿的闺女,过来做事儿也放心。
几个人的工钱也涨了,赵掌柜如今月钱一两,加上别的能有一两二钱,刘婶儿也是。
李丰收的工钱低一点,八钱月钱,但每日管送包子劈柴挑水,这些都算上,跟赵掌柜的工钱差不多。
如今家里两间铺子,老铺子的生意一直都不错,城西的马上就要开业了,尽管又投了些钱进去,但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能回本儿了,买间铺子是早晚的事儿。
崔大山没打算跟崔如英借钱,就想着先慢慢赚,等赚到了再买铺子,儿女都好,崔大郎也是童生了,崔家可算出了个读书人,这让崔大山的干劲儿更足。
崔如英觉得这样也成,而且就算她爹跟她借了,她这会儿也拿不出来那么多,因为她也欠人钱了,才还完。
年初出了正月,陆云蓁替她留意到一间庄子,八十多亩,要价三千两。
那会儿崔如英手头就能拿出来一千四百两,差的都是陆云蓁借她的。
约定好每月还三百两,六个月还完。
那会儿酥饴斋每月利润她能分三百多两,还有小火炉呢,还这个崔如英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可是三月份陆云蓁又琢磨开间家具铺子,崔如英那时没钱,又冲陆云蓁借了一千两投了进去。
这可是大笔银子。
偏偏一时半会儿回不了本,因为买的木料太贵了,很多都是从南海运来的,什么黄花梨紫檀木,还得给崔大山按件发钱,如今钱终于是还完了,可崔如英手里也不剩什么银子,零零散散的算上,五十两出头。
什么时候回本还不知道,但陆云蓁说了,从账册上看,回本是迟早的事。
因为家具卖得贵,京城这么多人,还有各地的商人,回不了本只是投入太大。当初陆云蓁投了两千两,崔如英投了一千两,光那间铺子装潢就花了几百两银子。
崔如英也不急,她知道做生意有赚有赔,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
就算赔钱也没事儿,陆云蓁都带着她做多少生意了,而且崔大山因为这间铺子也赚了不少钱。
就算全赔了,崔如英也无所谓,毕竟还有酥饴斋和小火炉呢。
今年酥饴斋也不错,前半年新上了两样点心,平日每月能有三百多两的利润,中秋的月饼卖了好些钱,但这刚九月,八月份的账册还没理清,崔如英也不清楚究竟赚了多少。
小火炉的生意是有淡有旺,冬日里生意那是好得不得了,说门庭若市不为过。可天一热来的人就少了,后来崔如英想办法卖了些烤羊肉串,就着酒水一起,但吃得人还是不多,勉强够本钱,但别的就不要想了。
不过这眼看又入秋了,生意又渐渐回暖。
陆云蓁后面就没再管过,就像酥饴斋卖月饼一样,一年有那么一个月几个月生意好能赚钱就足够了,平均到每个月,那不还是赚的吗。
等送走许娘子和田娘子,崔如英又回厢房了。
明后还得上两日课,屋里只剩她一个人,还有些不习惯。
等到晚上,崔如英难得睡不着,次日更是大早就醒了。屋里没别人,她怕上课迟了。
今日落了些雨,晨起天气微凉,崔如英记着许娘子的话,多穿了件秋衣。
以前这都是许娘子给她准备的。
上午上课,下午她就在屋里练字,不时有丫鬟进来送东西,茶水吃食,摆了一桌子。
燕归堂的丫鬟都很喜欢她,一是因为陆云蓁,她如今管家理事,她看中的人谁敢找不痛快,二来是因为崔如英有分寸。
崔如英上午上课,下午要么跟陆云蓁去铺子,要么和楚玉珠玩,从不乱走乱看给人添麻烦,更不爱往楚庚元面前凑。
听话懂事,模样又乖巧好看,听李嬷嬷说帮着世子夫人赚了很多钱,不喜欢她才奇怪。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赚钱
许娘子不在,崔如英有些不习惯,但一两日也就好了,毕竟更有重要的事分她的心神。
次日下午,陆云蓁招呼崔如英去酥饴斋,看看上个月的账册,也看看陆掌柜盘点完了吗。
上个月中秋佳节,从七月上旬就有好些人来酥饴斋订月饼,名头打出去了,生意就好做不少。
陆掌柜自是照单全收,紧着安排人做月饼烤月饼,不过跟去年就定的一比,自然是贵一些。
提前一年定便宜两成,今年定只能便宜一成。
那些日子酥饴斋忙得很,燕归堂的厨娘还去帮忙了。照陆掌柜的话说,订单多得好似雪花,连铺子里每日月饼都不够卖的。
他感觉那阵子生意能比过五香斋。
这定然是觉得去年吃着好吃,可算等到今年中秋了,自然还来买。
尤其是蛋黄莲蓉这个新奇口味,很多人都觉得好吃。陆掌柜看市面上也有卖蛋黄莲蓉和玫瑰枣泥月饼的,他还买了几块尝尝,不过跟酥饴斋的比差远了。
这样一来也没分走酥饴斋的客源,反而让铺子生意更上一层楼。
能买得起这月饼的都不差钱,再加上别处卖这个,价钱也不便宜,倒不如再加点儿买味道好的呢。
今年铺子还卖了枣泥核桃馅儿的,卖得也不错。
崔如英记着去年账册月初就写完了,这都马上月中了,陆掌柜也没来送账本。也可以见得今年生意好,而且因为去年订月饼的是真便宜两成,所以中秋过后,来定明年月饼的也不少,自然忙。
陆掌柜见陆云蓁总忙活其他铺子的事,心里都替陆云蓁着急。生意这样好,赶紧请人学做月饼开分店,来年好卖的别处去。
江南富庶,北方商人也不少,只是在京城卖实在是太可惜了。
陆云蓁的确是忙,除了酥饴斋小火炉和卖家具的铺子花梨坊外,还有她的嫁妆铺子、侯府家业要打理,自然没有空闲。
而且她是喜欢从头开始,做新的生意,一旦生意稳定,便让身边的丫鬟管,所以放在酥饴斋的心思并不多,若非中秋,陆云蓁也不会过来,从年头到现在,这是她第二次来酥饴斋。
以往都是让锦月过来看看,账册是陆掌柜送来由崔如英看,她一点都不操心。
到了酥饴斋,二人又是从后面进的,不过来得不巧,陆掌柜今儿出门谈生意去了,这会儿正不在。
好在二人下午没什么事儿,坐着喝茶,等了两刻钟陆掌柜才回来。
陆掌柜解释道:“有家酒楼想定咱们铺子的月饼,不过要比咱们铺子提前半个月卖,我没答应。”
这和早些买来送人还不一样,酒楼是拿去卖,定的多价钱压得低不说,提前卖肯定会影响铺子的生意。
说可以明年八月初上,那边也不答应。
陆掌柜也没劝,定月饼的多,少一单生意就少一单,他再去同顺德问问。
今儿是白跑一趟了,赵掌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账册还差点,劳烦世子夫人和崔小娘子等一会儿,这些日子一直忙,不过用不了多久,很快的。”
崔如英看陆掌柜都瘦了,看样子是忙得不可开交。
陆云蓁也不会这上头挑理,又让理账册,又让人谈生意赚钱,还让人随叫随到,那是不可能的。
等了一会儿,陆掌柜带着算盘、钱匣子和账册回来了。
陆掌柜知道今儿陆云蓁过来所为何事,率先道:“跟去年比,多了两倍。”
崔如英心里一惊,去年她拿的银子就有七百多两,多两倍,那就是两千两。
陆掌柜把账册推过去,“夫人先看看。”
陆云蓁看账册的时候陆掌柜就在一旁道:“定的月饼占大头,还有许多带口音的商人,一买就买许多,只不过后头赵大娘她们做不动了,到初八就不接单子了。”
做吃食生意最紧要的就是味道,做不完就不接,不然时间紧做得快,到时候以次充好,坏了口碑反而不值。
陆云蓁微低着头,目光还在帐册上,她说道:“这话说得不错,咱们铺子不算大,做太多赵大娘她们身子也受不住,这些日子也是辛苦你们了,每人给二十两银子的赏钱。
这事儿就辛苦掌柜的去办了。”
厨娘有八人,伙计六人,算上赵掌柜总共十五人,给出去的就是三百两银子,陆云蓁向来大方,而且跟赚的钱相比,也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