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英低下头,“哪儿那么夸张。”
她吃了小块儿油条,刚炸出来的还酥软呢,泡在豆浆里和碎金一样,吃着也不错。其他的是各有各的好,小笼包馅料很足,肉饼外酥里嫩,味道也很不错。
言世清吃得多,崔如英吃得慢,一边等着一边说话,俩人恰巧一块儿吃完的。
吃完之后把豆浆碗还回去,看着四处都收摊了。
崔如英问:“可吃饱了,若是没吃饱饭给你买点别的。”
估计是吃饱了。
言世清看了看四周,“再买点糖葫芦糖炒栗子带回去吧。”
哪怕吃不完,还能留着给崔如英吃。而且崔家的几个弟弟妹妹都在,总得讨好一二。
言世清也顺道给四郎五郎六丫买了东西,也没忘崔大郎的儿子。
他这个未来姐夫来了就不能空着手。
崔如英点点头说了声好,这在街上的杂货铺子干果铺子逛了几圈,最后买了两个泥人两个面具,这才回去。
二人买了不少东西回去,自是少不了挨说。
年前言家送了厚礼,年后过来拜年,许娘子哪里还能让言世清买东西,“咋还买东西呢,如英你也不拦着点儿!”
言世清道:“小东西给四郎他们玩儿。”
他还准备了压岁钱,但也不多,图个彩头。
许娘子心里不得劲儿,让四郎他们道谢,就又去厨房忙活了,中午崔大山许娘子做了一桌好菜,崔家做的都是家常菜,但言世清就爱吃家常菜。
想想在外也吃不着什么好的,能回来吃这些,那是梦里都想不到的事儿。
崔如英见他明明早上吃了许多,可中午又吃了四碗饭和好些菜。
崔大山觉得他这样挺好,到崔家不认生能多吃点。
这个头吃得多也没事儿。
中午崔如英吃得不多,过年这几日从除夕到初二每日都是这几样,她都吃够了,中午就吃了小半碗饭。
吃过饭之后,言世清没急着走,陪着说了会儿话,还把买来的糖炒栗子给剥了一半,临走的时候他嘱咐崔如英,“这个放久了容易干,对了,我母亲托人算了日子,你明年六月份及笄,婚期定在后年八月二十六可好?你若愿意,便让我母亲和陆夫人伯母说。”
先问问崔如英的意思,若是不满意还可以再算。
六月到八月还差两个月,言世清本想七月份成亲,可郑氏说七月热,再说刚及笄哪儿有立刻就成亲的。
八月,不能九月了。
第一百四十章 嫁妆
已经过了年,再过了今年的生辰,崔如英就十四了。
明年八月份及笄,后年成亲是崔家的意思。
郑氏找人算的日子,这也算及笄之后又在家里留一年,那时成亲,在崔如英这儿也说得过去。
再早就不行了,拖到大后年估计言家也等不及。
八月二十六的话,正好还能在家里过个中秋,崔如英知道如果是满意就说一切听凭母亲做主,若是不满意那就得另说了。
她道:“这事就让伯母和我母亲商量吧,我听她们的。”
言世清眼睛一弯,笑着道:“理当如此,那我就先回去了。明儿上午恐怕来不成,得去各家拜年。后日要请期,那后日下午我们出去骑马如何?”
崔如英看那头崔大山不时向这边看,赶紧把言世清往外送了两步,“行,你赶夜路回来,回去也多睡一会儿。”
言世清早上来得时候不困,这会儿吃饱了,在屋里里面烤炉子是有些困,他点了点头,快穿过大门时,他拉过崔如英的手,“那我就走了。”
这话言世清都说了两遍了,崔如英知道他舍不得走,可再不走,崔大山就得出来送了,“嗯,骑马慢一些。”
言世清一步三回头,等人走了,崔如英才回去。
崔家宅院小,从门口到自己屋里,也就短短一段路而已。
回屋换了身轻便的衣裳,崔如英在炉子旁又坐了会儿,这也就还有两年多,自己就要嫁人了。
也不知成亲之后什么样。
她看了眼门外,正是下午,太阳还未落山。
金乌在天上一点,这样看着阳光有些刺眼。冬日的天空不似春夏那般蓝,她有点盼着春日了。
寒来暑往,白日由短变长,天色湛蓝,却也晒得人心慌。
夏日天气炎热,七月份夜里虽凉快些,可白日依旧热得人受不住。
尤其干体力活,在大太阳底下搬东西,崔如英看着都觉得热。
崔如英看言世清一头汗,在太阳底下亮晶晶的,就回屋拿了条干净帕子,又端了几杯茶水来。
“二姐姐夫,你们先歇会儿。”
二丫看了眼李丰收,李丰收也热得不行,自从自己做生意后,也就家里管劈柴挑水,很少做体力活。
又看了眼言世清,这是来帮忙的,不能把人累坏了,便点了点头,“丰收,箱子一会儿再弄,喝点茶水歇歇。”
李丰收也点点头,“世清也喝些茶水。”
今儿家里搬家,倒不是崔家搬家,而是二丫和李丰收。
成婚之后二丫和李丰收一直住在家里,崔家的正屋厢房加起来有十间。按理说住得下,可日子一长,家里添丁加口不说,这四郎今年都十三了,再有两年就该议亲了,且不说为了以后兄弟俩不该在住一块儿,就说都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俩人现在也不愿意住一屋了。
六丫自打四岁之后就一直自己睡一间屋,二丫去年也生了孩子,芸芸和崔大郎那边若再生个,家里都多少人了。
而且如英出嫁了家里也得留间屋子,也不能回娘家了连个住处都没有。
崔大郎和崔如英睡在前院许娘子崔大山屋子的两侧,二丫和李丰收住在后头的正屋,六丫住一间,这样一来,四郎五郎就得有个去厢房睡,倒也不是说厢房差,可是这么多孩子,日后若成亲了,谁的娘子愿意睡厢房。
都是家里孩子,让谁去厢房睡也不好。让崔大山和许娘子去更不成了,辛劳了半辈子了,家里还能没他们二人的地方?
而且崔大郎的儿子也大了,总跟爹娘睡在一起,那也不是个事儿。
再说厢房是四间不假,可一间给崔大山做木工活儿用,一间留给崔如英当库房,剩下的有一间放家里的杂物,就剩一间了。
正赶上崔如英手里有些闲钱钱,打算再置办间宅子,二丫和李丰收夫妻俩一合计,干脆搬出去住得了。
这两年二丫和李丰收也攒了些钱,手里头能用的差不多有八百两。虽然附近的宅子这几年是水涨船高,可八百多两也能买个跟现在崔家差不多的。
再添置些东西,简单收拾了一番,把东西搬过去立刻就能住。
新买的院子和崔家宅子离得近,平日去铺子很是方便。
许娘子和崔大山虽心有不舍,可是家里眼看就住不开了,六丫又大了,跟姐夫兄长总得避一避。
再说日后也有分家的一日,搬出去了也在附近,走路没几步,平时做活又怎么在一块儿,能照顾得到,搬出去就搬出去吧。
搬家也算分家,许娘子和崔大山商量着,把老铺子给二丫。
芸芸去城西那间,老铺子缺人,六丫也不小了,能过去帮忙。
崔大山在这上头一向听许娘子的,而且老铺子是前两年买下来的,城西的还是租的,正好买的直接给二丫,不然还在铺子里干活,钱给崔家?
那算什么。
一碗水是端不平的,可二丫毕竟是招赘,家里的财产指定有她一份。
而且这两年家里攒的钱的确不少,给崔如英置办嫁妆就花了五百多两,这是嫁出去的,还有这么多呢,许娘子就算再偏心,也不能给二丫的比给崔如英的少。
这两年家里又开了间分店,许娘子和赵掌柜过去的,还给了赵掌柜分成。
都好几年了,眼看着刘婶儿和李丰收都成了亲戚,赵掌柜那儿不好总拿工钱。
这几年街上卖包子的也多,城西的包子铺就芸芸和刘婶儿管,那边的大概以后就给崔大郎了。
许娘子和崔大山是脚踏实地的老实人,家里钱够花够用就行,也不盼着多富裕。
崔如英见二人乐得自在,就没再管过。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像崔如英,跟着陆云蓁做生意,这两年又投了不少钱进去,有时候赚钱有瘾,见一间铺子一间铺子开起来,虽然有赚又赔却也满足。
不过对许娘子来说,日子安稳最重要,想想这铺子也开了都八九年了,如果是按二丫在铺子里干的日子算,城东那间铺子一个月有五六十两的进项,一年七百多两,那铺子分给她也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别的东西是不着急分,再让崔大山给打些家具,二人自己过日子去吧。
日后家里还赚钱,给别的孩子的以后再分。至于家里这几年买的田地啥的,等四郎五郎也成家了再分清楚。
都是孩子,许娘子尽量一碗水端平了。
给崔如英的也不少了,本来许娘子是想陪个铺子,可家里孩子多,芸芸是当嫂子的,就算性子好,可许娘子多偏心补贴心里也会不痛快。
尤其崔如英不缺这个,就多给准备些首饰,再留一百两的现银花。
不过许娘子自己做绣活存了些钱,这也不是铺子赚的,是女儿给花花样,绣好了往外卖,赚的几十两也都给了如英了。
今儿二丫搬家,包子铺忙不开,总不能为了搬东西关门一天,而且人多了还手忙脚乱的,就让六丫带着俩孩子去铺子帮忙了,二丫李丰收自己收拾。
这不像崔家以前,就那么大个旧宅子,那么点东西,让李掌柜他们搬两回就成了,别看二丫李丰收就住一间屋,可也有不少东西呢。崔如英也是看东西多,才让言世清过来帮忙。
床柜子衣裳首饰,乱七八糟杂七杂八的东西,尤其有了孩子之后东西更多,收拾下来院子都快堆满了。
东西整理好放到推车上,李丰收先推过去,就是现在天热,没干一会儿就又出一头汗。
言世清倒不累,就是太热了,而二丫和李丰收更多是高兴。家里给了间铺子,李丰收自己也能赚钱,以后吃喝不愁。
现在家里算是小的有十二口,平日两个弟弟都在书院,崔大郎考中了举人,不过会试落榜,家里给买了个小官,在外地不常回来,如英也马上嫁人了……可二丫还是觉得一个小家在外面住更自在。
至于孩子,以前多是六丫给看,有时带去铺子,要是搬出去肯定不能扔给妹妹了,二丫想买个丫鬟来看着,她是看妹妹有丫鬟很方便。
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二丫看了眼言世清,这个未来妹夫性子不错,若非今儿他来帮忙,还得请人来弄。
就还有一个多月就成亲,此刻正是言世清上心的时候,别说搬家了,就算都搬了他也能搬得动,喝了水,言世清笑着等崔如英擦汗,这又开始干活了。
一上午东西搬得差不多,中午四人就在外面吃的。
二丫如今也有了铺子,加上李丰收赚得也不少,她平日自己还买首饰呢,不是舍不得花钱的性子,未来妹夫帮忙,总得吃些好的。
不过也没去同顺德那样的大酒楼, 而是找了间差不多的,点了一桌菜。
二丫是不怕吃不完,言世清和李丰收都吃得多,一桌菜也剩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