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是赚钱分成留给她当嫁妆,备着日后嫁人,她年纪虽小,但这些事也该早做打算。像二房的玉珠,就早早准备这些了。
许娘子,你是如英的母亲,自然比我更疼爱如英,这些事也看你的意思,你家孩子多,自然要都顾着,可想来也不会亏待如英的。”
陆云蓁这些话已经足够偏心了,暗示颇多,又说崔家孩子多,又说崔如英年纪小,该早打算早备着嫁妆。
许娘子不可能听不懂,她是做娘的,好坏难道分不清吗。
若是还执意给家里,那陆云蓁是无话可说。
许娘子愣了愣,心中踟蹰好半天,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陆云蓁话里是什么意思。
这自然是好事,但凡陆云蓁能想到崔如英的,都是好事。不过后头的那些话,许娘子似懂非懂。
从前侯府给赏钱,许娘子想着崔如英总往家中跑,闺女年纪小,累不说,还总买东西花销大,那钱没要过,偶尔也会贴补。
几个孩子中,许娘子的确偏心崔如英。
这个钱不知多少,但听陆云蓁的意思,就是想单独给崔如英。
若陆云蓁跟崔大山说,崔大山指定把钱放到家里,一家人分这么清干什么,又没分家,而且女儿又小,这么小哪里会管钱,自然是爹娘拿着。
何况许娘子一直觉得崔如英有福气,这不又有好事找上门来了。
她是希望崔如英越来越好的,而且总觉得女儿好了,家里也好。
女儿有福气,家里就有福气。
她回家还和崔大山说呢,要听闺女的,如今陆云蓁说这些,许娘子自然要听的。
退一万步说,陆云蓁能记着崔如英那就是福气了,许娘子笑着点点头,“一切都听三娘子的,三娘子说咋办就咋办。我大字不识几个,也没读过什么书,能教如英的不多,有劳三娘子多费心了。只要能跟着三娘子学东西,哪怕不给啥都是行的。如英要是做得不好,三娘子怎么说都行。”
许娘子的姿态谦卑,也不怪她,她是市井小民,平日哪儿能遇到这种事,以前做奶娘,跟主顾家都不说什么话,陆云蓁还是侯府的人。
不给钱也行不是许娘子胡乱说的,不给钱真的行,就像读书来说,能在侯府读书,给钱也要去,能跟着陆云蓁学东西,就算不给钱许娘子也想崔如英去。
说实话,侯爵府和伯爵府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在侯府见到的世面也更大,再加上崔家现在也做生意,许娘子就更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了。
来侯府之后,崔家得到好处可不少。
陆云蓁心里松了口气,点点头说:“那也好,一会儿我就让人接去如英回来。”
陆云蓁是让李嬷嬷去接的,这会儿是下午,先去铺子看看,若是没在的话再去崔家一趟。
估计还得收拾东西啥什么的,也不着急,只要天黑之前回来就行。
李嬷嬷知道轻重,很快就出门了。
正是下午,立秋过后天气凉爽,崔大山在院子做木工活儿。
自从请了两个人后,崔大山的活儿就少了,做点蒸屉,修修桌椅,做些筷子筒和筷子,这些铺子都能用得上。
客人多,总是用,这些玩意就用得快,总得换。
二丫在屋里午睡,四郎五郎出门玩儿了,李丰收干完活了,就在院子里眯着,身旁躺着两只狗。
一个多月,小黄小黑长大了不少,膘肥体壮,睡得很舒服,呼噜呼噜的。
这个时辰赵掌柜、周娘子、刘婶儿都回家了,只有李丰收家住在城外,离得远,来回一趟都到时辰了,他便留在铺子没回去。
厢房就一间,其余的都是库房,也没床,崔大山觉得他一个人这么靠在院子里有点可怜,就抽空把家里的旧椅子改了改,打了张摇椅,至少能躺一躺。
等天冷了去库房,还能看着东西,现在天气适中,就将就着。
李丰收觉得,崔家人有人情味儿,别看是旧的椅子改的,但是他还挺高兴的。
崔大山也觉得李丰收为人不错,有眼色,活干得好。虽然吃的多吧,但是一个人能干俩人的活,这饭给的多值。
这边打着椅子,铺子门口进来一人,年纪有些大,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得很是体面。
李嬷嬷站在门口也没过来,喊了句有人吗。
李丰收站了起来,看看人,又看看崔大山,这人看着不像来吃饭的,先看崔大山怎么说。
崔大山没见过这人,站起来道:“这会儿铺子打烊了,要吃饭得等一会儿。”
原先崔大山是想着时时刻刻卖酱肉包子,来人就能买,但崔如英说做铺子了,该歇着歇着,别太累了,就到点儿打烊。
李嬷嬷道:“崔小娘子可在,我是安定侯府三娘子身边的嬷嬷,三娘子想早些接崔小娘子回侯府,这便派我来了。”
崔大山愣了愣,这会儿二丫也揉着眼睛从里面出来,“是来接如英回侯府吗?”
李嬷嬷看了眼二丫,这个估计是崔如英的姐姐了,她笑着又重复了一遍,“马上学堂要开学了,三娘子也想崔小娘子早些回去温习功课,所以才让我接人的。”
今儿早上二丫还算,妹妹啥时候能回侯府,下午侯府真来人了,她心里还有点儿不好受。
不过早晚都得回去,二丫道:“爹我去给带个路吧。”
二丫又对李嬷嬷说道:“嬷嬷,我妹妹还在家里,我……我带你过去吧。”
李嬷嬷看着有点严厉,二丫还有点害怕。
李嬷嬷点了点头,二丫跟崔大山说六丫在屋里还睡着,“爹你看着点儿。”
然后就出门了,李嬷嬷是坐马车来的,二丫没坐车,就在前头带路。
快到崔家,马车旧停在了巷子口,二丫带着李嬷嬷进巷子,到了家门口,家门大开,她喊了声“如英”,崔如英从里面出来了。
“二姐,你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崔如英再一看,李嬷嬷站在院子门口,她道,“嬷嬷来了,可是三娘子有事儿?”
看李嬷嬷的神色,不像是坏事儿,想来和许娘子无关。
李嬷嬷把刚刚跟崔大山说的缘由重复了一遍,“但也不必急,三娘子说天黑之前回去就行,小娘子有啥事没办妥的,先依着小娘子。这事儿也和许娘子说过了,放心就是。”
崔如英点点头,“没什么事儿,那我收拾收拾东西,嬷嬷来里面等吧。”
崔如英带李嬷嬷进屋,然后给李嬷嬷倒了杯糖水,就去收拾东西了。二丫看了看,也跟崔如英过去了。
崔如英要带的东西不多,带回来的衣裳,还有一本书,别的就没啦。
二丫亦步亦趋跟着,“……如英,你这就要走了。”
崔如英故意道:“你不是盼着我走吗,我走了你还不开心呀。”
二丫:“哪儿有,我……你走了我会好好用功的,你可得常回来。等你回来那天,家里鸡蛋,我留着给你捡!”
崔家没啥好东西,也只有下蛋的鸡和抓耗子的狗稀罕了。
现在家里鸡每日都下蛋,有的鸡还能一天下两个!也是四郎他俩喂得好,不然肯定下不了这么多蛋的。
这是家里养最多鸡的时候,这么多,她们一家每日每人吃一个都吃不完。
二丫还去厨房翻找东西,路上带着能吃的。
昨天做的卤蛋带了两个,还带了小捧糖炒栗子,别的家里也没有,二丫找布包上,一块塞在崔如英的包裹里。
崔如英不想要,“不缺啥的,不必给我带了,你们留着吃吧。”
二丫道:“也不沉,更何况还坐马车,你留着晚上饿了吃,可得常回来。”
崔如英看着二丫给她装东西,“那我不就不去铺子了,你跟爹说一声吧。放心,我会常回来的。”
崔家没什么事儿,送包子有李丰收,铺子人多,还能忙得过来,就不必等那么晚了,她就直接跟李嬷嬷走了。
她想着陆云蓁或许有事,不然下个月学堂开课,怎么可能月底就来接她。
是什么事儿就不知道了,难不成是身体不舒服,胃口不好,又或是言家的事,大约是言世清吃不下药,所以才用得上她。
从崔家坐马车到侯府很快,一路上,马蹄声哒哒哒,到了侯府,马车从侧门进去,停下之后,崔如英就直接跟着李嬷嬷。
等到了燕归堂,李嬷嬷让崔如英先回厢房放东西去,然后她一会儿再去请。
崔如英点了点头,“嬷嬷,那我先回屋了。”
侯府的景色一如往常,屋里也没多大变化,许娘子不在,被子叠的好好的。
崔如英坐在床上等了一会儿,李嬷嬷就敲了敲门,在门外说:“崔小娘子,三娘子请你过去一趟。”
屏风那头田娘子还睡着,崔如英踮着脚出去,又把门关好,跟着去了正屋。
下午阳光从西撒了一地,她不禁眯了眯眼。进屋之后,就看见偏间罗汉床上坐着的陆云蓁了。
崔如英笑着行了个礼,“见过三娘子。”
陆云蓁道:“快坐吧,先喝茶吃点心。”
她下午就让人给准备了点心和果子,这个时节水果多,侯府葡萄、蜜瓜、西瓜都有,切成小块摆在盘子里,用着银叉子,好吃还文雅。
还有点心,好几盘,豌豆糕绿豆糕,闻着清甜。
对崔如英陆云蓁就不像对许娘子那般,陆云蓁眼上带着几分笑意,仔细端详了崔如英一番,一个月未见,崔如英高了些,也瘦了,就像是柳枝抽条,眉眼也比从前好看。
第八十二章 比试
陆云蓁有欣慰之感,好像是做了母亲之后,这种感觉就来得更加强烈。看着崔如英每个月都有变化,就像看人在雕琢一块玉。
从一块璞玉慢慢变得灵透,就觉得的心里熨帖。想来等崔如英再大些的时候,陆云蓁会觉得吾家有女初长成之感。
崔如英坐下拿了块点心吃,是绿豆糕,不太甜,吃着清爽。
看着崔如英啃点心,陆云蓁笑着道:“看着你高了些,回去这一个月,吃住可还好?”
崔如英道:“一切都好,就是家中太小,家里人也多,就想多攒些钱,换个大一点的宅子。”
家中要买宅子的事儿崔如英谁都没说,刘婶儿都不知道。那句话说得好,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但是跟陆云蓁说没事,一来侯府家大业大,肯定不在乎崔家这小生意,二来陆云蓁年岁大见识广,没准儿能出出主意。
陆云蓁又问:“是要攒钱,那铺子生意可好,书院饭堂那边还是每日都送吗。”
崔如英道:“生意不错,上个月出了点小岔子,但是很快就解决了。现在铺子里招了三个人,前头后厨都有人帮忙,也能忙活开。跑堂还能帮我爹给书院送包子呢,书院包子眼看就要送三个月了,我想把合同续上。”
五月中旬签的文书,如今七月下旬,文书签了半年的,就还剩三个多月了。
但要是再续合同,是原价续还是加价,多定少定的,还得跟管事谈。
问崔大郎就是包子学生喜欢吃,可崔如英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饭堂包出去,管事是想赚钱的,学生太喜欢也不好。
铺子里的事儿就这么多,一个月来没用崔如英操什么心。等过阵子上水煎包,生意应该会好一些。
陆云蓁听完笑着点了点头,说实话,头一回做生意,又是市井人家,家里没什么本钱,从摆摊开始,早出晚归的,几个月时间内做成这样,已然是非常不错的了。
陆云蓁了解许娘子,从她口中也知崔大山是什么样的人,老实本分,家中唯一灵透聪慧的就是崔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