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白鹤区上上下下十几万人,有谁不支持白湖湾的,你就往死里挑,也挑不出几个这样儿的。
白湖湾上上下下要是不团结,能有今天的局面嘛?没有今天这局面,就小白君那个手残党,一个小时码一千字的龟爬速度,一千字还有五百字要重写,《首富》能上架就怪了。
说白了,重点在搞好白鹤的建设,这比什么都强。
整天搞那些有的没的虚头巴脑的东西,别说在白鹤上架,你就是跑到首都沪市去上架,也见不得有多好的成绩。
“号称史上最帅的编辑烈手烈老湿一早就打电话来说今天《首富》要上架,我不是跟你说过了,你这记性怎么就让你考上一中了呢怎么就!”
刘爱萍完全就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的语气,也懒得搭理他,拿了条湿毛巾往他头上一扔就出去了。
“妈,我还是不是你亲生的,湿毛巾都不拧干就往我头上扔,大热天的不会感冒是吧。”
等他一嗓子喊完早就看不到刘爱萍人影了。
匆匆洗刷了一下,扒拉了两口饭。
院子里,谭根生已经打开车门在那里等了。
“谭哥,老头子今天自己开车去了?”
谭根生这两年静下来,身体越发地发福了,现在哪里还能看得到以前精悍的样子,虽然还是一样地结实,但是这肚子已经盖不住了。
老张家生意越来越大,而且老头子现在已经没了公职,多半时间是在做一个象征性的身份,自然也就不用再藏着掖着了。
张晨前不久给他买了一辆进口车,张文林看着也喜欢,就大大方方地把那辆破奥迪塞给他了。
上了车。
一路驰骋。
不到二十分钟走走停停就到了白鹤大道。
老远就看得到区政府新奠基的大楼工地前面搭起了了一个一米多高的高台,于冰那个女人正站在上面。
这女人也不怕走光,淡蓝色的套裙裹着微翘的臀部很有弧线,一双修长细白的大长腿,裹着一层肉色的丝质裤袜,怎么看都是圆润结实白嫩。
天生的妖精。
一看到那张俏丽得完全不应该长在领导身上的脸,张晨就在心里暗呼可惜。
妈蛋,这么热还搞宣传!
一下车,热浪就猛地往身上冲,整个人瞬间就哗哗地开始冒汗了。
“今天是《首富》官方上架的第一天,这么多年来,我们白鹤人,把当初的白鹤村建设成了白鹤经济特区,这在全国都是唯一的,即使是华西村,也无法相比。
我不是在说大话空话,将来,白鹤区要继续发展,要建设成一座城,一座让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为之惊叹的大城。但是,这只是一个目标,一个别人会嘲笑、会嗤之以鼻,甚至不屑一顾的目标。
但是我们白鹤人不能放弃,不能嘲笑自己,就像《首富》,从当初的一名不文,走到今天,即将上架,我们看到小白君这样坚持下来,就应该更有信心走下去---”
周围很安静。
一切都很安静。
张晨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远处被人群簇拥起来,站在高台上,捧着话筒一字一句地宣言的于冰,心头百转千回,思绪不断。
从白鹤大道的路边,一路飘飞,越过一片片白色的塑料大棚,一片片五彩缤纷的花圃,一条条灰色的公路虚影,一路向西,飘扬在白湖的上空,与天际相连,水天与思绪连接,荡漾着,荡漾着。
写到这里,小白已经写不下去了,因为有太多的支持和感谢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159家族的缩影
“同志们!我们成功了!”
原坝头乡乡政府大楼里。
胡德平实在难以掩饰这激动和兴奋之情,直到这时候,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才突然发现,这位书记其实也不过三十多岁。不仅仅是胡德平,所有人都兴奋了,写在脸上,笑在心里,溢于言表。
经过重重审核和批文,终于,白鹤村迎来了它崭新的时代。
7月24日。
中央正式在当天的七点档新闻中,前所未有地花了整整十分钟播报有关白鹤村改革的新闻。
新闻一经播出后,有关白鹤村的争论立马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程度,从地方到高层,大街小巷到校园课堂,从生活娱乐到学术探索,一切都变得不可开交,似乎人们在改革开放的迷惘中突然就看到了方向。它红的刺眼,火得炽热。
整段新闻中,有两分钟是主持人在用严肃的口吻播报中央关于设立白鹤经济特区的决议。
中央最终经过讨论决定,自1997年十月一日起,正式设立南江省白鹤经济特区,特区设立后由南江省进行直管,行政级别暂定为副厅级。
有关新经济特区的政策由南江省讨论协商后报送中央确认予以认可后正式施行,组织框架由南江省省委省政府自行拟定,10月1日正式挂牌运营。
当这一条消息通过新闻传遍全国时,几乎所有远在他乡的白鹤甚至百城人在看到这条信息时都震惊了。
他们中。有的人还是刚刚中学毕业便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有的是已经成家立业的正当年汉子,有的是儿女成双早已为人父母的中年人。也有的是白发苍苍的老者。
但是在这一刻,他们所有的人都笑了,甚至哭了。
这是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儿不嫌母贫,白鹤村再穷再落后,但是却总是他们的故土。
当中央最终一锤定音时,所有人心中难以掩饰的激动之情都爆发了出来。如同爆发的火山中的岩浆喷涌而出,高飞数十丈。
这一夜,白鹤彻夜难眠。
这一夜。白鹤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