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身高相仿。跟戴琳娜丰满的身形相比,陈夕稍显得苗条一些。但是她很少穿那种很紧身的衣服,这件礼服在定做的时候是稍稍进行了宽松处理的,戴琳娜穿自然会很合适。
魏明凤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与看到两人争锋相对相比,她更愿意看到眼前的情形,只是戴琳娜似乎有些太令人意外了。
但是魏明凤很清楚。戴琳娜对张晨的感觉是真的。
张晨回到二楼会议室的时候,时间已经将近晚上7点钟了。
法国人的晚宴大多是在晚上8点到10点之间,今天晚上大使馆的晚宴也是在8点才会开始。
当然,这种晚宴自然不可能是吃一顿中国大餐,使馆的厨房也没有那么大的承受能力。虽然是晚宴,但是其实也只是比较简单地准备了一个自助餐。
晚宴后的舞会才是宴会的**。
不过在宴会开始之前,张晨和此行的国内企业家以及代表们还有其他的事情需要商议。
这一次全球互联网和通信安全峰会虽然很难在某个问题上达成一致,但是毫无疑问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中国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市场潜力巨大,取决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发展的经济。
在中国形成一个庞大到甚至可以媲美整个欧洲的互联网和通信市场几乎上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是在之前。
跟巨大的市场潜力相比,中国企业缺乏与之匹配的市场竞争力,不管是在企业规模上,还是在企业的技术力量储备上,都远远落后于同类型的国际巨头。
即使是移动和电信这样的巨无霸,在全球的市场竞争中,其实仍然是处于劣势的。
尤其是在关键的技术领域,更是如此。
如果是以往,参加这样的会议自然是尽量保全已有的利益而不至于被甩得更落后。
但是现在。
不管是国内高层,还是张晨自己,对于这一次会议其实都有着更高的期望。
在全球移动通信和互联网领域,一向是以美国和英法德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为首,即使是亚洲的日本和韩国,在这个方面都很难跟他们媲美。
现在的三星还不是十年后的三星,远远达不到能够跟苹果两分天下的实力。
在2003年微星科技横空出世之前,世界移动通信市场还被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这样的通信巨头把持着最大的份额,互联网领域则几乎完全被美国人操控。
此时,即使是后来风头一时无俩。火遍全球的苹果都还连影子都没有,张晨不确定苹果现在到底有没有开始进行这个方面的研究,但是他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在两年之内,苹果是无法参与这个领域的竞争。
微星科技的出现,其实从某些程度上已经完全改变了原有的世界市场格局。
但是现在在世界市场上。中国的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企业根本就没有与之匹配的地位和权益。
说到底,这其实还是微星科技的问题。
这也是这一次国内高层把张晨列入代表团的主要原因,张晨的强势是有目共睹的,在事关微星科技的发展和利益的问题上,他也不可能会让步。
现在世界市场上的形势也很明朗,微星科技在移动手机和便携式电脑的设计制造领域已经是一枝独秀,即使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这样的传统手机生产巨头也只能在后面追赶它的脚步。
即使政府有意拖延玫瑰系列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时间,也丝毫改变不了全球的大趋势。
尤其是日韩和美国相继开放国内市场以来,玫瑰系列的产品已经在大范围内开始淘汰第二代的移动手机。
现在谁也不敢否定。一旦微星科技从三星电子获得个人电脑的相关设计和制造技术,它既有可能就会成为媲美戴尔甚至IBM一个层次的计算机公司。
与这些公司相比,微星科技甚至更优秀,更具潜力。
因为它已经掌握了全球领先的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
最重要的是。
第一代玫瑰ipad的出现,已经让世界上大多数该领域的巨头都看清了眼下的形势,毫无疑问,微星科技这款划时代的产品的出现,极有可能会引领世界性的技术变革。
那就是成熟的智能操作系统的研发和运用。
就在张晨赶赴欧洲之前。微星科技集团的官方网站上已经公布了最新的决定。
微星科技集团已经在上个月召开了会议,作为集团总裁。张晨已经正式签发了关于停止生产第一代玫瑰手机的决定。
而新的玫瑰手机,将会在年内开始发布。
作为新一代玫瑰手机,玫瑰第二代将会搭载完全由微星科技集团自主开发的智能才做系统,除此之外,更第一代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第二代玫瑰手机已经实现了第一代手机所无法达到的材料技术。
整体机身运用全金属的外壳和边框。但是无论是机身的厚度还是重量都会大大降低,真正成为一款同时具备高科技技术含量和高度智能化的智能手机。
张晨刚刚抵达欧洲后不久,微星科技集团玫瑰官网的这则消息瞬间就引爆了全球玫瑰迷的热情。
从一开始,玫瑰手机便以“时尚,高贵。智能化”作为其设计的宗旨,但是只有第二代玫瑰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玫瑰智能手机。
晚会前的小憩总是很短暂的。
张晨也没有怎么参与讨论。
明天会议上的发言,其实他已经有了腹稿。
至于来自国内高层的意见,张晨也不需要过多地担心,在来法国之前,他已经跟高层的领导人有过会晤,有关这一次会议上中国政府的立场,他无须担忧。
高层的意见几乎上跟他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微星科技集团突破全球的贸易壁垒,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市场,参与世界竞争的领头羊。
目前国内具备这种实力的企业并不多,甚至是很少,但是未来谁也不可能预测得到。
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