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这份家底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所有的,即使是白湖湾张家,他花费了数亿资金打造的豪宅,此刻跟眼前的哈布斯堡一比,都可谓是茅屋和高楼大厦的区别。
色泽明亮的油画,精美的家具和古典的宫廷大吊灯,甚至连楼梯上的扶手都是镶金的条纹雕刻着家族的徽章。
当然,最刺眼的就是那一对静静地立在客厅两个角落里的半人高的青花瓷器。
这绝对是好东西!
张晨甚至不用去质疑这个东西的真假,静静从那一对青花瓷的纹路和色泽上就看得出来这绝逼是好东西。
该死的欧洲人。
自以为是绅士,但是哪一件东西不是沾染这鲜血的,这东西不用说了,肯定是当年从中国掏弄回来的好东西,能被哈布斯堡家族保留至今的,不是好东西都不可能。
果然。
看到张晨的目光落到那一对青花瓷上面时。
鲁道夫的眼中不知道闪烁着什么样的颜色。
这东西他恰恰知道其来历,当年哈布斯堡家族仍旧统治者奥匈帝国的时候,欧洲各国外交大臣作为政府和王室的特派大使到奥匈帝国拜见帝国皇帝的时候,分别送了一件他们从遥远的东方带回来的礼物。
这一对青花瓷是当时英国大使送给帝国皇帝的一对中国宫廷瓷器,据说是中国皇帝摆放在书房里用的最好的装饰品。
即使是现在拿出去拍卖恐怕都是天价之物。
但是鲁道夫知道。
这东西可不仅仅是一对这么简单,在家族的库藏里,至少还有一对这东西存在,至于到底是怎么来的,就要问当时的德国外交大臣了。
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皇威廉的特使来拜见皇帝的时候,同样是送的这样一对礼物,据说是跟英国的军队在同一个地方找到的。
显然。
这个年轻的中国人懂这东西的价值。
“张,这是当年奥匈帝国皇帝留下来的东西,是来自遥远东方的馈赠,我想这样精美的瓷器只有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才能够制造出来。”
馈赠?
张晨闻言暗自在心底骂了几句。
“麻痹的这要是馈赠老子把头拿下来给你当夜壶,如果不是当年西方列强从中国掠夺来的东西,老子就跟你姓。”
当然,在脸上肯定不会这样表示出来。
“鲁道夫先生,我想中国人能造出比这个瓷器更好的东西,不仅仅是瓷器而已。”
鲁道夫并没有说什么。
这个中国人太聪明,他甚至觉得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年轻的企业家,而是一个老奸巨猾的政客。
张晨的目光转移得极快。
并没有在青花瓷上面停留过多的时间,近乎是一闪而逝的,事实上他恨不得马上就把这东西打包一整对都带走。
如果他知道在哈布斯堡家族的库藏里还有一对恐怕连抢劫的心思都有了。
这东西可不是满天下哪都有的,如果他猜测得不差的话,这东西绝对是孤品,全世界恐怕就这里有了,你就是再多的钱想买都找不到地儿。
“张,我能给你需要的东西!”
鲁道夫不得不慎重地对待张晨,因为他明白,这个年轻人足够令他忌惮。
张晨并没有说话,而是盯着墙上的那副油画《落日的余晖》。
“鲁道夫先生,太阳下山了,光芒犹在,黎明前的黑暗只不过是暂时的,对吗?”
(已经只有两天便是16年一个崭新的开始了,兄弟们,跪求月票!)
560第五更:借力打力?
(虽然是**前的铺垫,但是第五更仍旧是一气呵成,写出了激情,求支持,求月票,求打赏!)
《落日的余晖》并不是一副名作,是奥匈帝国在瓦解之前,一位宫廷画师仓促之间勾勒出来的遗作。
但是哈布斯堡家族却将这幅油画一直视若珍宝。
原因很简单。
这是要警醒家族的后辈,辉煌是不能无限制地延续下去的,但是,黑暗并不可怕,黎明终究会来临。
只是很可惜,即使是家族最杰出的子弟弗里茨,也从来没有认真看过这幅油画,恰恰相反,这个年轻的中国人仅仅第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深意。
如果不是因为张晨特别的地位,鲁道夫甚至想将他招揽进家族,东方人有着与西方人迥然不同的智慧,而且他们更聪明。
从张晨身上,鲁道夫看到了一个家族兴盛的希望,只是可惜,这个年轻的中国人也有自己的姓氏。
不是哈布斯堡。
而是张家!
白湖湾张家。
这个中国名字他念起来略微有些拗口,但是鲁道夫很清楚,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很拗口的名字就会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宠儿,就像曾经欧洲人对罗氏既爱又恨一样。
“这是我们家族保留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油画,你们中国人不画油画,落日的余晖虽然明亮,但是等待它的却是黑暗,你地第一个仅仅看了一次就懂得迎接黑暗的终究会是黎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