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节 位卑未敢忘忧国
“先上船后买票的事儿不那么简单吧?”雷达笑了笑,“省里边也会承担一些风险。”
“连这点儿风险都不敢承担,怎么搞?这不是我们操心的事儿,是该宋州这帮人操心的活儿。”何铿摇摇头,“我担心的是这个项目需要的配套,宋州这边说得很好听,我也不是怀疑他们的态度,而是担心他们有没有这么大的决心和执行力,这不是光凭嘴巴说说就行,看看,苏谯港区只能用简陋来形容,这还是因为宋州货运编组站在这边,但是这水陆联运基本上就是一个空壳子,既没有集装箱专用码头,港区周边仓储区简陋不堪,堆场狭窄,……”
看见何铿一边摇头,一边叹息着批评,雷达打断对方,“铿子,宋州情况我们都清楚,这几年经济都不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落后了,为民不也说就是希望借引入一两个上档次规模的项目为契机,拉动宋州基础设施建设,我们都有这个心理准备,宋州不足之处不少,但是咱们也要看到优势,你看这边江岸,地势比南面更高,水深常年保持在十二米左右,丰水期可达十四米,宋州这是在暴殄天物,这么好的口岸不利用起来,枉自这里还有一个货运编组站,这片港区泊位码头一旦规划建设起来,绝对是黄金口岸。”
“咦,这可有点儿奇怪了,平时都是你在给我敲破锣,泼冷水,怎么今天倒转来了?”何铿颇为有趣的笑了起来。
“既然决定了,那就没啥好说的了,有问题解决问题,有困难克服苦难,没条件创造条件,我现在是怕你抽身啊,我好不容易鼓起了雄心壮志,你这一抽腿儿,我不就从半天上栽下来了?”雷达摊摊手,语气却变得很严肃。
“我相信为民对钢铁产业的前景预判,也认可他对我们拓达钢铁进入钢铁产业的优势条件分析,或许我们和国内其他已经建成的钢铁企业有这样那样的差距和不足,但是我们的优势却一样明显,甚至是他们不能复制的。”
雷达的眼睛里闪动着野心勃勃的光泽,何铿同样如此。
“宋州是一个亟待复兴的工业城市,这没落的十年使得这个老工业城市一下子颓败下来,而中央也誓言要复兴老工业基地,在政策上会进行倾斜,宋州市委市政府急需一个大项目来提振他们的经济,省里边也需要一个大项目来支撑宋州,尤其是在昌江省本身没有这个力量来给宋州太多支持的情况下,我想我们这个项目的出现,对于昌江省省里边来说绝对是一个意外之喜,这就是天时,而宋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这就是地利;为民在这里任职,这算是人和,加上我们对今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对钢铁的需要,我觉得我们这一步是绝对正确的。”
何铿也被雷达的话带起了情绪,狠狠的点点头,“要干就干一票大的,丰州水泥厂我那时候看不上,陆志华的华民公司搞的补精益髓液我小瞧了,这一回我不想错过,那我们还等什么?”
见鲜有失态的何铿都如此,雷达也禁不住击掌,“是啊,定了就干,我也不想再在一些细节上纠缠了,自备电厂的事情后边再说,我想先把那两座电炉先搬过来,尽早投入生产,只要电炉转起来,我心里就踏实,银行那边心里也踏实。”
“我已经让人在准备考察印度和澳洲去考察了矿石渠道了,达子,老郭那边原来也和澳洲那边有联系,我让我这边的人和你那边的人先联系,日后把我们两家这方面的资源整合一下,我觉得为民的建议很有道理,钢铁产业就是一个拼渠道拼成本的产业链,只有最深入的渗透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你才能攫取最大的利润,你才能在这个行业活得最滋润,而越是上游,就越是需要早下手渗透。”
何铿的话让雷达笑了起来,“铿子,为民这小子又把日本人的故事在你那儿给你洗了洗脑吧?我们这边每个人都被他这个故事给灌了几遍,真有点儿言必称日本人如何如何,我们该如何如何了。”
“你觉得他说的不对?”何铿目光锐利如剑。
“不,正因为太对了,太深刻了,才让我们有些无法接受,尤其是老郭对这一点是震动极大。为了印证为民的一些观点,老郭甚至动用各种关系去收集资料信息,但最后他得承认,日本人的布局的确已经走到了前面,一环扣一环,而我们国内业界的人士却还茫然不知,如果我们国内再不走出去,日后就真的会越来越被人卡住脖子。”
雷达也是言出有声,如果只是搞一搞短流程的电炉炼钢,那也就罢了,但是如果要搞高炉,那就势必着眼于矿石来源渠道。
国内铁矿石情况都摆在眼前,早就被各大国有钢企瓜分殆尽,而且国内铁矿石贫矿多、伴生矿多,炼钢工艺条件要求也不尽一致,拓达立足宋州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宋州的港口运输优势,从国外进口铁矿石。
当下国内进口铁矿石主要来自三处,澳洲、印度、巴西,澳洲矿石进口量最大,品位高、杂质少,印度次之,品位略低,巴西矿石由于海运成本原因再次。
陆为民一直建议雷达和何铿如果真的准备要入局钢铁产业成为一个参与者,就不能不考虑铁矿石来源,而陆为民给他们的意见就是尽早布局铁矿石生产渠道,未雨绸缪,无论是通过收购自采还是参股加入,最起码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价格和可靠的矿石来源,如果能够持有或者控股一个铁矿石开采企业来保证自身的供给和消化成本,那就更好。
前世中日本给陆为民的印象极深,通过完善周密的布局牢牢的控制住钢铁产业的每一个环节,从矿石开采到运输,从炼钢技术再到深加工,最后到销售渠道终端,都无一不见日本企业的影子,可以说日本企业已经深入到了国内钢铁产生的每一个领域,让人不寒而栗。
“达子,为民有句话说得好,位卑未敢忘忧国,不管是当官员还是商人,在一个位置上,为国为民为己,三者皆能兼顾的话,那就是最值得一干的事情,咱们搞这个项目,本身只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赚钱无可厚非,如果能够为国为民尽一份力,那何乐而不为呢?”何铿眼睛里闪耀着奇异的光泽,“这事儿值得我们倾尽全力一干,越快越早越好。”
……
“晋哥,我敬你一杯。”杨子宁也知道高晋很忙,但是他已经很久没见高晋了,在昌江这边久不久从礼数上也该见一见,吃顿饭,联络一下感情。
这一段时间他都一直呆在丰州那边,京华投资作为战略投资方并不干预过问投资项目的具体运作,但是却需要随时关注项目的运行情况,目前阜头的影视产业基地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阜天荡的水泊梁山水浒城——赤壁项目已经进入紧锣密鼓的施工阶段,而在梅坞的三国城进入了施工的前期准备,华侨城方面的执行能力还是没的说,一板一眼,毫不拖泥带水,而有央视和中影集团的参股,无疑让这个影视旅游产业基地的前景变得可期许多。
如果说前期杨子宁还对昌南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这个项目有些担心的话,那么现在他倒是对这个项目越来越看好,尤其是在央视和中影联合将集文化旅游和影视于一体的两汉三国城和宋城东京——临安景区项目正式放在阜头后,也标志着阜头将成为央视和中影集团合作的最核心区域,加上以华侨城主导的昌南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加入,使得这个项目的前景变得越发的光明起来。
水泊梁山水浒城——赤壁水寨景区预计在今年五一节就要正式开门迎客,事实上之前水泊梁山水浒城——赤壁水寨景区早在春节前就开始对影视剧组开放了,一个大型摄影棚已经建成,全面向影视剧组提供服务,只是尚未对普通游客开放。
“子宁,阜头那边项目进展不错吧?”高晋和杨家关系深厚,而且他与穆家也一直有私交,可以说杨、穆两家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嗯,还行,五一节,水泊梁山水浒城——赤壁水寨景区将正式面向普通游人开放,届时可能会举行一个庆祝活动,到时候丰州地委行署和阜头县委县府以及中昌文化旅游影视产业基地有限公司将会邀请省里相关领导参加,晋哥你务必要拨冗一来啊。”杨子宁笑着道。
“看吧,省里对这个有规定,主要是对口领导参加,省委领导参加,省政府领导就不参加。”高晋笑了笑。
第一百三十三节 兴趣,政策风险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滕光耀是副省长转任过来的,分管文化广电教育的副省长现在是原来财政厅厅长杜克锡,这两位杨子宁虽然认识,但是都不熟悉。
“嗨,老滕和老杜我都不熟,算了,我不操这心,到时候公司会安排怎么来请客。”杨子宁摆摆手,“我只要盯着这笔投资没出差错就行了,从现在看来,我做的这个项目还算是比较成功的。”
“京华投资把你这尊大神摆在昌江,难道就只在丰州那边做一个项目?是不是有些屈才了?”高晋不太喜欢和白酒,但是很喜欢这种绍兴花雕,尤其是喜欢这样一边闲聊,一边小口品尝,觉得这种氛围相当舒服。
“嘿嘿,晋哥,我也想多做两个项目啊,但是得有合适的才行。您知道京华投资不是哪一家哪一个人的,我这上边也还有人盯着,觉得我这不懂投资业务,当初做这个中昌旅游影视基地项目的时候,公司里边也有非议,认为这种文化旅游产业,受非市场因素影响极大,而市场培育又非一年半载能做出效果的,所以反对声很强,但我们京华投资又不是昌南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即便是反对也没有效果,我当时也是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一直到去年底陆续有影视剧组开始进入影视基地,而且眼见得旅游影视基地面向普通游客开放在即,这些声音才消失。”
杨子宁摆摆手,但是眉目间却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和得意。
京华投资入股昌南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这笔投资现在已经为他赢得了相当可观的声望,公司内对他非议一扫而空,对昌江这个市场的兴趣也是大增,但是杨子宁也知道自己京华投资内的底子依然单薄,还需要有更耀眼的业绩来证明自己,他目标是竞争京华投资的执行董事,而这个位置不容易。
“偌大昌江省,难道说还能找不出两个能给你们京华投资带来丰厚利润的项目?”高晋瞥了对方一眼,耐人寻味的道。
杨子宁敏感的觉察到高晋话语中的含义,立即道:“晋哥,有什么好项目,要记得推介给小弟啊,我现在可是擦亮眼睛找合适的项目,京华投资不缺钱,缺的是好项目和能够执行推进项目的好团队。”
高晋仔细的看了一眼杨子宁,确定杨子宁没有作伪之后,才有些奇怪的道:“子宁,你难道没听说拓达钢铁项目?”
虽然拓达钢铁项目还处于半秘密的运作过程中,省里对这个项目的态度也很复杂,但是这个项目是落足在宋州,陆为民在春节期间就已经详细的向自己介绍了这个项目情况,而且正在谋求穆家这边的关系在帮忙联络相互的资源,陆为民也没有掩饰这个项目是他的两个朋友准备来联手做,一个是拓达集团的老板,高晋也有所了解,从中建集团出来的角色,在津冀两地颇有人脉和实力,一个是据说背景更为神秘,原来在俄罗斯和乌克兰那边很活跃,在香港也有一些实业。
这样投资规模可能会超过十亿元的项目,难道说杨子宁会不知道?还是杨子宁根本就不看好这个项目,觉得风险太大,所以没有关注。
“拓达钢铁项目?”杨子宁吃了一惊,他吃惊是因为觉察到高晋认为自己应该知道这个项目,“晋哥,你说的拓达是不是那个津门拓达,在丰州搞起了水泥厂的拓达集团?”
“嗯,就是这样拓达集团,他们现在准备在宋州新上一个两百万吨的钢铁项目,投资估计会超过十亿,怎么,子宁你是不知道还是京华投资对这个项目不感兴趣?”高晋有些奇怪,看样子杨子宁是真不清楚,陆为民和穆家难道都没有把这个消息透露给杨子宁?
“啊?宋州?两百万吨的钢铁项目?十亿投资?”杨子宁强压住内心的震惊,“什么时候的事情?”
“春节前吧,春节前拓达方面就流露出来这个意图,应该是陆为民牵线搭桥,拓达集团好像分了家,一分为二,开始是拓达就打算把在冀省的一个轧钢厂整体搬迁到昌江,后来为民不知道怎么撺掇其拓达集团和他的另外一个朋友,就想在宋州搞一个炼钢项目,从电炉炼钢上升到高炉炼钢,投资规模也从一两个亿一下子攀升到了十个亿,宋州市委市政府也想借这个契机振兴宋州工业,改善宋州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港口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初步规划已经出来了。”
高晋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表情阴晴不定的杨子宁,“子宁,我看小檀也很起劲儿的在帮陆为民牵线搭桥,我以为你早就该知道这事儿才对,怎么,你春节期间没与为民和小檀见面?”
杨子宁嘴角抽动了一下,有些尴尬的道:“为民是年前见过一回,我只知道为民是年前到了京里,但正好那两天我不在京里,我以为他是要拜会他的老领导老关系,也没在意,小檀这丫头却没和我说,对了,晋哥,这么大一个项目,省里是什么态度?”
“省里肯定是支持的,但是……”高晋顿了一顿,“这么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按照规定是肯定要报上边批,但我们都知道要报到国家计委那边,程序繁琐,时间拖得长,恐怕有些赶不上,企业这也边也拖不起,……”
高晋会意的点点头,“我明白了。”
这样大的项目,对于宋州来说,对于昌江省来说,都关系巨大,毫无疑问省里和市里都是全力支持的,但是怎么个支持法也得讲个艺术。
省里肯定支持,但是却不能提到明面上,毕竟这个项目只能分拆上报,而且肯定要先上车后买票,先做起来,再一步一步办手续,这种事情并不少见,省里需要撇清,至少领导不能落人口实,而市里支持那就需要落实到每一条每一款的政策上,否则都云遮雾罩的含糊其辞,哪个投资商敢往里边砸钱?
现在处于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时期,一切都可以先尝试,也鼓励吃螃蟹,越到下边,步子可以迈得越大,真要出了什么状况,要打板子,有省里遮掩,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两全其美,相得益彰。
省里也就是存了这种心思,所以也没有怎么宣扬,难怪自己都没怎么听说。
高晋流露出来的意思大概也是京华投资也可以考虑进入这个项目,既然是陆为民在牵头运作,倒也方便,但杨子宁需要把话问清楚。
“晋哥,京华投资今年备选项目库里边还没有合适的,有也不太满意,不是规模小,就是投资时间长、见效慢,不太容易通过公司内部审议,拓达钢铁的前景如何,晋哥帮我评估一下……”杨子宁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容,很随意的问道。
“子宁,评估这事儿我建议你可以问问陆为民,春节期间,为民和我聊过这个项目的前景,我觉得起码是把我说服了,当然实际运作里边肯定还蕴藏有很多风险,但搞企业经营有风险也很正常,……”高晋笑着摇摇头。
“不,晋哥,我不是说这方面,我是说政策方面的风险,经营风险公司有专业团队来评估,这不需要我来操太多心,我担心的是政治层面,或者说政策层面的风险,昌钢是央企,昌州距离宋州只有一百二十多公里,对宋州要上这么大一个项目,会有什么反应?市场就这么大,拓达要上这么大一个项目,一旦建成投产,两家肯定会在昌江省的钢铁市场上展开贴身肉搏,除非他们的产品完全错位,但拓达要上高炉炼钢,那不可避免要对昌钢的产品形成冲击,只是冲击有多大而已,你别这边儿刚建起,那边就拿起尚方宝剑就下来了,京华要吃了这种瘪,那我就别玩了。”
杨子宁放下筷子,盯着高晋,“其他不说,我现在首先需要的是把政策风险这一块琢磨清楚。”
高晋沉吟了一下,也搁下筷子,似乎在斟酌言辞,好一阵才道:“子宁,这话我还真不敢说死,邵书记和荣省长都明确把宋州的振兴提到了今年全省经济发展头等大事,中央关于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一意见也形成了文件,宋州籍的老干部在京里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我个人觉得即便是在操作上有一些风险,但是有以上几个因素的缓冲,我想也可以降到最低,你说昌钢问题,我也和为民提起过,他的意见是昌钢目前没有扩产的规划,但是今后几年国内钢材市场将会呈现出一个井喷式的增长,相当长一段时间会是买方市场,所以拓达的这个项目将不会对昌钢的市场产生太大冲击,因为市场容量的增长根本不是拓达项目这点产能所能填补的,甚至拓达产能哪怕再扩大几倍,也难以对昌钢产生什么冲击,真正对决定昌钢命运的只能是昌钢自己,我觉得他这话说得很对!”
第一百三十四节 纠葛
杨子宁和高晋分手后也是颇为郁闷,这么大一个项目,不管有无价值,最起码自己应该知道才对。
陆为民不告诉自己也就罢了,毕竟这是他两个朋友发起的,没得到他朋友的首肯他可能也不好对外邀约外人来参与,但是穆檀这丫头分明在帮陆为民联络牵线,为什么却不肯告诉自己一声?
难道说她不知道京华投资他们家也有份儿么?她哥在京华投资挂着个高级总裁的头衔儿,这么几年却没有能做成两笔像样的投资,公司里边看不惯她哥的人不少,早就有声音要把她哥撵出去了。
这个丫头看来还在记恨自己,只是她现在既然已经和陆为民有点儿“握手言欢”的架势,照理说不该再怨恨自己才对,怎么还是如此这般?
坐在车上,杨子宁拿出手机,想了许久,决定还是要先给穆檀打个电话问问情况。
这次拓达钢铁项目投资机会是一回事,穆檀和陆为民之间的关系又是一回事,穆家杨家两位一体,相互扶持提携,这个时候穆家却忘记了杨家,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穆家并非什么根深蒂固的豪门望族,但是杨子宁也知道穆家很有一些子弟在精英界小有名气,不过要与杨家相比就显得太稚嫩了,一个家族的资源并非体现在它名气是否够大,冰山总是藏于海水下,这个道理很多人却不懂。
他可以打电话给穆家的长辈,但是穆檀这丫头性格有些古怪桀骜,当初在安排这个事情时,这个丫头就不太驯服,穆家的人也不太支持,都是在听到了陆为民的简历之后,穆家的人才有了一些兴趣,但仍然要以穆檀的意见为主,不肯委屈自家女儿。
穆檀也和杨子宁开诚布公的摊过牌,说如果她觉得陆为民不值得,那么她会毫不犹豫的拒绝或者放弃,杨子宁也只是听着,家族利益的牵绊到最后能不能使这个丫头屈服的确是一个很难说的事情,豪门望族中为家族利益而屈服献身的不少,但是随着时代变迁,特立独行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青一代也不少,他们未必愿意牺牲自己的感情,虽然这份他们“珍视”的感情到后来他们会觉得很苍白很可笑。
……
电话声的清脆音乐把穆檀目光拉到搁在咖啡桌上的电话上,看到这个号码,穆檀就忍不住皱眉。
坐在她旁边的男子正在饶有兴致的翻阅着一本杂志。
杂志的封面上几个人头中赫然有一个女人模糊的半边脸,粗黑的标题几个大字《民生帝国的博弈》,经叔平,陆志华、刘永好,卢志强,张宏伟,民生五巨头几个小字落在下边,华民系,希望系,东方系,泛海系,四大财阀,外加一个掌握着所有股东百分之三十投票权的工商联。
“小檀,民生银行发展速度很快,这个民有国营的银行你有没有兴趣去感受一下?”
“没兴趣。”穆檀冷冷的答道:“穆柯,你少把话题往一边儿上扯,民生银行的事情和你有什么关系?”
“你说错了,关系大了,据我所知,你所说的拓达集团正在和民生银行接触,拓达钢铁项目也许民生银行就会是授信方。”青年男子模样和穆檀有些挂像,脸上总有点儿玩世不恭的味道,“这本《潮流》是才新冒出来的杂志,没想到居然也能写得出这么有内涵和穿透力的分析,对民生银行的内幕挖掘得这么详细,比一般的财经杂志还有味道,有点儿意思。”
这篇文章是魏德勇把《潮流》杂志搬到沪上之后的第一期的核心文章,自然要做得尽善尽美,而有陆志华这个“大内奸”在民生银行内部,要获得第一手资料自然不难。
当然魏德勇在写这篇稿子时也是刻意的保持了客观中立的态度,所以当这篇文章出来之后,虽然也在民生银行内部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还是认为这篇文章是比较真实客观的,而且间接的也算是帮民生银行打了一次广告。
“杨子宁的电话。”穆檀打断了青年男子的话。
“哦?他终于闻到味道了?”青年笑了起来,“不知道他在知道我先下手为强截胡之后,会有什么感觉?”
“哼,先下手为强?也许你是帮他填了一个坑也未可知,避免了他栽进这个大泥潭,我不相信你看不到这里边的风险。”穆檀睖了兄长一眼。
“你不是说这个项目前景非常看好么?我觉得你对今后十年国内经济形势以及钢铁产业发展的判断也比较准确,……”青年讶然道。
穆檀脸上微微一变,似乎有些心有不甘,“我申明一下,那不是我的分析判断,我只是转述,是陆为民的观点,当然,我也承认他的观点有些道理,……”
“嗨,我那个未来妹夫的看法很前瞻嘛。”青年大笑起来,“这家伙你不是说学历史的么?怎么也对宏观经济这一块这么谙熟?难道说在乡下当官也能增长见识,对国内经济发展都能指手画脚了?”
穆檀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到兄长的这个问题。
“妹子,我告诉你,陆为民的这番观点是切合实际的,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马上就是人代会了,新一届政府肯定有一些举措出来提振经济,新上来这一位可不是善茬儿,铁腕铁血,搞经济颇有一套,听说在沪上就是他主政经济,八十年代沪上情形如何,进入九十年代又如何?一天一变,你不服都不行。”青年洋洋得意的道:“他执掌中央政府,肯定会在经济领域上有大动作,我得到内部消息,这一位对住房商品化持肯定态度,估计会很快彻底取消福利分房,以货币形式来实现住房商品化,这必将极大的刺激房地产市场,而房地产市场又是钢材市场一个最重要的细分市场,这一点陆为民看得很准。”
穆檀知道自己这位兄长纨绔习气很重,但是却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纨绔,杨子宁对自己兄长很不感冒,但并不代表他就比自己兄长强多少,在京华投资里边,都是高级总裁,各走各道,各人有各人的门路,也有自己的投资领域。
京华投资是一个大型投资公司,其股权也相当复杂,眼光很高,胃口也很大,原来对昌江这一块并不重视,主要注意力还是集中在京里和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昌江刚好在长三角之外,但是却又地处华东腹地,无限接近长三角,其战略位置越来越重要。
杨子宁代表京华投资涉足昌江,在阜头入股昌南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而昌南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又与央视、中影集团和昌江电影制片厂一起搞起了中昌旅游影视基地,之初很多人并不看好,但是随着中昌文化旅游影视产业基地的第一个项目水泊梁山水浒城——赤壁水寨已经建成,而且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摄影棚额也建成投入使用,吸引了大量影视剧组前来拍摄,同时这个项目通过宣传造势也吸引了国内外的注意力,初步预计五一正式对普通游客开放之后,就会迎来一波丰收期。
正是这个项目让原来在京华投资中地位并不高的杨子宁扬眉吐气,公司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也让穆柯感到了巨大压力。
虽然两家人亦属亲戚,在体制内也是同气连枝,但是杨穆两家在京华投资里却各有利益,穆檀的伯父和姑父八十年代就去了美国,也是京华投资的发起股东之一,穆柯实际上也就是代表着穆家在京华投资中的利益。
“你已经下定决心要参与这个项目了?”穆檀咬咬嘴唇。
“咦,你究竟是希望我参与还是不参与?”穆柯笑嘻嘻的道:“正好,燕青不是在昌州么?哪怕这个项目弄砸了,只要能有机会一亲芳泽,那也值了。”
“你就这点儿出息?人家都把你看扁了,你就不想挣回这口气?”穆檀没好气的道:“燕青姐心高气傲,我觉得你这样,根本就不会入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