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丫手里还攥着望远镜、湖岸、新线等六家公司的邀请函,全是好莱坞中小规模的势力。如果想捞一份进口配额,那他们应有自知之明,绝对抢不过八大巨头。
所以褚青就很蒙,找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呢?那个副总裁也没点明,只说亲善结交,日后来往。
“啧!”
他咂巴了下嘴,索性不去想,转而将注意力放到这辆车上。而他打量片刻,忽然很有兴趣的样子,问:“老兄,这是什么车?”
“navigator!”司机应道。
范小爷听懂是领航员的意思,问:“你喜欢啊?”
“嗯,感觉挺稳重的,空间也大。”
“那回去买一辆吧,正好把你那破车换了。”
“好啊,回去买一辆。”
他答应的特爽快,看来真的很中意。不多时,车子到了酒店楼下,俩人上楼,司机返回俱乐部——这是那哥们的私车。
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那哥们又请吃饭,这回说出目的了:希望在批片交易上,达成一份长期合作。
什么叫批片?现在,国内进口片主要有三种类型:
1,每年20部的分账大片,其中又有细分,14部为美国片,6部为非美国片。而这14部中,基本由八大巨头把持,可以分到13%的票房利润。
2,每年30部左右的批片,就是买断版权,拿到国内来放。价格低,往往跟批发一样,国外公司不参与分红。
3,今年初才公布的决定,部分3D和ImaX电影不占分账比例,以“特种片”身份进口。
相对于分账片,批片市场一向很烂。比如,一家民营公司买了部电影版权,先要送总局过审,再送中影,拿到放映许可证,档期还不能自己定,得中影安排。
这些影片质量参差不齐,关卡太多,买家保证不了利益,所以非常忽视。
但是去年,在国内拿下2.1亿票房的《敢死队》,就是一部货真价实的批片。50万美元的买断价,2.1亿的票房,让很多人都动了心思,似乎看到了捡漏方向。
果然,那哥们就以《敢死队》为例,以增加谈判成功的几率。
然后呢,褚青就呵呵了,老外真是不懂国情。
《敢死队》是特例啊,有杰特李在背后操盘呢!当然了,凭他自己还不够看,但别忘了,他跟马爸爸的关系众所周知,俩人在08年就签订了一份合作计划,又一起拜会王大师巴拉巴拉……啊,我什么都不知道!
可老外不明白啊,他以为赚钱就是赚钱了。顶峰每年出品大量的独立电影,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挣点版权费。
褚青自以为通透之后,没有马上拒绝。
而随后,他就利用在洛杉矶的几天时间,接触了另外几家公司的高层。不出意外,都是关于批片的合作意向。
他统一答复,表示要考虑考虑,其实心里特嗨皮。
幸亏美国佬提醒,不然还真忽略了。以前总想把自己的电影送出去,赚海外分红,但换一种思路,把海外的电影拿进来,自己做发行,那完全oK啊!
每年佳片那么多,中影肯定有漏掉的,那30部的批片指标,凭自己跟中影的关系,拿个1-2部不成问题。
而他了解了一下买断价格,确实便宜的吓死人,要知道,批片不限国家的,英、法、德、美、日都可以买来发行……
酒店里,他坐在沙发上默默盘算,越想越兴奋。范小爷洗好了澡,出来就见老公这副德行,不禁道:“傻乐什么呢?”
“宝啊,以后咱们就该设海外办事处了……”
他得得瑟瑟的抻了个懒腰,媳妇儿愈发嫌弃,往他腿上一坐,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你想着啥了?”
褚青简单一说,范小爷也很高兴,又随口道:“哈,美国佬也挺傻啊,上赶着给我们送钱。”
“呵,那帮人就是……”
他猛地一怔,下半截堵在嗓子眼里,媳妇儿这句话提醒了,谁特么也不傻,尤其是生意人。
“你先起来。”
他把媳妇儿抱过去,随手撕了张便签,一二三四点的列好,然后就盯着看。
这是褚青的思考习惯,把最基本的规则写下来,再从中找到蛛丝马迹。范小爷都习惯了,乖乖的去玩手机。
按照电影市场规律,当一条路子热了,通常是买家先动。他敢肯定,不出半年,国内那些公司就会疯炒批片,以前10万美元,以后可能会飙到100万。
但现在,是卖家主动联系,这就有点问题了。
他用笔尖点着纸面,低声自语:“20部分账,30部批片,特种片,特种片……部分3D,和ImaX,部分……啪!”
褚青把笔一摔,差点跳起来。
全世界的电影人都清楚,3D是未来的大趋势,这种东西竟然没有具体数据,而是模糊不清的“部分”。
官方不会在这件事上出纰漏,那只有一个解释:具体数据在后面!
话说,从1994年的首部分账片《亡命天涯》算,直到2000年为止,中国的引进片份额始终是10部。而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电影市场被迫开放,由10部增加到20部。
这期间,两国一直在掰扯,好莱坞要入侵国内市场,官方坚决抵制。之前,国内市场疲软,好莱坞也没太在乎,现在就不同了,大蛋糕谁不想吃?
更何况,咱们还有致命伤,世贸的15年保护期快到了,届时你不开放也得开放。而决定局正在今年,经过多次谈判,双方将于明年初签订《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
其中明确:
在20部分账片的基础上,增加14部特种片(全部为美国片),好莱坞中小公司也将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发行机会。
美方票房分账从原来的13%升至25%;
增加中国民营公司发行进口片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这份期限只有五年,也就是说到2017年,双方势必再次谈判。美国的目标不是“扩大配额”,而是“取消配额”。
想当年,台湾市场全面开放,院线皆被好莱坞占据,连拷贝数都没有限制。结果短短数年,湾湾电影彻底挂掉。
不过我们还是挺有纲的,取消配额绝对不可能,进一步放开却无法挽救。34部可能变成44部,或者更多,批片市场也更加火爆——甚至《钢铁侠3》这样的电影,都会以批片发行。
褚青预见不到,也确实不了解这段历史,但他凭借这么多年的经验和对好莱坞的熟悉,较为明确的有了个概念:好莱坞肯定有大动作,而且是上升到资本、政治层面的那种。
如此一琢磨,思路就理顺了。
顶峰、望远镜等公司的主动结交,必是为了将来铺路。
第八百一十二章 拼了的小胖
无数电影人都想将电影与政治、经济隔离,但很可惜,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可避免的与这些元素挂钩。
好莱坞借助国家力量,逼迫其他国家放开市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台湾和韩国。
湾湾扛不住美国压力,将本土市场剥了个精光,然后被外来者侵吞。韩国影人就超有骨气,在70年代,政府为保护本土电影,强制规定影院每年每个厅都必须上满146天的本土电影;电视台也必须播放一定时数比例的国产片。
再加上90年代末,用分级制代替审查制,解放创作力,韩国电影终于一飞冲天。
但其实,民间和官方也有过两次大规模互肛。一次是98年,为抗议政府削减电影配额,韩国影人几乎全员出动,剃光头示威,最终迫使政府让步。
一次是2006年,卢武铉政府表示,要将电影配额由146天减至73天。大批电影人再度聚集,静坐抗议,不过政府态度强硬,还是实行了73天配额制。
难得的是,韩国电影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奋起直追。拿2013年举例,年度前十位有九部是本土片,喜剧片有《隐秘而伟大》、古装片有《观相》、政治题材有《柏林》、恐怖悬疑有《捉迷藏》、纯爱则有《7号房的礼物》,堪称百花齐放。
这东西很有意思,政府妥协,自己国民不妥协。电影人争气,观众也力挺,韩国影史票房前十,只有一部是外国片。湾湾和韩国,都是受老美的恐怖支配,结果却截然相反。
再说我们自己,很多人都在担心一个问题,如果市场进一步对好莱坞放开,国产片hoLD得住么?
先不谈这个,先说国内态度。
在《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公布之后,院线击掌相庆,因为可以赚更多的钱。大公司表面忧虑,实则奔走相告,因为多了条产业渠道。影迷更嗨皮,因为可以看到更多的大片。
在大公司看来,这不是压力,而且机会,一个打进全球市场的机会。2012年之后,美国几大巨头全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大片里的中国面孔越来越多,美国大腕往中国也跑得越来越勤。
好莱坞到处都是寻找项目的中国人,中国也挤满寻求资金的好莱坞商人。阿里投资了《碟中谍5》,乐视、传奇投拍了《长城》,华宜牵手sTX,3年要拍18部片;电广传媒联手狮门影业,签下3年15亿美元的大单子,将投资对方50部影片,并按出资比例参与全球票房分账。
我们有资本,好莱坞有渠道,就像《大腕》里说:我们可以赚美国佬,不,赚全世界影迷的钱了!
当然,好莱坞重视的不是中国资本,归根结底还是市场。不过那帮人不担心被侵吞,因为国内不是正经的市场化,是集中管控。
外国片的引进、排片、发行,几乎全握在中影手里。不受待见的,安排长假后第一天上映、几部进口大片扎堆上映、延期上映……想冲高票房的,可以安排在周末上映,还有国产电影保护月等等。
这种管控,不少人深恶痛绝,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确实打击了海外入侵。
那真正受损害的是谁呢?
是国内的中小公司,以及中小成本的国产片。中国电影市场的盘子越来越大,质量却越来越渣,在观众的审美没有达到自行挑拣“假大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这样:
中美两地的巨头联手吃肉,其余人集体喝汤,真有诚意的片子却苦逼求生,甚至悄无声息的灭亡。
其实说白了,就是用中国市场去换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这属于战略问题。但最怕的是,各方只顾搂钱,电影的整体水准却没提高,忽悠的还是观众。
……
很意外的,此次来美国最大的收获不是奥斯卡,而是一些新的信息和思路。褚青隐隐猜到几分,一开始也忧虑,想明白了就没问题。
从中港合拍到中美合拍,都是产业化发展的大趋势,有能力有远见的可以更进一步,保守落后的只能被淘汰。
当然他做的跟别人不一样,加强合作的同时,还有相当多的精力用在国产片的扶持上,北影节不就干这个的么?
所以两口子商量了一整晚,又确立了公司的新方向:关注批片,包括美国及世界各地的好电影。能赚钱最好,不能赚钱的,也要让国内影迷在影院里看到,比如刚刚在柏林影展大放异彩的《一次别离》。
褚青决定之后,立即给韩三评打电话,人家超给面子,一下给了两个批片指标。
而他从顶峰提供的若多预告片里挑来挑去,还真相中了一部,五十万美元买断国内版权,这片叫《源代码》。
……
转眼到了3月,初春。
《观音山》和《钢的琴》在十天内接连上映,3月是淡季,成了文艺片和边角料扎堆的乐园。放眼一瞧,谁也不是敌手,因为都卖不出去。
原版《钢的琴》大扑,票房仅641万。《观音山》有范小爷东京影后的噱头,再加上宣传给力,竟然拿下近7千万的票房。
如今不同,她对这片子又爱又恨,心气全在《万箭穿心》上。公司的策略是小操作,只投放了一些硬广和媒体版面,所以口碑一片红,扑街却是肯定的。
有希望的是拿奖,两部片都报名了今年的金鸡奖,特别是王谦源,东京失落了一次,满腔期待全在上面。
随着北影节的愈发临近,褚青忙得脚不沾地,成天成天的开会,有时在电影局,有时在总局,有时在市政府。范小爷也没闲着,《万箭穿心》在月底开机,她便去了武汉,正儿八经的体验一把生活。
晨,汉口。
一家大企业的招待室内,老总亲自陪着,不时有员工故意过路,巴巴的往里瞅一眼。今儿的客人正是范小爷,她跑过这家公司的商演,关系还成。
俩人闲聊了一会,有人来报,不多时,便领进来一位矮个子的中年人。
“这位就是王浩,这位我不用介绍了。好了,你们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