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文艺生活_分节阅读_第159节
小说作者:薪越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44 MB   上传时间:2017-09-08 11:40:35

  在其他人看来,这就是第几代导演。

  郑洞添被认为是第四代导演,其实第四代导演的创作倾向并不完全相同,只是因为有共同的生活经历,才会导致大家拍摄相似的题材。

  作为一位导演系的教授,电影专业的资深研究人员,他对每一代导演的作品都很熟悉。

  他面前的剧本一个是《我们俩》,一个是《小山回家》。

  郑洞添看了剧本,既感慨又欣慰,这两个本子具有第六代导演的绝大部分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写实性,剧本更为贴近生活,反映当下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情,都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很真实。

  《我们俩》中就是老太太和女孩子不断的斗嘴,《小山回家》中是一个民工的北漂生活。

  第五代导演总想通过自己的作品教育观众,感染观众,所以他们反思历史。

  他们批评第六代导演的圈子太小,思想浅薄,太过小资情调和自我意识太浓。

  第六代导演觉得自己是在纪录生活,直面生活,更为贴近,深入平民百姓的内心。

  第二个特征是原创性,第六代导演的剧本基本上都是原创,导演自己写剧本。

  所以他们的片子往往给人感觉很粗糙,文学性很差,看起来不知所谓。

  第五代导演最擅长是拿小说改编成电影,是拿来主义的典型代表,这样做的好处是有了优秀的小说打基础,电影更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

  第三个特征是现时性,第六代导演拍摄的就是现在的生活和感受。

  其他还有个人化风格,都市题材和碎片化的表达方式等等,都是第六代导演的特征。

  国内电影人对第六代导演的研究是从九十年代开始的,这批导演往往是八十年代末期从艺术院校毕业,被分配到各大电影制片厂。

  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适应电影制片厂僵化的体制,就想冲出去,拍自己想拍的电影。

  也就是所谓的地下电影。

  他们要么自己筹集资金,要么接受国外的资金,由于资金匮乏或者受到环境限制,他们拍摄的往往都是社会底层的人物,或者说是同性恋等禁忌题材。

  这类题材容易得到国外的投资,在欧洲有市场,容易拿到电影节的奖项。

  其实,他们走的还是第五代导演的老路,那就是拍电影到国外拿奖,只是第五代导演是主流,而他们是非主流。

  《我们俩》和《小山回家》这两个剧本中《小山回家》的第六代导演的特征更为明显。

  《我们俩》由于是出自女性视角,更具有温情,容易被观众接受,虽然是一部小众电影,却有着难以言说的深沉感情。

  在这两个剧本里,郑洞添倾向于《我们俩》。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能通过平淡细碎的日常生活表达这个主题,非常不容易,拍得好的话,会成为一部好电影。

  只是,如果在影院放映很难获得理想的票房成绩,只能走参加电影节的路子。

  郑洞添决定亲自做这部毕业作品的艺术指导,他觉得这个剧本还不够生活化,还需要修改,要真正的接地气才行。

  既然要拍一部好电影,那就要严格要求,精雕细琢,反正在学校里有的是时间慢慢打磨。

  林晓玲在暑假期间写好了剧本,开学的时候交给了郑洞添,没想到郑教授很不满意,要她继续修改,还提出了不少的建议。

  这应该是一个好现象,说明郑教授很看重这个本子,否则也不会这么费心了。

  心情不错的晓玲同学到食堂吃饭,脑子里还想着自己的电影,迎面碰到了一个女生,这女生有点瘦,有点黑,其貌不扬的样子。

  她认识这个女生,和她一届,都是93年进的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学生。

  以前倒是没注意,现在看起来外形和《我们俩》里那个倔强的女孩子还真有点像,听说这女孩学过画画,和剧本里的角色一样。

  “喂,徐静蕾,想不想拍电影?”林晓玲向对面的女孩招呼道。

第二百七十七章 恰同学少女

  徐静蕾是京城人,父亲开了一家制作霓虹灯的小加工厂,家境还行。

  她学过书法,后来学习画画,一心想考京城戏剧学院舞美系和工艺美院,不过都落榜了。

  在戏剧学院门口,她被人误认为是考表演系的考生,这让徐静蕾有了去考表演系的念头,随后她参加了京城电影学院表演系的考试,还真的被录取了。

  不过,进入电影学院后,她发现自己并没有表演的欲望。

  也许是表演系的女同学都比她漂亮,让她有些自卑,也许是害怕在其他人面前表演,不想每天去朗诵,去排演小品。

  她总觉得自己和表演系的氛围格格不入。

  在电影学院学习期间,她比较另类,不合群,不化妆,不穿鲜亮的衣服,大多数时间穿着一条背带裤,低着头独来独往的走在校园里。

  无论在老师还是同学眼里,她都很普通,学习也很普通。

  既没有生动的表演,也跳不出优美的舞姿,面黄肌瘦,一脸病殃殃的模样,和表演系那些肌肤光鲜水润的女生都不一样。

  在班级里更像是个小透明,连她自己都怀疑是不是选错了专业。

  到了大三,班里已经有同学外出接戏了,拍戏回来总是说着拍戏怎么辛苦,导演怎么凶,这其实也是一种炫耀。

  徐静蕾安静的听着,心里有些迷茫。

  也有剧组到学校里找演员,大多是选择四年级,或者是漂亮的女生,她有几次鼓起勇气去试镜,都没有结果。

  所以当她听到有人要找她拍电影的时候,极为惊讶。

  她知道林晓玲,这一届导演系的风云人物,大家虽然不是很熟络,不过都是一届的学生,开会啊,学校的集体活动啊,在女生宿舍啊,经常见面。

  “你找我拍电影?”徐静蕾怀疑道。

  “是啊,我觉得你很适合我剧本的女主角,我正在拍毕业短片。”林晓玲确认道。

  这么一说,徐静蕾放下心来。

  毕业短片一般都是学校的学生自己拍的片子,不算是正式的电影,大多是一二十分钟的片长,她看过不少前几届学生拍的片子,都不怎么样。

  而且,拍这种短片没有片酬,就是积累经验,同学之间互相帮衬。

  既然人家找到自己,她不好拒绝,不能说自己演技差,这个理由有点说不出口,何况只是一个短片,应该没什么难度。

  “行啊,到时候叫我。”徐静蕾答应道。

  “别急着走啊,这是剧本,你先在这儿看着,等我吃完饭咱俩研究研究。”林晓玲把剧本塞给徐静蕾,朝着食堂走去。

  徐静蕾刚从食堂里出来,人挺多,她不想再进去,就坐在路边的草地上,翻看着剧本。

  作为表演系的学生,看剧本是家常便饭,她原以为是部短片,没想到非常的正规,上面还有各种批注,一看就是学校老师的点评。

  这是林晓玲刚从郑洞添哪里拿过来的,批注都是郑洞添所写。

  看着看着,徐静蕾觉得这个剧本和她以前看的本子不大一样,很实在,生活化,不浮夸。

  她以前学画画,经常骑着车子在京城里跑,要走很远的路,虽然没有在外租房子住,可和她一起学画画的学生里有这种经历。

  整个剧情很简单,就是老太太和女孩子的对手戏,非常纯净,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感情戏,她喜欢这种纯净的感觉。

  我能演好么?徐静蕾在心里问自己。

  反正只是一部毕业影片,大家都是学生,不会像在外边会被导演骂,干嘛不试试呢。

  她给自己找着理由,和这两年在表演系的生活一样,她对自己的表演没什么自信。

  每次要上表演课都要努力的说服自己,在表演的时候也是躲在后面,能拖就拖。

  “怎么样?我觉得还行,可被郑教授狠批了一顿,要我修改。”林晓玲走过来,郁闷道。

  “这是郑教授的批注?”徐静蕾惊讶道。

  郑洞添在电影学院颇具声望,培养了不少青年导演,他的思想比较开放,作为一名老师,他不会有所偏向,既支持第五代导演,也支持第六代导演。

  他甚至认为电影学院应该研究娱乐片,要把娱乐电影拍的更有艺术性。

  徐静蕾听说林晓玲是郑洞添的得意弟子,现在看来的确如此。

  “是啊,你有什么想法?咱们聊聊。”林晓玲在一旁的草地上坐下,询问道。

  “这个角色是个外地女孩,我是京城人,怕不合适吧?”徐静蕾担心道。

  “你们表演系不是要求演什么像什么么?就是个角色转换,没什么难的,对你来说应该很轻松啊。”林晓玲理所当然地说道。

  晓玲同学是第一次拍剧情片,以往拍的都是纪录片,纪录片不需要演员的表演,只要把发生的故事忠实的记录下来就行了。

  再说了,她接触到的都是姜文和葛优这种表演接近满级的演员,次一点的也都很有表演天赋,所以觉得角色转换没什么难的。

  一个好的演员的确是演什么像什么,可拿这个标准要求电影学院的学生就有点超标了。

  那是你不知道我在班里的情况。

  徐静蕾颇为无奈,不过她也有点倔脾气,既然林晓玲觉得她能行,那就试试看呗。

  看这部影片的拍摄计划要两年的时间,每个季度都需要拍摄,给她留下很多准备的时间,倒是适合她目前的状态。

  这么想着,她就不提能不能演好的话题了,而是和林晓玲讨论起剧本来。

  徐静蕾学过画画,对剧本中女孩子角色的设定能给出意见,喜欢画画的女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小习惯,房间里会怎么布置。

  学画画的女孩房间的墙上不可能空荡荡的,一定会有名画的印刷品和自己得意的涂鸦。

  她还根据自己的性格调整剧本中的对话,使其更符合人物的设定。

  就这样,《我们俩》的剧本逐渐的丰富和完善起来。

  两个女生坐在学校的草地上,互相讨论着,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散落在秋日的阳光里。

第二百七十八章 满月酒

  9月24日,徐静蕾被林晓玲拉到了友谊宾馆,来参加她小侄女的满月酒。

  经过半个月的相处,她发现林晓玲性格活泼,对人很热心,没什么心机,是那种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人,这算是京城女孩的共同点。

  相对来说,她自己就有点小封闭,不怎么放得开,没什么知心的朋友。

  来到友谊宾馆,徐静蕾发觉她其实并不了解林晓玲的家庭情况。

  她原本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亲戚朋友参加的饭局,没想到在这儿看到了众多演艺圈的前辈们,她跟在林晓玲身后,和这些人打着招呼。

  姜文、葛优、陈道明,张国立、刘晓庆、徐帆、陈小艺、刘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95页  当前第1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9/4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文艺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