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章柯的那部《小山回家》拍起来并不复杂,他们一帮学生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就拍完了,拍完之后还要进行后期制作。
他每天在好梦公司的剪辑室里剪片子,剪出了一个五十分钟的短片。
林子轩看了看,很有个人色彩。
怎么说呢,里面有社会上各种媒体的影子,比如广播、报纸、电视、广告等等,剪辑的手法有点像是电视新闻节目。
按照贾章柯的说法,他想体现媒体对于人的影响,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我们每天生活在媒体里,被各种信息包围,越来越缺乏自主的思考和面对面的交流,媒体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
说实话,林子轩不太懂这种剪辑方式,他毕竟不是学电影的,不好评价。
贾章柯剪完了短片,有点不知所措,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这只做了一半的工作,如何让电影进入流通领域,让观众看到,那是另一半的工作。
像这种地下的片子根本就进入不了影院,也没办法制作成录像带私自贩卖,那是违法的。
他想了想,准备在电影学院里组织一场看片会,就在食堂门口的宣传栏上贴了一张纸。
上面写着一行字,京城电影学院青年实验电影小组完成了短片《小山回家》,将于今日晚八点在618宿舍举行全球首映式。
贾章柯就住在618宿舍,四个人一个房间,面积很小。
食堂门口宣传栏的效果不错,到了晚上,有接近三十个人来到了贾章柯的宿舍,密密麻麻的,非常拥挤,大家的热情很高。
然而,在播放十五分钟后,走掉了第一批人,播到一半,基本上都走完了。
宿舍里只剩下贾章柯和他的副导演,那个副导演今年刚考进电影学院,只有十八岁,他把录像带从录像机里拿出来,扔到抽屉里,并把抽屉锁上。
说了一句让贾章柯很受伤的话:贾章柯,你再也不要拿出来丢人现眼了。
不过贾章柯并没有放弃,他觉得是电影学院的学生要求太高了,兴许那些不学电影的人就能接受了,于是,他和一帮人开始联系京城的其他大学。
包括人大、农大、京大、美院等等。
在大学里有各种学生团体,京城大学有个摄影小组,愿意看看贾章柯的片子,他们组织了几百个同学在阶梯教室通过投影仪看了《小山回家》。
京大的学生觉得不错,他们看的不是电影拍的怎么样,更在意里面反映的内容,比如国内的经济啊,民工的问题啊。
贾章柯觉得不管怎么样,他拍的片子有人认同,就值得高兴。
林子轩建议他去参加电影节,不少电影节都有短片单元,说不定就会有所收获,香港就有一个独立短片及录像带比赛,可以把录像带寄过去试试看。
今年的春节晚会以老面孔居多,过了十点就没有人看了,大家各自休息。
林晓玲为了明天能好好的玩也早点休息了,反正春晚还会重播,不用坚持那么晚。
林子轩关掉客厅里的电视,回到卧房,慕姗姗正在哄孩子睡觉,或许因为今天家里的人多了些,小孩子很兴奋,一直不肯睡。
和往年相比,他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多了个女儿。
“还是你来吧,小雪怎么都不愿意睡。”慕姗姗无奈道。
“那行,我给小雪讲一个新故事。”林子轩来到女儿面前,轻声道,“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魔法世界,想要进入那个神秘的世界,就要在一座火车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候车,那儿有通往魔法学院的列车……”
第三百章 礼物
林子轩给女儿讲的故事叫做《小雪的大冒险》,主角名叫林小雪。
人物设定是这样的。
林小雪出身东方的术士世家,她的父亲是昆仑山上最强大的术士,她的母亲是昆仑山上的圣女,她自幼就极具法术天赋,能够施展各种小法术。
她有一只叫做小红的宠物。
小红看起来只是一只满身红色羽毛的小鸟,其实是昆仑山上的守护者火凤凰,一旦变身会喷射出高温火焰,非常凶猛。
小雪的性格古灵精怪,喜欢作弄昆仑山术士学院的同学,让老师和同学都苦恼不已。
在她十岁那年,东方的术士学院和西方的魔法学院为了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准备互相派一名学生到对方的学校学习。
小雪被术士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一致推荐,成为了交换生,前往西方的魔法学院进行为期六年的学习,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回来。
这让小雪很高兴,终于能离开昆仑山这个地方了,外边一定会更好玩。
在西方有好几家魔法学院,她通过抓阄的方式选择了霍格沃兹魔法学院。
林小雪告别父母和同学,拿着霍格沃兹魔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带着自己的宠物小红,乘坐飞机来到了遥远的英国,在伦敦的火车站上碰到了一个叫做哈利的十一岁男孩。
就这样,小雪在魔法世界的大冒险正式开始了。
在霍格沃茨魔法学院,她本性不改,利用小法术作弄同伴,惹出不少的麻烦,也帮助了很多人,在哈利和伏地魔的斗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法术实力。
她和火凤凰联系的非常紧密,能够借助凤凰强大的法力,不过使用后要休息很久。
六年后,林小雪顺利毕业,告别了魔法学院的朋友,回到了昆仑山上。
等待她的是下一次更大的冒险。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和友情的故事。
在林子轩的那个世界,有一本叫做《哈利波特》的小说,现在他把小雪这个人物加入到故事里,主角变成了林小雪,相当于是一个同人故事。
至于这个同人故事能不能火爆,能不能改编成电影倒不是那么重要了。
这是他送给女儿的一份礼物,只要女儿喜欢就行。
其实想想东方的法术和西方魔法之间的战斗,还是挺有意思的。
再说,这个故事还能有其他的续篇。
比如欧洲神话篇,林小雪和圣斗士一起拯救雅典娜,或者异界战争篇,林小雪穿越到异界帮助霍比特人护送魔戒。
“这不公平,你写了这个故事,女儿长大后肯定和你亲,就不理我了。”慕姗姗抱怨道。
“要不这样,我写大纲,你写里面的细节,就是编故事,可以慢慢来。”林子轩提议道。
“那我试试吧,写不好可别怪我。”慕姗姗答应道。
慕姗姗就是说说而已,也不会真的就自己来写,重要的是能参与其中。
她觉得能够创作一个和女儿相关的人物故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像是家庭游戏,以后回想起来一定会充满温馨。
她现在还不知道这个故事有着极为庞大的背景设定和世界观,有着众多的人物谱系,以及各种魔法和奇异的生物。
一切的源头就是从这一年的除夕夜,从一个小女婴的睡前故事开始了。
大年初一,照例是互相拜年,不过以前会上门拜年,现在更流行电话拜年。
这是因为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像四合院这种聚居的居住方式越来越少,大家都不愿意走动了,在电话里聊上两句就行了。
老一辈人还有着见面拜年的传统,觉得亲近,年轻人就无所谓了。
吃过饭,林晓玲出门逛庙会去了,林子轩原本也想带着女儿去凑凑热闹,慕姗姗觉得人太多,太挤了,等过两年女儿大一些再去好了。
两人在家里看起了沪城电视台的新春晚会。
沪城电视台的新春晚会比华国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推迟一天,在年初一的晚上播出。
1986年,总局电视部门下达了一个指示,禁止各地方台在除夕制播同类的晚会节目,这个政令帮助华国电视台独家垄断了除夕夜的时间段。
在这个时间段内,地方电视台只能转播华国电视台的春节晚会。
这个指示不仅保证了华国电视台的垄断地位,还带来了极为庞大的广告收益。
据说在华国新闻之后,春晚之前这段时间获得的广告收入就能够养活一个小地方台一年。
虽然这几年春晚的广告收入一直在增长,但预算没有增加。
导演需要靠这笔多年不变的预算资金,调动一个加上演员约有上千人的团队,而且所有的参与者都是本行业内顶尖的人才。
这无疑是一项艰难的工作。
明星们参加春晚不是为了钱,绝大多数演员的演出报酬不超过一千块,只有那几个台柱子,报酬才会有三千块。
不少演员宁愿不要报酬,只要能上春晚,很多演艺公司都愿意出钱让旗下的演员露脸。
春晚已经从最开始的自娱自乐,为百姓办春晚,成为了创收的工具。
既然能赚那么多钱,为什么不办春晚呢?
地方电视台不甘示弱,不想让春晚这块大蛋糕被华国电视台独吞,就算有禁令,他们也会做各种尝试,你不让在除夕夜播出,那我就提前两天或者推迟播出。
地方台的节目也不叫春节晚会,他们叫新年大联欢或者其他的名字,反正就是要钻空子,办自己的春晚,提高收视率和广告收益。
林子轩和慕姗姗看的是录像带,在京城还收不到沪城电视台。
地方电视台的春晚已经初见雏形,除了沪城本地的节目,他们还邀请了港台的明星,下了很大的本钱,只是和华国电视台的春晚还相差甚远。
这就是沪城电视台请慕姗姗主持的原因,想提升自身节目的水平和档次。
地方电视台都在想方设法的办自己的春晚,就是不知道谁会成为第一个挑战者。
林子轩倒是有个想法,那就是拍一部贺岁的电视剧,把《编辑部的故事》的原班人马聚集起来拍一部两个小时的短篇电视剧,就在除夕这天播出。
即便无法超过春晚的收视率,也要试试看。
只是,这个想法要到下一年才能实现了,1996年就这么开始了。
第三百零一章 机遇
京城的庙会一向以人多拥挤著称。
所谓挤一挤有福气,大过年的,大家愿意出来凑热闹,沾沾福气,这一年就会顺顺利利。
其实,每年的庙会都差不多,生活在京城的百姓倒不是为了看新鲜,而是享受这种欢庆的氛围,毕竟一年只有这一回。
和朋友三五成群,吃着小吃,跟着人群走走看看,倒也惬意。
徐静蕾就在人群之中,她现在还没有成为大明星,没有人会注意到她。
如果等到《卧虎藏龙》在电视台播出后,她走在大街上兴许会被人认出来,也可能不会,她觉得自己长了一张大众脸,放在人堆里根本就不显眼。
这是她比较郁闷的地方。
拍《我们俩》的时候倒没什么,那个片子讲究的是生活化,都不怎么化妆,只要把脸洗干净就得了,越是普通越好。
但《卧虎藏龙》不同,玉娇龙是九门提督的千金,不仅要化妆,还要看起来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