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鼓励
王翠平这个人物性格鲜活,泼辣率直,恩怨分明,有情有义。
她从根据地来到危机四伏的大城市,开展地下工作,这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试镜的内容有三段,一段是王翠平和余则成刚见面的时候,一段是王翠平带着余则成宣读入党誓词的时刻,最后是两人离别的场景。
时间跨度相当大,选择这三个片段是因为能展现王翠平在不同时期的性格。
两人刚见面那会王翠平泼辣率直,介绍余则成入党的时候王翠平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地下党员了,离别时分,情况急迫,心中虽有很多话想说,却只能匆匆交代几句。
演员把这三段戏掌握好了,基本上就能接下这部剧。
这是一次试镜,闫昵刚刚接触这个人物,林子轩并不期望她有完美的表现,那不现实。
只要能看到她表演里有那种潜质就行了,接下来她有时间仔细琢磨这个角色。
林子轩找王志文过来,是让王志文看看闫昵,适不适合这个角色。
王志文是戏剧学院的老师,还是这部戏的主演,林子轩想多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十五分钟过去,试镜开始。
副导演用摄像机拍下试镜的片段,林子轩坐在一旁看着。
一般而言,主演试镜要用摄像机拍下来,电视剧要播放给观众看,要的是在镜头里的效果,而不是真人实际的形象。
从镜头里能看出演员是不是上镜,这个上镜是指一个人在镜头里的形象。
有些演员真人不怎么漂亮,但在镜头里却看着很舒服,这就是上镜。
还要看王志文和闫昵在镜头里是不是搭调,或者画风是不是一致,给观众的印象好不好。
两人第一遍对台词的效果并不好,王志文的台词功底深厚,把闫昵直接给压了下去。
或许是她第一次和这么大腕的演员对戏,心里紧张,没有发挥好。
“小闫,你试试带上点方言口音,不一定要用普通话,性子再泼辣一点,王翠平这个角色很有胆气,在根据地杀过鬼子,她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在里面,你要把气势提上来,别紧张,随意一点。”林子轩提醒道。
《潜伏》里王翠平的戏份很重,只有把这个人物塑造好了,这部剧才算成功。
这时候,闫昵已经明白了林子轩没有拿错剧本,而是想让她来演女主角。
她内心里有一种大起大落的感觉。
昨儿还觉得自己没戏了,今个就有一个演女主角的机会摆在面前,说不激动那是假的。
她不是大腕,没演过主角,不管林子轩是不是脑子坏掉了,才找到她试镜这个角色,她都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听到林子轩的话,闫昵深吸了一口气,平复情绪,她要拿出最好的状态来。
这些年,闫昵一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参演过多部话剧,当然,都是配角。
实际上,她的演出经验并不少,只是一直没有人给她发挥的机会。
在演艺圈里有句话,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是俄国一位戏剧大师说的。
就是说在舞台上无论多么小的角色都要认真对待,全力去演,只有把每一个小角色演好了,演活了,有了大量的准备和积累,演主角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毕竟能做主角的演员不多,大多数演员都在扮演配角。
你要是连小配角都不愿意演,那只会离主角越来越远,跑龙套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如果没有当初那十年跑龙套的生涯,或许就没有现在的葛优,陈道明没成名之前在津门话剧院跑了好些年的龙套。
闫昵不能和这两位相比,她跑的龙套还不够,不过这些年倒是积累了一些经验。
她回想了一下王翠平这个人物,突然发现自己想多了。
她是按照演员的习惯来分析这个人物,自己该怎么表演,林子轩刚才让她带上一点方言,闫昵就意识到了问题。
王翠平是她老家的人,陕北女人出生在黄土高原,豁达爽朗,真性情,朴实大气。
闫昵本身就是这种性格,她只要把生活中的自己表现出来就行了,不需要太多演技,一旦用了表演的方法就显得做作了,不真实。
泼辣一点,大胆一点,我一点都不紧张,紧张个啥,额们陕北人怕过谁……
她这么提醒自己,心里的一股气就起来了。
闫昵对着王志文点点头,开始了第二次试镜,这一次就好了不少,虽然和王志文还是有差距,不过有了自身的特色。
“小闫,这回情绪有了,你还要表现一点喜剧效果。”林子轩要求道。
闫昵在空政演话剧,大多数话剧都是部队题材,这个题材喜剧很少,以严肃的话剧居多。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善于演喜剧,她本人不是那种喜欢开玩笑的性子,相反有些内向。
“喜剧并不难演,葛优老师你知道吧,性子和你差不多,内向,喜欢安静,可演起喜剧来没什么障碍,我觉得你和葛老师一样,在喜剧表演上有天赋。”林子轩鼓励道。
“我和葛老师不能比。”闫昵赶忙摇头道。
林子轩把她和葛优拿过来比较,她可不敢应承,葛优现在是国内顶尖的演员,塑造的喜剧形象深入人心,她只是个跑龙套的。
而且,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当初正是林子轩把葛优推荐给了米佳山,从而让葛优从龙套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
如果林子轩的这句话传出去,闫昵在京城演艺圈里肯定会身价倍增。
连王志文都觉得诧异,没想到林子轩对闫昵有这么高的期望,这些年,林子轩看演员的眼光很准,几乎没有走过眼。
难道这个女演员真有喜剧天赋?
“不用担心,你就放开了演好了,我想看看你能做到什么地步。”林子轩如此说道。
闫昵想了想,为了这个角色,她豁出去了。
不就是疯一回么,陕北人也有疯的时候,她喜欢摇滚,正是当年看了一场摇滚演唱会,她才想要进入演艺圈的。
第三百八十九章 拿不准
放开自己之后的闫昵有了不错的表现,看起来有那么点意思了,虽说还不是神形兼备,可总算是有些入戏了。
“行了,今个先到这儿吧。”林子轩决定道,“这是剧本,你拿回去好好琢磨,咱们九月份开机,你把手头的工作调整一下,有事要早点提出来。”
“这就让我来演了?”闫昵不敢置信道。
“我说话还不算么?”林子轩笑着反问道,“你要给自己一点信心,我可是很看好你的,等会剧组会和你签演出合约,谈片酬什么的。”
“我没想到会这么快。”闫昵不好意思道。
“这样吧,这部戏由我制作,你呢,以前没演过主角,知名度不高,他们肯定会压片酬。”林子轩考虑道,“我给你定个价吧,一集三千块,算是二线底层演员的价位,不高不低。”
“谢谢林总,已经很高了。”闫妮道谢道。
进入九七年,演员的片酬逐年增长,王志文等人的片酬每集都要两三万。
俞飞鸿演了几部戏后,现在的片酬一集也上八千了,徐静蕾拍《卧虎藏龙》的续集,一集涨到了五千块,这是二线演员的片酬。
像拍《潜伏》这样的戏,三十集的长度,投资六百万,演职人员的片酬就要占去一百万。
林子轩找的大多是有潜力的二线演员,如果全用一线明星,这部戏的投资就要上千万。
这造成了电视行业的繁荣景象,吸引着一拨拨的投资人进场。
办完这件事,林子轩到京影厂去看《小城之春》的后期制作,田状状从六月份开始做后期,现在终于差不多了。
这部戏是好梦公司今年的重头戏,赚钱是次要的,主要是用来拿奖,刷声望。
林子轩和于东走进京影厂,京影厂还是老样子,虽然韩三平努力维持,却没有太大起色。
国有电影制片厂基本上都是这种状态,在目前国内电影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能够维持下去就不错了,这是大趋势。
想要盘活国企电影厂也容易,需要放开限制,大量引入海外资金,鼓励题材创新。
不过这种想法暂时没戏,国企电影厂肩负着国家宣传的任务,不是想放开就能放开的。
林子轩对此没什么感触,于东却感慨不已。
从京影厂出来,他有种飞出鸟笼的感觉,好梦公司比京影厂更有活力,更大胆,更能发挥他的才能,在好梦公司没有官僚主义,有想法就有实现的可能。
这次《小城之春》参加威尼斯电影节,林子轩让于东一同前往。
于东的主要工作是和各国的片商进行版权交易。
虽然这种工作可以交给专业的代理公司运作,但林子轩还是想让于东亲身体会一下国际电影市场的运作模式。
以后好梦公司同样要建立这种国际化的发行渠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京影厂的放映厅里只有几十个人,林子轩不想让太多人提前看到这部片子。
这是一次内部小范围的放映,郑洞添和韩三平都在,还有京影厂的导演和编剧等人。
京影厂和京城电影学院只有一墙之隔,郑洞添比林子轩来的早,他是这部戏的挂名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提供了不少宝贵的意见。
接下来审查的事情还要麻烦郑洞添,请他过来先过一遍。
韩三平是想看看好梦公司的新片,他是导演出身,对电影的鉴赏水平还是有的,片子的质量如何一看基本上心里就有底了。
今年好梦公司转型,拍了两部文艺片,不少人都想着看林子轩的笑话。
这是没办法的事儿,一旦你站在了高处,出了风头,难免会有人各种羡慕嫉妒恨。
韩三平倒是没有这种心态,他更多的是拿好梦公司作为一个参考,给京影厂找一条出路。
比如好梦公司的贺岁片成功了,京影厂有庞大的资源,同样可以拍贺岁片,他们今年就拍了一部片子,准备在贺岁档上映。
让人没想到的是,大家原本以为林子轩今年不会进军贺岁档了,谁知道他不拍京味喜剧,反而跑到南方和南方的影视公司合作,拍岭南喜剧去了。
这个转折太突兀了,显然那部《外来媳妇本地郎》是冲着贺岁档来的。
好在是南方方言喜剧,对北方喜剧的冲击不大,京城的影视行业并没有太重视,只是感慨林子轩不走寻常路。
有了《外来媳妇本地郎》这部片子打底,好梦公司今年恐怕不会赔钱了。
等人到齐了,《小城之春》开始放映。
影片的开头是周玉纹买菜回来,在城墙上孤独的徘徊,俞飞鸿挎着菜篮子,穿着一身素雅的旗袍,不紧不慢的走着,浑身上下都带着寂寞的味道。
这个形象一出来,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在座的都是做电影的,除了林子轩,其他人是电影专业出身,懂得镜头语言。
田状状在这里用一个长镜头表现俞飞鸿的行走,在构图里把长满荒草的城墙,和阴暗的天空放在一起,衬托出了小城的死寂和女主角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