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这一天的拍摄,天早已黑下来,大家从影视基地赶回京城休息。
一旦进入拍摄阶段,剧组会给演员提供食宿,虽然不是星级的豪华酒店,但条件不差。
京城本地的演员会住在家里,公司有相应的补贴,刘霖就是如此。
“你们公司最近挺火的,请了李桉来拍片,投资还那么大,你们有没有机会在里面演个角色?”在车上,张嘉绎和刘霖闲聊。
两人在《借枪》中扮演一对夫妻,经过这些天的交流已经熟识了。
他们还没有成名,不是那种倨傲的性子,待人谦和,很好相处。
“谁知道呢,我刚进公司,估计没什么机会。”刘霖回应道。
《卧虎藏龙》的启动在好梦公司内部同样是个大新闻,俞飞鸿和徐静蕾的机会自然最大,其他演员也有想法,在里面演个配角也好啊。
一部电影里需要不少配角,林子轩不介意给自己公司的演员提供机会。
“你们公司还要演员么?”张嘉绎突然问道。
这个念头在他心里存在一段时间了,经过一个多月的了解,他明白想在京城长期发展,加入一家影视公司很有必要,否则拍戏的机会不多。
既然总要加入影视公司,不如加入好梦公司,从目前来看,合作的很舒服。
“林总这么看重你,你要来肯定没问题。”刘霖鼓舞道。
“这可说不定,林总似乎没这方面的意思。”张嘉绎不确定地说道。
林子轩之所以没有邀请张嘉绎来好梦公司,是因为张嘉绎的单位在长安电影制片厂。
如今虽然国有电影制片厂不景气,可总算是国有单位,牌子硬,说出去有底气。
比如闫昵,人家是空政的演员,有军级的,不可能签约民营的影视公司。
就算林子轩捧红了闫昵,也没想过把她挖过来,如果他提出来了,只能让闫昵为难。
对张嘉绎同样如此。
除非张嘉绎自己下定决心离开长安电影制片厂,否则林子轩不会强求他加入好梦公司。
林子轩觉得人和人之间相处,舒服和适度最好,强求不会有好结果。
第四百六十二章 商业价值
七月中旬,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香港分总司的负责人来到了京城。
这人林子轩以前见过,叫做芭芭拉罗宾逊。
她是今年刚加入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在香港创办了哥伦比亚亚洲电影制作公司。
这家公司主要是为了制作亚洲本地语言的电影。
随着《泰坦尼克号》在全球的成功,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已经不满足于向全球市场推销自己的电影了,他们想更深入的参与到其他国家的电影行业之中。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有意投资那些有潜力的亚洲电影人和电影。
芭芭拉是哥伦比亚亚洲电影公司的常务董事,负责亚洲本地语言电影长片的开发、制作和购买,是公司的实际负责人。
她在亚洲的电影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张艺谋早期的影片就是她推向国际市场的。
她和港台的不少大导演都有交情,深谙华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位资深的电影人。
张艺谋最新的电影已经交给芭芭拉负责向国际推广,双方合作的相当愉快。
这个推广不仅是卖片子那么简单,而是全球化的宣传推广,包括参加各种影展和电影节。
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有这种资源,虽说芭芭拉只负责一个香港分部,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公司,资源可以共享。
这就是大公司的好处。
好梦公司就做不到这一点,连华国的南方市场都还没有搞定,更别说是走出国门了。
除了张艺谋,芭芭拉还和香港的徐可达成了合作协议,会投资并代理徐可的最新影片。
她这次来京城,主要是为了李桉和《卧虎藏龙》。
芭芭拉需要详细了解这部电影,从而做出评估,李桉能引起她的兴趣,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影片本身怎么样。
在来之前,她对好梦公司做过了解。
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家具有潜力的公司,虽然制作的电影不多,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芭芭拉对冯小刚尤为关注。
作为华国国内商业片导演的代表人物,冯小刚在内地电影圈只算是二线导演,不过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更注重影片的商业价值。
以往华国国内没有出名的商业片导演,就只能和文艺片导演合作。
冯小刚的出现属于一个惊喜,他的电影在华国有票房保障,尤其是和葛优的搭档,三部票房大卖的贺岁片就是最好的证明。
然而,冯小刚电影的局限是不够国际化,没办法推向国际市场。
芭芭拉需要和冯小刚谈谈如何转型的问题。
在这方面,好莱坞电影公司是专家,人家对商业片的研究深入到了每个细节的地步。
如果冯小刚愿意接受建议,芭芭拉会利用公司的资源帮助冯小刚走向国际电影市场。
在她看来,冯小刚有这种商业潜力和价值。
李桉结束了半个月的行程,和内地的几位武术名家进行了交流,解开了一些疑惑。
他本人毕竟没有练过武术,很多东西都是凭想象而来,如今和现实结合,就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只是自己的空想。
空想并非没有用处,或许在武术上没办法实现,但在电影中可以变成现实。
不是所有的武侠片导演都懂武术,他们更多的是凭借自己的想象来构筑武侠世界。
以前徐可拍武侠片的时候,有武行建议这招不能这么用,我们洪拳全世界有十万会众,他们看到洪拳这么打会给笑死的。
徐可说我的片子卖给全世界上千万人看,这么打观众才会觉得好看。
李桉现在心里有了点底,不过这些空想的东西要等到现场拍出来才能知道是什么样子,以后需要和武行磨合的地方还有很多。
拍电影就是一个不断尝试和磨合的过程。
导演们往往喜欢这种感觉,不满意了可以重拍,不像生活,不满意了没办法重来,这是一个构筑世界的过程,所以电影会和梦联系在一起。
每一部电影就像是一场梦。
然而,在电影公司看来,电影是一种昂贵的商品,只有具有价值的电影才是好电影。
芭芭拉罗宾逊四十岁上下,个性自信开朗,善于交际,是典型的美国女人。
八十年代中期,她在京城的华清大学教过两年书,会说一点中文,对京城并不陌生。
“我来过京城很多次,这个国家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文化上越来越开放,两国之间合作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芭芭拉如此说道。
在交流中,芭芭拉和李桉深谈了《卧虎藏龙》这部电影。
如果可能,哥伦比亚亚洲电影公司愿意购买这部电影在北美地区的发行权。
这只是双方初次的接触,接下来会有美国的专业团队评估《卧虎藏龙》的商业价值,制定相应的推广和发行计划。
光是这套流程估计就要大半年的时间,不是说大家谈谈就能达成协议的,那不现实。
除了和李桉的交流,芭芭拉没有冷落林子轩和冯小刚。
她对冯小刚的影片赞誉有加,认为冯小刚展现了商业片导演的才华,有商业片头脑。
这让冯小刚受宠若惊。
冯小刚在国内的电影圈不怎么受待见,就算凭着《一声叹息》在国外拿了奖,也不能挽回在圈内人心目中的印象。
更何况,开罗国际电影节的那个奖项分量不重,大家不怎么看得上。
国内重艺术轻商业的氛围一时半会改变不了,冯小刚说自己经常被打压不是开玩笑。
这次受到外国友人的高度赞扬,冯小刚有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觉得还是外国人懂电影,对芭芭拉的好感度直线上升。
尤其是听到芭芭拉说想把他的电影推向国际的时候,心中难免有点小激动。
“我这算不算是崇洋媚外,怎么就觉得这老外说到我心坎里了,不会是遭到敌人糖衣炮弹的攻击了吧?”交流结束,冯小刚冷静下来,说笑道,“还别说,这糖衣炮弹真是舒服,防不胜防啊。”
“这怎么算是崇洋媚外呢,咱们这是打入敌人内部,糖衣咱们吃了,炮弹咱们再打回去,为了攻占好莱坞,咱们受点罪算什么啊。”林子轩调侃道。
“还是林总的觉悟高,说起来,都是为人民服务。”冯小刚配合道。
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化差异
芭芭拉罗宾逊这次来京城虽然主要是为了李桉和《卧虎藏龙》,不过林子轩不会放过推销的机会,他邀请芭芭拉观看好梦公司投资拍摄的影片。
除了冯小刚的《一声叹息》,还有林晓玲刚拍完的《回家》。
姜文的《许三观卖血记》后期制作还没有完成,而且,那部片子是欧洲电影人投资,早已被欧洲的电影公司接手。
林子轩希望和芭芭拉达成长期合作的关系。
如果能借助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平台把好梦公司的影片做全球推广,不光能带来收益,还能增加好梦公司的知名度。
同时,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也不吃亏,他们会从中获得收益。
比如张艺谋的电影,在他们的推广下,张艺谋拿了奖,电影在西方获得好评,卖出了好价钱,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按照合同收取提成。
自九十年代海外的电影人进入国内的电影行业以来,大致有三种合作模式。
一个是代理,他们来国内挑选影片,负责向国际影坛推广,收取提成。
第二个是购买放映版权。
比如购买了影片在北美的版权,他们会运作电影进入北美地区的院线,获取票房收益。
第三个是直接参与投资,那电影的版权就归投资商所有。
由于华国盛产文艺片,对于欧洲的电影人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像是意大利的马克穆勒,法国的让路易等人,较为关注华国导演的动向。
好莱坞是九四年之后才开始重视华国的电影市场,在此之前,他们没有太大的兴趣。